虞美人

  殘燈風滅爐煙冷①,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②,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③。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註解】


  ①殘燈:蠟燭的餘燼。


  ②判:情願、甘願。狼藉:亂七八糟,散亂、零散。清樽:酒器,借指清酒。


  ③醒眼:眼光清醒。


  【典評】


  這一首《虞美人》掀開了納蘭心事的冰山一角。他的心靈是孤獨的,別人無法體會,親人也無法給予安慰,摯友也無法化解一二。就算有曹寅和張純修這些在他逝去十多年後依然思念的朋友,他內心的悲傷也無處訴說。


  現實世界又何嘗不是難逢易散、聚少離多呢?就算是世間最喧鬧鼎沸的《紅樓夢》也只剩下了「白茫茫一片曠野」,賈政還要往前走,可前方沒有一個人。鋪天蓋地的蒼茫大雪,覆蓋了短暫的快樂,留下的是幾倍的傷痛。


  納蘭的心中是否也飄著這麼一場大雪呢?他出身富貴卻渴望著純真,伉儷情深卻再也無法相見,納蘭詞「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顯然離不開他的親身經歷,也與他天生的憂鬱氣質息息相關。


  這個世界確實存在這種人,他們的生命註定是個悲劇,就算上天賦予了他們名利、才氣、金錢、地位,這些都是別人奮鬥半生都無法得到的,可是這些寵兒的靈魂是孤獨的,譬如李煜,譬如屈原,譬如晏殊。李煜的孤獨源於造化弄人,相伴的還有一輩子都想著擺脫虛名的正德皇帝;屈原的孤獨源自無法實現理想,相伴的有曾經高歌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曹植;而晏殊的孤獨是與生俱來的,來自於靈魂的孤獨,相伴的就是吟誦著「我是人間惆悵客」的納蘭容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