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7章 那是捨本逐末
「牽天鎖……聽名字倒是很霸氣,可是這麼一條長長的鎖鏈,要怎麼使用啊,我們中間沒有人使用這種軟兵器的吧?」
雨霏她們看著唐雨白手中的牽天鎖,卻沒有一個妮子提出想要,主要是鎖鏈這種屬於比較偏門的兵器,這些妮子都喜歡用劍啊槍啊一類的兵刃,對鎖鏈什麼的實在是沒有研究。
「心怡,心凌,你們兩個的暗影之道感悟的怎麼樣了?」
唐雨白見沒有妮子想要牽天鎖,也沒多說什麼,反而是問起了朱心怡和冷心凌兩個妮子對道境的感悟。
「接近小圓滿了。」
「我也是一樣。」
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不明白唐雨白為什麼突然問她們道境的感悟,卻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到。
「那很不錯,相應的身法戰技你們應該都創立出來了吧?」
唐雨白滿意的點點頭,仙之境之下的修鍊者道境感悟達到接近小圓滿的程度,可以說是很優秀了。
「還……還沒有……」
隨著唐雨白的進一步詢問,這次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都不好意思的搖了搖頭,因為她們看出了唐雨白眼神里的期待,而她們卻沒辦法回應這份期待。
「果然是還沒有……別這麼看我,我覺得你們沒有創立出相應的身法戰技,不是覺得你們就只有這麼個水平,而是因為你們竟然對它不感興趣。」
唐雨白見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有些羞惱又有些慚愧的看著自己,連忙揚了揚手中的牽天鎖。
「欸?為什麼?」
冷心凌不解的問到,不只是她和朱心怡,其她妮子也都有些好奇的看著唐雨白。
「為什麼……暗影之道被稱為極端之道,你們兩個知道為什麼嗎?」
唐雨白本想直接解釋,但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可以讓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對暗影之道感悟加深的機會,於是便沒有直接解釋,轉而誘導著問這兩個妮子一些問題。
冷心凌和朱心怡一下子都蒙了,兩個妮子愣了好一會兒,對視了一眼,看到對方眼裡和自己一樣的迷茫后,同時對著唐雨白搖了搖頭。
唐雨白沒說什麼,將客廳內所有的燈都打開,然後將玲瓏塔稍微放大了一點,讓其懸浮在茶几上方,茶几上立刻出現了一團陰影,其他的地方則是光明一片。
「明白了嗎?」
唐雨白看著冷心凌和朱心怡問到。
「小白哥哥,你的意思是,暗影之道和光明之道是對立的兩個極端,互不相容?」
「應該是對立共生吧?」
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思索片刻后,都有些遲疑的說到。
唐雨白沒有評價她們的想法,而是將玲瓏塔慢慢的傾斜,茶几上的陰影也隨之變化,最終與茶几本身的影子,以及被客廳內其他物體的影子連接到了一起。
看著玲瓏塔影子的變化,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隨即便就地盤膝打坐感悟起來。
「雨白,她們這是什麼情況?」
莉薇婭震驚的看著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的反應,連忙抓著唐雨白的手臂問到。
「有感悟了唄,你們也是一樣,悟道不要只是找個地方一座便開始悶頭傻悟,要多觀察,道衍萬物,世間萬物皆是道的具現。」
唐雨白掃視了一眼這群妮子,沉聲說道。
「道衍萬物……」
所有妮子都喃喃的念叨著唐雨白的話,想要從中參悟出什麼來。
唐雨白見狀,笑著拍了拍手。
「大小姐們,都先別去想那些東西了,以後你們修鍊的時候,再去思考那四個字的含義。」
悟道悟道,重點在悟,而想要有所悟,不是硬著頭皮去參悟就會有收穫的,甚至強行參悟還有可能得到反效果,就像當初喀秋莎感悟到錯誤的道一樣。
雨霏她們都不好意思的停了下來,她們就是單純的覺得唐雨白的話有道理,所以就想著去記住思考,從而從其中領悟出什麼來,歸根到底,就是她們想要變強的信念太過強烈。
「咱們去演武場吧,讓她們兩個在這裡感悟好了,估摸著她們這一次會有很大的收穫。」
唐雨白明白這群妮子的心思,也不忍心多說她們什麼,而且想到等回到地球世界后,她們在一段時間的放鬆之後,就會開始修鍊,便決定再指點她們一番。
雨霏她們立刻露出了興奮神色,上一次唐雨白指點過她們后,她們都有著很大的進境。
「對了,雨白,你剛剛問心凌她們的那個問題,答案是什麼?」
路上莉薇婭湊到唐雨白身邊,好奇的問到。
「什麼都想知道,你又不是修鍊的暗影之道。」
唐雨白伸手在莉薇婭額頭上彈了一下,有些無奈的說到。
莉薇婭嬌呼一聲,隨即委屈巴巴的看著唐雨白,唐雨白哪受得了莉薇婭這樣的眼神,立刻宣布投降。
「好吧好吧,跟你們說說,所謂極端之道,通常是說兩種相互對立的道境,比如生死,水火等等,暗影之道和光明之道便是一對兒對立的極端之道。」
「那你那會兒為什麼要問她們這個問題呢?」
雖然明白了什麼是極端之道,但這群妮子還是有些不解,不明白唐雨白問冷心凌和朱心怡兩個妮子那個問題的意義。
「因為如果她們明白了極端之道的意義,不止她們本身的暗影之道會有進境,而且她們還有可能感悟出光明之道,另外我剛剛只是跟你們說了一下極端之道的一部分,所謂極端之道,重點在於極!」
「在於極?」
「沒錯!」唐雨白點點頭,看了一眼身邊這群妮子,繼續說了下去,「這個極,指的是極致,對於暗影之道和光明之道來說,便是極致的連綿!」
唐雨白說完,見這群妮子又開始思考琢磨,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
「好啦,你們別什麼東西都去感悟,悟道最忌諱的便是駁雜不精,專心感悟你們自身的道,有了一定的成就,再去感悟別的道,才會有觸類旁通的效果,否則的話,自己本身的道根基未穩,就去感悟別的道,那是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