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自古帝王不易為
金黃帷幔的帝王御書房中,少時的寧靜換來的總是一陣雷霆。
「啪!」地一聲,摺子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一屋子的奴婢和奴才手腳發軟,無一不被這突如其來的一聲驚響,弄得頭皮發麻,御前當差以來,似乎一直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著。
「國不堪其辱,當以戰平之,哼!話講的甚是容易,上諫時言之鑿鑿,卻一個個的都是紙上談兵,真到選將之時呢,全都變成了啞巴。」年輕的皇帝震怒,手上握著點選硃砂的筆桿,不知道折斷了多少支,最後更是一桿擲到了近前的一個小太監臉上,頓時起了一道紅印。
王琚看著滿地的摺子和折斷的狼毫,領著人,跪在地上一件一件地收著:「皇上當心氣壞了身子,為了您口中那些個人,可不值當的。」
「朕如何不生氣!」皇帝放下手中事,掌拍在龍書寶案上站起身來,雙手柱著大口喘著氣,頭卻深埋在肩頸之下:「自朕登基伊始,旱三年,澇三年,這滿朝文武,只會在推諉之時想起朕是個皇帝,戰事紛爭,沒有一個敢站出來替朕分憂,慣會口誅筆伐。」說著拿起桌子上一個又一個的摺子,嘴裡念叨:「主戰,主戰,還是主戰,你們可說說,如今國庫空虛,軍餉何來,誰人帶兵!又如何戰!?」
最後一份摺子扔飛的同時,鋒利的紙張在皇帝食指上留下一道血印。
「哎喲!」王琚眼尖,連忙從旁邊小宮娥衣服上扯下塊綢子來,上前包紮:「皇上您這是何苦呢,來人,快請太醫來!」說著在身旁的小太監身上踹了一腳,低頭吩咐道:「快去!」
皇帝由著王琚搗鼓著右手,一屁股坐在了龍椅上,不帶希望地問著:「赫連城那老傢伙,還在殿外等著請旨嗎?」
「回聖上的話,赫大人一早在殿外等候,見您無心見他,剛才留下了摺子,這會子人估計走到宮門口了吧。」王琚一邊小心地將綢布撕扯成了兩溜,一條順著綁,一條逆著綁,甚是仔細又用心。
「呈上來吧。」皇帝一副早死晚死反正都要死的表情。王琚還想說什麼,但被皇帝一個眼神制止,乖乖地遞上了那封漆還未徹底凝固的摺子。
皇帝隨意地將那層封蠟除去,看了兩眼,突然目光中有了幾分神采,坐正了身子,將滿紙的文字鄭重地擺在了書案正中。太醫提著藥箱,小碎步緊跑,一步跨到殿上,張口剛要為皇帝請脈:「微臣…」
皇帝連頭都沒抬,一聲敕令:「下去!王琚啊,快派人,請回赫大人覲見。」說完又覺得不妥,補充道:「不,你親自去請。」
王琚也不明所以,得了指令,領著太醫出了御書房,一路上也是不敢怠慢。行至子午門時,就見赫連城一身朝服,規規矩矩地正站在路邊,那模樣似乎是等著他前來似的。
「赫大人有禮。」王琚自從上次朝堂之上被赫連城當庭戳破醜事,眼裡是怎麼看怎麼帶刺。
「王公公何事。」赫連城其實明知故問,只不過對王琚其人也是沒有好感,拱手的禮也沒有,聲音都像是從鼻子里出來的。
「西南戰事紛爭,聖心甚慮,看了大人進的摺子后,特地叫咱家來請回赫大人尚書房一敘。」王琚那是個會看臉色的人,自小伺候著的皇上,性子自然摸得透徹,什麼時候該如何回著這些大人的話,也全看當時皇上的意思。
赫連城一聽,暗自佩服黎開這個小姑娘的計謀,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她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當日那般頂撞,本以為自己就算沒有攤上什麼罪名,想必也得落個告老還鄉的地步,無法在涉足朝堂之事。
「王琚只是個傀儡,他背後自有皇上做主,對赫大人明升暗降如此,陷害家父如此,甚至當年齊侯之死,也多半得了他的全權授意或者推波助瀾,並非是個不識時務,貪圖享樂的昏君,只是多次事件皆劍指老臣,八成是想集中皇權而已。此番戰事西起,當今皇上並非需要在折中指手畫腳,出謀劃策之人,一昧地覲見而不得是氣惱其無為,想要的無非是真正能替他解決事情的人罷了。」
回憶著之前黎開的這番話,看事情如此通透,真是我輩所不如啊,回過神來之際,赫連城已經站在尚書房門口,黃紗的帷幔上綉著九尾騰飛的蛟龍,此時帷幔被輕輕撩起,從裡面出來一人相迎,身著明黃,頭戴玉冠。
「臣,跪請聖安。」
------題外話------
今天題外極力推薦好友淵清新文——《妖精,住手!》
歷史上楊玉環自馬嵬坡后又去了哪裡?
歷史上每年五月初五汨羅江上為何濤濤江浪不停歇?
歷史上教科書上魯迅的照片中,他為何總是裝著那一支不起眼的黑色鋼筆?
歷史上諸葛亮那把羽扇到底遺失到了哪裡?
是的,歷史的謎題並非無從考究,而是……不可書寫!
傳說除六道天人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還有一道為妖。
妖者,異形也,中州《山海經》中記錄乃為其中一二。余者,或隱隱於市,隱於眾,隱於暗夜,化為人形,不欺其眾。
七段可歌可泣的愛情,七段浩瀚雲煙的歷史,七位傳奇人物與七隻妖演繹的另人深思的故事。
且看我妖如何還原那無法書寫的零碎歷史!
真相,往往被隱藏,結局往往令人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