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佛問紫府山(二)
這紫府山久前傳聞為神仙方士所居,也被稱作五峰山道場,修有玄真觀,本是道家修習之所,後來據悉是文殊菩薩初到此處,居於石盆洞中,得見阿育王所修之舍利塔,也就是現在的浮屠塔,故而向當時的道家尊者訴情,讓位得以建寺,方成佛教聖地。
露離為小輩講述著紫府仙山以前的故事,聽得黎開精神滿滿,自小就對珍奇地誌頗有愛好,書中觀摩是一回事,親眼得見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
「黎開素聞這紫府山有五座主峰,葉斗峰高寒,望海峰朝神,掛月峰浮光,錦繡峰聳峭,翠岩峰雄曠,是佛門聖地,卻不知,以前也是道門之所。」
露離看著黎開微笑點頭,用手指戳戳良辰的腦門:「你何時能有開兒一半聰慧好學,我也就省心了。」
黎開垂眸,神情稍顯落寞:「自露離師父救下徒兒后,雙親一直謹記當時的囑託,十分限制徒兒的行動,少時能出去放個風,也被催促著,只得終日在房中,幸得這些書籍為伍,哪裡是什麼聰慧,不過是打發時間罷了。」
想到之前秋濯所說修道之人的五弊三缺,黎開自己也有些晃神,她不知道的是,年幼時的點點滴滴,程煜雖並沒有現身指引,但其實都看在眼裡,許是從靈顯陪伴的時候開始,那個自小就柔弱倔強的人兒,已經深深紮根在他心裡,如今更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動搖分毫。
江拾燈看著有些沉默的眾人,想到自己之前為了上山之路奔走詢問了好久,腿都要跑細了,竟然被他們幾人帶著小和尚看病時,就輕易得知,尤其知道還就此錯過了個一覽絕世美人眼福的機會,望著眼前接近筆直的岩壁,心中的不甘,一兩句話恐怕都訴說不盡,只盼著能早日解決這檔子麻煩,帶著妻兒回到聞香閣享福。
可是上山進寺的路是找到了,那占寺的賊人會輕易讓他們功成圓滿,才是說笑。
「露離你當真也不知你徒兒身上這塊木牌的來歷?」江拾燈猶記那冷麵女子看到此牌時的驚訝神色,又事先討好報備了關押妻兒的所在,若說沒有所求,鬼才相信。
露離伸手撫摸了下徒兒腰間的掛牌,也覺得能引起他人如此重視之物,定不是普通人家記錄生辰的物件,但說到來歷,也是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
良辰倒是一貫的樂天派,歇了半晌,恢復了些氣力張羅著繼續往上山的路上前行,不過眉宇間的愁容一閃而過,瞞過了眾人,唯獨瞞不過將她養大,知之甚深的露離。
素袍道人輕甩拂塵,一雙桃花眼在徒兒身上來迴流轉,想著程煜的執筆自命,又想著秋濯的五弊三缺,道法雖自然,人情又該如何算,命理有八卦,那誰,又是卜卦人呢。
抬眼處儘是入雲不見頂的峰巒,幾個人心中各自計較萬千,卻也都義無反顧。不少時,雲層深處隱約有一古剎寶頂,逐漸展現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