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早上七點五十,郗羽迎著早高峰的人流背著挎包達了李澤文下榻的酒店,上電梯到了三十層。她站在李澤文的套房前摁門鈴——奈何無人應答,於是她拿出手機給李澤文打了個電話。


  連續打了好幾回電話沒人接,郗羽想了想,又給周翼打了個電話,這次終於接通了。


  周翼用彬彬有禮的客氣語調解釋兩人的去向:「郗小姐,我們都不在房間里。我在外面辦事,你找李教授的話,可以去賓館的游泳館看看,早上我出門的時候他說要去游泳。」


  這麼早就出去辦事?李澤文對他的壓榨真是厲害。


  「……哦,好的,謝謝。」


  在服務生的指引下,她費了一點功夫才找到環江大酒店的室內游泳池。酒店的游泳池有兩處,一處室內一處室外,室內恆溫游泳池在賓館的地下一層,修得非常豪華,完全參照國際競賽的短池標準修建的。池水清澈見底,水溫常年保持在28攝氏度。


  因為時間尚早,游泳館相當空曠,見不到其他人,郗羽猶猶豫豫地往裡走,腳步踩在地磚上幾乎都能產生迴音了。走得近了,她發現隱隱約約望見藍光粼粼的泳池中有一道正在游泳的身影,那是標準的自由泳姿勢,泳者雙臂優美流利地前後擺動,雙腿姿態矯健的劃開水波。


  想要辨認出一個游泳的身影是很有難度的事情,郗羽只能大致從身材和身高上判斷,這個人有點像李澤文。


  她環顧四周,泳池旁邊的沙灘椅上空空蕩蕩,只有一台淺水區旁的沙灘椅顯示出了不一樣的存在感——白色浴巾搭在木製沙灘椅上,旁邊的圓桌上放著一台手機,看上去十分眼熟。


  不做他想,泳池裡的這位一定就是自己的教授了。


  於是她站在岸邊,安靜地等著他游完泳上岸。


  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十五分鐘,對方在泳池裡始終保持了均衡的游泳速度,可見游泳頗有餘力。


  在泳池裡往返了二十個來回之後,隨後那道身影沉入水下,急速地朝著郗羽潛泳逼近,幾秒鐘后,李澤文在郗羽驚訝地視線中猛然破水而出,她站在旁邊恰好不遠不近,一些晶瑩的水珠濺到她的小腿上。


  李澤文站在泳池裡,把泳鏡推到額前,微微仰起頭,對郗羽微微一笑,「久等了。」


  「沒什麼,教授,我也沒等多久的。」反正她穿著短褲和涼鞋,濺了水也無妨。


  他站在在淺水區,肩膀寬闊,水恰好沒到他的胸口,水下顯出結實的肌肉。這是郗羽第一次看到李澤文穿得這麼少,也是她第一次看到他不戴眼鏡的模樣,有種別樣的新鮮感。李澤文平時戴著眼鏡,顯得儒雅而溫和,摘下眼鏡后就能發現他有一雙非常銳利的眼睛。


  「那個,教授……周翼說你可能在游泳館,我就找來了。」


  「有時間有條件的話我會在早上游幾圈,」李澤文站在淺水區,自下而上對她伸出手,「你要不要下水游一下?我讓服務生給你準備一套泳衣。」


  「我?不用了,我游泳不太行……」郗羽連忙擺手。


  「不會游泳?」李澤文不置可否,「你怎麼去南極考察的?」


  郗羽無奈一笑:「我是學過游泳的……不過不怎麼高明。」


  MIT的學生大多數是理科生,大家更願意泡在實驗室里開發腦細胞,提高知識水平,而不是去設備良好完全免費的健身房裡鍛煉肌肉,郗羽就是其中之一。室友趙蔚是一個很注重健康的人,在她的帶領下,她也偶爾去健身房跑跑步踩踩橢圓機。游泳的技能則是申請去南極考察前突擊學習的——根據趙蔚的說法,萬一掉海里了有個技能傍身也是好的——雖然組織方那邊沒要求上船的人一定要會游泳。但郗羽深切地覺得如果情況糟糕到掉進茫茫大海,生還概率肯定非常小,就算學會了游泳也不太頂事。


  李澤文當然也知道她不可能現在下到泳池裡,剛剛的建議無非是調節氣氛的玩笑。他往邊上的階梯靠近,雙臂劃開水波,破水而出。郗羽垂下眼眸,就可以看到他清晰可見的腹肌和修長的大腿,他站得近,膚色勻稱下的身體幾乎籠罩著她了,比他穿著衣服的時候還要給人以壓迫感。


  她覺得臉一熱,連忙錯開了目光,看到了躺椅上的浴巾。


  他渾身上下只有一件泳褲,極為清涼單薄,就算室內溫度頗高,身上全沾了水也不會涼爽。郗羽連忙從躺椅上拿起浴巾遞到他手裡。


  李澤文微笑著瞧她一眼:「多謝。」


  拿了條浴巾真不值得他這樣道謝啊……


  「……沒什麼的。」


  他換上拖鞋,用浴巾粗略擦了擦身體后,彎腰拿起桌上的手機往外走。


  「你去游泳館外等我十五分鐘。」


  李澤文從來都是很有時間觀念的人,說十五分鐘就是十五分鐘,郗羽再次看到李澤文的時候,他已經不再是那種「除了泳褲外一絲不掛」的模樣,在這十五分鐘里他已經洗澡洗頭完畢,換了T恤和牛仔褲,戴上了眼鏡,稍微濕潤的頭髮搭在前額,看上去起碼年輕了五六歲,走在大學校園裡冒充學生都毫無問題。


  兩人剛剛回到房間,客房服務的服務生推著送餐車進屋,把豐盛的中式早餐擺在客廳的餐桌上。


  李澤文瞧她一眼:「吃過早餐了?」


  「是的,我在家裡吃過了。」郗羽老老實實說。


  「沒關係,陪我再吃一點。」


  眼巴巴看著別人吃早飯好像是不太禮貌,而且早餐的分量也挺多,看起來也挺可口,郗羽聽話地陪著李澤文喝了點飲料吃了塊小蛋糕,視線隨後落到了桌子上的一本厚厚的足有三四百頁書上。書看上去是全英文的,書頁中夾著一支鉛筆。


  她起初沒太注意,但目光無意中掃過作者名字的時候才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面前的李澤文李教授。


  在美國當教授,首先要保證每年都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比論文更高一個檔次的是,專著。這就是傳說中的「著書立說」。如果你不發表自己的觀點,人家憑什麼給你相應的待遇?具體到社科領域,在李澤文這個年齡在名校謀得教職,必須要有一本非常像樣的專著才行。


  書是純英文的,出版社就是哈佛大學出版社,書名挺長,翻譯成中文大約是《全球化世界中的權力變遷》。郗羽對這本書有所耳聞,聽留學生協會的人說,李澤文就是憑藉這本書脫穎而出,競爭到了哈佛大學副教授的職位。據說,在這本書里,他以一種新穎的角度、翔實的數據詳細的數據論證了信息社會現代社會中權力是如何被組織,被集中、遷移,最後被利用。還據說,這本書在政治理論的學術圈引起了轟動。儘管這本書中許多的觀點並不是每個人都接受,但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本了不起的專著,至少提供了一種新穎的理論方法和另一種看問題的角度。


  郗羽好奇地問:「這就是你的那本著作嗎?」


  「你知道?」李澤文抬起眼眸。


  「聽到留學生協會的一些人說過,」郗羽有點期待的看著他,「我能看看嗎?」


  她對政治學的確是有一點點興趣的——否則兩年前也不會選修李澤文開設的《國際組織學》這門課了,但她從課堂上學到的那些知識是碎片化的,並不成系統——她的興趣也僅此而已,作為一名課業負擔很重的理科生,她沒有弄懂的另一門社會科學的時間。倘若李澤文的這本書沒擺在她前面,她也不會想到要去看看到底寫了什麼,但既然天時地利與人和如此和諧,她倒是有些興趣。


  李澤文當然不會阻止。


  郗羽聚精會神翻閱起這本著作。


  在美國求學五年,她的英文已經算相當不錯,雖然免不了的帶著本國口音,但是不論和英國人還是美國人的交流都沒大問題,而且英文閱讀能力比起口頭能力更好一些,沒想到卻被這本書難住——新鮮的單詞,複雜的語法,各種從句,奇特的圖表,複雜的公式,專業名詞一個個冒出來。看前面的概述章節倒是問題不大,一旦進入後面的詳細論述章節,她幾乎只能用「每個單詞都認識,湊在在一起就不認識了」形容這本書。她深深覺得,自己跟李澤文要書看的舉動和自取其辱也沒多大差別。


  「怎麼?」李澤文斯文地吃著早飯,好整以暇地問她。


  「好專業……」郗羽無奈道,「我覺得,每一頁都比上一頁更難看懂。」


  李澤文道:「隔行如隔山,你的專業書我也不可能看得懂。」


  「確實是這樣……」郗羽乖乖把書放回桌上,詢問,「教授,你是準備修訂這本書嗎?」


  她注意到書頁上的一些筆記和批註,於是有此一問。這些批註里他用了大量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看起來有趣多了,也容易理解多了。


  「不算修訂。出版社邀請我出一個普及的給大眾閱讀的版本,我要在專業版的基礎上做一些修改。」


  郗羽眼睛一亮:「那多好,我這樣的人也可以看懂了,我到時候去買一本。」


  李澤文慢條斯理地反問:「你真的會去買?」


  「會呀,只要我能看懂個大概就會去買,」郗羽思索著回答,「政治上的事,挺難形容的,似遠還近,你覺得它離你很遠,實際上卻沒有那麼遠。」


  很多人認為國家大事,國家經濟政策,世界局勢變化,地球那邊的恐怖襲擊和自己無關,實際上,世界政治經濟聯繫今天已經如此緊密,聯合國的每一項決議,大國的每一項決策,政治領域裡的每一件事都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渠道和你的生活發生關係,地球那邊政策輕微的一改,地球這邊的物價也許就要上漲50%。正如現在郗羽面對的「丟工作」困境,就是政治/鬥爭的最直觀的反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