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故伎重演
清了清嗓子,呂布聲情並茂,感情豐富地繼續說道:「蜀漢百姓嗷嗷待哺,急等糧食救命,在這種時刻,怎麼能等?我們不但要給他們糧食,還要進我們最大可能的多給!」
「朕決定,在保證我大華百姓足夠的口糧之後,餘下的糧食,全部支援蜀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人文之道啊!」
聽了呂布的話之後,金鑾殿上,好多大臣面面相覷,臉上露出古怪之色。
當然了,有更多的大臣臉上則是露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無比崇敬的表情。
宋御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宋御史不由出列,慷慨激昂地說道:「皇上真乃仁義之君也,皇上的仁義,不下於三皇五帝,實乃我大華之福,天下之福啊!」
「皇上真乃仁義之君也,皇上的仁義,不下於三皇五帝,實乃我大華之福,天下之福也!」
緊隨宋御史之後,更多的文武大臣紛紛跟著吹捧起來。
呂布聽到這些阿諛奉承之言,高興的眉開眼花,忍不住得意地大笑起來。
「好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第一批糧食,朕決定先行調集一萬旦糧食運送到蜀漢,以解蜀漢百姓燃眉之急。戶部杜尚書,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做!」
杜襲趕緊出列道:「是,微臣遵命。」
然後呂布問道:「好了,現在眾愛卿還有什麼事要啟奏嗎?」
額,蜀漢借糧的事情,就是今天最重要也是最後一個議題了。
而呂布的處置方式,顯然有些出乎意料,致使很多大臣都沒反應過來。
以至於,本來還有一兩件小事要奏報的,現在都放棄了。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退朝!」
……
早朝其實就相當於一次規模最高的例會,退朝並不等於下班。
各部官員都需要到部里去辦公。
離開金鑾殿之後,三三兩兩的官員,圍繞著今天給蜀漢借糧的事情,紛紛議論起來。
而呂布離開金鑾殿之後,則是來到書房,命人將內閣三人郭嘉、荀彧、賈詡還有兵部尚書龐統全都請了過來。
這四人來到書房之內之後,郭嘉、荀彧還有賈詡等三人臉上露出早知如此的神情。
只有兵部尚書龐統,臉上露出無奈之色說道:「唉,早知道在早朝上,我就不開口了,沒想到第一個開口,竟然成了皇上的打壓對象!三位閣老真是老成持重啊!」
聽到龐統的話,賈詡笑的像個老狐狸:「哈哈,龐尚書智謀絕不在我三人之下,只不過這養氣的功夫,差了那麼一些而已!」
「實際上,由你出言最為合適不過了。皇上總需要逮住一個持此言論的大臣進行抨擊,而你的位置,最合適不過了……」
聽到賈詡的話,龐統翻著白眼說道:「就是合著我該倒霉唄!」
呂布哈哈一笑說道:「好了,士元,今天早朝上,真委屈你了!好了,現在沒有外人了,你們都說說,咱們到底要如何攻打蜀漢?先行攻打哪裡為好?」
沒錯,其實呂布才沒有那麼高的覺悟,放著這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不去攻打蜀漢,反而竭盡全力的供應給蜀漢糧食?
這種嚴重資敵的事情,呂布怎麼會做呢?
很顯然,荀彧、郭嘉和龐統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因此在呂布問這件事情的時候,這三人一言不發。
龐統也想到了這一點,不過龐統到底太年輕了,想到了當場就說出來了。
而這件事情,根本就不能明著說出來。
一來,這有悖於呂布仁義無雙的名義。噢,人家蜀漢現在遭災了,沒有任何得罪你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你非但不能伸出援助之手,翻過來還要無緣無故地攻打人家?
所以,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做,就要要做,也絕對不能說出來!否則的話,仁義的名聲就沒徹底毀掉了!
而實際上,只要想要開戰,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借口。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麻痹蜀漢。
呂布相信,在大華國肯定有蜀漢的間諜。
如果在早朝上就定下要攻打蜀漢的部署的話,肯定會被蜀漢的間諜所得知,只要將消息傳回蜀漢,蜀漢就會提前防備,從而不能發動奇襲。
其實呂布很清楚,就算是現在,蜀漢對大華必定也有所防備。
但是現在他們只是猜測,並非是得到真實的情報,防備情況必然完全不同。
基於以上原因,在朝堂上,龐統一開口,就遭到呂布的訓斥。
而被呂布訓斥完之後,龐統馬上就明白過來。
雖然極度鬱悶,但是也反駁不得,只好悶悶不樂地退下。
現在在書房之中,呂布再次問起如何攻打蜀漢,龐統忽然說道:「皇上,如果我們故計重施,把士兵藏在裝糧食的大車上,趁機混入蜀漢內部,然後趁其不備奪城,就可以輕易拿下他們數座城池!」
「木馬計!」
聽到龐統的話,荀彧、郭嘉和賈詡眼睛也不由得一亮,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木馬計。
這個計策,上次呂布對黃巾軍的統領張角用過,起到了奇效。
這一次,如果再用一次的話,說不定也能取得奇效。
最關鍵的是,這個計策就算失敗,犧牲的也不過是藏身大車之內的數百或者近千士兵性命而已。
但是一旦成功,就能獲得數個城池。
這絕對是一個低投入高回報的計策,幾個人都認為值得一試。
只見呂布搖了搖頭說道:「你們不要小瞧了諸葛亮,朕敢斷言,諸葛亮必然會提防我們這一點,從而謹慎地方。用這個計策的話,只會白白葬送士兵的性命,所以,這個計策斷不可取!」
聽到呂布的話,荀攸、郭嘉、賈詡和龐統,臉上都是露出所有所思之策。
對蜀漢諸葛亮的厲害之處,賈詡是親身領教過的,聽到呂布的話,感同身受。
不要小瞧諸葛亮,否則的話,縱然大華國實力更強,也有可能會吃大虧!
歷史上以弱勝強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可不想在對付蜀漢的事情再增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