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前世(四)
訂閱比例不足或者晉江抽了~如無跳訂, 可嘗試清緩存~ 「掖庭?」燕儀看著謝懷璟衣擺上暗銀色的綉紋, 「不像啊……」
謝懷璟為了見阿魚,特意沒穿太子服制, 換了身看不出身份的衣裳。夢裡的阿魚得知他是太子之後,就待他恭敬疏遠了許多,他潛意識裡不願意這樣。
阿魚拿來一塊江米涼糕, 遞給謝懷璟,道:「這是籌備宮宴剩下的,你嘗嘗。」
她覺得謝懷璟大晚上的找來司膳房,一定又是餓了。
其實謝懷璟今晚去了宮宴,吃了不少東西,現在一點都不餓。托太后的庇護,如今闔宮上下都待他十分恭謹。但此刻他對上阿魚真誠而同情的眼神, 心裡竟湧起幾分寬慰她的念頭,便鬼使神差地接過了那塊江米涼糕。
阿魚問道:「你叫什麼?」
謝懷璟說:「母……母親生產前夢見美玉入懷, 便給我取名叫懷璟。」
燕儀道:「你們一個兩個,怎麼都是夢見什麼取什麼名啊?」
正說著,忽然聽見一聲嬰兒的啼哭。燕儀四處張望:「哪裡來的哭聲?」
阿魚道:「別是貓在叫吧?」
像應和她們一般, 此刻又傳來了一陣斷斷續續的哭聲。燕儀辨認了一番,指著司膳房的西北角, 道:「好像是從那兒傳來的,走, 咱們過去瞧瞧。」
阿魚跟了上去。謝懷璟愣了愣, 也跟了上去。
西北角是常福的屋子。大門緊閉, 昏暗的燭光從油紙窗透了出來。
燕儀推了推窗戶——窗戶也是鎖緊的。
「天氣這麼熱,門窗卻都關著,也不知在幹什麼虧心事。」燕儀心底的好奇都被勾了起來,耳朵貼著門聽了一會兒,確確聽見了嬰兒的哭聲,音量已小了許多,像被什麼捂住了。
燕儀便拍了拍門,喊道:「常福,你出來。」
屋子裡沉寂了一瞬,片刻之後,門「吱吖」一聲開了,常福探出半個身子,一臉無奈:「早就知道瞞不過你……們。」
他以為屋外只有燕儀一人,沒想到阿魚也在,還有一個不認識的少年。
常福神色一凜,有些惱燕儀的莽撞。
燕儀渾然不知,興沖沖地推門進去,果真在內間瞧見了一個男嬰,小小的皺巴巴的一團,看上去還不曾滿月。
阿魚和謝懷璟也瞧見了。內監的屋裡多了個孩子……阿魚已驚得說不出話來,心裡已經不由自主地冒出四個大字——穢亂宮闈。
燕儀問道:「這孩子怎麼回事?」
常福嘆了口氣,招呼他們三個進屋,把門閂插上,才道:「我告訴你們,你們可千萬別往外說。」
燕儀和阿魚都點了點頭。
謝懷璟遲疑了一下,也點了點頭。
常福緩聲道:「這是秦昭儀的孩子。」
阿魚倒吸一口涼氣,忙問:「昭儀娘娘同誰生的孩子?」
常福哭笑不得:「還能是誰?當然是陛下了。」
阿魚仍然一臉懵:「那娘娘怎麼把孩子給你了?」
常福朝鳳陽宮那兒努了努嘴:「有那位在,誰敢把小皇子放在身邊養?」
常福搬來兩張條凳,招呼三人坐下,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細細道來。
原來秦昭儀也是前幾日剛把孩子生下來。她知道徐貴妃不會容許別的妃嬪懷孕生子,所以自有孕后,便一直託病閉門不出,除了貼身服侍的春秀,竟沒有人知道她懷有身孕。她心底盼望著懷個女兒,那樣徐貴妃興許不會趕盡殺絕,可惜生下來的是個男孩兒。
秦昭儀想著,倘若徐貴妃知道了這回事,定不會輕易放過她們母子,所以她打算繼續瞞著大家,等孩子長大些,再做打算。
但已然出世的孩子實在鬧騰,小皇子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就哇哇大哭,怎麼哄都不管用。偏偏秦昭儀住在嬪妃齊聚的西六宮,只要小皇子夜裡哭鬧了,第二天早上定有別的嬪妃來問她緣故。
秦昭儀回回都用「野貓叫喚」、「春秀處置不聽話的丫頭」這些話搪塞過去。她素來體弱,病怏怏地往榻上一躺,虛弱地咳幾聲,旁人便只關照她多多休養,不再尋根究底了。
但秦昭儀知道,這並不是長久的辦法。思來想去,她決定把孩子養在司膳房。
一則,司膳房是個獨立的院落,各宮各院都離得很遠,便是小皇子夜裡哭鬧起來,也不至於讓那些妃嬪們聽見。二則,司膳房的常福是秦昭儀的同鄉,可以拜託他照看小皇子。
常福想著,若應承下來,也算是救了一條性命,便咬牙答應了。
昨日秦昭儀的生辰宴,常福特意挑了個大食盒送膳,把小皇子裝在食盒裡帶回來了。
「這事兒我沒打算瞞你們,也沒什麼好瞞的,咱們司膳房就這麼丁點兒地方,憑空多了一個孩子,一準兒被發現。」常福說著,忽然站起身,沖著阿魚和燕儀作揖,「兩位妹妹,還請多擔待著點,怎麼說也是一條人命哪。」
阿魚應承下來。秦昭儀於她有恩,她自然不會害秦昭儀。
燕儀無措道:「這麼大的事,我哪有本事擔待……」
常福好聲好氣地說:「姑奶奶,您就當今天沒進這個門,不知道這遭事,不就成了?」
燕儀終於點點頭。
常福拍了拍謝懷璟的肩膀:「小兄弟,在哪個宮裡當差啊?」
謝懷璟微一抿唇,道:「你放心,今天的事,我不會告訴別人。」
他看著年紀小,說起話來卻鄭重真誠,無端端地讓人信服。
常福又重重捶了一下謝懷璟的肩膀,道:「這就對了。宮裡頭都講究福報,你今日結一道善緣,日後機緣到了,會有好報的。」說罷,指了指榻上的嬰孩,「畢竟是個皇子,若太子殿下有什麼閃失,這位就是陛下唯一的兒子。」
謝懷璟臉一黑。
阿魚說:「呸呸呸,太子殿下可不能有什麼閃失。」
謝懷璟不由自主地翹起嘴角。
阿魚接著道:「若太子殿下有什麼閃失,今天那樣的賞賜就沒有了。」
——今天晚上,太子說宮宴很合胃口,給司膳房每人賞了一枚金葉子。
燕儀跟著說了一句:「阿魚說的對,太子殿下千萬不能有事。」
謝懷璟:「……」
***
一晃過去了大半個月。
秦昭儀給小皇子起了名字,喚作謝明正。這個孩子自托胎母腹的那一天起,便不能公諸於世,只能偷偷摸摸地懷著,偷偷摸摸地生下來,如今再偷偷摸摸地養大。秦昭儀希望他有朝一日可以光明正大地活著,所以取了這個名兒。
如今整個司膳房除了兩位司膳女官,剩下的宮女太監們都知道了這個小皇子的存在。
——白天司膳房都是炒菜唰鍋、劈柴點火的聲音,就算小皇子哭鬧起來,眾人也聽不分明。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嬰兒的啼哭格外嘹亮,大家都來一探究竟,常福也只好據實以告。
兩位司膳女官晚上另有住處,不住在司膳房,所以直到現在她們還不知道這回事。
秦昭儀性情溫婉,常懷憐憫之心,往日結下了不少善緣,司膳房除了阿魚,還有好幾個宮人受過她的恩惠。所以眾人都十分樂意替她隱瞞。
常福說「宮裡頭講究福報」,果真沒有說錯。
這天清早,太後傳了口諭,送慈壽宮的早膳多做一份。
來司膳房傳口諭的公公特意提點道:「柔則公主來了。」
柔則公主是今上唯一的女兒,也是聖上頭一個孩子,比謝懷璟還要年長三歲。可惜生母不受寵,連帶著這位大公主也受盡了欺凌。五年前,太后決定去西山參悟道法,柔則公主心想,與其在宮裡看人臉色,不如隨太後上山悟道,清清靜靜地過日子。遂向天子請旨,希望隨侍太后左右。
她一片孝心,天子自然成全。於是柔則公主跟太后一起在西山住了五年,時常給太后捶背揉肩,伺候太后喝茶用膳。
現在太后回了宮,仍舊缺不得柔則公主,時不時便要公主在慈壽宮小住幾天,替她謄抄幾卷道經。
柔則公主也很慶幸自己跟太後去了西山——原先她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公主,如今卻成了太後身邊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再說了,若她待在宮裡沒有走,這會兒說不定已經被徐貴妃害死了。
太后崇尚道法自然,飲食很清淡,不愛吃油葷的東西。再加上太後身子不太好,司膳房給她備膳便以葯膳居多。
柔則公主就不一樣了,雖跟著太后修習了幾年道法,但到底是花骨朵一樣的年紀,口味上還是一味地嗜甜。
於是,除了慣例的甜鹹粥各一品、南北小菜、熏鴨絲燕窩、奶糕蒸餃,司膳房還給柔則公主另添了桃花酥、芙蓉糕和玫瑰花糍——都是既香甜又耐看的點心。
這幾樣點心都是楊紅珍親自做的,做完之後每樣都留了一部分,給司膳房的小丫頭們嘗嘗味兒。
阿魚也很嗜甜,平日里吃白米飯都恨不得加兩勺糖,吃了這幾樣點心,她覺得自己滿足得都要飛起來了。
這世上怎麼有這麼好吃的點心啊!明明是那樣甜的口味,吃起來卻一點都不膩。尤其是芙蓉糕,因它放進烤爐烤了一會兒,所以外皮酥脆,內里鬆軟,再撒上幾粒白芝麻,真的又甜又香。
阿魚吃了一整塊,仍然意猶未盡,央著楊姑姑把芙蓉糕的做法告訴她。
楊紅珍道:「倒也不是密不可傳的方子。你記著,先備一盆白面……」
「姑姑稍等。」阿魚道,「我去取紙筆記下來。」
「你識字?」
阿魚「嗯」了一聲,「小時候……讀過一篇《千字文》,所以粗略認了幾個大字。」
這話卻是謙辭。江寧沈家的女兒都有才名,阿魚的爹娘也不是拘泥禮教的人,阿魚從小就和哥哥們坐在一起聽先生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