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天唐好駙馬> 第452章 這麽一個大才被自己拿去送死了。

第452章 這麽一個大才被自己拿去送死了。

  李二一回到皇宮,立馬讓王德把李君羨給招來了,李義府此事他不得不重視。


  先不說韓元會不會生氣,單單是能被韓元賦予巨大期望的名頭就足以讓李二下定決心了。


  馬周都沒有被韓元給予這麽大的期望,而李義府卻被給予這麽大的期望,足以可見李義府的才能。


  若是因為運河之事讓李義府慘遭毒手,那他豈不是要後悔死。


  這麽一個大才被自己拿去送死了。


  “哎!”


  想到這裏,李二忍不住的歎口氣。


  千不該萬不該,自己就不該讓李義府前去江南,現在說什麽都晚了,自己夜不期望他能查出什麽了,隻期望他能夠活著就行。


  李君羨在王德的引領之下,邁著步子走進了大殿,恭敬的拜道,“臣李君羨,參見陛下。”


  “免禮。”


  李二給了王德一眼眼神,王德立馬領會了李二的意思,立馬驅散了殿中的宦官,隨後關好了門,站在門口守衛了起來。


  “可收到江南的消息?”李二望著李君羨,隨後敲著桌子,沉默了一會,這才開口問道。


  李君羨微微搖頭,然後開口道,“江南那邊數十日未曾有消息傳來,臣已經派遣了兩批人馬前去打探了,現在還是沒有什麽消息。”


  “會不會出了什麽事情。”李二低下頭,然後漫不經心的隨口說了一句。


  可李君羨聽到這話,眼神閃過一絲的緊張,連忙低下頭,開口道,“陛下,臣馬上親自去查。”


  “你打算何日啟程?”


  “臣立馬動身。”李君羨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開口說道。


  李二微微頷首,但是還是有些不放心的再次交代道,“無論如何朕要看到活生生的李義府,一根汗毛都不能少,你明白嗎?”


  “臣明白。”李君羨再次低下頭,一臉的鄭重。


  他自然知道李義府這三個關乎什麽,單單是李義府背後的人,自己都招惹不起。


  加上那位又是錙銖必較的主,要是知道是自己的人保護的李義府出了事情,那自己恐怕倒是好過不到哪裏去。


  即便那位主不追究,陛下定然會拿自己當替罪羊用來給那位主一個交代。


  此行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活生生的將韓元帶回來。


  李君羨心事重重的離開了皇宮,一刻夜沒有耽誤直接來到百騎司的住紮住處,召集了一批人手,立馬催馬離開了長安,直奔江南而去。


  若是沒有出意外的話,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現在李義府應該在揚州。
……

  “李郎君,咱們這查出了背後的人,為何還不返京回稟陛下呢?”李義府身邊的一個百騎司好奇的開口問道。


  這半個月來,他們同甘共苦,不管是吃喝撒都是在一起,關係夜好了起來,李義府夜沒有當初那種牆頭草的模樣了,整個人如同一把收入劍鞘的寶劍一般。


  李義府在趕路的時候夜喜歡和這些百騎司的人閑聊幾句,有時候聽聽他們的經曆,自己在給他們傳播一些新式的教育。


  “宋時,我們雖然查到了背後的人,可是我們沒有證據,即便是到了京城,我們夜沒有辦法向陛下交代。”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隻要他們做了,那麽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隻要細心去排查就行了。”


  李義府坐在船頭望著遠處的蘆葦蕩,平靜的開口道。


  “李郎君果然是學問夠深,咱聽不懂。”那宋時笑著撓了撓腦袋,一臉敬佩的看著李義府。


  “我學問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先生的學問才是真正的淵博,我現在的學問不過是我先生的千之一。”


  李義府微微搖頭,臉上流露出幾分的想念。


  自己先生,這時候應該已經回來了吧,可惜學生不能迎接先生凱旋歸來了。


  也不知道沒有自己,先生會不會不習慣,書房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整理,那些東西要是流傳出去,先生要遭遇群起之攻啊!


  想到這裏,李義府的臉上更是多了幾分的惆悵。


  宋時自然是注意到了李義府的惆悵,也看出了他對長安有了想念,也是人家第一次離家這麽遠。


  “李郎君,想家了吧!”宋時從懷裏掏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手帕,臉上流露出莫名的慈祥。


  “我以前也跟郎君你一樣,但是我們這一輩子都隻能東奔西跑,我也好些年沒有見我家閨女了,恐怕都到了嫁人的年紀了。”


  聽到這裏,李義府回頭看了一眼宋時,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難道你就沒有回家看過嗎?”


  “沒有,自從入了百騎司就為曾回過家,我們時陛下的眼睛和耳朵,一刻也不能歇著,您可別小看我,我敢說,這半個大唐我都跑過。”


  “當年突厥還沒有滅的時候,我還去過突厥的王庭呢。”


  李義府看著宋時一臉得意的模樣,臉上露出了幾分的釋然,這可能就是先生說的,人不是由自己選擇,而是被生活安排。


  船上頓時寂靜了下來,隻能聽到那船工滑動船槳摩擦的聲音還有木槳拍擊水麵的聲音。


  江南真是一個好地方,在長安的時候,已經能感覺到秋意了,但是到了江南之後,卻如同沒有季節的交替一般。


  河道兩岸的楊柳垂下的柳條,隨著微風的吹動不斷的在那河麵上起舞,就仿佛在揮筆潑墨一般。


  因為時順流而下,基本上不怎麽需要劃動船槳,那船的速度就不算慢,但是對於船夫來說,這已經算是最慢了。


  李義府望著兩岸的景色,仿佛的惆悵也小三了不少,他是關中漢子,也就在池塘撲騰過水而已,如今放眼望去,遍地皆是相連的湖泊河道。


  一起同行的百騎司總共有五人,有兩人跟自己是關內的漢子,開始短途的時候還好,但是時間久了起來,他們就也出現了各種暈船的表現。


  李義府便讓兩個人去照顧那兩個百騎司的人,自己則是和宋時坐在船頭聊起了天。


  “李郎君,不知道什麽時候,這運河上就熱鬧了起來,以往的時候,幾天還不能見到一艘船,現在基本上走沒多遠就能看到一艘船。”宋時望著一艘運送貨物的船隻從旁邊經過,開口感歎道。


  “宋兄,此事你有所不知,水路很重要,這漕運甚至可以說關乎到朝廷的命脈,南方氣候溫和,糧食一年能種植兩季甚至三季,他們這裏的糧食比關中的糧食便宜的多,讓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有利於關中糧價的穩定。”


  “而且漕運受的錢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也能給朝廷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咱不懂這些,隻要您這些文郎君懂就行了。”宋時笑著點了點頭,衝著李義府嘿嘿一笑。


  就這樣在船在河道上順流而下,一切都是那麽的安詳,但是卻船隻上的氛圍卻變得格外肅穆了起來。


  他們距離朝廷運糧船出事的地方不遠了,這裏有個草木旺盛,說是湖泊可它又不像是湖泊。


  它時有河道,運河道,護城河道還有零零星星的小島組成的,可以說這裏位置很是優越,很適合滋生水賊。


  李義府望著那茂密的亂雜的小島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的凝重,若是他沒有猜測錯的話,這些小島之中肯定有水賊。


  朝廷的運糧船被劫肯定和這些水賊脫不開關係。


  就在李義府沉思的時候,宋時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他現在來到船頭拿著手擋在了眼上麵往前望去。


  可惜這個時候天剛放亮,整個江麵上的霧氣籠罩在了一起,能見度不過幾尺有餘。


  “不對勁。”宋時忽然沉下臉,走到船艙將另外幾名人叫了起來之後,一個個從懷裏掏出了手弩。


  “怎麽了?”李義府往前走了幾步,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


  “李郎君,您先進船艙,估計前麵有水賊來了!”宋時並沒有回頭,二十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前麵的霧氣。


  “行,你們小心。”李義府並沒有反駁,而是點了點頭,直接鑽進船艙。


  他並不會功夫,他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走出了船艙完全時添亂子,免得他們還要分心照顧自己。


  百騎司的幾人全部都是見過血的,而那劃船的船夫此刻也丟下了手裏的船槳,從一旁拿出了弓箭,將箭搭在了弓弦上。


  百騎司的眾人則是一臉凝重的舉著手中的手弩望著遠處,隨著時間流逝,已經能看到前麵幾條船正朝著這邊壓了過來。


  “前方何人,速速避讓!朝廷船隻,閑人避讓。”


  宋時高聲朝著前方警告著。


  可是前麵那幾條船卻沒有任何的回應,隻是依舊沉默的朝著他們的位置劃動了起來。


  朝著李義府這邊劃過來的正是水賊,不過他們隻能算是最小的一波水賊。


  他們的人數並不多,僅僅隻有幾十人,在這水賊縱橫的地方,他們隻能喝一些一些湯而已。


  水賊的首領名叫張千島,他們之前隻能在一些偏僻的水道截一些小戶人家的船隻,雖然不能暴富,但是勉強夠糊口。


  但是最近那些偏僻的水道船隻幾乎沒有了,他們也隻能冒著風險,來到經常有船隻來往的水道上看看能不能發筆橫財。


  果不其然,這不愧是運河,這剛出門就碰到了一個肥羊,看這船肯定裝了不少好東西。


  “剛才他喊得什麽啊?”水賊的頭領張千島揉了揉耳朵,一臉不屑的問答。


  “他們說自己是朝廷的船隻。老大。”旁邊一個刀疤笑嗬嗬的說道。


  緊接著旁邊一個瘦猴子翻了翻白眼,“管他誰的船隻呢,咱們是賊,本來官匪就勢不兩立。”


  “就是,管他是什麽呢,這次肯定發財了。”


  “就是,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抓幾個婆娘玩玩。”


  “滾吧,猴子,你不怕你婆娘揍你?忘了上次被打的鼻青臉腫的了?”刀疤看了一眼那瘦猴,嘲諷道。


  “呸,那叫老子不跟她一般見識。”那瘦猴頓時臉紅了起來,但還是硬著脖子反駁道。


  “行了,別叫了。今個這點子有點硬啊,這群人竟然沒有跑。”張千島摸著那鋥亮的腦門,一臉凶殘的笑道。


  “哈哈哈,老大,您不是說點子不硬沒有意思麽!”旁的一個賊眉鼠眼的男子,立馬拍馬屁道。


  “哈哈哈,小六子說的對,老子是點子不硬,沒有興趣!”張千島哈哈哈一笑,回頭狠狠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


  把那小六子疼的呲牙咧嘴的,但是還是隻能陪著笑容,那目光之中充滿了火熱。


  “兄弟們,待會婆娘可別殺,留著開葷呢,還有啊,肥羊也要留著,不然誰給我們送錢!”


  那刀疤聽到這話,立馬舉著那刀大吼了起來,“搶婆娘了!”


  宋時等人望著不遠處的船隻,臉上露出一絲的堅毅,舉起了手裏的弓弩,估摸著距離。


  《唐六典》卷十六中記載,唐開元時期禁軍用弩有七種:“一曰擘張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單弩,四曰大木單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遠弩。”


  七種弩中,隻有擘張弩與角弓弩是單兵弩。擘張弩為步兵所用。角弓弩為騎兵所用。


  作為戰爭所用單兵弩,顯然要以威力為準,不會過於追求便攜。而想要威力夠大,弩就不能做的太小。


  唐代可以算是冷兵器時代,對弩並不十分重視的一個朝代。因為唐朝受到草原文化的影響,比較重視射箭,弓箭裝備率應該算是各個朝代中最高的,府兵甚至自備弓箭去軍隊裏報道。畢竟對於單兵弩而言,雖然方便訓練且有效射程內的穿透性高於弓箭,但射速是硬傷。在有足夠的弓箭手的情況下,弩易於訓練的優勢也很小了,自然不受重視。


  而百騎司裝備的手弩就屬於單兵弩的改裝,這種手弩威力小,射程近,雖然隻能單發,但是裝填速度快。


  對於他們這些暗處行動的人是足夠的。


  而且他們的主武器還並不是手弩,而是腰間的唐刀,他們的唐刀是經過特殊改造的,小巧但是格外的精良。


  手弩隻不過是輔助作用,能射殺敵人最好,不能也不影響什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