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正確的拉攏的人方法
第三百四十二章正確的拉攏的人方法
所以說從某方面來說,大唐最頂層的那一群人和中下層官員是有著天然的矛盾的,李承乾沒有看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在得到了中層官員的支持之後,居然還想要拉攏上層勛貴,可行性實在是太小了。
而李貞就不同了,他來自後世,再結合在大唐的所見所聞,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明明以李世民的英明果決,殺伐果斷,卻還要和世家妥協了——實在是世家在大唐滲透的太深了,別看唐初的時候世家之人很少出現在大唐高層,但是誰那些中低層官員,卻大都和世家有關係,就算背後不是世家,也都不是什麼善茬……總而言之這些人大都沒有安什麼好心,都是寄生在大唐身上的毒瘤,一旦李世民下狠手,那麼不等這些寄生在大唐的毒瘤被拔除乾淨,這些爆發的毒瘤就會先要了大唐的性命。
所以李貞根本就沒有在中低層官員手中下功夫,除了收了幾個身家清白的之外,剩下的有背景的就算是投靠李貞,也都會被李貞閑置起來——在之前的越王府里有一個單位叫做賓客院的,裡面全都是投靠李貞的中下層官員以及各大勢力安插在李貞身邊的姦細,對於這些別有用心之輩,李貞雖然沒有將其拒之門外,但是也只當是白養活了一群吃白食的,只是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將他們當豬一樣圈養起來當個擺設,最多讓他們做一些基層的工作,比如跑跑腿什麼的,至於更重要的事情是絕對不會讓他們插手的,更不可能重用他們。
李貞從始至終都只將自己的心思放在了如何拉攏高層官員的身上。不說他們直接掌握著大唐政策的決策權,就說句不好聽的話,李世民未來選定繼承人一定會參考他們的意見,拉攏他們比拉攏那些中層官員可有用多了——而事實情況也確實如此,在李世民罷黜李承乾,選定李貞為太子的時候,贏得了上層官員友誼的李貞輕易的就得到了他們的支持,否則如果他們有心反對,就算是李世民也會被他們逼得改變主意。
這也是李承乾做錯的另一件事了,那就是他沒有戳中這些高層的要害。
李承乾是怎麼拉攏這些高層的?或許是因為他已經是太子,自以為地位無可取代,因此也就導致他用的方法非常簡單粗暴,那就是明目張胆的拉攏,拉攏不成甚至還口出威脅,只可惜這樣的方法對中低層的官員或許有用,但是這一招放在這些見慣了世面,早已經鍛鍊出非人一般的智慧的老狐狸面前,卻還顯得嫩了一點,不但得不到他們的效忠,反而還會得罪他們——自始至終,李承乾就只拉攏到了了一個侯君集,還在他被罷黜之後就轉身向李貞釋放了善意。
李貞就不同了,他的手段就高明的多了,他很清楚這些勛貴們的情況,能從那個年代活著走過來並且成為新朝的最高決策者的,就不可能有一個簡單的角色。這樣的存在,只是光靠蠻力是不可能輕易的讓他們改變主意的,所以李貞用的是曲線救國法——這些人不都不容易搞定嗎?那就不理他們,直接繞過他們,從他們家人手中下手,尤其是他們的子女這裡,就不信等自己搞定了他們的子女,他們還能將自己拒之門外。
李貞是這麼想的,他也是這麼做的,而且效果非常的明顯——最早的房遺愛還是杜荷,這兩人也就不說了,後面的尉遲寶慶和尉遲寶林,再或者是秦懷玉以及程處亮等等等等就是用的這樣的方法,李貞主動和他們交好,這些人當年都是少年意氣,對於李貞的刻意交好根本就沒有什麼戒心,反而非常高興的就投入了李貞的陣營之中,等他們的父輩發現之後,他們都已經被標上了李貞的印記,想要再和李貞脫離關係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然後又通過這些人,李貞輕而易舉就搭上了他們的父輩,他們的父輩就算是再如何大公無私,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未來,他們也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偏向李貞——雖然這種偏向很輕微,但李貞要的就是這種輕微,因為就是這種輕微的偏向,既不會被李世民猜忌,又能在最關鍵時刻給以李貞以重大的支持。
縱觀李貞這些年來的身份轉變和變化,都是在最關鍵時刻得到了這群最上層勛貴們的支持才能成功,否則無論是他作為親王卻可以領兵下嶺南,還是李承乾被罷黜,李貞成為新的儲君,再算上今天分封制被承認都絕對不會這麼容易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會成功。
總而言之,在高層的支持下,下面以崔道為首的官員連句話都沒來得及說,李世民和李貞的提議就這麼的被通過了,這也再次證明了李貞的判斷是對的——別看這些中低層官員一個個平日里牛逼轟轟,日天日地日泰迪的,自以為天老大地老二他們就是老三,一旦讓他們團結起來,就連皇帝都要低他們一頭……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朝廷讓他們看到的假象,實際上這個地球卻了誰都不會停止轉動,更何況他們只是一些隨時可以更換的螞蟻?哪怕他們團結起來的確可以咬死大象,可是這也要大象給他們團結起來的機會啊。之所以不將他們全部罷免是因為貿然的大換血會導致朝野不穩,可若是真的惹急了朝廷不顧自己的名聲和利益非得要拿他們開刀的話,他們又哪裡會有什麼反抗的餘地?
相反的,李貞拉攏的權貴們就不同了,他們每個人都是大唐真正的決策者,哪怕他們不可能完全倒向自己,但是只要有一點點對自己的傾斜,李貞的太子之位就會穩如泰山。除非有人動用大軍,發動宮廷政變,否則李貞只要不作死,他只用坐等著李世民駕崩,就可以輕易的坐上皇位……
虧那些中層官員一個個自以為感覺良好,實際上他們哪裡有多大的重要性?連一點決策權都沒有,所有的國家大事上的決策他們根本就沒有插手的資格,只有最頂層的那群勛貴們,才是大唐真正的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