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華山風雲1
在淮南王楊隆演的按排之下,黃金殿、李小龍、李小虎三人在揚州逗留數日,尚未前往蘇州,便接大梁皇帝朱晃之命北上回歸。因為“蘇州天一慘案”的凶手“閃電不及”方可貴已進入大梁國境內,有可能慘案又會在北方發生,故此,大梁皇帝朱溫又秘密召回了這三位巡察特使,以防萬一。
要說這“小李飛鏢”李小龍和“小李飛刀”李小虎原是長安天子程福貴手下的秘密武器,如今已是時過境遷,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程福貴傾兵之戰不知所終,他們二人便歸附了大梁帝國,成為皇帝朱晃的禦前侍衛。後來,他們二人的堂兄弟,也就是“小李飛劍”李小馬、“小李飛箭”李天笑由蒼州前來投奔他們哥倆,經過舉薦,李小馬和李天笑也成為大梁皇帝的禦前侍衛官。而且他們四人自然而然被官方以及江湖武林界齊稱為“江湖四小李”, 又號稱“龍?刀?劍(箭)?笑”,後來梁帝朱溫死卻,他們又成為郢王朱友圭的手下。
世上無巧不成書,“江南大俠”張家港(兒子張家輝、張家煌、張輝讚)、“湖南大俠”張家界(兒子張家屯、張家村)、“河北大俠”張家口(兒子張北縣、孫子張北鎮)、“甘肅大俠”張家川(兒子張家寨、張家水)、“陝西留壩大俠”張家廟(兒子張家堡、張家福、孫子張嘎子)在大梁西都洛陽不期而遇,五結為義,江湖號稱“大五義”、“張家大五兄弟”,他們的兒子也自然效同父輩一樣結義為“張家十小子”,江湖號稱“張家小十義”。他們本來就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嘛!準備參加九月九日“重陽節”的華山武林大會。
揚州三傑:“嘯(笑)傲江湖”江嘯天、“臥虎藏龍”梁小龍、“展翅高飛”高盡義(徐州鳳凰山莊人傑之一“鳳凰展翅”高盡忠的堂兄)在揚州結義;他們同樣也是對將要在九月九日舉行的華山武林大會拭目以待。但是,他們心裏知道,界時華山武林大會高手如雲,他們是與武林盟主無緣的,隻不過是想去開開眼界、湊湊熱鬧而已。
大梁國治下徐州的“東西南北中風”北峰(風)“一條龍”龍在天,據說此人因善打“麻雀將”一條龍而名震江湖;非但如此,此人還善打麻雀暗器,百發百中,說打你的左眼不打你的右眼,說打你的右眼不打你的左眼,說打你的肚臍眼不打你的雞眼,說打你的雞眼不打你的肚臍眼,說打你的**不打你的腚眼,說打你的腚眼不打你的**。說打你的天眼不打你的狗眼,說打你的狗眼不打你的天眼。你瞧瞧!他這樣一個牛逼無比的江湖人物,豈不令人聞風喪膽?東峰(風)江湖上人稱“一上聽”的胡滿天,此人牌麵一路看好,常被人稱作“一上聽”而名垂青史;西峰(風)“杠後一炮”風再起,由於此人善於做“杠後**一炮打響”的勾當而風靡江湖;南峰(風)“海底撈月”海青天,據說此人因善打“海底撈月翻江倒海”而使得諸多麻友聞風喪膽!候補隊員中峰(風)中發白,江湖麻壇上人稱“三大元”,一旦東西南北三缺一,他便作為機動隊員加入麻友之列。但不知,你敢不敢加入他們的麻友之列?如果你和他們大戰,保管你會輸得傾家蕩產。
當然他們些人物的江湖傳奇還有待於後日講述,至此我們還要表一表以大梁帝國紀年的曆史事件。
話說在這蘇州常熟虞山武林大會和蘇州“天一慘案”期間,讓我們回去過頭來看一看中原世事——
這一年,正是“九?一一事件”發生的一年,北宋文學家司馬光所編正史《資治通鑒》以及後人在《亂世英魂》中寫道:
第268卷
【後梁紀三】起重光協洽三月,盡昭陽作噩十一月,凡二年有奇。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三月,乙酉朔,(初一日),梁帝以天雄留後羅周翰為節度使。羅周翰乃鄴王羅紹威之子。
三月,乙酉初一日,大梁皇帝朱晃封天雄留後羅周翰為節度使。這個小羅,就是鄴王羅紹威的兒子。據說他們還是大唐英雄羅城的後代,當然也是白話小說《羅通掃北》之中羅城的兒子羅通的後代,而且是元末明初作家《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公安部長羅瑞卿、見義勇為的羅盛教及**著名詞曲作者羅大佑、電視連續劇《霍元甲》主題歌《萬裏長城永不倒》演唱者羅文的祖輩。嘿!你瞧這個老羅家族倒有不少光宗耀祖的成員!
清海、靜海節度使兼中書令南平襄王劉隱病亟,表其弟節度副使劉岩權知留後。丁亥日,初三,劉隱病故,其弟劉岩襲位。
清海兼靜海節度使及中書令的南平襄王劉隱病危,上書推舉他的弟弟節度副使劉岩為權知留後。丁亥初三日,劉隱病死,他的弟弟劉岩承襲了他的爵位。這位劉岩,就是後來在南越(粵)廣東一代稱帝的梟雄一條,而且還勸吳王楊隆演也像他一樣稱帝。這可能也是漢劉天下的一份子又在作威作福!因為他是大漢王劉邦的後代,也是西蜀皇帝劉備的後代,而且還是南朝時劉宋王朝開國皇帝劉裕的後代子孫,所以他要稱帝,向祖先看齊!隻不過他在那兒“夜郎自大”,卻不曉得他與祖先相比之下,地域之大小竟是一個不如一個、一代不如一代,真是活見鬼了。
岐王李茂貞聚兵臨蜀東鄙,蜀主王建對群臣說:“自茂貞為朱溫所困,吾常振其乏絕,今乃負恩為寇,誰為吾擊之?”兼中書令王宗侃請行,蜀主以宗侃為北路行營都統。司天少監趙溫圭諫曰:“茂貞未犯邊,諸將貪功深入,糧道阻遠,恐非國家之利。”蜀主不聽,以兼侍中王宗佑、太子少師王宗賀、山南節度使唐道襲為三招討使,左金吾大將軍王宗紹為宗佑之副,帥步騎十二萬伐岐。壬辰日,初八,宗侃等從成都出發,族旗數百裏。岐蜀大戰即將拉開曆史的序幕,不過這個岐王李茂貞也真是的,做人豈能忘恩負義?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哪能在人背後捅刀槍?真他媽不是個東西!這種血氣方剛的氣話當然可以代替一些有血性之人講一講,不過,說者還是主張人活在世不要亂罵人,講話不要帶口頭語,不要背後罵人,更不要做“長舌婦”,甚至“腹誹心謗”也不要!
岐王募華原賊帥溫韜以為假子,以華原為耀州,美原為鼎州。置義勝軍,以溫韜為節度使,使帥汾、岐兵寇長安。梁帝下詔感化節度使康懷貞、忠武節度使牛存節以同華、河中兵共同討伐進犯長安的岐兵。其實,自從長安天子程福貴傾國之兵、禦駕親征賀蘭山川之後,其所謂的京城長安早已歸於大梁國之治下。至於留守長安的丞相陳田中究竟幹什麽吃了,可想而知,梁國之強盛,他豈不會暫時奴顏屈膝做狗麽?
三月己酉,二十五日,康懷貞等奏擊韜於車度,走之。打得好!就是這個所謂的華源賊帥溫韜是掘墓大盜的始作俑者!後來,湖北黃州出了一個“掘墓大盜”林立富就是受到溫韜這個小兔崽子的影響而為害江湖。而這個湖北黃州就在如今的黃岡市一帶,與電視連續劇《關中女人》所說的陝西黃州是兩碼事!這是中國地名的一個毛病,一個弊端,重名多如牛毛,地名還亂改動!真是反了天了!他奶奶的!是哪個小兔崽子亂改的?讓他們的死了死了的!
夏四月,乙卯朔初一日,岐兵進犯蜀興元,唐道襲擊卻之。
梁帝(朱晃)因久病在身,於五月甲申朔初一日,大赦天下。噫!這朱晃做點好事,積蓄一點陰德,衝一衝喜,病情終於有所好轉!
甲辰,二十一日,以清海留後劉岩為節度使。劉岩多延請中國(中原)士人按置在幕府,出為刺史,刺史都是文官,無武人。但這場江湖大亂、武林浩劫之中的“荊州刺史”仇天亭卻是一代武林高手。
蜀主(王建)如利州,命太子監國;六月,癸醜朔,至利州。
燕王守光嚐衣赭袍,顧謂將吏曰:“今天下大亂,英雄角逐,吾兵強地險,亦欲自帝,何如?”孫鶴曰:“今內難新平,公私困竭,太原窺吾西,契丹伺吾北,遽謀自帝,未見其可。大王但養士愛民,訓兵積穀,德政既修,四方自服矣。”守光不悅。又使人諷鎮、定,求尊己為尚父,趙王容以告晉王。晉王怒,欲伐之。諸將皆曰:“是為惡極矣,行當族滅,不若陽為推尊以稔之。”乃與容及義武王處直、昭義李嗣昭、振武周德威實畏己,益驕,乃具表其狀曰:“晉王等推臣,臣荷陛下厚恩,未之敢受。竅思其宜,不若陛下授河北都統,則並、鎮不足平矣。”上亦知其狂愚,乃以守光為河北道采訪使,遣閣門使王瞳、受旨史彥群冊命之。守光命僚屬草尚父、采訪使受冊儀。乙卯,僚屬取唐冊太尉儀獻之,守光視之,問何得無郊天、改元之事,對曰:“尚父雖貴,人臣也,安有郊天、改元者乎?”守光怒,投之於地,曰:“我地方二千裏,帶甲三十萬,直作河北天子,誰能禁我!尚父何足為哉!”命趣具即帝位之儀,械係瞳、彥群及諸道使者於獄,既而皆釋之。
帝命楊師厚兵三萬屯邢州。這邢州就是如今的河北省邢台市一帶,在邯鄲之北。1966年河北邢台6.8級大地震,周恩來總理曾經親臨此地看望受災群眾。這一年,卻是十年“*****”的第一年。一個“邢台6.8級大地震”奏響了“**”的序幕。邢台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專區隆堯縣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邢台專區寧晉縣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地震發生後,漫天飄雪北風嘯嘯,山河嗚咽日月無光。真真正正奏響了“*****”的悲催序幕。
十年後的1976年7月28號,又來了一場7.8級河北唐山大地震!1976 年7月28日3時42分發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唐山的地震(震中緯度39.4度,東經118.0度),震級7.8級,震中烈度Ⅺ度。同日18時43分,在距唐山40餘千米的灤縣又發生7.1級地震 ,震中烈度Ⅸ度。這次地震發生在工業城市,人口稠密,損失十分嚴重。唐山市區建築物多數基本倒平或嚴重破壞,鐵軌發生蛇形扭曲,地表發生大量裂縫,還有噴水冒沙、塌陷,震前伴有發光現象。242769人死亡,164851人受傷。鄰近的天津也遭到Ⅷ~Ⅸ度的破壞。有感範圍波及遼寧、山西、河南、山東、內蒙古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範圍半徑約250千米。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複雜。據說這場河北唐山大災難是因為李小龍主演《唐山大兄(凶)》所引起的。
1976年的河北唐山大地震過後,從而結束了這場“十年**”的動亂!又是以地震作為“*****”悲慘的結局。而就是這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位核心領導人物周恩來、朱德、毛**依次逝世。真是巧合加絕談!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但願曆史不再重演!這十年的**動亂,地震的開始,地震的結束!難道還要這樣的悲劇曆史重蹈覆轍麽?罷戰罷戰吧!一切戰爭殘酷的損失,如今依舊在世界各地進行,難道不比地震之災麽?
蜀諸將擊岐兵,屢破之。秋,七月,蜀主西還,留禦營使昌王宗钅歲屯利州。
辛醜,帝避暑於張宗爽和第,亂其婦女殆遍。據說,這隻朱(豬)頭,貪淫若豬,老少皆宜,見到美腿美肉就啃就咬就抓,全都不放過,見到女同誌就可以為所欲為,誰叫人家是皇帝呢?你瞧瞧!這個大梁皇帝朱溫真是個好色之徒!禽獸不如的東西,真該得“豬溫”死了算了!據說後來他的淫欲愈演愈烈,竟還泡上了洋妞!宗爽之繼祚不勝憤恥,欲弑之。宗爽止之曰:“吾家頃在河陽,為李罕之所圍,啖木屑以度朝夕,賴其救我,得有今日,此恩不可忘也。”乃止。甲辰,還宮。這個朱溫酒足飯飽,發泄**完畢能不班師還朝麽?他要比新中國大元帥之一朱德總司令差遠了,簡直是天壤之別!真是朱家的敗類,後世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都不禁為他臉紅!
趙王容以楊師厚在邢州,甚懼,會晉王於承天軍。因為趙王王容的封地就在如今的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一帶,邢州也就是如今的邢台一帶僅距它有百裏之遙的正南方。晉王謂容父友也,事之甚恭。容以梁寇為憂,晉王曰:“朱溫之惡極矣,天將誅之,雖有師厚輩不能救也。脫有侵軼,仆自帥眾當之,叔父勿以為憂。”容捧卮為壽,謂晉王為四十六舅。容幼子昭誨從行,晉王斷衿為盟,許妻以女。由是晉、趙之交遂固。這也是所謂的“政治婚姻”,為了長久長遠之利嘛。所謂“打架親兄弟,打仗父子兵。”由此可見一般!
八月,庚申,蜀主至成都。
燕王守光將稱帝,將佐多竊議以為不可,守光乃置斧於庭曰:“敢諫者斬!”孫鶴曰:“滄州之破,鶴分當死,蒙王生全,以至今日,敢愛死而忘恩乎!竊以為今日之帝未可也。”守光怒,伏諸質上,令軍士C061而啖之。鶴呼曰:“百日之外,必有急兵!”守光命以土窒其口,寸斬之。甲子,守光即皇帝位。國號大燕,改元應天。以梁使王瞳為左相,盧龍判官劉涉為右相,史彥群為禦使大夫。受冊之日,契丹陷平州,燕人驚擾。大燕皇帝劉守光就是這樣暫時登上了曆史舞台!就這樣的小兔崽子也能當上皇帝?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他要比他們的劉老祖宗劉邦及劉備?劉玄德差遠了,簡直是劉家的敗家子!
岐王使劉知俊、李繼崇將兵擊蜀,乙亥,王宗侃、王宗賀、唐道襲、王宗紹與之戰於青泥嶺,蜀兵大敗,馬步使王宗浩奔興州,溺死於江,道襲奔興元。先是,步軍都指揮使王宗綰城西縣,號安遠軍,宗侃、宗賀等收散兵走保之,知俊、繼崇追圍之。眾議欲棄興元,道襲曰:“無興元則無安遠,利州遂為敵境矣。理必以死守之。”蜀主以昌王宗钅歲為應援招討使,安戎團練使王宗播為四招討馬步都指揮使,將兵救安遠軍,壁於廉、讓之間,與唐道襲合擊岐兵,大破之於明珠曲。明日又戰於鳧口,斬其成州刺史李彥琛。
九月,帝癡稍愈,聞晉、趙謀入寇,自將拒之。戊戌,以張宗爽為西都留守。庚子,帝發洛陽。甲辰,至衛州,方食,軍前奏晉軍已出井陘。帝遽命替北趣邢名,晝夜倍道兼行。丙午,至相州,聞晉兵不出,乃止。相州刺史李思安不意猝至,落然無具,坐削官爵。
時至今日,華山武林大會已迫在眉睫。就這樣一年,號稱“九一 一事件”,曆史風雲變幻,其間發生蘇州常熟虞山武林大會,蘇州“天一慘案”,岐蜀大戰,梁晉大戰,晉趙交親,燕王稱帝,華山武林大會!
????????????????????????????????????????????????????????????????????????????????????????????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還未休,好戲還在後頭!”此間曆史事件暫放一段。
前文說到,司馬三兄弟於大梁乾化元年公元九一 一年三月初七日在蘇州司馬府倡議重舉華山擂,選舉武林盟主,遂散發武林貼。未過十天半月,消息已傳遍整個武林。又一場華山武林大會即將在公元大梁乾化元年即公元911年九月九“重陽節”開戰!這樣一個美好的節日,怎能不讓人想起那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遙想三年前的九九重陽,那同樣是令人久久難忘——
大梁開平二年(908年),也就是長安安慶二年,季秋九月八日,這日清晨,耶無害在大明宮“麟德殿”內突然接到一封“挑戰書”。書信大致內容是“太行山太極十三劍”約他在明日正午時分在鹹陽古道、荒郊野外決一最後了斷,其來意勢必是要追究他“血洗太行”一事。此事至今,“太極十三劍”仍然念念不忘,一直追殺他至京城長安。如此可見,他雖然為他的愛妻阮曉峰一雪仇恨,但他在太行山寨殺了這麽多的人,那他也必定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之中成為窮凶極惡之人,他們終究會有一天要尋找到他的頭上來討還血債。這正所謂“冤冤相報,無時無盡”,耶無害他自己已感到他仿佛掉入無底的深淵,暗無天日,“黑洞”一般!
然而,麵對挑戰,耶無害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不禁將挑戰書狠狠地拋向空中,迅疾抽出“太極宇宙無敵劍”,將挑戰書劈了個七零八落。刹那之間,屋內象飛撒著一陣雪花,直落到桌椅之上。他不禁憤怒地盯著望著桌角,忍不住再次力劈一劍,決意明日單刀赴會、一決了斷。
說起這“太行太極十三劍”,怕是耶無害對其了解甚少,根本沒有見過、更沒有領教過“太極十三劍”的威力。然而,這“太極十三劍”的威名久已聞名天下、威震江湖。其陣容不亞於甚至要勝過“北鬥七星”、“飛天梅花”、“九宮八卦”、“八卦蓮花”以及“奇門遁甲”等江湖名陣。如今這太極十三劍已匿跡江湖數十載,今又重現江湖,可想而知,“善者決不會輕易而來”。算起這“太極十三劍”的年紀,都已是七十左右的江湖老道,他們久已不再過問江湖之事,而今卻要與一個後輩小生過不去,這究竟是他們中了邪魔還是在受人指使?其實,原因複雜,緣由多頭。前文已說過,耶無害血洗太行,公主和天子又為保護耶無害剿滅諸多尋仇之人,更何況“太極十三老”又被人重金指使以及法深大師、“燕山浪魔”、阿裏耶庫爾的多次請托,“太極十三老劍客”為公為私豈有不來之理?誰都知道,沉跡江湖多年的“太極十三劍”一旦重見天日,必是“寶刀不老”、地動山搖。雖然他們秘密向耶無害下了戰書,但此事久已在戰書未下之前就已傳遍江湖九九八十一門派,都知道在“九九重陽節”這天,也就是明日,“太極十三劍”要會戰耶無害,想看看他姓耶的究竟有多大本事。他既然能獨闖太行山寨“十大陣法”,那就再讓他領教領教“太極十三”的真正厲害!
要想知道這“太極十三劍”究竟有多厲害,厲害到什麽程度,請各位先聽聽這“太極十三”的江湖名號,你便可從中得知一二。這十三位老道就是:“太乙真人”歐陽春,“一手遮天白衣老道”關泰山,“閃電霹靂手斜陽道人”黃山泰,“無法無天長春道長”鄧平公,“梅花千朵紫陽道人”苗天才,“飛天蜈蚣北極真人”蒼萬裏,“一指定天下南極真人”南天劍,“八卦奪魂東宮道士”夏七公,“九宮葬魂西宮道者”蒼九公,“十麵反劍奪魂鬼黃道真人”容天下,“腳踩泰山手摘北鬥黃麻老道”趙庭芳,“震五嶽威四海靜遠長老”武雲照,“聲東擊西蒼茫一劍”閻錫坤。
這“太極十三劍”,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一流好手。說輕了,那都是“橫跨江湖縱過海,萬丈高樓腳下踩;飛崖走壁可入地,上天可把七星摘!”的世外高人;說輕了,他們就是“登峰造極,至高無上(尚)”的江湖老劍客。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無不遍及他們的聲名與足跡。不僅是天山、陰山、燕山、長白山、橫斷山、點蒼山、昆侖、岡底斯山、秦嶺、唐古拉、太行、王屋、五台、普陀、九華、崆峒、武當,還是青城、廬山、潛山、黃山、五嶽、五指山,以及西湖、雲龍、鄱陽、洞庭、太湖、洪澤、巢湖、貝加爾湖、瑪旁雍錯湖和塔裏木河、拉薩河、瀾滄江、黃河、紅河、黑河、怒江、雅魯藏布江、年楚河等山川丘地,無不遍及其嫡係弟子和財富勢力。二十年前,“長江三俠”、“揚州八虎”、“天山七劍”、“少林十三棍”、“江南七行怪”、“旋風十八騎”、“京都五俠”、“降龍十八羅漢”以及“海外神魔”歐陽神風、四大野劍、“東海怪叟”公孫常在等等江湖綠林人物都曾是“太極十三”的手下敗將。但是,有道是“世事如棋局局新,風雲變幻亂如魂。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太極十三劍”雖然厲害,那已是二十年前之事,誰也不敢保證“總能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如今“太極十三劍”若與四大野劍、“海外神魔”、“東海怪叟”等人比試,那勝負則是另當別論了。至於耶無害這一後輩晚生,“太極十三”也是僅聞其名,並未試過其真功。然而,“太極十三”豈會把他放在眼裏。總覺得他隻不過是一介武夫,憑一時之勇“血洗太行”而臭名昭著、遠揚天下。可他總應該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吧!
但是,“太極十三”久隱江湖,他們同樣對耶無害的事跡和經曆也是了解甚少。他們哪裏知道,耶無害曾受到過佛、道、儒三大名師的真傳,身遭過“雷霹山洪”和“陰陽閉氣大法”的磨煉,其金身玉體已猶如金剛不敗、刀槍不入之軀。更何況,他已是丟開“無法無天至柔至剛神行劍”而換上“太極宇宙無敵劍”,可想而知,其劍法更是高深莫測,也必是登峰造極、神奇變幻。而且耶無害還精通兵書戰策,領教過各門陣法,要想完全精確了解耶無害究竟有多大本事,豈是他“太極十三”所能一日可破?
說來道去,雙方究竟勝負如何,請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這一天一夜,耶無害的頭腦裏經過了激烈的鬥爭。最好的預計和最壞的打算早已在他們心海裏千翻萬滾,大不了他會與“太極十三”拚個“魚死網破”,結束他這滄桑的一生。但是,事到如今,他決不可以再牽連身邊的朋友和親人,他要赤條條來去無牽無掛地應對此事,做一個清清白白的英雄。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這一輩子,總是要經過一些大風大浪或許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靜!
“九九重陽節”,人間的好日子。這一天的習俗,有登高、賞菊、插茱萸、飲菊花酒、吃花糕等活動。在《易經》裏,以陽爻為九,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所以叫“重九”、“重陽”。戰國時期楚國大詩人屈原在《遠遊》中曾有“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辭句。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有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在這一天,將會有諸多思鄉的人登高極望,同時攜帶可以避邪並散發著香氣的茱萸囊,去領悟人生的真諦。然而,就在這一天,卻是大俠耶無害血雨驚風的日子。
往事如煙,猶然曆曆在目,好令人追思無極。時過三年後的九九重陽,仍舊是那麽不安寧,真所謂是“天下風雲出吾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長江後浪推前浪,風雲再起華山擂。”
眨眼之間,這數月已過,就等待著這又一場華山武林大會的隆重開幕。
“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天險冠天下;華山的風采,雄險依舊!華山,一線如天!
自古華山一條路,奇險天下第一山。道教稱之為“第四小洞天”。華山五峰,即蓮花西峰、落雁南峰、朝陽東峰、玉女中峰、雲台北峰,乃華山著名險峻之地,此山就好象是一朵盛開的蓮花。傳說此地常有天神降臨、神仙聚會,號稱“聚精會神”,如今卻是華山派武林義士會聚之所。
現如今,西嶽華山位於陝西西安以東120公裏的華陰市,古稱太華山,海拔2200米,是我中國國家級著名風景區之一。
在五嶽之中,華山以險著稱,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長達12公裏,到處都是懸崖絕壁,所以有“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華山五峰中又以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南峰(落雁)三峰較高:東峰是淩晨觀日出的最佳處,西峰的東西兩側狀如蓮花,是華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是華山最高峰。三峰以下還有中峰(玉女)和北峰(雲台)兩峰。玉女峰相傳曾有玉女乘白馬入山間。雲台峰頂平坦如雲中之台:著名電影《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古神話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也正是發生在這個神秘的險峰之上。
此場華山擂,所來人物,那可是叫做個空前絕後,相當的壯觀,豈止是一個“華山論劍”所能囊括得了的?那陣勢,真是人山人海,旌旗飄展,繡帶飄搖,蔚然壯觀。
此中有江湖武林八大隊長:湖北洪湖赤衛隊隊長洪軒嬌;河北平原遊擊隊隊長李向陽;江蘇徐州雲龍湖遊擊隊長葉無雙;扒路軍武功隊隊長魏誌強;運河支隊支隊長張文翔;微山湖大隊大隊長諸葛明亮;鐵道遊擊隊隊長鐵橋三;女子別動隊隊長李陽冰。
“江湖四小李” 即“小李飛鏢”李小龍、“小李飛刀”李小虎、“小李飛劍”李小馬、“小李飛箭”李天笑,大梁郢王朱友圭一派;
“神劍浪子”鄭少秋﹑“江南浪子”馬鞍山;
“張家大五兄弟”: “江南大俠”張家港(兒子張家輝、張家煌)、“湖南大俠”張家界(兒子張家屯、張家村)、“河北大俠”張家口(兒子張北縣、孫子張北鎮)、“甘肅大俠”張家川(兒子張家寨、張家水)、“陝西留壩大俠”張家廟(兒子張家堡、張家福、孫子張嘎子)在大梁西都洛陽不期而遇,五結為義,號稱“張家大五兄弟”;
“張家九小子”:張家輝、張家煌,張家屯、張家村,張北縣,張家寨、張家水,張家堡、張家福;
揚州三傑:“嘯(笑)傲江湖”江嘯天、“臥虎藏龍”梁小龍、“展翅高飛”高盡義(徐州鳳凰山莊人傑之一“鳳凰展翅”高盡忠的堂兄);
“四大高手”;“富貴王侯”黃金殿、“飛滿天”燕無雙、“美人劍”柳如眉、“閃電不及”方可貴;
“十三不敗(拜)”即是“十三不親”;
“五嶽劍派”:東嶽泰山派、北嶽恒山派、西嶽華山派、南嶽衡山派、中嶽嵩山派;
徐州雲龍湖遊擊大隊之中的“二十陵王”:
信陵**永(勇)漢:其故事傳說“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戰國時,曾發生趙平原君趙勝的內弟魏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椎殺晉鄙、率軍救趙這一曆史事件。齊孟嚐君、趙平原君趙勝、魏信陵君魏無忌、楚春申君黃歇號稱“戰國四君子”,其實都是二鍋頭對的白開水!)
嘉陵王劉嘉陵(四川省廣元市至重慶嘉陵江一帶,後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電影《喋血嘉陵江》就是在這個地區發生。與**著名女演員原籍蘇州的劉嘉玲是音同字不同、字同意不同、同意不同字、同字不同意。)
“四大陵(鈴)王”——零陵(鈴)王金葉(湖南省寧遠縣南,《史記?五帝紀》記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銀陵(鈴)王伊能萬夫、銅陵(安徽省)(鈴)王童(佟、同、仝)雲龍、鐵鈴(遼寧省鐵嶺)王鐵天鏢。
原十四陵王——
1、蘭陵王蘭采風(原蘭陵王香滿樓已被阿裏耶庫爾在洪澤湖上殺掉,此為蘭陵王香滿樓的崇拜者,再次以蘭陵王自稱,雄踞十四陵王之首。)
{山東省蒼山縣又名蘭陵縣,蘭陵傳說在今山東省棗莊市東南嶧城區蘭陵鎮,盛產蘭陵大曲酒。李白有詩《客中作》曰: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其景點概況:蘭陵王是北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之孫高肅。北齊乾明元年(公元560年)高肅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故名蘭陵王。這便是第一蘭陵王的由來。蘭陵王相貌俊美,武藝高強,屢建戰功。其堂弟高緯繼皇位後,忌其威武功高,恐皇位被奪,於公元573年用毒酒殺害了這位年僅30歲的名將。
蘭陵王墓是北朝墓群之一,實際位於河北省磁縣(在安陽和邯鄲之間)城南5公裏的劉莊村東,建有頗具北方建築風格的碑樓、圍牆、古墓、碑亭,以及蘭陵王塑像等。墓南碑亭內的石碑正麵篆有:“齊故假黃鉞太師太尉公蘭陵忠武王碑”,碑身刻字是研究北朝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文獻資料。1988年,蘭陵王碑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蘭陵王還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遺產——《蘭陵王入陣曲》。舞曲渾厚古樸,悠揚動聽。但這首名曲在我國早已失傳,而在唐朝時傳入日本,至今仍為日本廟堂和皇家慶典音樂。1986年,磁縣文物人員通過日本專家找回此曲,使其重歸故裏。旅遊向導蘭陵王墓附近有磁縣北朝墓群、天子塚、東武仕水庫等旅遊區,連在一起可搞個一日遊,順便掙些money。}
2、金陵王李金山(其部下金陵十二刀早已被契丹殺手阿裏耶庫爾在洪澤湖滅掉,與他們一齊被害的還有“蘭陵王”香滿樓,死於第187號。)
3、黃陵王黃子靈(黃帝軒轅氏,即軒轅黃帝,是傳說中的中原各族的共祖先。興起於黃土高原,屢經征戰後定居中原,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相傳黃帝活了110歲,在出巡河南荊山時,天降黃龍請他歸天,臣民緊拽其衣不放,黃帝被黃龍強行帶走,而衣冠被拽下,葬於橋山——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在陝西省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上,距離縣城1公裏。有公路可通山頂。山上古柏成林,鬱鬱參天,沮水回繞於左,形勢不凡。
其陵高3.6米,周圍48米。墓前有碑亭,內有石碑一座“橋陵龍馭”四字,再向前有“古軒轅黃帝橋陵”石碑,係清乾隆四十一年,即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立。陵的南側有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有碑側有座高大的土台,傳說是漢武帝征朔方回來,在此祭黃帝,築台祈仙。黃帝陵墓在甘肅、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但據《史記?五帝本紀》以及《黃帝本行記》都說“黃帝崩,葬橋山。”)
4、東陵王東至春(遼寧省沈陽市東陵區?東陵,區別於後世河北省遵化縣級市的清東陵,在今河北遵化附近的清東陵,葬著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及他們的後妃。)
5、西陵王西風來(河北省保定市易縣之西、狼牙山之北,在後世的清西陵附近,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和他們的後妃。)
6、南陵王南季風(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在銅陵之東、宣城之西百裏之遙。南陵和南陵縣是同義詞,已合並,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過渡地帶,是通往“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的重要門戶。南陵隸屬於蕪湖市,位於蕪湖市境南部,長江下遊南岸,東界宣州區,西連銅陵縣、青陽縣,南接涇縣,北鄰繁昌縣、蕪湖縣。總麵積1263.7平方公裏,現有耕地49.3萬畝,可養水麵14萬畝,山林56萬畝。轄8鎮(煙墩鎮、家發鎮、籍山鎮、許鎮鎮、弋江鎮、何灣鎮、三裏鎮、工山鎮。縣**駐籍山鎮)157村,19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口55.4萬人有漢、回、壯族等25個民族[2]。國道205、318線和省道320、216線交匯於縣城,京福高速鐵路、銅南宣高速公路正在建設之中,是皖南重要的交通樞紐。)
7、北陵王北蒼龍(山西省有北陵;福建也有個永安北陵:
風景點位於素有“金山銀水”之稱的福建省永安市區西南方向五公裏處的省級首批曆史文化名鄉━吉山鄉境內,風景秀麗的文川溪畔。
抗日戰爭時期,福建省**內遷永安長達七年半之久,
當時有40多個省直機關駐紮在吉山,至今保存有許多抗戰文化遺址,包括福建省主席公館及其防空洞、最高法院閩浙贛分庭、福建省高等法院、福建省教育廳、立音樂專科學校、東南出版社、羊棗之獄等。這裏是清代民居民俗的大觀園,有造型各異的清代古建築,尤以柴排厝(酷似木排,156間相通無阻)、 棋盤房(與象棋盤很相像,隔出楚河漢界)和古代書院━━萃園最具代表性,在這些古建築內,許多清代的金字匾、金字對聯、捷報、京報、快報以及窗雕、學士椅等至今仍保存完好。這裏還有“家家釀酒,戶戶飄香”的習俗,“吉山老酒”獲中國文化名酒稱號。
沈陽北陵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後博樂濟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麵積16萬平方米,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位於沈陽(盛京)古城北約十華裏,因此也稱“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遊覽勝地。園內古鬆參天,草木蔥蘢,湖水蕩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充分顯示出皇家陵園的雄偉、壯麗和現代園林的清雅、秀美。另外有同名福建永安北陵。
沈陽北陵(昭陵)除了葬有帝後外,還葬有關睢宮宸妃、麟趾宮貴妃、洐慶宮淑妃等一批後妃佳麗,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
昭陵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曆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現現在的規模。陵寢建築的平麵布局遵循“前朝後寢”的陵寢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其主體建築都建在中軸線上,兩側對稱排列,係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滿族陵寢的特點。
江蘇北陵
位於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的一個古典名鄉-北陵,曾經獲得全國體育之鄉的稱號。)
8、中陵王中四海(在河南省鄭州市鞏縣,後改為鞏義縣級市。
中陵古城遺址,中陵古城遺址(第二批省保)
時代:漢
地址:右玉縣城西12.5公裏威遠鎮西2.5公裏處
中陵古城為漢雁門郡中陵縣城遺址,為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所築。古城平麵長方形,中有一牆,將城分為東西二城。南北二牆各長1500米,東西二牆各寬900米,古城占地總麵積為135萬平方米。東、西、南、北四道城牆和中段城牆的城門遺址明顯,但城垣麵目全非,東南城牆被蒼頭河水衝去一角。城內地麵暴露的漢代遺物如雲紋瓦當、方格瓦當、五銖錢、半兩錢及大量殘陶片,另外周圍村民在城內地下發現了一塊半兩錢的石質錢範,上有四個半錢範,清晰完整。)
9、五陵王玉滿婁(漢陵,即長、安、陽、茂、平五座陵墓,有“五陵邑”之稱,按大小時間排列!!) 10、魏陵王魏漢超(在陝西省富平縣留古鄉何家村。永陵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陵墓。封土高13米,周長230米,其頂平坦如殿基狀。陵園原有大量石刻,現僅存石獸一隻。)
11、唐陵王唐立中(華山武林大會上被漢陵王劉振漢所敗)
12、秦陵王秦武陽(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縣東5公裏的下河村附近,這是中國第一座名副其實的帝陵,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塚高55.05米,周長2,000米。經1974—1978年調查鑽探,陵園有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25.4米,外城周長6,264米,在東側1,500米處,現發現三個兵馬俑坑,坑內叢葬大量與真人真馬等同大小的陶製彩繪兵馬俑和當時實戰使用的各種兵器。出土文物達萬件之多。1980年,在陵西約500米處,發現大量胥役墓坑,每坑二至四人,大都屈肢埋葬。《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這說明陵內建築非常宏偉。)
13、杜陵王杜月笙(聲)(在陝西省長安縣的東伍村北。是漢宣帝劉詢之墓。原為秦代設置的杜縣。漢元康元年,即公元前65年,春,在杜原上營建陵墓,遂改杜縣為杜陵。墓形如覆鬥,頂部平整,四棱角斜線分明,高約30米,每邊長約120米。其南側有清代祭祀碑石十餘塊,多因風雨剝蝕,字跡不清,唯乾隆時陝西巡撫畢沅立“漢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唐李白《杜陵絕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即描述此陵。)
14少陵王少先鋒(在陝西省長安縣司馬村東。是漢宣帝許後的墓地,北距宣帝杜陵9公裏,因為規模和封土堆都比杜陵小,故自唐以來,被稱為少陵,古代少、小二字同義。許後死於宣帝本始三年,即公元前71年,封土堆現高25米,東西90米,南北85米。可出古了,她既然是漢宣帝的許後,怎麽沒和漢宣帝劉詢合葬呢?這不符合常規習俗呀?唐代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在世,就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他的遠祖杜預是長安人,所以他便取號少陵、杜陵布衣;少陵、杜陵野老;少陵、杜陵野客等。沒想到杜甫也是位詩人俠客。)
其實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著名陵墓被占稱王,而且他們也前去參加了華山武林大會,他們正是——
1、炎陵王閻吉貴(炎帝神農氏,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比黃帝軒轅氏早300多年,炎黃二帝一直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我們都是炎黃子孫。相傳炎帝常教民耕稼,始有五穀,遍嚐百草,才使醫藥有方,最後在湖南誤嚐了“斷腸草”而喪生,葬於“茶鄉之尾”的鹿原——湖南省炎陵縣鹿原鎮炎陵山。與江西井岡山市搭界。)
2、茶陵王查明清(湖南省炎陵西北百裏之遙,位於江西和湖南的分界山羅霄山西麓。)
3、堯陵王姚可親(堯帝,五帝之四,建都山西省平陽,今山西臨汾地區,死後即葬於此,該城之南建有堯廟,城東建有堯陵。)
4、舜陵王順水流(舜帝,五帝之五,建都山西省薄阪,今山西永濟,巡察南方時死在湖南,葬於九嶷山。《史記?五帝紀》載:“(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其舜源峰上(也可說下)建有舜廟,廟側刻有“舜帝有虞氏之陵”。)
5、大禹陵王庾夏秋(禹王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夏朝開國皇帝。史書中記載“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今浙江省會稽山建有禹廟和禹陵。)
6、寧陵王寧可風(河南省商丘市西約30KM,商丘八縣之一)
7、楊陵王楊柳依依(陝西省楊陵區)
8、高陵王高密渡(陝西省高陵縣,渭南市之西約20公裏)
9、江陵王江小魚(湖北省荊州曆史上曾用名,區別於今日的江陵縣城,今日的江陵縣城在古荊州城東南約80裏地。李白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之中的江陵即指古荊州。)
10、樂陵王樂滔滔(山東省德州東北縣級市,與河北省滄州市海興、鹽山、孟村回族自治縣、南皮、東光等縣接近橫隔衛新河。)
11、鄢陵王燕子飛(河南省許昌市東北約35KM、扶溝縣之西北。曹操另外四個兒子,卞夫人所生,老大曹丕?子環,公元220年逼漢獻帝禪位於他,220~226年在帝位,在位六年。鄢陵侯曹章(彰)、臨淄(古青州)侯曹植?曹子建、曹雄互相爭奪王位。結果曹丕封走了老二曹章;劈死了四弟曹雄;流放了三弟曹植,封他為安鄉侯。)
12、鍾陵王鍾點功(南昌、鄱陽湖東南)
13、故陵王顧大局(重慶地區,雲陽之東,奉節之西,江南)
14、夷陵王夷平西(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15、涪陵王樸樹(重慶市涪陵區)
16、廬陵王盧森堡(武後廢唐中宗李顯為廬陵王;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1] )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2] ,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1256年)狀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
17、廣陵王廣一凡(揚州又名廣陵,三國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稽康在臨死之際,撫琴一曲《廣陵散》,至今斷人腸。)
18、秣陵王莫文成(在今南京丹陽,南朝梁陶弘景,456~536年,是丹陽秣陵人,著有《古今刀劍錄》。)
19、鬆陵王鬆管林(在江蘇省吳江縣、市、區鬆陵鎮鬆陵公園。該鎮上有一座垂虹橋,創建於北宋慶曆八年,即1048年,初名利往橋,俗稱長橋。原為木橋,元泰二年,即1325年改建成石橋。全用白石壘砌,原長500餘米,由七十二個拱券形橋孔組成,三起三伏蜿蜓如龍。因橋“環如半月,長若垂虹”而得名。橋上有亭,名“釣雪”,為江南水鄉少見的長橋。惜因年久失修,已大部塌陷。)
20、湯陵王湯昌宗(又稱湯王墓,在安徽省亳縣城北外1公裏渦河北岸鳳頭村。傳為商成湯衣冠塚。陵如高丘,四周古樹參天,近旁原有古刹,宏偉壯麗。清代書法家梁獻手書碑刻曰:“商成湯之墓”。辛亥革命後辟為湯陵公園。今刹早圮,陵、碑俱在。春夏季節繁花似錦、林木蔥蘢,為一遊覽佳境。)
21、蝦蟆陵王哈明世(白居易《琵琶行》中“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22、龍陵王龍飄飄(在雲南省西部潞西市東北、保山市西南)
23、風陵王風萬裏(在山西省芮城縣西南角黃河岸邊,是黃河奔騰南泄轉而向東的拐角,是晉、陝、豫三省交通要衝。酈道元《水經注》記:“潼關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渡。”說明其名因風後陵而起。相傳此地為黃帝臣風後與蚩尤作戰被殺而埋藏之處。登上高聳的鳳凰嘴土崗了望,潼關、太華、崤函曆曆在目,隔河人聲相聞。俯視大河氣勢澎湃,氣象萬千。趙村東南的風後陵,塚高2米,周圍30米。墓前原有明萬曆三十八年,即1610年,重建祠宇碑。過去每年清明時節,廟會盛集,熱鬧非常。抗日戰爭中廟及碑刻被毀。而今渡口隔岸架起了宏偉鐵橋,南下同蒲可通車隴海線,四通八達。)
24、沅陵王元見善(在湖南省武陵山東南沅陵縣,沅水或者說沅江岸邊。)
25、武陵王武雲照(在湖南省武陵山區,“湖南大俠”張家界就是出在此間。)
提起武陵,有詩為證: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緣誤——花開花落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
既然說道了武陵,就讓我們看看這已列為世界遺產的湖南武陵源風景區。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早在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武陵源,位於中國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脈中:由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三大各具特色的風景區組成,方圓369平方公裏,屬張家界市管轄。億萬年前,這裏曾是一片波濤翻的海洋。歲月悠悠,滄海桑田。大自然威力無邊的“燕山運動”,將這裏逐漸抬升為陸地、山脈、江河,隨後又以揮灑自如的鬼斧神工在這裏“穿透切割”、“精雕細琢”,從而有了今天這般個有原始生態體係的砂岩、峰林、峽穀地貌,構成了溪水潺潺、奇峰聳立、怪石崢嶸的獨特自然景觀。
主要景觀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內共有3103座奇峰,姿態萬千,蔚為壯觀。加之溝壑縱橫,溪澗密布,森林茂密,人跡罕至,森林覆蓋率85%,植被覆蓋率99%,中、高等植物3000餘種,喬木樹種700餘種,可供觀賞園林花卉多達450種。陸生脊椎動物50科116種。
區內地下溶洞串珠貫玉,已開發的黃龍洞初探長度達11公裏。
武陵源集“山峻、峰奇、水秀、峽幽、洞美”於一體,五千座岩峰千姿百態,聳立在溝壑深幽之中;八百條溪流蜿蜒曲折,穿行於石林峽穀之間。這裏有甲天下的禦筆峰,別有洞天的寶峰湖,有“洞中乾坤大,地下別有天”的黃龍洞,還有高聳入雲的金鞭……無論是在黃獅寨攬勝、金鞭溪探幽,還是在神堂灣曆險、十裏書廊拾趣,或是在西海觀雲、砂刀溝賞……都令人有美不勝收的陶醉,發出如詩如畫的讚歎。
武陵源是“天然去雕飾”的人間仙境,也是資源豐富的綠色植物寶庫和野生動物樂園。這裏擁有成片的原始次生林,珙桐、銀杏、水杉、龍蝦花等奇花異卉漫山遍野,還有獼猴、靈貓、角雉、錦雞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
武陵源有“五絕”:奇峰、怪石、幽穀、秀水、溶洞。
武陵源獨特的石英砂岩峰林為國內外罕見,成為它奇絕超群的勝景。在三百六十多平方公裏的麵積中,據航測所知有山峰三千多座,垂直四百米以上的石峰有一千餘個。這裏的峰石與別處不同,直立而密集,那些突兀入眼的岩壁、峰石、如帛、如筍,似屏似柔,一扇扇、一根根,連綿萬頃,給人以層巒疊嶂的磅頡氣勢與恢宏大觀。天子山、張家界有八十多處觀景台,在那裏可以靜觀細賞。峰石名稱很多大如“神堂灣”、“西海長卷”,小如“天女獻花”、“屈子行呤”、“羅漢峰”:同樣使人產生無拘無束的暢想。
每當雨過轉晴或陰雨連綿天氣,幽幽山穀中生出了雲煙,雲霧飄緲在層巒疊嶂間,雲海時濃時淡,石峰時隱時現,景象變幻萬千。霧,使晴日下堅硬的山峰變得妖嬈、飄逸和神秘。觀霧的最好季節是夏季,天子山是賞霧的最佳去處:也是攝影家常常涉足的地方。
武陵源水繞山轉,據稱僅張家界就有“秀水八百”,眾多的瀑、泉、溪、潭、湖各呈其妙。水使山林更有生氣,金鞭溪是一條長長的溪流,有十幾公裏長,從張家界沿溪一直可以走到索溪峪,它潺緩地流過紙草潭、跳魚潭、楠木坪和天子洲,最後由索溪峪注入澧水。兩岸峽穀對峙,紅岩綠樹倒映溪間。走在溪邊小徑上,一路清涼沁人心脾。踏木橋石階:觀花斑魚潭戲水,聽布穀鳥的叫聲在山穀間回蕩。
這裏的溶洞也很有特色,數量多,規模大。有名可數的就有黃龍洞、觀音洞、響水洞、龜棲洞、飛雲洞、金螺……,索溪峪的黃龍洞長七公裏半。洞分四層,洞內有一座水庫、二條河流、三掛瀑布、四處潭水、十三個廳堂、九十六條廊。“冰淩鍾聲”、“翠竹夾道”、“龍宮起舞”都是黃龍洞的精華所在。
武陵源漫山遍野,處處入眼的是茂密的山林。是生長了幾千年的森林一直無人砍伐,森林覆蓋率高達97.9%,即使是一座孤兀的石峰上也挺立著幾棵蒼鬆;大片的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珙桐、龍蝦花等古稀植物比比皆是;雉雞、穿山甲、猴麵鷹、紅嘴相思鳥、獼猴、飛虎、大鯢等珍禽異獸出沒大林中澗邊。八十年代初,專家考察武陵源時慨歎這裏是動物“避難所”,是植物“基因庫”。
武陵源氣候溫和多雨,無酷暑嚴寒,常年平均氣溫在15度左右,這種小氣候給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居地。
與自然風光相映成趣的,是純樸的田園風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一塊塊梯田,一間間房舍星星點點點綴在青山綠水間,綠樹四合,炊煙嫋嫋,假如有緣趕上當地節日,還可欣賞到民族歌舞。它們與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渾然一體構成一幅原始蒼茫的畫卷。
武陵源由三大風景區組成: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
26、醴陵王李陵海(在湖南省湘潭市、株洲市東南,與江西省萍鄉市接近。)
27、竟陵王敬文遠(茶學奠基人、茶聖、茶神陸羽乃唐複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人。)
28、關陵王關天涯(在湖北省當陽縣城西北3公裏許。係西蜀第一虎上將關羽陵墓。史載,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與孫吳交戰,敗退於臨沮,被殺。吳主孫權將其首級運至洛陽送給曹操,同時以諸侯之禮葬其屍骸於此。當初此陵僅具備土塚的規模。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始建祭亭,元至元中,增修墓道墓門。明成化三年,1467年,創建廟宇,其後曾重建、增修。陵園內現有牌坊、紅門、馬殿、拜殿、正殿、寢殿、啟聖宮、春秋閣、柏子祠、鍾樓、鼓樓、八角亭等建築。樓閣參差,殿堂森嚴,丹垣環繞,規模宏偉。墓塚在寢殿後,高7米,周70餘米,秋石為垣,上加石雕欄杆,墓前碑亭,亦甚古樸。這裏還保存著許多明、清兩代名人碑刻,其中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倆所作之詩文石刻尤佳。陵園麵臨沮水,四望平曠,園內古柏參天,風景幽麗。)
29、巴陵王巴下裏(北宋慶曆五年,即公元1045年,滕子京曾謫守巴陵郡,並且重修了嶽陽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