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千古奇英> 110、決鬥者的命運1

110、決鬥者的命運1

  在那風沙萬裏的大沙漠之中,在那片被“金戈鐵馬”踐踏得塵煙四起的西域大漠,已不知道這裏是騰格裏沙漠……是巴丹吉林沙漠……還是戈壁大灘?一代劍俠官至兵馬大元帥的耶無害拖著血肉模糊的身軀,艱難地向前方爬去……終於,他以萬般頑強的毅力挺身站了起來!在他那一雙“紅色”的手腕裏,依舊緊握著他那柄“太極宇宙無敵劍”,他正朝著西方那輪粉紅而又圓圓的夕陽緩緩行去……夕陽,已映紅了沙漠天邊。西風漸起,發出著空寂冷澀而又低婉哀切的嗚咽!夕陽漸沉,手拄藍色劍柄和劍鞘的耶無害終於又昏倒在黃色沙漠之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戰塵摩擦英雄老,殺氣薰蒸日月昏。


  仗劍提刀爭日月,伏屍流血換山河。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死已死矣,去已去矣;

  亡已亡矣,亂已亂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秋去冬來,日月惶惶;

  雲騰雨致,結露為霜;

  混混世世,亂去死亡;

  求古尋道,散慮逍遙;


  孝當竭力,忠則盡命;

  斬誅盜賊,捕獲叛亡;

  大業未成,最是淒涼;

  幾番看到,落日殘陽……


  怎奈——夕陽無恨好,隻是近昏。


  萬事已皆去,天空我亦黃。


  日魂月魄最無限淒涼!


  來生再世,金葉飄蕩,

  日魂走兮月魄歸,

  大日依舊如來!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名編壯士籍,請看《白馬篇》;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光陰似箭,秋去冬來;在這荒蕪的大沙漠,已不知“今夕是何年。”沙海茫茫,漫無邊際,但有塊高大石碑在風沙中屹立卻是十分引人注目!來到這石碑之前,你會驚奇地發現,這是塊墓碑,上麵鐫刻的竟是——大元帥耶無害之墓!

  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願意,就算是為了盼你與我相遇。一路上有你,痛一點也願意,就算這輩子注定要和你分離。一路之上,你瞧那——大漠孤煙,新墳舊鬼,金風玉露,玉樹臨風,蕩氣回腸,秋風落葉,老樹昏鴉,雨送黃昏……


  由大漠走向中原,不論你是不是武林中人,你會看到一個個武林英雄的墓碑在風雨之中傲然挺立——


  在六盤山西北畔,有三座墓碑臨風而立,仿佛是三位英姿威武的俠客在傲立山野之間。那情形,真是形神猶在、頂天立地!氣貫長空、八麵威風!這三座墓碑正是——


  “京師第一槍慕容山水之墓”


  “二太保司徒一敏之墓”


  “追魂不散秦天下之墓”


  真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些死去的英魂,終於遠離這紛紛亂世,在西方極樂世界裏找到了自己的安息之所。但是,他們雖然身歸那世,可他們的魂靈真的在這黃土之下能夠得以安寧麽?


  “壯誌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誰說英雄無淚?英雄有淚不輕彈!死去的英雄,他們的俠骨柔腸和高風亮節,必然會激勵著更多活著的仁人誌士去行俠仗義、傲然屹立於天地人海宇宙之間。他們的肉身雖說是死了,可他們的英雄魂靈卻傲然永存!不要說他們已經死了,其實他們還活著!而且他們在永久永遠地活著,並且活得比誰都好!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個英雄俠客的墓碑,也應該看到及至想象得到他們所存在的世界!應該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新世界,不信,我們可以繼續走向中原。


  其實,也就是在這六盤山邊,距離那三座墓碑不遠,又會有一座墓碑直映入你的眼眶,那就是——


  “飛天神龍耶金風之墓”


  咳!撫碑思昔,真是一言難盡!不如不說,敬天敬地敬英雄一杯酒,我們再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長安古城,小雁塔畔,一位英雄俠客的錚錚鐵骨便埋葬在這片黃土之下。他的墓碑依然在傲立風中、與日月爭輝,他就是——


  “神行太保神太極之墓”


  古城東郊,驪山下,奉長安天子程福貴之聖諭所製造的一座墓碑仿佛在與西北大漠中的一塊風碑遙相呼應!你道這是何人之墓?也許你會想起在“決戰玄武門”之後長安天子為掩人耳目命人所特製的一道假墓,這就是——


  “大俠耶無害之墓”


  可歎可惋!如今這位大俠耶無害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卻已有墓穴兩座!怎不令人心寒?


  黃河北岸,山西芮城縣西南,風陵渡畔,一位老英雄正在此安息。他就是——


  “北俠北丐洪七公之墓”


  河北易縣狼牙山畔,一位壯烈英魂的名字,同樣在此名垂青史——


  “北神腿劉震天之墓”


  黃陵近邊,一位壯烈之士已在此長眠,這位就是少年俠客——


  “飛毛腿權無敵之墓”


  雖然說“飛毛腿”權無敵是相府殺手,但他一人奮力劫殺“四大**”而英勇獻身的壯舉無不令人深感敬仰而為其立碑銘誌。


  中嶽嵩山西畔,一代“槍聖”也在此含恨九(酒)泉,他就是——


  “金槍無敵金日來之墓”


  太行山西坡,一代東俠第一高手更是在此含恨難瞑,他就是——


  “大手棋子東方不敗之墓”


  華山山畔,碑石林立,一場“華山大戰”,已致使無數的老少英雄在此長恨無眠。這都是用血淚和汗水書寫而成的曆史,麵對在此長眠不醒的老少英雄,如何“教人有淚不輕垂?”讓我們對這些英雄的靈魂集體默哀,集體祈禱!願這世界從前的日子一去不再回頭,切莫再重演這曆史的悲劇!

  洛陽古城,荒郊野外,在一片樹林草叢之中,一位劍俠之軀便掩埋於此。但是,他並不感到寂寞。因為他和無數英勇先烈一樣,他的靈魂並沒有在這片黃土之下得以安寧。江湖依舊險惡,惡人未能除盡,英雄先烈壯誌未泯,其心雖在黃泉,但又何以安寧?更何況,他身為“中原七俠”之一,在臨死之前曾親自與江湖殺手交鋒,但終於身遭暗算,未能實現人生夙願而長恨九泉,真是辱沒一世的英名。他“峨嵋飛人”陸文飛就這樣從江湖中消失了,可是他豈能心甘情願,豈能善罷甘休?他就是在陰槽地俯變作利鬼也要尋找江湖殺手報仇雪恨。


  伊水河畔,龍門石窟之下,同樣是“中原七俠”之一的英雄已在此長眠數載。他就是——“神掌楊忠凱之墓”。


  荊州古城府,殘簷斷壁,雜草叢生。但其中有塊墓銘卻十分引人注目,更令人敬仰萬分,他就是——“南槍王荊州刺史仇天亭之墓”。


  滔滔大江北岸,一塊墓銘正麵南背北、“笑(嘯)傲江湖”。他就是——


  “南派少林正宗拳師武江洪之墓”


  古城嶽州,洞庭湖畔,一位大俠名劍的的屍骨已伴隨著這片湖光月色轉眼數載已過,更“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每每隻聽見,湖畔紅樓中歌唱——“山外青山樓外樓,洞庭歌舞幾時休?暖風曛得遊人醉,直把嶽州作杭州。”在這湖光月色、歌舞升平的陪伴之下,真不知這位風流俠骨是否能夠得以安寧?但是可以看出,他的死,早已引起世人關注,所以人們為了紀念他並激勵後人才為其立碑銘誌安葬在這片“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美景之下。即便是在湖光月色之下,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塊墓碑之上書寫著——“江南第一劍楚江南之墓”十個閃光的字跡!


  廬山南麓,山崖之下,“江南七行怪”的合葬墓碑便長立於此!

  吳越之地,江南武林,名城杭州,錢塘江畔,你依然會看到一塊“笑傲長空、臨江而立”的石碑,它就是——“旋風十八騎之墓”。


  撫今思昔,你是否還能回想起當日“旋風十八騎”慘死江岸的情形?


  那日,正是公元907年,大梁開平元年,五月仲夏,晨初。農曆丁卯,丙午五月朔,丁醜初一日。狂風大作,怒濤驚天,雷霆萬鈞。“旋風十八騎”路遇蒙麵殺手和“披發飛魔”,雙方展開生死決戰。刀光、劍氣,風聲、雨聲,鞭響、槍鳴,驚心動魄,撕膽裂肺。一場撕殺,血肉橫飛,染紅江岸。……


  這都已是過去的英雄和事跡了。所謂“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你就等著看好戲吧!人都死光了!死絕了!難道還有好戲麽?我倒要看看究竟是你死還是我亡?你究竟還有啥戲要演?

  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言難盡”哪麽吆嗨!“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烽烽火火闖九州啊,闖九州。”


  “世事淪回,周而複始;一世沉淪,一世又起。神歸廟,人歸土,妖魔鬼怪歸山林;塵歸塵,土歸土,天下故事歸黃土。”古來萬事東流水,枯木也能再逢春。


  時至今日,不論是大江南北、黃河上下,還是酒樓湖畔、民間小道,也不論你是不是武林中人,都會聽到一首讚誦當今武林四大高手的歌謠——


  “好色莫過美人劍,富貴王侯黃金殿。


  閃電不及方可貴,燕子無雙名滿天。”


  燕無雙,嶽州洞庭人士,已絕跡江湖數年,於今又盛名傳出,說明此人已在重出江湖。據說,此人乃是“洞庭七銅女”,也就是“七燕南天雲飛”的哥哥。至於更加詳細的底細,恐怕已無人知曉。


  “閃電不及”方可貴,蘇州常熟虞山隱士,終於重新出山。此人刀法之快,幾乎無形無影,但見物毀人亡,無聲無息,即便是閃電不如,故綽號“閃電不及”。


  “富貴王侯”黃金殿,鄭州人士,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官封大梁國侯爵,富貴冠甲天下,金錢鋪地,黃金滿堂,故名黃金殿。此人乃是“黃河三劍客”即黃金振、黃金河、黃金水的族兄,其武功也是非同一般。


  “好色莫過美人劍”,言及此人不但淫逸好色,而且劍法絕倫,乃是“遊龍戲鳳”任玉龍、“混天無憂客”紀慶雲、“采花大盜”李海健、“尋花問柳”杜春生之類的人物。此人姓柳,名如梅,乃天水一霸。


  在這世亂紛紛餘味未消之際,這四大武林高手又終於粉沫(墨)登場!

  一場春暖花開的江南虞山武林大會即將開始――


  ????????????????????????????????????????????????????????????????????????????????????????????

  說起江南虞山的武林大會,必然要說道常熟。因為這虞山,江湖號稱“十裏青山”,乃是常熟的標誌性之山,她的前世今生,與常熟之地當然是息息相關的。


  說到如今二十一世紀之初的常熟,它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北枕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南連蘇州及其所轄縣級昆山市,東接太倉市、直逼上海,西鄰蘇州所轄縣級張家港市及無錫市。轄11鎮、1場128居委會、411個行政村,設省級經濟開發區2個。麵積1264平方公裏。總人口103.80萬,其中非農業人口45.17萬。人口密度948/平方公裏。有回、滿、壯、白、高山、拉祜等25個少數民族。市**駐虞山鎮。城區人口34萬。距蘇州40公裏、南京260公裏、上海100公裏。堪稱江南腹地,上海浦東開發區和蘇州工業園區的“後花園”。“蘇虞張公路”就指的是“蘇州-常熟虞山-張家港之路”


  商周朝代此地屬吳地。秦隸會稽郡。漢始設虞鄉。西晉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置海虞縣。在東晉鹹康七年(公元341年)設南沙縣。南朝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縣為常熟縣。因其地“土壤膏沃,歲無水旱”而得名。隋並海虞入常熟縣,隸於蘇州。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縣治由福山遷海虞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東境置昭文縣。民國時複並入常熟縣。抗日戰爭時期,在縣境並跨縣建有抗日民主政權。1949年4月27日解放。1949年5月析城區設常熟市,同屬蘇州專區。1958年撤市設縣。1983年撤縣建縣級常熟市,隸屬蘇州。


  常熟市境屬長江三角洲衝積平原,地勢低平。土肥地沃,歲歲豐收,有“魚米之鄉”之稱。大部分海拔3~7米。西北虞西平原,為長江南岸古沙嘴一部分,地勢高爽;東南昆承圩區,湖蕩河網交織;主要河流有望虞河、張家港、鹽鐵塘、元和塘、白茆塘等。城西尚湖1969年被圍墾,1986年後放水還湖。尚湖中“桃花島”,據說就是《射雕英雄傳》中東邪黃藥師所居之地之一,另有一說是蘇州金雞湖中的“桃花島”,再一說法就是浙江省東海之中舟山群島及普陀山南部的“桃花島”。長江及河湖水產資源豐富,有衛魚、鰣魚、刀魚、海白蝦等。改革開放以來,工商各業更是繁榮。既有紡織、服裝、輕工、食品等良好的基礎工業,又有機械、冶金、化工、儀表等骨幹工業,電子、電力、新材料、高新節能等高新技術產業方興未艾。常熟市招商城以其貿易額名列全國大市場前茅而蜚聲海內外。


  常熟交通便利,通訊便捷。204國道、342、227省道貫通全境。全市公路通車1186公裏。“通常(南通~常熟)汽渡”連接長江南北。滬寧高速公路與蘇常公路、常錫公路相連,蘇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及蘇通長江大橋將分別於2004年、2008年建成通車。內河航運發達。有申張、蘇虞、錫虞、澄虞等主要航線。常熟港為國務院批準對外籍輪開放的國家一類港口岸,是未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港口組成部分。先進的郵電通訊設施使常熟與世界各地相通。常城市建成區達24.5平方公裏。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主要商業區有招商城、方塔街等。


  常熟作為吳文化發祥地之一的古城,以悠久深厚的文化被列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數千年來,在文學、藝術、科學等領域,代有世匠,英才輩出。及至當代,常熟人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諸領域精英迭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士18+2=20位,詳見常熟東南開發區“職業與教育中心”景觀工程畫廊。


  “一望平川、十裏青山、千頃尚湖、萬裏長江”。常熟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正以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豐厚的經濟基礎,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和當代常熟人的精神,全方位地向世界敞開大門,常熟將成為更加繁榮、美麗、富饒的錦繡福地。


  歡迎您,常來常熟,不來不熟!來得少,那也隻能是“半生拉熟”或是“半生不熟”!常來也可能不熟,你常住“沙家浜”也沒用!!“不是共軍無能,而是敵人太狡猾!這回,我終於親身體嚐到背後捅刀子的厲害!高!高!實在是高!常熟海盛印染公司的某位所謂的領導,狡猾狡猾的!他的背後捅你一刀,可以達到殺人不見血的高超境界!當麵笑嘻嘻,背後告密狀,比大內十八太保之一的老七‘袖裏藏刀’百裏長春還厲害!他是‘笑裏藏刀’!”據說這是後來“徐州雲龍湖遊擊大隊”裏的掌書記‘貓王’葉學雲在即將離開常熟時,所發出的獨特感慨!

  古城常熟,倚山傍湖,相映增輝,素有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裏青山半入城”之說,基本保持明清格局。城內小橋流水,雅園幽巷;城廓,湖光山色,勝跡旖旎。現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7處。虞山、尚湖及眾多的人文景觀,是國家太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景區之一,虞山又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著名古建築及園林有宋代方塔、言子專祠、翁氏彩衣堂、燕園、曾園、水吾園等。虞山尚湖風景區為太湖風景旅遊區組成部分,山上有昭明太子讀書台、維摩寺、辛峰亭、珠聯洞諸勝地;北麓齊梁興福寺,依山傍澗,古木幽深,海內知名;東、南麓有商末仲雍、春秋言偃、元畫家黃公望、明末民族英雄瞿式呂、清畫家王石穀等曆代先賢墓塚。古裏鐵琴銅劍樓是清代海內四大藏書樓之一。市東南沙家浜蘆葦蕩已辟為旅遊區。年度有尚湖牡丹花會、興福寺除夕撞鍾等民俗節慶活動。


  常熟名特產有叫花雞(據說古代有很多叫花子啃過這種雞而得名,而且金庸所著《射雕英雄傳》裏北丐洪七公所啃的雞就是這種叫花雞!)、鴨血糯、陽澄湖大閘蟹、頂山桂花栗子、寶岩楊梅(虞山西南山畔,靠近虞山南路。)、王四桂花酒、虞山綠茶、紅木雕刻、常熟盆景等。


  從上海虹橋機場出發,驅車經過上海嘉定、江蘇太倉一個半小時後,便可進入常熟境內。常熟是江蘇南部蘇州市轄的一個縣級市,據說曆史上這裏的莊稼每年豐收,古代有一位皇帝寫下禦筆“天下常熟”四字。“常熟”也就成為這兒的地名了。


  常熟的經濟發達程度超乎一般人的想象。從進入常熟界,一路雖也是農村,但公路兩邊和上海嘉定、江蘇太倉沿途一樣,工廠林立,幾乎看不到農田。著名的“波斯登”羽絨服公司就在常熟境內 距市區約20公裏的地方。據說常熟有全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這兒的服裝多銷往俄羅斯。我們所看見的當地農民的住房大多是三層小洋樓,設計很別致,外牆裝修也很漂亮。在常熟市區,一般在較大城市才有的華聯商廈和六層環行大型百貨商場在這縣城也有,緊挨著常熟第一百貨大樓和華聯商廈還有幾家大的專業商場。雖然,第一百貨大樓的東西按我看來貴得有些離譜,有些商品價格居然和賓館的差不多,但商場的人氣仍然很旺。


  尚湖風景區。尚湖是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最大的湖了 ,湖麵有12000多畝,湖畔道路兩側是整齊的香樟樹,穿湖大堤上柳桃相間,十分怡人。堤橋的一些雕塑以及江南園林式的亭榭和走廊更使尚湖增添了不少靈氣。


  常熟興福禪寺和虞山。興福禪寺位於虞山腳下,距常熟市區約1公裏,寺廟已有1500年曆史,大門楹聯是清朝同治和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和書寫的“山中藏古寺,門外盡勞人”。據導遊介紹,興福禪寺取名於寺裏大雄寶殿內的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左看是一個繁體的“興”字,右看是一個繁體的“福”字。寺廟倚山而建,是比較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風格,所以寺廟顯得精雅而小巧。寺的東西兩邊各有小池、假山和亭榭。東池畔設有茶室一間,茶室門前的鬥坪一側,六七個中老年茶客曬著冬日陽光圍坐長幾,嗑著瓜籽品著香茗,談笑風生,很是愜意。“有古跡必有題詠”(餘秋雨先生《白發蘇州》語),緊貼茶室就立有一塊碑刻,是宋朝四大書法家之一米芾的真跡。碑刻書的是唐朝詩人錢起造訪興福禪寺後寫的一首詩: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飲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唯聞鍾罄音


  唐代詩人常建曾作《題破山寺後禪院》詩一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鍾磬聲。”宋代著名書法家米南宮手書此詩,後為清代襄陽郡守言如泗所得,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勒石,並在寺內立碑,建立碑亭。看來,這首詩到底是錢起所作,還是常建所作,還有待專家作出鑒定。


  然而,米芾並沒有按照錢起的原詩書寫,而是根據自己在興福禪寺的領悟給錢起的詩改了五處。這五處是“初日照高林”改成了“初日明高林”,米芾認為既是初日,寺裏必定先明亮後才得以照曬到陽光。“曲徑通幽處”改為“竹徑通幽處”,原來錢起寫的“曲徑通幽處 ”在興福禪寺玉佛樓後麵山上,那兒長有一叢叢的觀音竹。 據說成語“曲徑通幽”最早出自於錢起的這首詩。還有三處是“萬籟此俱寂”的“俱”改為“都”,“唯聞鍾罄音”的“唯”改為“但”,“聞”改為“歟”。米芾這麽一改,或許更增添了人們造訪興福禪寺的興趣。因為有些人“與其說尋景,不如說是尋詩”(餘秋雨《文化苦旅》)。


  興福禪寺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是天王殿後一座建築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然後才是“大雄寶殿”,而傳統的寺廟建築排列則是按照“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順序。興福禪寺的這種排列在國內寺廟裏比較少見。


  離開興福禪寺,驅車來到虞山頂。“十裏青山半入城”,虞山是常熟城的一道天然屏障。這裏盛產黃石和綠茶。虞山黃石所建假山略顯粗拙,不象湖石所建假山“皺、瘦、透”靈巧。在常熟古園林建築中,正是這種粗拙和靈巧形成鮮明對照、相映生輝而同時受到人們喜愛。清乾隆年間,東閣大學士蔣溥之子、台灣知府蔣元樞所建的江南名園——燕園(初名“蔣園”)既有湖石假山,又有黃石假山。此園“五芝堂”前假山就是“以虞山為藍本,采用虞山黃石,用環橋法將大小黃石鉤搭而成 ,既險要又牢固”(袁學漢龔建毅著《蘇州園林》)。著名文學家曾樸構思、完成長篇小說《孽海花》等著作時所居“曾園”的“瓊玉樓”就與取名“小有天”的黃石假山毗連。“曾園”南庭院中也還有取名“妙有”的湖石假山。在蘇州名園中,“藕園”更因庭院中黃石假山渾厚雄壯的氣勢而別具風格(《蘇州園林》)。


  虞山頂上有一座劍閣。據說劍閣在明朝末年就有,後毀壞了。現存的是1989年在原來遺址上重新修建的。從劍閣沿著陡峭的石階下到100米處,可看到山峰裂成兩半的“劍門”。相傳,春秋末年,吳國著名工匠幹將、莫邪夫婦采集“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煉成鋒利的雌雄寶劍。幹將將被後人稱作“莫邪劍”的雌劍獻給了吳王闔閭,吳王在此試“莫邪劍”是否鋒利將山峰劈成兩半而形成劍門。這個故事和蘇州虎丘“吳王試劍石”故事版本一樣,隻是地點不同。故事的真實性當然並不重要,畢竟虞山上劍閣和劍門的來曆能給人們平添不少樂趣,使外地的遊客因為它而對常熟的印象更加深刻,比如說你。


  南下萬裏長江百裏之遙,千頃尚湖東北畔,“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裏青山半入城,西北走向至南東”。這座依湖而立的青山,便是為紀念周太王次子虞仲而改稱虞山的烏目山。時至今日,這虞山已座落在江蘇蘇州市常熟縣市西北。此山高約200餘米,長約9公裏(Km)。由西至東,形如臥牛,南臨尚湖,東端伸入城中,舊有“十裏青山半入城”之稱。南山以岩石為勝,有劍門奇石、寶岩、石梅等。北山以山澗著名,有秦坡、桃源等。山上還有小雲棲寺、興福寺、維摩寺及言子墓、仲雍墓、趙王墳、黃公望墓、翁同和墓、曾孟樸墓、瞿景淳墓,柳如是墓、錢謙益墓(明末清初,錢謙益與柳如是之間存在著一段淒美的傳奇愛情故事。其後他們倆的墓在虞山南麓遙遙相對,遠遠相望,至死未得相聚合為一墓。)、王鐵墓、王石穀墓、讀書台、辛峰亭、珠聯洞等文物名勝古跡。山中蒼鬆翠竹,清澗奇石,風景秀麗迷人,為江南名山之一。“江南出才子,山中多隱士”,很快你就會親身體會到,此話果如其然哉!


  言子墓,在虞山東麓。言子(前506~?)名偃,字子遊,常熟人。為孔夫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擅長文學和禮樂,開創南方文化,故又稱之為“南方夫子”。其墓依山建造,由下至上用石階連接。墓前為石牌坊,橫額上刻“言子墓道”,坊門內影蛾池上跨石拱橋一座,名文學橋。過橋第二道石牌坊,正麵橫額是清乾隆帝所書“道啟東南”。沿石階而上,至半山亭,亭懸康熙帝書“文開吳會”額。西側各有石亭一座,亭內均立有禦祭文碑。再往上即墳塚,圍以石壙,前有墓碑,上刻“先賢子遊言公墓”,明末重立。


  仲雍墓,在虞山東麓。仲雍又稱虞仲、吳仲,是周太王次子。因太王欲立幼子季曆,與兄泰伯同避江南,泰伯成為當地君長。泰伯死後,由他繼位。仲雍死後葬常熟的烏目山。吳人為紀念虞仲,便把烏目山改稱為虞山。其墓依山而造,墓門在北門大街,正麵刻“敕建先賢仲雍墓門”,背麵刻“清權坊”。坊旁稍後即清權祠。墓前有四塊墓碑,為明清時補立,正中一塊為明崇禎巡按禦史路振飛所立,上刻“商逸民虞仲之墓”。為虞山最早的古跡之一。


  小雲棲寺,一名白雲棲禪院,又名鬆泉寺。在虞山西麓。建於清康熙年間。寺內原有望湖樓。寺後有一山洞,深丈餘,左麵有石崖覆蓋如屋,右麵泉水從石坎中溢出,匯成池沼,碧水盈盈,清澈見底。泉水甘洌,故稱洌泉,又名露珠泉,石壁上嵌有“天下名泉”、“露珠泉”兩碑。洞頂出口處有百年怪樹一株,橫臥地麵,形如醉漢跌石;又有古藤一枝,為明代所植,圍粗一抱,分為數枝,曲結盤纏,攀援數十丈;洞頂均為青藤覆蓋,景狀蔚為奇觀。


  齊梁興福寺,在虞山北麓。初名大慈寺,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大修時,在大雄寶殿內發現一塊隆起的大石,左看象“興”字,右看象“福”字,故改名興福寺。又因寺居破龍澗下,相傳龍鬥破山而去,又名破山寺。寺前原有唐、宋經幢各一,現僅存唐幢。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殿和藏經樓等,都是明、清兩代重建。唐代詩人常建曾作《題破山寺後禪院》詩一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鍾磬聲。”宋代著名書法家米南宮手書此詩,後為清代襄陽郡守言如泗所得,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勒石,並在寺內立碑,建立碑亭。此處還有空心潭、空心亭、救虎閣、君子泉、破龍澗、羅漢橋等名勝古跡。不愧為江南著名風景區之一。


  南朝梁昭明太子讀書台,在虞山東南麓書台公園內。是一座明代補建的方亭,傳為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501~531年)讀書處。蕭統是文學家,曾編成《文選》三十卷,對後世文學頗有影響。亭內正壁嵌有三塊碑石,當中一塊草書“讀書台”三字,為清覺羅雅爾哈善所書;右邊一塊是明嘉靖十五年(1536)鄧韋撰文,上半部刻蕭統像,下半部刻銘序;左邊一塊是“重建昭明讀書台亭記”,也是明代遺物。隻是可惜,一代才子蕭統英年早逝,年僅三十歲便離開人世,未能由太子之位登上皇帝寶座!同樣是一名亂世之中的英魂!其中的故事,一定是非常的曲折迷離而且鮮為人知!但又如何?

  秦坡飛瀑,在虞山北。秦坡澗(又稱“沉坡澗”)以亂石如雲、飛瀑激瀉而成為虞山勝景之一。澗身由山頂至山麓,長達數丈,聲如沉雷。澗頂上兩峰對峙,巨崖如雲,一條瀑布從崖壁掛下,呈現出千姿百態:時而被棱石割裂,如無數銀柱,時而又撞向石壁,似珍珠散撒;有一個石潭狀如大鍋,鍋底半懸在石壁外,無數水柱從鍋下注出,可稱是自然奇觀壯景!澗中部有一石桌形巨石,把秦坡澗的瀑布攔腰斬斷,而巨石旁更有累累奇石,瀑布就在層層疊疊(迭迭)的石崖中跌宕而下。明代詩人倪钜有詩雲:“雨後秦坡水,勢若天潢注,非風亦飛雷,搖動山中樹。”此景奇偉壯觀,從這首“才子佳句”裏可見一斑。


  王石穀墓,在江蘇省蘇州市常熟縣市西門外二條橋(程家橋)西。墓前碑石刻“清畫聖王石穀先生墓”,由翁同和題字。墓後碑石刻“石穀公之墓”,為王石穀曾孫王玖所題。石穀,常熟人,號耕煙散人,又號烏目山人,晚稱清暉主人。善畫山水,時稱畫聖。康熙時曾經繪《南巡圖》及《長江萬裏圖》,為清代傑出的藝術作品。可見,王石穀先生不愧為一代江南著名才子,可比明朝蘇州的著名畫家才子唐寅?唐伯虎。


  黃公望墓,在虞山小雲棲寺東南。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峰、大癡道人。善畫山水,與王蒙、倪瓚、吳鎮同為元代四大畫家。其墓碑上刻“元高士黃一峰公之墓”。


  這便是虞山的大概景狀。站在山巔,遙望青山綠樹、林舍點點、湖水蕩漾,“望虞河”如一條玉帶由東北伸向西南,真是心曠神怡、唯我獨尊!常熟虞山山寨主虞姬臼,雖說是一山之主,但他已是一位寄情山水的仙人罷了。


  說到這,讓我們再回到如今江湖武林故事的歲月——


  就在長安天子程福貴傾國之兵全軍覆沒之後不久,如今已是大梁乾化元年,即公元911年,季春三月,初三日。


  虞山東南麓,人才濟濟,萬頭攢動。人群所向,擂台高築,橫額上書“吳會天下”,左聯“八仙過海顯神通”,右聯“以武會友論高下”。原來是場武林大會,難怪會吸引這麽多人的目光前來觀賞。有道是“天下紛紛,皆為利爭;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想必這以武會友之地也是心所向——皆為利爭,皆為利往。俗語道“三月三,遊虞山”,今天正值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她一開蟠桃盛會那就是“聚精會神”,這是虞山之下以武會友的第一天。


  擂台正中,早已端坐著一位文官模樣的人物。但是,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黃山不可稱量,泰山不可估量,人心不可測量”,莫看此人衣著打扮是文官模樣,而他實則是智勇雙全的將官。實不相瞞,此人就是吳越王錢鏐手下的遊弈都虞侯司馬福。他因足智多謀,及時援救蘇州成功,被吳越王封為蘇州刺史。這司馬福,乃是淮南節度使幕下參謀司馬乘風和華山派掌門大弟子司馬秋風之兄長;而司馬乘風正是耶國賓的二女婿。在前文華山大戰之際,這三兄弟曾經一度在華山會集。後來,這三兄弟又返回其營、各侍其主。這三兄弟分別在吳越、淮南、大梁治下效力,實可謂是“三足鼎立,各侍其主”。雖然他們三兄弟各自效命的主子不同,但是他們三兄弟之間畢竟還是一家人,為主效力並未達到兵戎想見的地步;而且這次虞山武林大會,司馬乘風和司馬秋風也應兄長之邀前來助陣。單看這一點,已遠非是“劉家三兄弟”即義昌節度使劉守文、盧龍節度使劉守光、投奔晉國的劉守奇所能比及的。“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戰亂紛紛的年代,能像“司馬三兄弟”這般默契團結,真是亂世裏的奇跡,一時傳為官場、武林之中的佳話。也許,這是三國時魏國大將司馬懿及其兒子司馬師(思)和司馬昭兩兄弟團結協作所流傳下來的“司馬氏家族好榜樣!”漢武帝時的司馬遷也可以,完成了著名的《史記》;北宋“司馬光砸缸,司馬缸砸光!”也很是著名!一部《資治通鑒》,也讓作者司馬光名垂千古!武俠電影《武當》裏的司馬劍、《自古英雄出少年》裏反派五人組的老大司馬力(厲),現代電視連續劇《花非花》裏的司馬克,黨和國家領導人之一的司馬義?艾買提,都是值得稱誦的司馬氏!


  如今,司馬福已榮升為蘇州刺史,更是威信大增,紅極一時。真是高官福祿,名如其人。


  晨曦初照,日出東方。擂台之下擁擠的人群早已等得有些不耐煩。這時,隻見一名官吏走到擂台前方高聲說道:“肅靜!肅靜!比武馬上就要開始,希望南來的、北往的武林英雄各施技藝,為國效力。因為司馬大人要在此次的比武之中挑出優勝者,封號加爵,列為國之精英,為國出力。此次比武是以武會友,點到為止,不得傷及人命。不過呢,為了以防萬一,所有登台比試者要簽生死狀以及交納五兩紋銀的保證金。因為‘打架無好手,罵人無好口’,這場官辦擂台必須有所保障。萬一出了人命,有簽約在先。死傷者將從這些保證金中抽出部分予以補償,希望有意登台比試者心裏有所準備。下麵比武開始,第一場為封號‘天下第一拳’爭奪賽!”


  話畢,這名官吏退卻,頓見兩位年輕武士走至擂台中央,互相抱拳通報姓名之後,便插招換式、赤手空拳戰於一處。其實擂台上下的人心裏都明白,這“天下第一拳”奪魁之賽,顧名思義,這是場拳腳比試,是不允許使用兵器的。但這又不是純粹的“拳擊”賽,腿腳倒還是準許作用的,類似今天的“散打”。更何況,在擂台上第一道條幅掛上去之後,第二場的第二道條幅“天下第一腿”又已開始掛上。同樣可想而知,“天下第一腿”之爭,不允許使用兵器,但手腳或是頭部、膝部等倒是比試之中可以作用的。這名號之中的“拳”、“腿”,隻不過是以其中之一為主罷了。所以這名號之意,台下觀眾倒能明白個所以然。


  就在台上“天下第一拳”之爭進行得激烈精彩之際,不知不覺,擂台之上已依次排開了諸多名號的條幅。放眼望去,但見條幅黑字白底,鐵劃銀鉤,行筆有力,字大如鬥,猶如一個個的垂簾(聯)在高高懸掛!這些條幅正是:“天下第一拳”、 “天下第一腿”、 “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刀” 、“天下第一槍”、 “天下第一劍”、 “天下第一戟”、 “天下第一斧”、 “天下第一鑰”、 “天下第一鉤”、 “天下第一叉”、 “天下第一拐”、 “天下第一錘”、 “天下第一耙”、 “天下第一鞭”、 “天下第一棍”、 “天下第一棒”、 “天下第一鏢”、 “天下第一鏟”、 “天下第一扇”、 “天下第一筆”、 “天下第一箭”、 “天下第一勺”、 “天下第一傘”、 “天下第一剪”、 “天下第一矛”、 “天下第一盾”、 “天下第一輪”、 “天下第一繩”、“天下第一算”、 “天下第一帶”、 “天下第一腳”、 “天下第一夾”、 “天下第一彈”、 “天下第一指” “天下第一頭”、 “天下第一擒”、 “天下第一杖”、 “天下第一爪”、 “天下第一捕”!

  雖然擂台之上的精彩搏鬥吸引著眾多觀眾,但還是有眾多武林中人已摩拳擦掌、搖搖欲試,紛紛在“擂台辦事處”簽定了生死狀、交納了保證金,準備在擂台比武之中一舉奪得自己所仰慕已久的江湖雅號。而且隨著這參試人員的不斷增多,懸掛的江湖封號更是有增無減。甚至有的應參試人員的要求,還專門添加了“天下第一噴”、“天下第一射”等等幾類名號。初步估算,共是四十二名“天下第一”。你瞧瞧!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天下第一”真的是如此令人招魂,早已驚動了中原各國官府及江湖武林各門各派!


  ????????????????????????????????????????????????????????????????????????????????????????????

  沙家浜畔,蘆葦茂密,湖水清澈如鏡;岸上行人點點,酒樓飄香,歌謠琴聲綿綿不斷,真是人間佳境。正猶若是“暖風曛得遊人醉,直把美景作美酒”,真是迷死人也,誰不想去把玩一番?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一路之上,美女的歌聲餘音繞耳。


  走上沙家浜酒樓,倚窗品酒觀光,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就在許多酒客在樓上把酒換盞之際,隻見又一位美女倚欄撫琴唱道:“好色莫過美人劍,富貴王侯黃金殿。閃電不及方可貴,燕子無雙名滿天。”


  “嗬!又是這首歌!我走到哪,聽到哪。聽得我耳朵都膩了。不過這首歌從這位美人的嘴裏唱出來,卻是別具風味。好爽口!來!各位兄弟!幹了此杯!”


  “好!如此良辰美景,美酒佳肴,一醉方休。”


  說完,這桌上的四人便各端酒杯,一飲而盡。其實,明眼之人可以看出,剛才那位聽完琴歌而發牢騷要喝酒的人士便是銅陵王童雲龍;第二位接話的人便是零陵王金葉。早在一年多之前,他們兩位就奉淮南王楊隆演之密令去徐州誠邀“遊擊大隊”葉總指揮,結果他倆未能尋找到“遊擊大隊”便決計再尋找兩位武功高強的兄弟入盟組成“四大鈴王”去行俠仗義、行走江湖。如今,他們組成“四大陵王”的願望已經得以實現,而且其聲名遠震,早已在江湖武林界占有一席之地,氣壓以往的“十四陵王”。更何況,自從“十四陵王”之首蘭陵王香滿樓命喪洪澤湖之後,餘下的十三位陵王便四分五裂,六位加入了徐州雲龍湖遊擊大隊,另外七位就不知了去向;所以,“十四陵王”早已名存而實亡,如今江湖上盛傳的已是“四大陵王”。但是,在童雲龍和金葉心目之中,總覺得“陵”字不好聽、不吉祥,便改“四大陵王”為“四大鈴王”,即鈴鈴、銀鈴、銅鈴、鐵鈴。然而,江湖之中的傳說卻是“四大陵王”和“四大鈴王”並用,不分彼此。如今我們見到的這四位,還是把他們叫做真正意義上的“四大鈴王”。這“四大鈴王”正是:鈴鈴王金葉,湖南零陵人;銀鈴王伊能萬夫,巴蜀西康人;銅鈴王童雲龍,江南銅陵人;鐵鈴王鐵天鏢,鐵嶺人。


  這時,隻見鈴鈴王金葉由感而觸地吟詠道:“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人在江湖義難回,自是常恨水長東。花自飄零水自流,借酒銷愁愁更愁。山重水複疑無路,桃花依舊笑春風。”


  “老大!”隻見身穿銀色武袍的銀鈴王伊能萬夫說道,“虞山之下的擂台大會已經開始,我們吃罷酒,是不是去看看熱鬧?”


  “噯!哈哈哈!”金葉不由大笑道,道:“二弟莫忙!剛開始他們有什麽好戲演?好戲尚在後頭。這裏有美酒美人相伴,豈不比那擂台更好看、更熱鬧?改天我們一定去。”


  “大哥!”身著青衣的鐵鈴王鐵天鏢說道:“聽說這場虞山武林大會隻是針對某一單純的兵器在爭奪天下第一,什麽刀、槍、劍、戟、斧、鑰、鉤、釵,是刀對刀、槍對槍、劍對劍,根本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下第一。”


  金葉聞聽此言,嗤之以鼻道:“想當年東方不敗和金槍無敵欲爭奪天下第一未果,他們這些江湖晚輩憑什麽資格爭天下第一?”


  “金兄!”童雲龍對金葉的話題很感興趣,忍不住問道:“你說東方不敗和金槍無敵他們兩個究竟誰高誰低?”


  “人都死了,還談什麽高低?”鐵天鏢接了一句。


  “這是因為他倆死了,這天下第一不就成了千古之謎了麽?我們可以猜測猜測。”童雲龍解釋道。


  “依我看,”隻見伊能萬夫接話分析道:“他們兩個都算不上天下第一,有一個人應該稱得天下第一。”


  “誰?”


  於是,伊能萬夫振振有詞地說道:“這個人曾經大鬧京城擂、單馬獨騎血洗太行、獨闖太極十三劍,江湖傳言他是下屆武林盟主的苗子。”


  “你說的是曾經殺掉燕山浪魔和上屆武林盟主法深大師的耶無害!”金葉不由點點頭說道:“憑他的武功和功績,的確稱得上天下第一,當任武林盟主。可傳說他已死在沙場之上,弄得武林盟主之位至今還在空缺。真不知何時才能再舉行一場華山武林大會,決出武林盟主之位?”


  “大哥!”身著青色武袍的鐵天鏢想起了一件事,說道:“前年黃陵武林大會,聽說出現一位武功高深莫測的孤獨給敗,可有此事?”


  “當然有,是我親眼所見!”金葉回憶著說道:“那日,一位青衣劍客突然淩空出現,同時將陰陽教主黃白黑、法深大師、西俠西毒必勝、東邪翁蒼海、日月神教教主譚日月五位絕頂高手挫敗,隨後他自稱自己是孤獨給敗,曾把孤獨求敗殺掉。但他不願在江湖立名,曇花一現之後,便銷聲匿跡。就因為他的突然出現,弄得黃陵大會不歡而散,武林盟主更沒有如期選出。”


  “這孤獨給敗真是個奇才!”鐵天鏢不禁讚賞地說道:“聽說這五位有資格爭奪盟主之位的一流高手被他打敗之後,羞愧難當,便各自灰溜溜地退出戰場,大有退出江湖、不再出現之意。但是,孤獨給敗又不願做武林盟主,縱然飛身離去,給人留下神秘莫測的虛幻感覺。試想,孤獨給敗都退出江湖了,在場之眾有誰還有臉麵再去爭盟主之位?”


  “這也許是個永難解開的謎!”金葉有所感慨地說道:“曾有人在黃陵前題詩道:武功蓋世獨不尊,黃陵一現猶若魂。誰人再求盟主位,何不眼觀黃陵文?”


  “嗯!題得好!”伊能萬夫矢口叫道:“看看誰還有資格去爭盟主之位?這位子之所以至今空缺,可想而知,那是給孤獨給敗留著的。”


  “可人家不出現!留著也白留!”童雲龍跟著叫嚷道。


  “那也不一定!”伊能萬夫卻不以為然道:“說不準在什麽時候孤獨給敗就會重現江湖!”


  “可人家在消失之前說得很清楚,”金葉卻似有些惋惜地歎道:“江湖上不再會有孤獨給敗這個名字!”


  說完,“四大鈴王”一陣沉默無語。江湖上的事,總是那麽撲朔迷離、變幻莫測,誰也說不清!過去的事,就如一場夢,一切化為烏有,何必再為之勞思傷神而撲風捉影呢?一切還是隨緣而定吧!

  就在“四大鈴王”尚在沉默之際,酒樓之上來了七個穿著奇裝怪服的人物特別引人注意:頭一個,是個翻白眼瞎子,可他手裏卻在大白天裏還拎著一盞“氣死風燈”,黑衣黑衫、披頭散發、髒得帶卷,活脫一條黑色鬼;第二個,手拄拐杖,走路一拐一拐的,是個瘸子;第三位,麵如冠玉,身著白衣,手持一杆大筆;第四位,是個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爭紅鬥豔,手中握著一把既可避風擋雨又可遮陽的楓葉傘;第五位,是個毛胡大漢,嘴裏叼著一杆三尺來長的旱煙袋,煙鍋子足有碗口那麽大,真令人瞠目結舌!那要是給誰一“煙袋”,定能把你的頭給敲掉!第六個,瘦高個,青衫垂路,手拿一個鐵算盤;第七個,隻有一條胳膊,左手握著一隻三尺之長的大勺子,是專門用來盛飯用的,如今此人帶著這把又長又大的飯勺子,可能已失去它本來的作用,在這種人手裏,它必是用以防身的怪門武器!


  “老大!”銀鈴王伊能萬夫壓低著嗓門向金葉問道:“這是些什麽人?”


  “你看不出來麽?這就是江南七怪!”


  “江南七怪?!三年他們不是已全在廬山遇害了麽?”


  “所謂‘一世沉淪,一世再起’,原先的‘江南七行怪’已全部遇害,可活著的後繼之人仍然可以再組成‘江南七怪’而行走於江湖,所以我們今日又見到他們並不是一件怪事。”


  “你們是在談論我們江南七怪麽?”隻見那手拎“氣死風燈”的翻眼瞎子走至“四大鈴王”的酒桌旁嚷道:“別以為我是個瞎子,可我什麽都看得見、聽得見;不然,我怎麽對得起這江南第一怪‘氣死風燈’白夜黑的大名?”


  “哦!原來是白老前輩,在下失敬!失敬!”金葉隨即起身客氣道。


  “不用客氣!”白夜黑接著說道:“想必你們‘四大陵王’也是為這場虞山武林大會而來的吧?”


  “正是!我們是彼此彼此!”


  “好!痛快!你們在此見到我們江南七怪一定感到很奇怪,因為原來的‘江南七行怪’已全死了。可更奇怪而又見怪不怪的事還有呢,我們知道否?”


  “什麽事?”


  白夜黑踱了一下腳步,挑著“氣死風燈”說道:“錢塘江‘旋風十八騎’又重現江湖,想必他們也早已到了虞山。”


  “旋風十八騎?!”伊能萬夫又驚訝地說道:“難道他們也死而複活了?”


  “什麽死而複活?”“氣死風燈”翻了一下白眼說道:“還不是和我們一樣,是後人的重新組合。”


  這時,金葉向“江南七怪”望了望說道:“白大俠!我們難得一會,快請各位兄弟同坐,我們一醉方休!”


  “也好!”白夜黑欣然同意,示意其餘六人與“四大陵王”同坐一處,準備在此飲酒暢談;不然,豈不枉費這難得的一聚?這樣一來,沙家浜酒樓更是高朋滿座、熱鬧非凡。“四大陵王”與“江南七怪”在此相聚一事,早已不脛而走!


  三月初三日,虞山武林大會早已決戰出了十個“天下第一”。他們正是


  “天下第一拳”洪一彪,蘇州人;

  “天下第一腿”劉關山,滄州人;


  “天下第一掌”張德芳,揚州人;


  “天下第一刀”刁傳林,萊州人;


  “天下第一槍”屠飛龍,荊州人;


  “天下第一劍”胡鎮光,蘇州人;


  “天下第一戟”呂文龍,蘇州人;


  “天下第一斧”李霸王,登州人;


  “天下第一鑰”陸振飛,黃州人;


  “天下第一鉤”唐發根,蘇州人;


  三月初四日,決戰出的十個“天下第一”是:


  “天下第一叉”胡大話,揚州人;


  “天下第一拐”鍾離克,幽州人;


  “天下第一錘”徐作水,兵州人;


  “天下第一耙”朱玉樓,蘇州人;


  “天下第一鞭”阮山彪,太行人;


  “天下第一棍”姚有光,霍丘人;


  “天下第一棒”鄭振剛,滁州人;


  “天下第一鏢”宗維漢,潞州人;


  “天下第一鏟”智清和尚,少林寺僧;


  “天下第一扇”蘇星河,蘇州人;


  三月初五日,決戰出的十個“天下第一”是:


  “天下第一筆”歐陽笑,蘇州人;


  “天下第一箭”趙子雲,趙州人;


  “天下第一勺”稽福來,黃州人;


  “天下第一傘”黃飛龍,廣州人;


  “天下第一剪”王天劍,江州人;


  “天下第一矛”錢建德,蘇州人;


  “天下第一盾”顧恒天,蘇州人;


  “天下第一輪”司馬克,長安人;


  “天下第一繩”東郭明,滄州人;


  “天下第一算”沈萬青,蘇州人;


  三月初六日,決出的十個“天下第一”是:


  “天下第一帶”韋成魔,下邳人;


  “天下第一腳”於留風,登封人;


  “天下第一夾”李鹹海,幽州人;


  “天下第一彈”李克富,下邳人;


  “天下第一指”海深法深,少林寺僧;


  “天下第一頭”黃天蕩,晉州人;


  “天下第一擒”秦德力,德州人;


  “天下第一杖”淩空長老,白馬寺僧;


  “天下第一爪”長孫正青,滎陽人;

  “天下第一捕”皇甫建明,揚州人;

  三月初七日,虞山武林大會擂台之上再次雷鼓震天響,比武尚在激烈進行。不過一個時辰,這“天下第一噴”和“天下第一射”的江湖封號分別被蘇州的蘇萬青和德州的何發勁一舉奪魁。


  至此,這場武林大會已近尾聲,台上一一按序排列的名號在隨風展翅飄揚,擂台之上漸漸恢複了平靜。台下之眾無不對台上所列封號投去縷縷羨慕的目光,打心眼裏是敬佩不已,隻恨自己沒有本事,但又不服不行!人家可是以真功夫以及血汗和勇氣換取而來的榮譽,怎能不令人敬服?

  就在這擂台平寂之餘,擂台上“噌”地飛飄上一位頭戴鬥笠的白衣劍客。刹時,擂台上下之眾無不為之一驚,紛紛擦亮眼睛,張目結舌地等待事情的發生。


  “嗆啷——”一聲脆響劃過,頓見一道寒光閃過,白衣劍客已抽劍在手,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其手中利劍正發出著陣陣刺目驚心的寒光!

  “叫天下第一劍胡鎮光出來!我隋風飄特來領教!”


  喊聲過後,台上台下頓時一片騷動,驚訝、好奇、議論、憤慨……無不充塞其間。但是很多武林中人都明白,這位登台挑戰的白衣劍客,就是江湖上飄泊不定、行跡無影的“隨風飄”。此人姓隋,大隋朝的隋,名風飄。巧合得很,其姓名與江湖綽號恰好僅頭一個字“音同字不同”,而後兩個字正是“音同字同意同”,正好重合。一代行跡不定的“隨風飄”隋大俠,今日終於在虞山武林大會上以挑戰者的身份出現!


  這時,隻見一位腰掛佩劍的中年男子緩繪走至擂台中央,向隋風飄拱手說道:“在下胡鎮光,能一睹‘隨風飄’隋大俠的風采,深感榮幸。在下自知不才,甘願把這天下第一劍的稱號拱手相讓。”


  “廢話少說!”隋風飄並不領情,挺劍說道:“我的綽號叫‘隨風飄’,並不是為‘天下第一劍’的稱號而來,我隻是要挑戰所謂的天下第一!”


  “既然隋大俠一定要挑戰,在下也隻好奉陪。不過我胡鎮光也不是浪得虛名,閣下請出招!”


  “為什麽讓我先出招,而你劍也不拔?”


  “因為我是主,你是遠來之客,是挑戰者,理應主動。”


  “哼!”隋風飄輕蔑了一下,“唰”地將劍插於擂台之上,喝道:“姓胡的,休要小看人。我的拳腳,同樣能把你的天下第一劍打敗。你接招!”


  隋風飄說完,一個“雄鷹展翅”,雙腳直襲胡鎮光麵門。胡鎮光見狀,倚仗自己身材高大,並不躲閃,雙手交叉護頂,以“力舉華山”之勢迎擊。隋風飄就是“隨風飄”,但見他一腳踩過胡鎮光的雙手,另一腳又踏過胡鎮光的頭頂,旋即又是第三腳踏過胡鎮光的肩膀!頓時,胡鎮光被這三腳踩得“蹬蹬蹬”向前踉蹌數步,終於沒有摔倒。而這時,隋風飄已輕飄飄落於對麵。


  等到胡鎮光站穩腳根轉過身來,隋風飄卻早已與之相峙而立、恭等其來。胡鎮光見自己未能占得上風,料想自己的拳腳決不是“隨風飄”的對手;於是,他雙眼直視著“隨風飄”,慢慢抽出了利劍。


  “天下第一劍!趕快出招!我隋風飄還沒見識過你的劍法!”


  “好!你接招!”胡鎮光大叫一聲,一個“燕子穿雲”挺劍直刺隋風飄。“隨風飄”見狀,暗叫“來得好”,隨即使出“燕雲十八翻”的輕功接連躲過來劍,再次輕飄飄落在胡鎮光身後。然而,使他沒料到的是,胡鎮光卻使出“反身禦劍飛行術”再次直襲而來。“隨風飄”眼觀來勢,反應迅速,眼見胡鎮光禦劍飛到,他立即使出“反身朝天蹬”。就在他倆一上一下相接的一刹那,隋風飄的雙腳恰好蹬在胡鎮光的後腰之上。這雙腳蹬得那個準、那個狠哪,簡直是出神鬼了!直把胡鎮光蹬得象“炮彈”一樣飛下擂台。刹時,台下一片混亂,你擁我擠地閃出一片空地;於此同時,胡鎮光重重地摔在這片被即時預留好的空地之上,半天沒有爬起來。但是很快,他就被人七手八腳地抬離了現場。


  再看此時擂台之上的隋風飄,早已一個“鯉魚打挺”立身而起,慢慢走至擂台中央,拔出自己的利劍,返歸劍鞘,轉身便走。


  “隋大俠慢走!”隻見蘇州刺史司馬福立即起身向“隨風飄”招手道:“這天下第一劍應該是你的。”


  “我不是來爭此名號,但是別人冠稱此號,我就是看不慣。隋某告辭。”“隨風飄”說完,飄身落下擂台,不知去向……


  “嗖——”隻見又有一人飛身上擂,一瘸一拐地叫道:“叫天下第一拐鍾離克出來!我鐵拐李特來會會!”


  此話既出,台下又是一片喧嘩之聲。原來,很多人都認識這個瘸子。他不是旁人,就是“江南七怪”裏的“第二怪鐵拐李大誌”。你別看李大誌是個瘸子,可他卻能飛簷走壁、翻牆越脊、上竄下跳、行走如飛,比個好人還能飛跑!可想而知,這個李大誌是位“瘸子裏挑出來的將軍”,決非等閑之輩。更何況,他是“江南七怪”裏的第二號人物“鐵拐李”,他那手裏的一根拐杖足可“橫掃千軍”,其足跡早已遍及大江南北、黃淮上下;尤其是在杭州西湖和蘇州太湖一帶,其聲名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小孩子要是哇哇直哭,一說“鐵拐李來了,”那小孩立馬就嚇得不哭了。如今“鐵拐李”登台亮相,又有好戲看嘍!


  “鍾離克在此!”說話之間,隻見一位彪形大漢腋下夾著一條拐棍一步一顛地拄拐走向擂台中央。令人吃驚的是,此人個頭雖大,竟然是位少了一條右腿的瘸子!


  “姓鍾的!”隻見“鐵拐李”不客氣地說道:“你我雖是同病相連,但今日我要與你在拐上見高低。你奪得了天下第一拐之稱,李某人不服!”


  “說得好!鍾某接受你的挑戰。實話告訴你,我這條拐下已勝過四人,再多你一位也不算多!”


  “廢話少說!接拐!”李大誌大喝一聲,一個“迎麵鐵拐”直襲鍾離克麵門。鍾離克見狀,依仗自己拐長的優勢,揮拐使出“惡虎掏心”直擊“鐵拐李”胸窩。刹時,“鐵拐李”轉身換勢,繞開鍾離克直來之拐,與之惡戰一處。


  一時之間,這兩位瘸子的精彩格鬥直引得擂台四周爆發出陣陣喝彩之聲。沒想到,這“天下第一拐”鍾離克與“鐵拐李”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雖然他們的手中之拐一長一短,但是這種特殊兵器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已是近百個回合難分高下!

  再看擂台下方,早已從沙家浜酒樓趕至此處來看熱鬧的“四大陵王”正站在人群之前。隻見銀鈴王伊能萬夫蹺首觀戰之餘,向鈴鈴王金葉說道:“老大!這鐵拐李和鍾離克真是各懷絕技、不分上下。真是精彩絕綸!”


  “當然!他們沒有兩下子絕不會在這種場合露麵。不然,這榜上有名的‘天下第一拐’和‘鐵拐李’豈不是浪得虛名?”


  “那是!那是!金兄言之有理!”銅鈴王童雲龍不由嘻皮笑臉地附和道:“就說我們‘四大鈴王’吧!那也是在江湖武林之中占有響當當的地位和名氣,不然,我們也不會在這種場合裏出現。”


  “不必廢話!快看台上!”金葉製止了童雲龍的戲謔之詞,示意他去看擂台之上的精彩決戰。然而,童雲龍卻還是忍不住說道:“金兄!你看我們何時登台演出?”


  “我們是來看戲的,不是演出的!我們與他們爭什麽破名號?還是按兵不動的為好!”


  “大哥所言即是!”鐵鈴王鐵天鏢在一旁接腔說道:“我們與‘江南七怪’不同,他們執意要登台一決高低,而我們隻做看客罷了。”


  “那我們也不能一直做看客,一直按兵不動,應該‘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童雲龍話說之間,不禁從腰間拿出銅鈴直搖晃。一陣“鈴鈴鈴”作響,弄得周圍之人不知發生了什麽事,一直向他這邊尋望,還以為比武暫停,誰知那人卻是在瞎搖晃,並沒什麽大事,卻耽誤他們看了幾眼擂台之上的精彩表演。眾人不禁瞪了瞪幾眼這亂搖鈴鐺的家夥幹擾他們的視聽,繼續觀賞擂台之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