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最純真的愛7
驚蜇 蜇是藏的意思,動物鑽到土裏冬眠過冬叫入蜇,至第二年回春後再鑽出土來活動,古時認為是被雷聲震醒的,故稱驚蜇。從驚蜇日開始,可以聽到雷聲,蜇伏地下冬眠的昆蟲和小動物被雷聲驚醒,出土活動。
清明 天氣晴朗、溫暖,草木開始現青。清潔明淨的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
穀雨 降雨明顯增加,雨水促使穀類作物之生長發育,古代稱為雨生百穀。
小滿 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未有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 芒指有芒作物,種是種子。芒種表明小麥、大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 暑是炎熱之意,是一年中最熱之季節。小暑是開始炎熱,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處暑 處是終止、躲藏之意。處暑表示炎熱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 處暑後氣溫降低,夜間溫度已達到成露條件,露水凝結得較多,呈現白露。
寒露 氣溫更低,露水更多,也更涼,故稱寒露。
霜降 氣候已漸寒冷,有白霜出現。
小雪、大雪 入冬以後,天氣冷,開始下雪,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麵有積雪。
小寒、大寒 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數九,是從冬至日數起,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以至“九九”,共是八十一天,最為寒冷。“春打六九頭”,“九九豔陽天”,因為五九四十五天,六九的頭一天是從冬至數起第四十六天,兩個節氣相隔平均為十五天,從冬至後的第三個節氣,第一個是小寒,第二個是大寒,第三個是立春,故立春日一定在六九的頭一天。
數伏,並不是從夏至數起,“夏至三庚便數伏”,在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如果不查曆書,怕是常人很難算出!第四個庚日是“中伏”,第六個庚日是“末伏”,是謂“三伏”,在三伏天,天氣最為炎熱,兩個庚日之間是十天,初伏與夏至之間的天數不一定,最少是二十一天,最多是三十天,末伏的末一天距夏至最少五十一天,而夏至到立秋是四十五天,故“秋後有一伏”和“三伏裏麵有立秋”之說法。
在此,說書者還要給各位說明一下:“白道”為月球繞地球運行的軌道,象征官道公務人員;“黃道”為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澳門警方為黃道;“黑道”為陰險惡人運行的軌道,象征黑社會組織;“赤道”為環繞地球表麵距離南北兩極相等的圓周線,它與“天之赤道”不同;“綠道”為山賊綠林草寇活動的軌道;“紅道、青道”為紅塵青樓女子活動的軌道;“藍道”為藍天之上所有星星的運行軌道;“紫道”為紫氣東來,官運、財運亨通之道。所謂“黑白道”、“黃道吉日”、“黃道日”、“黃道十二宮”,你從中自可得以理解矣!至於其他的各道,比如山道、水道、彎道、甬道、糧道、食道、大道、中道、小道,老道、官道、人道,地道、天道、**、陽關道、陽道、陰陽道,正道、同道、知道、邪道、斜道、鬼道、魔道、佛道、道道,鳥道、貓道、狗道等的定義概念,你在此可以舉一反三地進行聯想、意會矣。
再說這種太陰曆,因歲首不同,而的四種情況:秦建亥,即以現行的陰曆十月初一為正月初一。周建子,即以現行的陰曆十一月初一為正月初一。四書孟子內有“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之句,所謂七八月,即現在陰曆的五六月。商建醜,即以現行的陰曆十二月初一為正月初一。夏建寅,以周曆的三月為正月,為寅月(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醜月),新年春聯常寫“鬥柄回寅”,意即在此。因現行的陰曆,是夏朝采用正月建寅的太陰曆,故又名“夏曆”。
公轉是一個天體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不是《春秋公羊傳》的簡稱“公傳”。太陽係裏的行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地球等九大行星,全圍繞著太陽公轉,或各行星的衛星繞著行星而轉動,都叫做公轉。其中太陽是恒星,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所發射升空圍繞地球公轉的高新科技產品“人造地球衛星” 、“宇宙飛船”、“神舟(州)8號軌道艙”也是衛星的一種。而每個天體,不論是恒星、行星還是衛星,如太陽、九大行星、月亮、星星、“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神舟(州)8號軌道艙”等,本身都在“自轉(傳)”。所以,航空航天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地球自轉一周為一晝夜,謂之“太陽日”。當地球自轉時,向太陽之地麵為“晝”,背太陽之地麵為“夜”。由此可見,地球本身就是一個“陰陽合體”。黃道(ecliptic)由地球(參照物)觀察上之太陽一年間在天際所畫之大圓,其平麵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之平麵,與地球自轉的最大外圈赤道,約以二十三度半之角度相交叉,此交叉點有春分與秋分點之差別,春分點為太陽在三月二十一日(陽曆日)通過之點,秋分點為太陽在九月二十三日通過之點。當春分以後,即三月二十一日以後,日照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以赤道劃分南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由相反;當秋分以後,即九月二十三以後,日照南半球漸多,故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仍相反。
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的兩個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兩次,曆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為月球公轉一周年所需用的時間,謂之“恒星月”。唯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計前進二十七度餘,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複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因每月天數不能有奇零,故陰曆一個月為小月二十九日或大月三十日,但陰曆大、小月無固定的規律,但閏月一般都是小月二十九天,而該閏月之前的一月為大月三十天。每月以合朔之日為首,即以朔日為初一日。每年以接近立春之朔日為歲首。
地球繞日一周,即月繞地球十二次又三分之一,一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一年十二個月,僅三百五十四日,與歲實相比較,約餘十一日,積至三年,餘三十三日,故每三年須置一閏月,尚餘三日或四日,再積二年,其餘二十五日或二十六日,可置一閏月,平均計算,每十九年(11×20-11=209)須置七個閏月(約為209天)。一月之內,尋常有一節一氣,然每一節氣之日數,平均約三十日又十分之四。陰曆之月,乃以日月合朔之日為首,二次合朔相距約二十九日有半,故月之日數,或為二十九,或為三十。每月之日數,實則為二十九日有半,故每曆二三年必遇一月,其內僅有節無氣者。即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十三個月,平年則十二個月。但是在此要特別聲明,陰曆的平年和閏年,和陽曆的平年和閏年是不相同的。
月繞地行,地至何處月亦隨之而行,每日行十三度十分有奇,故每月有盈虧之別,陰曆每月一朔一望,月初則全晦,曆二三日成彎形,再四五日見其半,再七八日見其盈,至是又漸漸虧缺以至於晦,即為陰曆月末。
因月體無發光之本能,恒藉日光之反射有不同,當全晦之時,即月在日與地之間,日月同一經度,月之受光麵不能反射於地球之上,是為“朔”,為初一日。及離朔七日餘而距日九十度時,日在月後,漸見其半麵,是謂“上弦”。至於月與日正對麵為一百八十度,日月又同在一經度,地在日與月之間,月球之受光麵完全朝向地球,故光圓而為“望”,即十五日。離望七日許,距日亦九十度,日行於月前,又僅見其半麵,是謂“下弦”。至距日愈近,仍介於日與地之間,光又全晦而為朔矣,是故“朔晦相交,朔之始乃晦之末”。故有“日食”、“月食”、“日全食”、“日偏食”、“日環食”等天體現象,而且“日食”總是發生陰曆初一日;而“月食”總是發生在陰曆十五日左右。如果有人問你“你知道初一、十五不?”你應該說“知道!”
發生“日食”的天文現象。是月稱為朔月。日、月位於地球同一方向即日月相合的時刻謂之朔,這時的月相稱朔月。月亮的相稱朔月。朔月出現的這一天,月亮幾乎與太陽同時出現。月亮的暗半球向著地球的晝半球,由於日光強烈,就難以看見月亮。地球的夜半球則根本見不到月亮。朔所在的一天是農曆(陰曆)月初一,這一天如果日、月、地球三者恰巧或者接近在一條直線上時,月亮掩蔽了太陽的全部或一部分光盤,就會出現日全食、日環食或是日偏食。所謂“日食”,就是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的中間時,太陽的光被月球擋住,不能照射到地球上的天體現象。太陽全部被月球擋住時叫日全食,部分被擋住時叫日偏食,中央部分被擋住時叫日環食。由此可知,“日食”現象總是出現於農曆(陰曆)初一。其實,這一現象說起來容易,發生起來以及理解起來並不是太容易!應該說“說難也難,說易也易”,就看各人的“立體空間”想像和理解領悟能力了!
據前文所說,耶無害在夢中見到:“我是在做夢嗎?不!決不是!……”做夢的人,經常這麽說,這麽想;清醒的人,經常說別人做夢想好事、直至做夢娶媳婦。但是,耶無害卻堅決認為他不是在做夢。可又有誰知道,他的確是在做夢!而且是酒醉不醒在相府陳小姐的房間裏!是他癡迷不悟?還是他蒙麵鼓裏?抑或是他長夢不醒?也許,隻有他心裏最明白,為了追求真理,他已經醉生夢死過好幾回。甚至這一生一世,為了追求真理的執著,他將麵對一切報應,付出一切的真心與愛心。但願這場夢,不,但願這場愛河,直到海角天邊!
就這樣,.……。
幸福的感覺,好爽。.……久。直至今日,他終於湧現出一股又一股的熱情與力量,讓他無以自控,讓他膽大妄為,讓他盡情地向她輸送著心底的愛。
夢幻裏的感覺,如同現實一般。他和她依舊在熱火朝天地擁抱、接吻。漸漸地,.……他喝了一汪又一汪、一條又一條的水,最後還是渴死了。
夢幻裏的感覺,是那麽的無情無奈。無邊無際的上空中,終於傳響淒厲的警世長言——
昔時有聲勝無聲,此時無聲勝有聲。
自古雄才多磨難,隻因難過美人關。
看人間諸多故事,隻有真情斷人魂。
英雄難過美人關,美人難舍英雄情。
少男情女成雙對,風月之事無人調。
自古依依情未了,人鬼尚且戀今宵。
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尋。
忠臣孝子世罕見,一世鍾情誰見了。
多願天下雙雙對,無價真情兩人間。
牛郎織女願結緣,王母銀河落九天。
紅顏最難得知己,紅塵一去千萬裏。
真誠所至天作證,海枯石爛至黃泉。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恨當時已惘然。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氤氳世界滿乾坤,深情綠意集一身。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解釋春情無限恨,無邊風光過眼底。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勸君莫飲無情水,醉後教人心意迷。
貪戀花枝終有禍,好姻緣是惡姻緣。
勸君莫做多情郎,自古多情損少年。
勸君休做移情女,古來情移損少女。
更勸閑暇無處者,莫要拆散人良緣。
好色不亂真英豪,飲酒不醉最為高。
無義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禍自消。
人樂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
曆數古今多怪事,學海無涯回是岸。
浪子回頭尚有時,苦海無邊豈無岸?
迷途知返禍自消,陰魂不散鬼不來。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若無時枉用功。
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
易漲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樣深。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
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勸君學會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
但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留得五湖風月在,春來何處不飄香?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
時來風送滕王閣,動去雷轟薦福碑。
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
大抵選她肌骨好,不著脂粉也風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成仇。
明哲保身尊富貴,英雄退步寄神仙。
入山不怕傷人虎,隻怕人情兩麵刀。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讀書高。
但有綠楊堪係馬,處處有路通長安。
萬事由天莫強求,何須苦苦用機謀?
飽三餐飯常知足,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後頭。
醉生夢死的人,夢幻裏的感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吹之不去,呼之不來,陰魂不散,恍恍惚惚。耶無害感覺他已經死了,但是,他還是勇往直前地奔向了仇恨的前方,奔向意欲奪去他的心愛、意欲奪去他“太極中和”之態的陳劍南→
突然,宇宙天地間一聲炸雷,頓時“氤氳世界滿乾坤”,暗無天日,天花亂墜,天地化生,萬物化醇。瞬息之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向;於此同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朦朧之中,宇宙大地間一片光明!就是那一聲炸響之間,他飛身衝向陳劍南和石小梅之間,三人同時重撞於一處,發生了開天辟地的劇變!
耶無害從陳劍南和石小梅的中間橫穿而過,化作一團火、一團氣、一團光,直至飛懸到宇宙半空凝聚成一團光茫四射的火球。它,就是太陽,不再需要一切外來的光和熱,而是永不停息地從體內向萬向發光生熱,毫不保留,毫不吝嗇,永久永遠,宇宙間充滿著它的光芒(茫)和能量。萬事萬物,無不都在接受著它那寬大無私的光茫普照。它永遠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最高尚、最純潔、最偉大、最無私的太陽。這團至高無上的太陽,也正是小宇宙間一狀“太極中和”之態,是萬象萬物的楷模和光榮榜樣。是它在照耀和哺育著千千萬萬的“太極中和”。然而,它為了光榮而偉大的事業,卻永遠而又遙遠地舍棄了它的心中摯愛!就在那聲炸響之間,他撞開了陳劍南和石小梅;就在這聲炸響之間,他化作了“如日中天”的太陽;就在那聲炸響之間,石小梅分化成了需要接受光和熱的地球之星和冷月;就在這聲炸響之間,陳劍南卻被撞得粉身碎骨化作片片點點、無生無息的“星星”。
從此,宇宙天地之間有了太陽、月亮、地球和星星點點;從此,萬物橫生,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但是,太陽和地球卻永遠難以再得相逢,月亮已永遠成為太陽和地球之間的第三者,月亮總是圍繞著地球的軌跡轉來轉去;而月亮,僅有在極少極短的歲月裏,即在日、月位於地球同一方向即日月相合的時刻謂之朔,也就是農曆初一日,這時的月相稱朔月,才能正麵接受並擋住陽光照向地球,發生日偏食、日環食或是日全食的天體現象。月亮在天空裏繞來轉去,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在想方設法阻擋著太陽的光和熱投射向地球,但它也有陰晴圓缺的時候,還會發出少見多怪的“天狗吃月亮”的“月食”現象,而且總是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的時候發生。
據說後來的大梁開平三年(公元909年)二月,丁酉朔日,初一,中原發生“天狼吃日”的“日食”的天文現象,並伴有江湖傳說神乎其神。而且在乾化元年911年和1987年、2009年7月22日上午“日全食”、2010年1月15日“日環食”、2012年5月21日“日環食”也發生了“天狼吃日”的“日食”現象,這當然是後話,在此暫且不詳。
好!至此繞了這麽大一圈“黃道吉日”,可別迷了路,可別累死了,讓我們再慢慢從天上下來步入正軌、書回正傳、回到中原大戰——
就在耶無害和阮曉峰從今歲(908年)三月初四日(農曆、陰曆、陰陽曆、舊曆、夏曆)開始駐守在驪山華清宮院的一、兩個月裏,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大致是這樣記錄這一段曆史的——
三月小,壬申朔(初一日),帝發大梁;丁醜(初六日),次澤州。辛巳(初十日),劉知俊至。壬午(十一日),以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
癸巳(二十二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張文蔚卒。
帝以李思安久無功,亡將校四十餘人,士卒以萬計,更閉壁自守,遣使召詣行在。甲午(二十三日),削思安官爵,勒歸本貫充役。斬監押楊思貞。
晉李嗣昭因守逾年,城中資用將竭,嗣昭登城宴諸將作樂。流矢中嗣昭足,嗣昭密拔之,座中皆不覺。帝數遣使賜嗣昭,諭降之。嗣昭焚詔書,斬使者。
帝留澤州旬餘,欲召上黨兵還,遣使就與諸將議之。諸將以為李克用死,餘吾兵且退,上黨孤城無援,請更〔留〕旬月以俟之。帝從之,命增運芻糧以饋其軍。劉知俊將精兵萬餘人擊晉軍,斬獲甚眾,表請自留攻上黨,車駕宜還京師。帝以關中空虛,慮岐人侵同華,命知俊休兵長子旬日,退屯晉州,俟五月歸鎮。
話至此處,讓我們向後或說向前返觀一下,前文有記述:“大梁開平元年(907年)六月,康懷貞領兵至潞州,晉昭義節度使李嗣昭、副使李嗣弼閉城拒守。懷貞晝夜夾攻,半月不克,乃築壘穿蚰蜒塹而守之,斷絕其內外。晉王李克用以蕃、漢都指揮使周德威為行營都指揮使,帥馬軍都指揮使李嗣本、馬步都虞侯李存璋、先鋒指揮使史建瑭、鐵林都指揮使安元信、橫衝指揮使李嗣源、騎將安金全去救潞州。此中,李嗣弼乃是李克修之子;李嗣本,本姓張;史建瑭,是史敬思之子;安金全,乃代北之人。
晉兵攻澤州,梁帝朱溫派遣左神勇軍使範居實領兵救駕。
是月甲寅日,梁帝以平盧節度使韓建守司徒、同平章事。
武貞節度使雷彥恭會合楚兵攻江陵,荊南節度使高季昌引兵駐公安,斷絕其糧道。結果雷彥恭戰敗,楚軍亦逃走,荊南之地暫得安寧。至於後事如何,請看“53、雷劈山洪”一章之末。
此間,梁帝朱溫再派“天皇秘使”加緊秘密行動。
……
八月,丙午,梁帝賜河南尹(發yin音,not yi一,伊)張全義名宗奭。
辛亥,梁帝以吳越王錢鏐兼淮南節度使(一個爵位許兩個‘銀’,猶如一個姑娘許配兩家,這豈不是有意與淮南節度使楊渥之間製造矛盾麽?也難怪吳越國與吳國之間連年征戰不斷,不就是為了點地盤利益麽?戰爭就是為了發泄**望而已。地盤利益終為國民之能夠安居樂業服務。但如果他們放下戰爭屠刀,都去和自家夫人去做床上長久戰爭,好好研習房中養生之道,那豈不是天下太平安樂乎?),楚王馬殷兼武昌節度使,各充本道招討製置使。
晉周德威壁於高河,康懷貞派親騎都頭秦武領兵攻擊,武敗。
丁巳,梁帝以亳州刺史李思安代康懷貞為潞州行營都統,罷免懷貞為行營都虞侯。李思安領河北兵西進,至潞州城下,又築重城,對內以防突圍,對外用以抗拒援兵,謂之夾寨。調山東民饋軍糧,周德威每日派輕裝騎兵抄襲,思安乃從東南山口築甬道,通向夾寨。德威與眾將接連攻擊,排牆填塹,一晝夜間數十發,梁兵疲於奔命。夾寨中有放牧者出來割草,德威也將之擒獲,於是梁兵堅壁不出。
大梁開平元年(907年)九月,雷彥恭攻涔陽、公安,高季昌擊敗之。彥恭貪婪似其父,專幹燒殺搶掠,荊、湖兩地常受其患;並且他還附於淮南。是月丙申,梁帝下詔削彥恭官爵,命季昌與楚王殷共同討伐此賊。梁帝又密令“天皇密使”立即行動!……
蜀王王建召集文臣武將商議稱帝之事,眾人都說:“大王雖忠於唐,唐已亡矣,此所謂‘天與之不取’者也!”唯獨馮涓獻策奏請用蜀王稱製,說:“朝興則未爽稱臣,賊在則不同為惡。”蜀王不聽,馮涓則閉門不出。王建用安撫副使、掌書記韋莊之謀,帥官吏百姓連哭三日;己亥,王建登基皇位,國號大蜀。辛醜,蜀帝以前東川節度使兼侍中王宗佶為中書令,韋莊為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閬州防禦使唐道襲為內樞密使。韋莊,見素之孫也。蜀主雖然目不識書,但好與書生談論,粗曉其理。是時唐衣寇之族多避亂在蜀,蜀主禮而用之,使修舉故事,所以其典章文物有大唐遺風。蜀長子校書郎宗仁幼時因病被廢,立其次子秘書監宗懿為遂王。
今冬十月,荊南節度使高季昌遣其將倪可福會合楚將秦彥暉攻朗州。武貞節度使雷彥恭遣使乞降於淮南,告急求救。弘農王楊渥,乃武忠王楊行密之子,時任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實質已為吳國國王,他遂派將泠業領水軍屯駐平江,李饒率步兵、騎兵進駐瀏陽去救駕。楚王殷乃派遣嶽州刺史許德勳領兵抵抗。泠業進屯朗口,許德勳派善遊者五十人,以木枝葉覆蓋其首,持長刀浮遊而下,夜襲其營,且舉火,泠業軍中大亂。德勳率大軍進擊,大破泠業水軍,追至鹿角鎮,擒獲泠業;又攻破瀏陽寨,擒獲李饒;掠上高、唐年而歸。隨後,楚王斬淮南將領泠業、李饒於長沙。
十一月,甲申日,夾馬指揮使尹(發yin音,not yi一,伊)皓攻晉**嶺寨,拔之。
義昌節度使劉守文聞其弟守光幽禁其父,集合將吏大哭說:“沒想到我家出此逆賊!我生不如死,發誓與各位討伐他!”遂發兵擊守光,互有勝負。
天雄節度使鄴王羅紹威對其部下說道:“守光窘迫急匆歸國,守文孤立無援,滄州可不戰而服。”於是派人給守文送去書信,告訴他禍福利害。守文也恐懼梁兵乘虛襲擊其後,是月戊子日,遣使請降,以兒子延佑為質。梁帝拍手大悅:“紹威折簡,勝兵十萬!”遂加封守文為中書令,安撫納降。
起初,梁帝在藩鎮,用法嚴明,將校有戰沒者,其所部之兵全斬不剩,這叫做跋隊斬。所以士卒失去主將,多逃亡不敢歸。梁帝乃下令凡軍士都文其麵以記軍號。軍士有的思念鄉裏逃亡,關津就捉住將他們送歸所部,沒有不死的,其鄉裏也不敢容納逃歸者。因此逃亡者皆落草進山為寇,或者為盜,大為州縣之患。其中“太行山寨”以及“水泊梁山”便收容許多梁國逃兵,另有部分逃兵聚集為盜,還有加入丐幫者甚眾!為了改變這禍患散亂的局麵,是月壬寅日,梁帝下詔赦其罪,從今雖文麵也可回歸鄉裏。為此,聚山為盜為匪為寇者,削減有十之七八。
淮南右都押牙米誌誠等領兵度(渡)過淮水襲擊潁州,攻克其外城廓。穎州刺史張實據子城拒守。
晉王李克用命大將李存璋攻河東道晉州,用以分散上黨兵力。十二月,壬戌日,梁帝下詔河中、陝州發兵營救。甲子日,梁帝又下詔發騎兵五千救穎州,米誌誠等引兵退去。
丁卯日,晉兵侵犯洺州。
淮南兵攻信州,刺史危仔倡求救於吳越國。“天皇密使”繼續行動。
後事如何,且待後文分解——“66、碧空萬裏情,追殺‘卷地風’。”一章之末。
……
開平二年(908年),是年春,正月,癸酉朔(初一日),蜀主王建登興義樓。有僧挖下一眼獻上,蜀主遂下令飯僧萬人作以回報他。翰林學士張格奏道:“小人無故自殘,赦其無罪已是幸運了,不應該重獎敗壞風俗之人。”蜀主乃止。
丁醜(初五日),蜀國以韋莊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辛巳(初九日),蜀主祭祀南郊;壬午,大赦,改元武成。
晉王李克用疽發於首,病危旦夕。周德威等退兵屯駐亂柳。晉王命其弟內外蕃漢都知兵權使、振武節度使李克寧、監軍張承業、大將李存璋、吳珙、掌書記盧質立其子晉州刺史李存勖為嗣,說:“此子誌氣遠大,必能成我事,你們要好好教導他!”辛卯,晉王對李存勖說:“嗣昭厄於重圍,我來不及見他。等葬事完畢,你和周德威等人竭力去救他!”李克用又對李克寧等人說:“讓亞子拖累你了!”亞子,乃是李存勖的小名。言畢而亡。李克寧綱紀軍府,中外無敢喧嘩。克寧久握兵權,有次立之勢,當時上黨之圍尚未解,軍中因李存勖年少,多竊議者,人情凶凶。李存勖心中恐懼,要讓位於李克寧。克寧說:“你是塚嗣,又有先王之命,誰敢違背?”將吏欲拜見李存勖,存勖哀哭不出。張承業入內對李存勖說:“大孝是不墜落基業,多哭有什麽用?”於是扶存勖走出,襲位為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寧首先帥諸將拜賀,晉王把軍府之事全部委拖於他。以李存璋為河東軍城使、馬步都虞侯。先王之時,多寵借胡人及其軍士,因此他們肆無忌憚,侵擾街市。李存璋領職之後,捉其中尤其暴橫者斬殺,半月間城中肅然。
吳越王錢鏐派兵攻淮南甘露鎮,以救信州。
蜀國中書令王宗佶,是諸假子中最長的,而且恃其功高,專權驕橫。唐道襲已為樞密使,宗佶還是以名子叫他;道襲心銜之而事之更加謹慎。宗佶多樹黨支,蜀主也厭惡他。二月,甲辰,以宗佶為太師,罷其政事。
蜀主以戶部侍郎張格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張格為相,多迎合主公之意;若有勝過自己的,必定千方百計排擠他。
起初,晉王李克用多收養軍中壯士為子,寵遇如真子一般。及晉王李存勖立,諸假子都年長握兵,心中怏怏不服,有的托病不出,有的見新王不拜。李克寧權位很重,人情多偏向他。假子李存顥暗中勸李克寧說:“兄終弟及,自古有之。以叔拜侄,於理何安?天賜之機而不爭取,後悔不及!”克寧說:“我家世代以慈孝聞名天下,先王之業苟且有所歸依,我為什麽還要謀求?你不要多言,否則我殺了你!”克寧之妻孟氏,一向剛悍,諸假子各讓其妻去勸孟氏,孟氏以為對,並考慮語泄之禍,多次強迫克寧謀反。(你看看!女人惑亂朝綱會有好事麽?)克寧心性膽怯,朝夕惑於眾言,心不能無動;又與張承業、李存璋相失,多次讓過了他們;又因事擅殺都虞侯李存質;同時他又奏請統領大同節度使之職,以蔚、朔、應州為巡屬。晉王李存勖都聽從了他。
李存顥等為李克寧出謀說,因晉王過其第,殺張承業、李存璋,奉克寧為節度使,舉河東九州歸附於梁,執晉王李存勖及太夫人曹氏送大梁。太原人史敬容,少時事晉王李克用,居帳下,見親信,克寧欲知府中秘事,召敬容,將密謀告訴了他。敬容表麵答應,入府告訴了太夫人。太夫人很害怕,召張承業,指著晉王對他說:“先王把此兒拖授你等,如今聽到外麵密謀造反,隻要置我母子倆有地安身,不要送向大梁,其它不會累贅你。”承業驚慌說:“老奴以死奉先王之命,這說的哪裏話?”於是晉王李存勖將李克寧之謀告訴了他,並且說:“至親不可自相殘殺,我苟且退位,則內亂不起了。”承業說:“克寧欲投大王母子於虎口,焉有不除之理?”乃召李存璋、吳珙及假子李存敬、長直軍使朱守殷,使他們暗中作好準備。壬戌日,晉王設宴在府第會見諸將,伏兵執克寧、存顥於座。晉王流淚數之曰:“兒郎想把軍府讓於叔父,叔父不接受。如今大事已定,為何又密謀此事?你忍心我母子遺下仇恨嗎?”克寧說:“這都是小人讒言交構,我什麽時候說過?”是日,殺李克寧及李存顥。
是月癸亥,梁帝鴆殺濟陰王李祝於曹州,追諡為唐哀皇帝。
甲子,蜀兵入歸州,執刺史張瑭。辛未,梁帝以韓建為侍中,兼建昌宮使。
李思安等攻打潞州,久不下,士卒疲弊,多逃亡。晉兵猶屯餘吾寨,梁帝懷疑晉王李克用詐死,想召還兵馬,又恐怕晉兵追殺,乃議自至澤州應接歸師,並召匡國節度使劉知俊去澤州。三月,壬申朔(初一),梁帝從大梁發兵;丁醜(初六),次澤州。辛習巳(初十),劉知俊到達澤州。壬午(十一日),梁帝以劉知俊為潞州行營招討使。
“天皇密使”又接密令,特命長安王程福貴以令狐雪飛為河東節度使,準備攻打晉王及“太行草寇”。
後事如何,請看“68、最純真的愛”一章之末。”
好!至此讓我們理順時間,時至大梁開平二年(908年)三月,蜀太師王宗佶既罷相,怨望,陰畜養死士,謀作亂。上表以為,“臣官預大臣,親則長子,國家之事,休戚是同。今儲貳未定,必啟厲階。陛下若以宗懿才堪繼承,宜早行冊禮,以臣為元帥,兼總六軍。儻以時方艱難,宗懿衝動,臣安敢持謙不當重事!陛下既正位南麵,軍旅之事宜委之臣下。臣請開元帥府,鑄六軍印,征戍征發,臣悉專行。太子視膳於晨昏,微臣握兵於環衛,萬世基業,惟陛下裁之。”蜀主(王建)怒,隱忍未發,以問唐道襲,對曰:“宗佶威望,內外懾服,足以統禦諸將。”蜀主疑之。己亥(二十八日),宗佶入見,辭色悖慢。蜀主諭之,宗佶不退,蜀主不堪其忿,命衛士撲殺之。貶其黨禦史中丞鄭騫為維州司戶,衛尉少卿李綱為汶川尉,皆賜死於路。
初,晉王克用卒,周德威握重兵在外,國人皆疑之。晉王存勖召德威使引兵還。夏四月(農曆大月,三十天),辛醜朔(初一),德威至晉陽,留兵城外,獨徒步而入,伏先王柩,哭極哀。退,謁嗣王,禮甚恭。眾心由是釋然。
說者在此插言一下關於“天幹地支”,它們,同樣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領會這部《亂世英魂》和《資治通鑒》:
“十天幹之名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之名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幹所屬陰陽:甲丙戊庚壬,為陽,為奇數;
乙丁己辛癸,為陰,為偶數;
地支所屬陰陽:子寅辰千申戌,為陽,為奇數;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為偶數;
六十甲子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合,排列起來,天幹在上,地支在下,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配陽支,陰幹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幹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叫做“六十花甲”。中國古代紀年、月、日、時多以此為據。
六十花甲排列如下:
甲子 乙醜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醜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醜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醜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醜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十二地支:子屬鼠,醜屬牛,寅屬虎,卯屬兔,辰屬龍,巳屬馬,未屬羊,申屬猴,酉屬雞,戌屬狗,亥屬豬。這正是‘十二屬相’,也稱‘十二生肖’;
“黃道十二宮”即指:**、醜宮、寅宮、卯宮、辰宮、巳宮、午宮、未宮、申宮、酉宮、戌宮、亥宮。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二者都可以說明季節的變動。
十天幹的起源——
‘甲’就是‘鎧甲’,指萬物衝破其‘甲’而突出的意思;
‘乙’就是‘軋’,指萬物伸長的意思;
‘丙’為‘炳’(通假字,同音字)字,指萬物茂盛的意思;
‘丁’為‘壯’,指到達‘壯丁’的時候;
‘戊’為‘茂’字,也是萬物繁茂的意思;
‘己’為‘起’,指萬物奮然而起;
‘庚’為‘更’(通假字,同音字),萬物更新的意思;
‘辛’為‘新’字,為萬物一新的意思;
‘壬’為‘任’或‘妊’(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形聲字),為萬物被養育的意思;
‘癸’為‘揆’(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形聲字),萬物萌芽的意思。
十二地支的由來——
‘子’就是‘孽’,表示萬物繁茂的意思;
‘醜’就是‘紐’,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
‘寅’就是‘演’或‘螟’,指萬物開始伸長的意思;
‘卯’就是‘茂’,為萬物茂盛的意思;
‘辰’就是‘伸’或‘震’或‘晨’或‘娠’(通假字,通音字,同音字,甚至是形聲字都通用!),也就是萬物震動伸長的意思;
‘巳’就是‘已’,指萬物已成的意思;
‘午’是‘仵’,指萬物已過極盛之時,又是陰陽相交的時候;
‘未’就是‘味’,是萬物已成滋味;
‘申’就是‘身’,是萬物粗具形體的意思。
十二地支還可用來表示中國傳統的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分為八刻,為現在的2個小時,又區分為上四刻、下四刻,每刻為15分鍾。其時間對照如下——
子時: 下午11時~夜1時
醜時: 夜1時~3時
寅時: 夜3時~晨5時
卯時: 晨5時~7時(不喝卯時酒)
辰時: 上午7時~9時
巳時: 上午9~11時
午時: 上午11時~下午1時
未時: 下午1時~3時
申時: 下午3時~5時
酉時: 下午5時~7時(不罵酉時妻)
戌時: 下午7時~9時
亥時: 下午9時~11時
所謂的“午夜星河”,實則是“子夜星河”。”
好!至此我們重回到這《亂世英魂》之中的片段:《資治通鑒》——你說這夠“亂”的吧?但是“欲把亂事(世)細又清”,必須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事情就是這麽這麽這麽回事——
讓我等再回到大梁開平二年(908年)夏四月,癸卯(初三),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楊涉罷為右仆射;以吏部侍郎於兢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張策為刑部侍郎,並同平章事。兢,琮之兄子也。
夾寨奏餘吾晉兵已引去,帝以為援兵不能複來,潞州(今山西長治市東北六十裏許)必可取,丙午(初六),自澤州(今晉城市之南五十裏許)南還;壬子(十二日),至大梁。梁兵在夾寨者亦不複設備。晉王李存勖與諸將謀曰:“上黨,河東之藩蔽,無上黨,是無河東也。且朱溫所憚者獨先王耳,聞吾新立,以為童子未閑軍旅,必有驕怠之心。若簡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取威定霸,在此一舉,不可失也!”張承業亦勸之行。乃遣承業及判官王緘乞師於鳳翔,又遣使賂契丹王阿保機求騎兵。岐王衰老,兵弱財竭,竟不能應。晉王大閱士卒,以前昭義節度使丁會(現如今晉昭義節度使為李嗣昭、副使李嗣弼)為都招討使。甲子(二十四日),帥周德威等發晉陽。
淮南遣兵寇石首,襄州兵敗之於浼港。又遣其將李厚將水軍萬五千趣荊南,高季昌逆戰,敗之於馬頭。
己巳(二十九日),晉王軍於黃碾,距上黨四十五裏。五月(陰曆大月,三十天),辛未朔(初一日),晉伏兵三垂岡下,詰旦大霧,進兵直抵夾寨。梁軍無斥候,不意,晉兵將至,將士尚未起,軍中驚擾。晉王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為二道,德威攻西北隅,嗣源攻東北隅,填塹燒寨,鼓噪而入。梁兵大潰,南走,招討使符道昭馬倒為晉人所殺。失亡將校士卒以萬計,委棄資糧、器械山積。周德威等至城下,呼李嗣昭曰:“先王已薨,今王自來,破賊夾寨。賊已去矣,可開門!”嗣昭不信,曰:“此必為賊所得,使來誑我耳。”欲射之。左右止之,嗣昭曰:“王果來,可見乎?”王自往呼之。嗣昭見王白服,大慟幾絕,城中皆哭,遂開門。初,德威與嗣昭有隙,晉王克用臨終謂晉王存勖曰:“進通忠孝,吾愛之深。今不出重圍,豈德威不忘舊怨邪!汝為吾以此喻之。若潞圍不解,吾死不瞑目。”進通,嗣昭小名也。晉王存勖以告德,德威感泣,由是戰夾寨甚力;既與嗣昭相見,遂歡好如初。康懷貞以百餘騎自天井關遁歸。帝聞夾寨不守,大驚,既而歎曰:“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詔所在安集散兵。周德威、李存璋乘勝進趣澤州,刺史王班素失人心,眾不為用。龍虎統軍朱存節自古都將兵應接夾寨潰兵,至天井關,謂其眾曰:“澤州要害地,不可失也;雖無詔旨,當救之。”眾皆不欲,曰:“亞人勝氣方銳,且眾寡不敵。”存節曰:“見危不救,非義也;畏敵強而避之,非勇也。”遂舉策引眾而前。至澤州(今晉城市之南五十裏許),城中人已縱火喧噪,欲應晉王,班閉牙城自守,存節至,乃定。晉兵尋至,緣城穿地道攻之,存節晝夜拒戰,凡旬有三日。劉知俊自晉州(今晉城市)引兵救之,德威焚攻具,退保高平(今高平縣市)。
晉王歸晉陽,休兵行賞。以周德威(蕃、漢都指揮使)為振武節度使(原晉王李克用之弟李克寧為原內外蕃漢都知兵權使、振武節度使,已因陰謀叛亂被殺。)、同平章事。命州縣舉賢才,黜貪殘,寬租賦,撫孤窮,伸冤濫,禁奸盜,境內大治。以河東地狹兵少,乃訓練士卒,令騎兵不見敵無得乘馬。部分已定,無得相逾越,乃留絕以避險;分道並進,期會無得差晷刻。犯者必斬。故能兼山東,取河南,由士卒精整故也。
初,晉王克用平王行瑜,唐昭宗許其承製封拜。時方鎮多行墨製,王恥與之同,每除吏必表聞。至是,晉王存勖始承製除吏。晉王德張承業,以兄事之,每至其第,升堂拜母,賜遺甚至厚。
潞州圍守曆年,士民凍餒死者太半,市裏蕭條。李嗣昭勸課農桑,寬租緩刑,數年之間,軍城完複。
靜江節度使、同平章事李瓊卒,楚王殷以其弟永州刺史存知桂州事。
壬申(初二日),更以許州忠武軍為匡國軍,同州匡國軍為忠武軍,陝州保義軍為鎮國君。
乙亥(初五日),楚兵寇鄂州,淮南所署知州秦裴擊破之。
淮南左牙指揮張顥、右牙指揮使徐溫專製軍政,弘農威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謀弑王,分其地以臣於梁。戊寅(初八),顥遣其黨紀祥等弑王於寢室,詐雲暴薨。
己卯(初九),顥集將吏於府廷,夾道及庭中堂上皆列白刃,令諸將悉去衛從然後入。顥厲聲問曰:“嗣王已薨,軍府誰當主之?”三問,莫應,顥氣色益怒。幕僚嚴可求前密啟曰:“軍府至大,四境多虞,非公主之不可。然今日則恐太速。”顥曰:“何謂速也?”可求曰:“劉威、陶雅、李遇、李簡皆先王之等夷,公今自立,此曹肯為公下乎?不若立幼主輔之,諸將孰不從!”顥默然久之。可求因屏左右,急書一紙置袖中,麾同列詣使宅賀,眾莫測其所為,既至,可求跪讀之,乃太夫人史氏教也。大要言:“先王創業艱難,嗣王不幸早世,隆演當次立,諸將宜無負楊氏,善輔導之。”辭旨明切。顥氣色皆沮,以其義正,不敢奪,遂奉威王弟隆演稱淮南留後、東麵諸道行營都統。既罷,副都統朱瑾詣可求所居,曰:“瑾年十六七即橫戈躍馬,衝犯大敵,未嚐畏懾,今日對顥,不覺流汗,公麵折之如無人。乃知瑾匹夫之勇,不及公遠矣。”因以兄事之。
顥以徐溫為浙西觀察使,鎮潤州。嚴可求說溫曰:“公舍牙兵而出外藩,顥必以弑君之罪歸公。”溫驚曰:“然則奈何?”可求曰:“顥剛愎而暗於事,公能見聽,請為公圖之。”時副使李承嗣參預軍府之政,可求又說承嗣曰:“顥凶威,如此,今出徐於外,意不徒然,恐亦非公之利。”承嗣深然之。可求往見顥曰:“公出徐公於外,人皆言公欲奪其兵權而殺之,多言亦可畏也。”顥曰:“右牙欲之,非吾意也。業已行矣,奈何?”可求曰:“止之易耳。”明日,可求邀顥及承嗣俱詣溫,可求嗔目責溫曰:“古人不忘一飯之恩,況公楊氏宿將!今幼嗣初立,多事之時,乃求自安於外,可乎?”溫謝曰:“苟諸公見容,溫何敢自專!”由是不行。顥知可求陰附溫,夜,遣盜刺之,可求知不免,請為書辭府主。盜執刀臨之,可求操筆無懼色。盜能辨字,見其辭旨忠壯,曰:“公長者,吾不忍殺。”掠其財以複命,曰:“捕之不獲。”顥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財為!”溫與可求謀誅顥,可求曰:“非鍾泰章不可。”泰章者,合肥人;時為左監門衛將軍。溫使親將彭城翟虔告之。泰章聞之喜,密結壯士三十人,夜,刺血相飲為誓。丁亥(十七日)旦,直入斬顥於牙堂,並其親近。溫始暴顥弑君之罪,斬紀祥等於市。詣西宮白太夫人。太夫人恐懼,大泣曰:“吾兒衝幼,禍難如此,願保百口歸廬州,公之惠也!”溫曰:“張顥弑逆,不可不誅,夫人宜自安!”初,顥與溫謀弑威王,溫曰:“參用左、右牙兵,心必不一,不若獨用吾兵。”顥不可,溫曰:“然則獨用公兵。”顥從之。至是,窮治逆黨,皆左牙兵也,由是人以為溫為實不知謀也。隆演以溫為左、右牙都指揮使,軍府事鹹取決焉。以嚴可求為揚州司馬。溫性沉毅,自奉簡儉,雖不知書,使人讀獄訟之辭而決之,皆中情理。先是,張顥用事,刑戮酷濫,縱親兵剽奪市裏。溫謂嚴可求曰:“大事已定,吾與公輩當力行善政,使人解衣而寢耳。”乃立法度,禁**,舉大綱,軍民安之。溫以軍旅委可求,以財賦委支計官駱知祥,皆稱其職,淮南謂之“嚴、駱”。
後事如何,請看“69、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末及至“70、射雕英雄”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