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重生之大宋明君> 第73章 輕鬆拒敵

第73章 輕鬆拒敵

  西漢名將霍去病是曆代將領的偶像,他極為重視騎兵的作用,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戰,並常以極小傷亡取得大勝。


  嶽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響,因而作戰風格上隱隱有些霍去病的影子。


  因為楊再興的先鋒營要留在大同北城外惑敵,他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突襲,親率五千騎離隊先行,一路疾馳,幾乎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便於夜間進駐天城縣,一邊封鎖消息,一邊休整,等待大部隊。


  嶽飛並沒有休息,他到營地看望了將士們之後,獨自走上城牆。


  說是城牆,其實不過就是石頭堆砌的矮牆,最低處甚至借著助跑就能一衝而上。


  縣城也小得可憐,估計總人口隻能有三、兩萬人,整個縣城隻有中心的一塊空地上能容得下五千兵馬,難怪金兵根本沒有駐軍。


  將士們秉承“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一慣原則,不侵擾,不喧鬧,隻是靜靜地休息,如果百姓不出來,甚至不知道有軍隊進駐。


  清冷的月光灑在身上,微涼。


  空氣中彌漫著草木的清香。


  清新的空氣令嶽飛頭腦更加清醒。


  一路上的情況充分表明,馬擴的判斷是對的,當初就連大同這個北方重鎮才隻有明麵上的三千人、韓企先暗地裏藏匿的兩千人一共五千人留守,這後方的防禦的確是更加鬆懈。


  快一點的話,大約明日夜間就能抵達歸化,歸化是燕雲十六州最北的州城,再往東、往南因地勢之便,可順勢拿下儒州、媯州、澶州、順州、薊州,這樣就對幽州形成了包圍,燕京甚至淪為孤城,可不攻而下。


  拿下了燕京,大同的金兵除了向北方逃竄,折回上京,沒有別的路可走。


  從此以後,便可以通過加強燕雲十六州的防守力量,將金兵抵擋於北方,確保後方的安全,而且也能對金國保持相當程度的威脅。


  等時機成熟了,揮師北伐,那就是金人的噩夢了!

  大宋啊,那可就徹底地站起來了!


  嶽飛一念及此,不禁心潮澎湃,做了幾個深呼吸方才平複下來。


  冷靜下來之後,他清醒地認識到,前景是美好的,但若想實現這個作戰意圖,必須得到內地的配合,同時興兵由南向北清理金兵殘餘勢力,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不然的話,大同的金兵如果放棄攻打大同,與北方的金國本土兵力南北夾擊,長途奔襲的忠勇軍就危險了。


  片刻後,嶽飛回到大營,就著燭火,給京城的官家和大同的宗澤各自寫了封信,把自已的想法做了詳盡的闡述,連夜以信鴿送了出去。


  打仗,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兒,尤其是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大戰。


  天明時分,張憲帶主力部隊趕到,午時末,楊再興趕到。


  小小的縣城,根本容納不了這麽多人。


  嶽飛無奈,把大軍分成三部分,城南駐紮一批,城北又駐紮一批。


  城中的百姓先是很擔心,怕受到軍中將士騷擾甚至欺淩,後來見大軍陣容嚴整、軍紀嚴明,根本不象以前的軍隊囂張跋扈、粗暴蠻橫,才放了心。


  “這是咱大宋的軍隊?看起來很強的樣子?”


  “聽說是忠勇軍,打得金兵丟盔棄甲、狼狽而逃呢!”


  “這麽多士兵,是要攻打金國嗎?”


  ……


  對於百姓的議論,忠勇軍將士身軀挺直,聽若未聞,始終保持著嚴整的隊形。


  嶽飛召集眾將議事,將自已的打算和擔心一一向大家說明。


  最終,形成了一致意見,大軍一分為四,嶽飛和張憲各自率一半兵力,交替前行。王彥和楊再興各領五千精騎作為兩軍的先鋒營輪流突進,以最快速度行軍,每克一地便就地休整,等待大軍,至幽州再合兵一處。


  再說說楊再興率兵追趕大部隊之前,為了竟可能地拖延時間,讓士兵砍伐樹木,做了些支架,以樹枝、青草填充,外麵覆以衣甲,遠遠看去象極了宋軍騎兵的樣子。


  撤退之時,楊再興把這些支架一個個地抬出來,以假充真。


  金兵的斥候不敢過於靠近窺視,黑夜中一無所覺,根本不知道楊再興的先鋒營已悄然退走。


  直至第二日辰時(上午九時)之後,輕霧散去,金兵斥候才發現不對勁,壯著膽子湊到跟前一看,才知道是假人,再往前探了探情況,及至大同城外也未發現宋軍騎兵的影子,宋軍已不知道什麽時候離開了。


  完顏宗幹聽完斥候的回報,眉毛擰成了麻花狀。


  他憑直覺,知道這裏邊有問題,但始終想不出問題出於何處。


  按說,宋軍既主動出兵,再不濟也該保持個對峙的局麵才對,哪怕就是堵住之前完顏突合速占據的路口也行啊,起碼可以拖延一段時間。


  既然占住了路口,卻又趁夜離去,這到底是想幹什麽呢?


  完顏突合速等將領並不比完顏宗幹高明,大眼瞪小眼地瞅了小半天,也想不出什麽道道來。


  最終還是完顏突合速打斷了讓人窒息的沉默,說道:“管他有什麽花樣,既來了,大同近在咫尺,打過去就是。”


  於是,金兵分作前、中、後三軍,緩緩向前推進,直至未時(下午一時),大軍才兵臨大同城下。


  同樣在這個時候,楊再興已經追上了嶽飛和張憲的部隊。


  宗澤收到金兵到達城下的消息之時,金兵已到大同城外,看上去密密麻麻的,甚是嚇人。


  但這種陣勢也不過嚇嚇普通人,對於久經戰陣的宗澤、張所等人而言,不過是小兒科而已。


  宗澤令守城將士矮身坐於城牆垛之下,並大開城門。


  完顏突合速見城頭隻有聊聊守軍,城門卻大開,雖覺得有些詭異,仍然大喜道:“大帥,宋軍故弄玄虛爾,空城計不過嚇嚇無知小兒罷了,不如派數千騎硬衝,如能衝進去,大隊人馬隨後跟上掩殺,衝不進去也無非折損些人手,攻城哪能沒有傷亡?”


  完顏宗幹苦思良久,再次失於良策,便點頭同意:“派三千人衝城,能進則進,不能進則退。”


  隨即,三千金騎呼號而進,向城門衝去。


  宗澤眼見金騎衝向城門,不慌不忙,命士兵搬出三座床弩,架好弩箭,靜等金兵前衝。


  這床弩是張所在庫房內發現的好東西,因為金兵占據大同之後,從未遇到過敢於進攻大同城池的,床弩被深藏於庫房之中,雖蒙上了厚厚的一層灰塵,卻仍然完好如初。


  宋朝的床弩,是在唐代絞車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將兩張或三張弓結合在一起,大大加強了弩的張力和強度。張弩時用粗壯的繩索把弩弦扣連在絞車上,戰士們搖轉絞車,張開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時,要由士兵用大錘猛擊扳機,機發弦彈,把箭射向遠方。


  更令張所興奮的是,這庫房內的十座床弩都是經過改良的三弓弩,一次發射一支主箭四支輔箭,需要的人力更少,但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端的是守城利器,於是他命人全給搬到了城牆上。


  宗澤為了營造更加輕鬆的防守氣氛,緩解城內百姓的壓力,故意留了三座床弩於城門處,采用了這種方式作為開局。


  待金騎距城門僅餘百步遠時,奔馳的金兵已能看清城門內的情形時,弩箭已經帶著尖銳的嘯聲迎麵而來。


  巨大的主箭長三尺半,輔箭長三尺,一次齊發便是十五箭。


  當先一名金騎反應不及,被一支大箭穿胸而過,立斃當場!而箭勢未絕,繼續向前穿行,連續穿透五、六個金兵才最終紮在一人胸膛停了下來!

  奔馳的金兵陣形突然出現了一個空檔出來!

  床弩兵不急不躁地繼續安上弩箭,“嘭”的一聲又是十五支箭齊發。


  連續十餘輪床弩發射,數百金騎斃命!


  根本沒有人能靠近城門!


  其餘金騎終於止住衝勢,轉身便逃,大帥說了,能進則進,不能進則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