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來自馬普學會的感謝信?
親愛的陸舟教授你好,我是螺旋石7-X實驗室的克雷伯教授,我們在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有見過麵,不知道你是否還有印象。
寫這封信沒有別的目的,我僅僅是想代表馬普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有從事可控核聚變領域研究的學者、以及ITER,對你說聲感謝。
事實上,就在上個月,我們便已經完成了水冷偏濾器的安裝,但最終的效果卻並不如我們預期中的理想。
好在當時收到了PRX的審稿邀請,根據您提供的數學模型,我們重新設計了主控計算機的算法,調整了控製方案。然後,奇跡般的一幕出現了!
你無法想象當時我們有多驚訝,沿著軌道運行的帶狀等離子體至少比以前穩定了50%以上!
我相信,如果我們繼續改進控製方案,改進環形線圈的電流控製單元的靈敏度,這個數字還可以做到更大。你的數學模型中依舊有存在很大的利用空間,隻是受限於有限的技術條件,我們暫時無法將其完全開發出來。
關於那套改進之後的算法,我們會在下一屆IAEA-Demo國際研討會上進行報告。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幫你弄一份邀請函。當然,如果你沒有時間來參加,也可以留意一下官網上的論文信息。
無論如何,我必須對你說聲謝謝,而且我相信很多人,很多人都得對你說聲感謝……
讀完了這封郵件之後,陸舟的表情有些古怪。
竟然還有這麽巧的事情。
審稿人正好就是克雷伯教授?
不過想想也是,可控核聚變這個圈子就這麽大點,仿星器的研究又以螺旋石7-X實驗室為主,除了克雷伯教授之外,他也想不出來更合適的審稿人。
隻是聽說仿星器開一次機不容易,而且是按毫秒為單位在燒錢。
如此說來的話,這恐怕是PRX創刊以來,代價最昂貴的審稿了……
這時候,吉米從旁邊的草坪上走來。
“怎麽了教授?”
“沒什麽,”搖了搖頭,站在湖邊的陸舟收起了手機,“我有點事,就先回去了。這是你大學生涯的最後一次比賽了,好好加油。”
“那是肯定的!”吉米陽光地笑了笑,用開玩笑的語氣繼續說道,“我還打算在畢業之前,再捧個獎杯回來。”
無人機俱樂部的訓練繼續進行,和俱樂部的部員們告別之後,陸舟便徑直返回到了高等研究院辦公室。
就在他剛剛抵達辦公室的時候,薇拉正抱著一疊文件從外麵進來。
當看到陸舟也在這裏,小姑娘頓時眼睛一亮,向他匯報道。
“教授,這是明年春季入學的學生簡曆,我已經幫你打印出來了。”
陸舟點了點頭:“辛苦了,就放在我桌上吧。”
說起來再過幾個月又要到年底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時候他應該正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挑肥揀瘦地從這堆A4紙裏選出幾份看起來不錯的簡曆,然後抽個下午茶的時間進行視頻麵試,最終決定誰是那個能夠收到他offer的“幸運兒”。
不過今年,他不打算再招新生了。
一是忙不過來了。
二是等這批學生畢業之後,他也差不多該考慮回國的事情了。
薇拉不好意思地說道:“需要幫您整理出來嗎?”
陸舟笑了笑說:“不用了,我自己抽時間看兩眼吧。”
“那好吧。”
見陸舟不需要幫忙,薇拉點了點頭,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坐在不遠處,魏文看了眼那疊陸舟根本沒有去碰的簡曆,忽然開口問道:“今年不招新生嗎?”
陸舟:“不招了,帶不過來了。”
魏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心裏卻是懂了些什麽。
看來,自己這畢業論文得加緊了……
搖了搖頭,魏文拋開了雜念,將精力重新放回到了手上的工作中。
……
最新登刊在PRX上的論文,在等離子體物理學界引起了轟動。
準確來說,不隻是等離子體物理學界。就這篇論文所涉及到的內容而言,其影響力已經擴散到了應用數學、流體力學、甚至是水文、氣象等多個領域中。
在此之前,湍流是公認的混沌係統,而等離子體湍流更是諸多湍流問題中,最為複雜的問題之一。
對於陸舟的論文,絕大多數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均表示了相當程度的驚訝。
因為這實在是太意外了。
或者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因為陸舟解決了NS方程的千禧難題,如果不是因為宣稱這一發現的是一位聲譽良好的知名學者,大多數人甚至都更願意相信這隻是一句愚人節玩笑。
由於論文中包含了大量複雜的數學方法,對於沒有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基礎的人來說,想要看懂論文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即便有著不錯的數學基礎,也得參考此前陸舟發表在《數學年刊》上的L流形的論文進行閱讀。
然而當那些感興趣的人看完了論文,並且真正讀懂了其中的內涵之後,立刻被其中所運用到的數學方法給震撼了。
就像半個世紀前羅伯特·克拉裏南(Robert·Kraichnan)運用量子場論方法對滿足Navier-Stokes方程的湍流脈動場能量方程進行統計封閉研究時,完成了迄今為止唯一自洽的基於動量守恒第一原理的脈動結構能譜方程(DIA理論),從而創造了“現代湍流分析理論”一樣。
陸舟的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與他類似的,甚至在程度上更進一步。
而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想過,湍流問題還能這麽解!
論文刊登之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便在學術界引發了相當程度的轟動。
在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PRL)上,國際著名等離子體物理專家,德國達姆工業大學核物理與科學學院前院長迪特·霍夫曼(Dieter·Hoffmann)教授受邀撰寫了一篇評論性文章,表達了自己對這篇引起業界震動的論文的看法。
“……他在建立數學模型時運用到思路很獨特,但運用到的理論工具並非什麽創新性的東西,畢竟早數個月之前,他所創造的L流形便已經刊登在《數學年刊》上,並且在後來被用於研究NS方程的解。”
“一般情況下而言,將數學方法推廣到物理領域是物理學家的工作。而當一項可靠的工具誕生之後,被用於正確的地方也隻是時間問題。”
“如果沒有這篇論文的話,五年或者十年之內,大概也會出現類似的方法。而同樣的一幕,也本應該發生在五年,或者是十年之後。”
“隻是現在,他告訴了我們,並且將這一切提前了十年。”
-
(一會兒要去醫院檢查身體,提前更新,今天隻能一更了……在寫下這句話的瞬間,我已經預感到肯定有人會說我短了,但沒辦法,我也很絕望啊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