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從神級吐槽開始> 第七百三十六章 書信來往

第七百三十六章 書信來往

  李二點頭微笑,表示已經聽到,再詢問了一番兩個兒子後,讓兩人下去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朝廷已經決定用科舉選官,那麽頂多在這個政策上進行改變,哪有直接就從讀書人裏選的。


  難道這是農民起義,臨時組建的朝廷,急需讀書人來當官?

  李二當然不會為這點小事就去罵李泰,畢竟他也是為讀書人著想,這是不錯的,但李唐到現在已經經曆過武德一朝,貞觀一朝也必將昌盛,整個國家都在正道上,為什麽要開這些特權。


  你是讀書人那你為什麽科舉考不過,中了舉人再中進士,然後就可以直接做官,就是這麽簡單。


  還是李承乾說在了點子上,進士難考,那就減少一點難度,多錄取一些人嘛,以前每年十幾人到三十人,那現在就三十人到五十人。


  現在天下讀書人變多,還會越來越多,等以後再逐步按照情況增加錄取人數,官員的質量和數量都會增加,簡直美滋滋。


  當然,這種問題他覺得還是要征詢一下陳楚的看法,不是他事實依賴陳楚,而是對方的見解無論對錯他都願意聽,對了那不說,可以開啟他的思維,要是錯了,他剛好來一波嘲諷,這簡直爽,機會又難得。


  於是,陳楚第三次跑來商州,還是住進那個院落裏,打算休息一晚上繼續就走,就收到了李二發來的信件。


  “嗯,這個嘛,九江,現在大唐的科舉製度是怎樣的?”陳楚問九江公主,此時已經是夜晚過後,好容易和九江妹妹有相處的時間,當然每個晚上陳楚都舍不得和她分開,今晚兩人也不過才娛樂完,九江嬌軀如羊,趴在陳楚懷裏想事情呢。


  “基本是沿用武德五年的科舉製度,但皇兄也做了一些改變,比如國學生增加,重視明經進士科,不過錄用人數較少。”九江公主看到陳楚打算思考正事,自己反而頑皮起來,逗弄陳楚的胸口,用頭發給他嗬癢。


  對於考試,這個陳楚熟啊,熟的不能再熟了,都熟爛了,很有發言權的。


  但這種東西既然是沿襲下來的,就算要改變也不可能一下改變太多。


  那到底該怎麽辦呢,陳楚想到了明清時候的科舉考試,其實那個時候的科舉製度已經很嚴格了,除了考試內容值得吐槽,因為太過重視八股文,其他似乎也沒什麽毛病。


  而隋朝時開始的科舉製度,到現在的話極不完備,有很多吐槽點。


  就比如這個時候的秀才吧,其實非常牛叉,比舉人牛的多,因為唐朝的秀才要求很高,必須對治理國家有相當高的見解,但這種人才太少,而每州推薦上來的人一旦考不中秀才,還可能被懲罰,這種蛋疼的製度也使得秀才一科到後來名存實亡,所以這不需要改變嗎。


  再比如國學生參加考試,到貞觀後期動輒就是八九千上萬人的規模,這些人在各級官學裏讀書,而民間自學成才的讀書人卻很少,以至於被大大擠壓了空間,官場成為了國學生的官場,這不該改變嗎。


  還有逐層向上的考試製度也有很大的問題,混亂無比,而在後麵朝代已經有明確清晰的規章製度,一層層往上考,考不過下次再考,每三年篩選一次人才,比每年考試要穩定的多,這不值得提倡嗎。


  所以陳楚現在不打算推行現代那一套,辦學校可以,考試還是按現在的製度來吧,真要高考那也完全不適合,一點土壤都沒有,反而弄巧成拙。


  “妹妹,你看我這樣想你覺得怎麽樣。”陳楚轉過身來,把九江亂動的小手按住,說起正事。


  “什麽妹妹,要不然喊寶貝,要不然喊九江妹妹。”九江臉紅道,隻這兩個字給人誤會怎麽辦,他們可不是什麽兄妹。


  “噫,當初誰聽我喊寶貝被惡心害羞的不行,現在又非要我喊了?”陳楚說道,九江不堪其羞,立馬背過身去不看他,陳楚從後麵抱住一番撫慰,這才讓九江重新露出笑容。


  “我是這麽想的啊,你看,我們把考試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童生試,什麽叫童生試呢,就是把民間參差不齊的讀書人進行統一考試,每年一次,由各縣級單位舉辦一次,考而不中者,叫童生,考中的,叫秀才。”


  “然後第二層叫做鄉試,之前的童生試不是在各自州縣舉行嗎,這鄉試就在每個省的省城,哦不對,是每個道最大的州城舉行,從每一道裏選擇最優秀的秀才出來,考中者叫做舉人,考不中的話就三年以後再來考。”


  “在每個道考完了,接下來就要到都城長安來考,這個叫會試,由禮部官員負責組織,考中的就叫進士,一共錄取三百名進士。”


  “會試考完了,該進行最後一步了,就是殿試,什麽是殿試呢,就是這三百個進士上朝來,由皇帝親自主持出題,主持考試,然後來挑選其中的佼佼者,並進行排名。”


  “所以其實科舉考試其實就是三個階段罷了,到了會試結束時,三百個進士的名額就決定了,殿試隻是決定他們的最終名次。”


  陳楚說著,九江公主聽著暈暈乎乎,感覺好有道理,又有點新奇。


  如果這隻是陳楚說的科舉製度,那似乎確實比大唐現在的要簡單幹練不知道多少倍啊。


  “具體考什麽呢?”九江又問。


  對於這個陳楚倒是沒有進行改變,他覺得唐朝的考試內容還是比較務實的,特別是唐太宗注重務實和讀書相結合,既要有才華也要有實幹,無非就是對科目進行調整,相信民間辦學上來了,朝廷上麵自然會調整科目,不需要他多操心。


  別忘了,就算陳楚不來,這貞觀年間也是中國古代封建曆史的巔峰之一。


  “如果是這樣的話,有的道搞不好會收貨很少,甚至顆粒無收啊。”


  九江苦笑道,各道內舉辦鄉試這沒什麽,道內選拔人才嘛,可如果都集中到都城裏,像劍南道、山南道這些地方,唉,想想估計都慘,那些地方根本沒有什麽讀書人。


  “這沒有什麽辦法啊,所以說我們就要加強這些地方的建設啊,另外,還要增加人口,讓這些地方早點不再是不毛之地,這樣讀書人就多了,以後考試也會有更多斬獲。”


  陳楚說道,你可別說古代教學水平的差別,就放在現代那不也是?西北教育能跟華東比嗎,顯然沒有可比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