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最校長> 第106章 新聞大師!

第106章 新聞大師!

  任風有些哭笑不得,「沒事,年輕人嘛,火氣總有點旺盛。」


  「不過我現在沒處去了。」


  「沒事,正好我這段時間,也是打算直接組建報社了。」


  「真的?」彭仲宇眼睛都亮了。


  「嗯,會很快,也就這幾天的事情,等到時候我再給你信息,你這段時間,也先好好休息一下。」


  「行。」


  掛了電話之後,任風的腦袋也是快速轉動了起來。


  這是他計劃發展裡面的拼圖之一,打造一個綜合性的傳媒平台,而這個平台,目前包括報社、原創視頻網站,如果再細分,視頻網站裡面,有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


  這樣做的話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個平台,可以極大地訓練出各個專業的人才,新聞記者、播音員、攝影師、攝像師、後期剪輯、演員等一系列學生。


  任風快速將腦袋裡的想法過了一遍,隨後又是直接調出系統。


  「系統,幫我搜一下新聞學的大師。」


  而隨著任風的命令,腦海之中人物面板上,嘩啦一下,如同一長串人群直接撥了過來,中外的大師都有,之前的法拉奇也在。


  不過除此之外,又是多了很多人的頭像。


  約瑟夫·普利策:美國大眾報刊的標誌性人物,普利策獎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創辦人,被公認是19世紀70—80年代「新新聞事業」的創始人。在1882年收購《世界報》后,開始發展極快,後來和威廉·赫斯特《紐約新聞報》競爭,引發「黃色新聞」風潮。目前召喚該人物所需學校聲望值:1000點。


  卡爾·范安達:《紐約時報》的傳奇編輯,第一個報道泰坦尼克號沉默。在他的掌控下,《紐約時報》創造了銷量的奇迹。目前召喚該人物所需學校聲望值:1000點。


  任風內心嘀咕了一下,怎麼都是外國的,說實話,新聞史他還是了解一些,美國的新聞史的確有很多大師,無論是在扒糞運動中還是水門事件里,亦或者二戰後,都有很多名記,但畢竟是老外,他們秉持的自由主義新聞思想,還是有些不太適合這裡,這個世界的中國,只能算一半自由主義新聞思想,沒有佔主流。


  這些人會召,但不是現在。


  還是看下中國的好了。


  隨著任風的再度下令,很快面板上又是只剩下中國的新聞大師了。


  而看到第一位大師的名字時候,任風有些愕然。


  曹林:大師級新聞評論員,中國青年報編委、社評部主任、首席評論員,著有《時評寫作十講》、《拒絕偽正義》、《不與流行為伍》。評論深刻尖銳,切中利弊,令人深思。目前召喚該人物所需學校聲望值:1000點。


  「系統,你確定不會,侵權嘛?」


  曹林啊,曹林還活著吶。


  「你都不在那個世界了,還在乎那麼多侵權和合理問題幹嘛?」系統聲音平靜。


  哦,也對,只不過任風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是有點懵。


  算了,還是看下民國的吧,他要找的,還是編輯和記者這一類,目前的評論,暫時不太需要。


  中國的新聞史,應當是伴隨著鴉片戰爭開始的,由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辦報,後面才逐漸發展起來,經過了幾個時期,一個是王韜的《循環日報》時期,再到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維新派報刊,再到孫中山等人的革命派報刊,最後是兩黨之間的報刊,大致就是這麼劃分。


  在這段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的優秀新聞大師,包括太祖等人,當年都是辦報起家的。


  這些新聞大師,的的確確是甩現在的傳媒記者編輯一大截,十條街都遠遠不止,拿最簡單的標題黨來說,民國那些新聞大師,才是真正的標題黨。


  舉幾個例子,當時何應欽任湖nan省代省長時,有一年清明節曾去嶽麓山掃墓。當時據官方要求,各報必須及時配發新聞,指令標題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其母之墓》。


  不料,翌日某報卻把標題改為《何省長昨日去嶽麓山掃他媽的墓》。


  這一語雙關的妙題,簡直是絕了。


  《物價容易把人拋,薄了燒餅,瘦了油條》,這個標題,也是在物價暴漲的背景下擬出來的,妙用了李清照的詞。


  日軍在大亞灣登陸時,GD省主席吳鐵城,廣州市長曾養甫,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均不戰而逃,廣州淪陷。


  香港某報憤慨地將失地事件與三人名字巧妙地嵌在標題之中,即成:「余漢無謀、吳鐵失城、曾養離甫」,極為辛辣。


  《公教人員不是東西——是東西也應當漲價》,這個標題,是在1947年,金元劵大貶值,民不聊生,工薪階層苦不堪言的時候提出來的,詼諧幽默。


  這些民國新聞大師的能力,當真是甩現在網路上面標題黨一萬倍。


  任風快速看著,這些新聞大師包括很多人,邵飄萍、史量才、黃秋生、張季鸞,一個個的人名都是閃現在面前,其中鄒韜奮、范長江兩人也在,這兩人名字命名的韜奮長江獎,算是目前中國新聞界最高的獎項了。


  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是大名鼎鼎。


  在深思熟慮了之後,任風終於確定要選的兩位大師了。


  「恭喜宿主,消耗1000學校聲望值,召喚邵飄萍成功。」


  「邵飄萍簡介:民國時期著名報人、《京報》創辦者、新聞攝影家,是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奠基人,被後人譽為「新聞全才」、「亂世飄萍」、「一代報人」、「鐵肩辣手,快筆如刀」。1926年因發表文章揭露張作霖統治的種種黑暗,而被張作霖殺害。有「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之稱。」


  「邵飄萍背景修改……修改中……修改完畢。」


  「從大學畢業的邵飄萍,對目前現在的新聞現狀極為失望,他堅信真正的新聞應該是到現場去,而不是在網路上轉發編造,那不叫新聞,那叫謠言。他想要改變現在的新聞現狀,本來打算進入到南方報系的他,卻因為你的一封信,改變了想法……」


  嗯,邵飄萍,可以看成是現在《新京報》的祖師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