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印度人最後的掙紮
就在印度人的海軍被美國人全滅的時候,天朝同樣沒有放印度陸軍。在打退印度人對列城的反攻之後,天朝進行了斯利那加攻堅戰,成功的攻下了斯利那加。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印度軍方最有影響力的阿格尼霍特裏上將甚至沒有精力關注海軍的戰鬥。
原因無他,在新德裏的強烈要求下,斯利那加保衛戰被打成了決戰,印度陸軍和天朝陸軍的決戰。
或者說得更嚴肅一點,這是印度對天朝的決戰。
對於印度而言,這是一個絕對愚蠢的決定,因為在斯利那加印度沒有任何擊敗天朝的籌碼。
但是阿格尼霍特裏上將沒有能夠說服國會那些愚蠢的議員。這些完全不懂軍事的議員單純的認為在天朝和美國人進行大規模的戰爭之後,這兩個國家都已經虛弱不堪了。
阿格尼霍特裏上將覺得自己沒有看出這兩個國家的虛弱不堪,但是他看出看了印度的虛弱不堪。
對於天朝而言,進攻斯利那加是數十年以來打得第一場城市攻堅仗。在以前,這種工作他們隻在演習中做過。同時,這也是陸軍第一次依托於空軍進行配合作戰。對於空軍而言,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好在,他們都通過了考驗。
斯利那加戰役的結果雖然不出國際社會的預料,但是發展狀況卻超出不少人的估計。在斯利那加開打之前,不管美國人也好還是俄羅斯人,都對戰況做了一定的分析。
當然雙方在帶著某些感情色彩的情況下,都模擬的有些偏差。俄羅斯人給模擬成了第二次車臣戰爭,而美國人給模擬成了費盧傑。在作戰手段上,美國人認為中國會炸彈洗地,而俄羅斯國防部則認為會大炮開路。
從手段上將,這兩種判斷都不錯,除了解放軍直接用大型運輸機把坦克機降進去這一點出乎意料。戰役結束之後,美國人和俄羅斯人都提出了要去斯利那加參觀的請求。郭永圖想了想,跟張雲川一合計,就允許了。而且張雲川還指示各參戰部隊“讓他們敞開看。”
當然這個敞開看也是有目地的。現在以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地位,沒有什麽好藏著掖著的。看了不能白看,讓美國人看主要是互相了解一下底細。而讓俄羅斯人看則是想賣給他們點兒東西。
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俄羅斯都是天朝武器的主要供應方,但是在天朝的軍工開始積累和爆發之後,天朝對於俄羅斯軍工的依賴就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了俄羅斯開始逐步依賴天朝的現象。
對於參加攻堅的而言第十二裝甲師而言,對斯利那加的攻堅戰則是一個非常寶貴的記憶,雖然這是一直有著傳統、有著曆史的老部隊,但是對於第十二裝甲師現在的主戰官兵而言,曆史這個詞第一次出在他們的身上。
這些曆史是用血來寫成的。
斯利那加戰役結束之後,各參戰部隊核實戰果和統計傷亡人數,戰役過程中共有415名戰士傷亡,其中犧牲182人。這些傷亡中,幾乎有三分之一是在淩晨四點左右,出現火力空隙的時候造成的。
陸軍第一次利用空投進攻一座擁有嚴密防禦的城市,有一些細節是完全不知道的。最簡單就是火力的配比。按照原本的經驗配比的火力帶來了一個巨坑,導致第一波空投和第二波空投的間隙出現了不銜接的地方。
在第二波空投到來之前,第十二裝甲師的彈藥不足了。
在戰役結束後的得失總結上,基層指戰員們提出了這樣幾點。
基層班排裏精確射手問題,大部分的精確射手隻有普通的白光鏡子,配屬的微光和熱像儀沒法接到槍上。雖然步兵排班裏有榴彈和單兵火箭,但是火力持續性是問題。在四點多的時候,班排的火箭和榴彈已經基本上告罄,精確射手因為觀察問題無法做到壓製對方。而大口徑機槍雖然有瞄準具,卻移動不便也不好上房。
第二點,裝甲部隊的榴彈和破甲彈問題。支援作戰中,27式輕型主戰坦克發揮了重要支撐點的作用。無論對印軍的坦克還是裝甲車輛,都造成了巨大的殺傷。還湧現出了像安卡林這樣的王牌坦克手和王牌車組。但是另一個問題也很突出,那就是27式的載彈量和彈藥分配問題。
27式輕型主戰坦克在限製體重的情況下保障裝甲和火力的同時,又弄了裝彈機和隔艙化,這樣一來性能有保障卻犧牲了載彈量。和其它主戰坦克動輒四五十發彈藥不同,27式比他們少了近三分之一的彈藥攜行量。這在普通作戰中沒啥,大不了彈藥車上來伺候。
但是在斯利那加裏是機降作戰,它就指著那三十二發炮彈打仗呢。而解放軍也是頭一次把坦克用飛機運進去,各坦克排也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麽比例裝彈藥。除了十發穿甲彈,剩下的五花八門,裝什麽的都有。
多裝了破甲彈的就杯具了,國產破甲彈一直在破甲深度上下功夫,在新型銅鎢鎳合金藥罩研製成功後,國產破甲彈的破甲深度已經穩穩的站上了彈藥口徑的十倍以上。破120的深度在1200mm以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相應的,破甲深度越高,說明裝藥的能量全被轉化成了高密度金屬射流的速度。破120的金屬射流速度已經超過了8000m/s。這已經跟線切割沒啥區別了。用這種破甲彈用來打混凝土等建築物時,後效低的可憐。參戰的指戰員們大部分都表示,起碼27式輕型坦克,應該配備一種破甲深度和後效存在一種平衡的多用途彈,既可以用來打工事,輕裝甲目標,也能用來殺傷人員。
不少坦克在打光了榴彈之後,裝載的破甲彈在對付步兵時,派不上任何用場。這也是一些不必要的傷亡出現的原因之一。
另外總部估計會遭受較大傷亡的清掃作戰卻沒有多少戰士犧牲。在大勢已去,而自身的性命又都在152mm口徑火炮的直接瞄準下,大部分的印度士兵選擇了投降。在第二天的下午,整個斯利那加的街區都已經清掃完畢,83式加榴炮沒有一台打光彈藥,很多時候,這些能發出巨大響聲的東西僅僅一發榴彈進去,就會趕出一群舉著雙手的印度士兵。畢竟自己再拚命也已經無濟於事,還不如體麵的投降的好。
唯一例外的是第五山地步兵師的師長。他在安排自己的副手和參謀們向解放軍投降之後,從容飲彈自盡,避免了印度人上來就被俘虜一名將軍的尷尬局麵。
當然,倒黴的不止這位印度人的師長,前線負責總體指揮的帕奈克陸軍中將,在斯利那加戰役的結果傳到新德裏之後,立刻成了眾矢之的。那些不懂軍事卻對政治鬥爭非常在行的國會議員們都像瘋狗一樣撲向可憐的中將先生。
各種質詢,中傷,一個接著一個,甚至有議員表示,帕奈克中將應該像他的部下一樣,自殺謝罪。一時間,這位前些日子還是對巴基斯坦那作戰的英雄,轉眼成了人人唾棄的喪家之犬。
為此,帕奈克陸軍中將向阿格尼霍特裏上將提交了辭呈。
但是阿格尼霍特裏卻駁回了他的辭職請求,並在晉級內閣會議上將斯利那加被攻陷的責任一力承擔。而索拉雅·甘地和內閣總理也都顧忌軍方的情緒,決定繼續讓帕奈克擔任前線指揮官的職責,僅僅由賽馬場7號出具了一份申飭電文了事。
但是,對於中方攻占斯利那加後印度如何應對,晉級內閣會議上沒有提出任何方案。不僅索拉雅·甘地沒有提任何關於軍事部署的事情,連阿格尼霍特裏也三緘其口。倒是在會議上,政治手腕老辣的索拉雅·甘地提出了一個十分可怕的構想。
中方可以在四十八個小時之內奪取一座堅固設防的城市,那麽西姆拉和昌迪加爾還能夠成為印度平原的屏障嗎?一旦中國人再現1962年的情景,新德裏會變成什麽樣子,各位的政治前途會變成什麽樣子。
同是***,印度毛派會不會在中國人的支持下壯大呢?她揮舞著一份關於中國土地改革的文件,向與會的各個議員們描畫了一個中國人占領印度,強製進行土地改革,議員們的家族產業全部被瓜分的可怕場景。
新德裏的安危也好,中國人是不是入侵也好,這些議員們根本不在乎。但是一旦剝奪他們的土地和資產,這就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了。深悉一種恐懼需要用另一種各大的恐懼來壓製的索拉雅擊中了所有議員和內閣成員的要害,讓他們剛剛顯露出來的媾和的念頭在還沒有發芽的情況下就被掐斷了。
但是,前線的狀況呢?僅僅描繪這種恐怖場景是沒有用的,軍方如何應對才是關鍵。但是就在這個問題上,兩個最關鍵的人都沒有表態或者命令。
但是有小道消息說,阿格尼霍特裏上將曾經和總統在賽馬場7號爆發了激烈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