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無事獻殷勤
唐初時期沒有五個兒子的竇名人叫燕山,然而卻有一個有五個兒子的竇略。竇琮聽到陳應教導武元慶、武元爽朗誦:「竇燕山,有義方,教子五,俱名揚。」,很自然的聯想到了他的曾祖父竇略。
竇略有五子,分別是竇興、竇拔、竇岳、竇善、竇熾。每一個都有非常大的名氣。竇岳任北魏清河、廣平二郡太守,英年早逝。竇善北魏中軍大都督、南城公從魏孝武帝西遷,仕至太僕、衛尉卿、汾北華瀛三州刺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永富縣公。竇熾為贈少保、柱國大將軍、建昌公。竇興為大宗伯(註:《周禮》謂春官之長為大宗伯(tài zōng bó),掌禮制,爵為卿。是相當於隋唐時期的禮部尚書。竇拔為北魏殷州刺史(今河北隆堯東)。
事實上竇略的五個兒子,最次的做到了兩郡太守(正四品上),最高的做到太傅,可謂之人臣的巔峰。這個時期的竇氏,一門五子,三公一侯一伯。特別是竇岳、竇善、竇熾三個人,成了竇氏三房始祖。
陳應絕對沒有想到事情會這麼巧合,要說竇略教子無方?恐怕竇燕山活著也不會自認為,他比竇略強。
可是那麼問題來了,竇略跟竇燕山並沒有半點關係?陳應如此編竇氏,一旦把這個謊言彌補不好,就很可能惹禍上身。當然,圓好了這個謊,好處自然也不會少。畢竟竇琮也算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堂舅。
陳應還算有點急智,這個時代的所謂辯才無雙,其實無非是博覽群書,頭腦靈活,偷換概念,想了一圈,陳應訕然的笑道:「竇氏避竇武之難,亡奔匈奴,遂為部落大人。」
竇琮點點頭道:「不錯!」
「紇豆陵氏世居燕山左近?」
「然也!」
「那武昌孝公謂之竇燕山有何不可?」陳應笑眯眯的道:「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俱名揚。」
竇琮滿意的點點頭道:「自然可以。」
說著,竇琮疑惑的望著武元慶和武元爽。
陳應此時對於竇琮的到來也是充滿疑惑,突然轉念一想,恐怕竇琮身懷著李淵的重大使命。所以陳應不敢怠慢,陳應指著武元慶和武元爽道:「這二位是義原郡公的大郎元慶、二郎元爽!」
武元慶甚是乖巧,拉了一下弟弟武元爽,齊齊向竇琮拜道:「元慶,元爽,拜見竇公!」
竇琮因為是在李淵起兵之前投靠了李淵,況且他又是李淵岳父竇毅的堂弟,李淵便為竇琮為右統軍大都督李世民麾下的統軍之一,他曾跟隨劉文靜攻打屈突通,後來李淵登基為帝,竇琮也跟著水漲船高,封為扶風郡公,左屯衛將軍。
竇琮點點頭拿起陳應書寫的兩張紙,兩張紙上其實只有區區四十八個字:「人之初,牲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芶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俱名揚。」
竇琮疑惑的望著陳應道:「陳大將軍,你這是?」
「哦,這是義原郡公夫人委託在下教導二人識文弄墨!」
陳應剛剛起了一個頭,竇琮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武士彟喜歡在向滿朝勛貴大散其財,結交朋友,真正的貴族,誰也不拿武士彟當回事。想來陳應此時還沒有認祖歸宗,一旦弄清楚他是侯莫陳氏之後,估計也會與武士彟劃清界線。
陳應接著道:「應,初為人師,唯恐誤人子弟,只好儘力施為,突然發現如今還沒有蒙學教材,應不自量力,就親自編撰一書,初名為三字經……」
就在陳應介紹的時候,竇琮心中對陳應頗為不以為然:「小小年紀,也敢為人師?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果陳應只是洛陽陳氏,哪怕他是潁川陳氏之後,竇琮也把罵到陳應臉上,可是陳氏真姓侯莫陳,是侯莫陳宗的孫子。
要細論起來,陳氏的父親侯莫陳芮的父親,官職還在竇熾之上。至於侯莫陳崇更是甩了竇略不止一條街。對於西魏八大柱國家族,竇琮還真不敢太過放肆。
接著他翻開了下面一張紙,上面赫然寫著:「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學親友,習禮儀……
可是看了後面的字之後,竇琮隱隱感覺這陳應這絕對不是無的放矢。
竇燕山,有義方。
難道說侯莫陳氏是用這種方式向扶風竇氏示好?
如今侯莫陳氏不比從前,然而卻有了隱隱崛起的跡象,陳應無論如何這一次回朝都會封公,封為右武衛大將軍,十六衛大將軍,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官職,況且其堂兄侯莫陳虔會銀青光祿大夫,廣平郡公,一門兩公,放在長安城也不會被人輕視。
事實上,莫侯陳氏的底蘊遠比表露出的簡單,侯莫陳氏在嶺南十七州經營了兩代人,就連嶺南馮氏也比不上。在這個時侯,李淵需要倚重侯莫陳氏的地方還真不少。
況且,李淵已經有意與侯莫陳氏聯姻,以陳應今時今時的地位,根本不需要這般。
寫書讚美竇氏祖宗這樣的事情,如果臉皮不厚還真做不出來。
想到這裡,竇琮心中一動。回去一定將侯莫陳氏有意與扶風竇氏示好的消息傳達到。
身份相差無幾的時候,哪怕任何一個不經意間舉動,都會被錯誤的解讀出很多種意思。
竇琮沖陳應道:「武功侯想出去,只怕找不到印刷坊吧!」
陳應點點頭道:「確實是如此!」
在這個時候,書籍還是依靠書抄,雖然有雕版印刷,不過同樣掌握在世族門閥手中。竇氏與侯莫陳氏並不一樣,侯莫陳氏以武勛起家,而竇氏卻是以文略幫助魏孝文帝漢化拓跋鮮卑,漸漸成為文宗世族門閥。竇氏門丁興旺,獲得的將軍之職其實也不算少,然而除了一個竇熾以外,其他在軍功方面毫無建樹。
特別是他的哥哥竇軌,事實上李世民的第一場敗仗,正是因竇軌輕敵大意所致。
竇琮道:「等新書成稿之後,我們竇氏可以替武功侯刊印一千冊!」
「那實在是太感謝竇公了!」
陳應其實心中也暗暗嘀咕,無事獻殷勤非奸既盜。
竇琮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