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傷亡
三日後,長安城內,興慶宮,勤政務本殿。
李隆基身穿紫色天子袞服,端坐在龍椅之上,神情比前幾日要好上一些,但仍是顯得憔悴和焦慮,高力士手執拂塵站在他的身旁,時不時用關切的目光掃向李隆基這邊。
丹陛之下,十幾名朝臣站成兩排肅立,沈鋒正在其中。
眾臣簡短行禮之後,李隆基面色凝重,看著沈鋒問道:「沈將軍,在潼關外黃巷坂之中遇襲的那七萬神武軍,傷亡情況到底如何?」
李元正此時正在長安城內養傷,而今日也並沒有出現在這朝堂之上。聽李隆基這樣一問,沈鋒立刻出列,躬身答道:「啟稟陛下,戰場清理完畢,傷亡情況也是剛剛才清點出來。李元正將軍率領七萬神武軍在黃巷坂的那條窄路之中,驟然遇到安祿山叛軍的襲擊,前後道路被堵,箭矢和落石從天而降,身處險地無法還擊,實在是傷亡慘重。七萬神武軍,總共傷亡近四萬人。」
一聽到這個數字, 朝堂上的眾臣都是吸了一口涼氣,面面相覷。
黃巷坂之戰他們也是已經聽說了,從遭到伏擊到戰事結束,總共也就是兩個多時辰的時間。
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七萬神武軍的傷亡竟然是如此之大,一大半都已經折損。
也難怪,何千年在黃巷坂那條五里窄路兩側設下伏擊,用箭雨和落石來擊殺神武軍,不僅自己這邊沒有傷亡,殺戮的速度也很快。
也幸好沈鋒及時趕到,用火攻的辦法逼走了何千年率領的叛軍,李嗣業強攻打開入口,這七萬神武軍才沒有全軍覆沒,主帥李元正才沒有為國捐軀。
李隆基微微閉眼,也是心痛不已,這十萬神武軍可是他大唐皇家的精銳之師,是拱衛京師長安的一支極為重要的軍事力量,現在就因為這樣一次伏擊,一大半的兵士都已經損失,主帥也是負傷,傷亡實在是巨大。
而正是因為自己之前過於相信那安祿山,派出了那七萬神武軍去往他的平盧藩鎮,去給安祿山當援軍,這七萬神武軍才會遭受如此重大的損失!
沉默,大殿之中是死一般的沉默。
片刻之後,李隆基睜開眼睛,臉上是憤恨的神色,怒然說道:「這個逆賊安祿山,朕要將他千刀萬剮,碎屍萬段!」
「是啊,這惡賊安祿山罪惡滔天,天理不容!」
「真是該千刀萬剮,這安祿山是我大唐的千古罪人!」
「背信棄義狡詐兇殘,定然是人神共誅之!」
朝堂上的眾臣也開始跟著李隆基附和起來,一個個臉上也都是憤然無比的神情。
看到這番情景,沈鋒的心中則是一陣冷笑。
之前安祿山也曾經出現在這勤政務本殿之上,當時他可是風頭無兩的三鎮節度使,李隆基的義子。
而這些義憤填膺的大臣們,當時可都對這位大唐獨一無二的胡人節度使是畢恭畢敬,有的還是爭相巴結討好。
而現在形勢一變,完全又是另外一副嘴臉。
此時楊國忠出列,面色肅然,朗聲說道:「陛下,這安祿山狼子野心,剛剛叛逃出長安沒多有,就對我神武軍暗下殺手,實在是罪無可赦!臣建議,朝廷應儘快出兵,徹底剿除安祿山和其逆黨!」
一聽這話,李隆基的面色沒有任何的激動,反而是有些陰沉。
其他的一些文臣們也跟著附和:「是啊,咱們應該儘快出兵,剷除這個安祿山!」
「陳大人,你是兵部尚書,此事你怎麼看?」沉默片刻,李隆基看著站在一旁的陳玄禮問道。
站在這朝堂之上,陳玄禮的面色一直是極為凝重。聽李隆基這麼一問,陳玄禮稍稍怔了一下,隨即出列,躬身答道:「楊大人說的不錯,安祿山這等罪大惡極的逆賊,朝廷定然會剷除之。可現在才過了幾天,神武軍又是遭受重挫,此時朝廷出兵,實在是有所困難。」
楊國忠根本不懂什麼軍國大事,聽陳玄禮這麼一說,立刻轉頭問道:「剷除一個叛逆臣子,我大唐天威赫赫,有何困難?」
陳玄禮面色一冷,立刻答道:「我大唐自然天威赫赫。但我大唐之兵,在藩鎮,在邊陲,不在京畿。在長安城內,除了十六衛共計五萬人馬之外,就是城外駐紮的那十萬神武軍了。而現在神武軍已經折損大半,長安城內十六衛的兵馬也不能夠調用,從西域和其他藩鎮調兵也需時日,現在讓朝廷立刻出兵剷除叛逆,實在是有所難度。」
陳玄禮這番話,說的正是實情。大唐的軍力部屬,側重藩鎮和邊陲,中央的軍事力量反而是薄弱。在太平的時候看不出什麼問題來,可一旦出現內部叛亂,這其中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而這般情況,和李隆基也是有著直接的關係。
聽完陳玄禮這番話,李隆基的面色更加陰沉了,默然無語。
沈鋒心中一想,陳玄禮這番話說的直接,恐怕會讓李隆基心中有所不悅。既然陳玄禮當著眾臣的面已經是把話給挑明了,自己索性再接著多說一些,也幫陳玄禮分擔一下。
再說了,這個楊國忠恐怕和地劫堂主安牢山暗中也有勾連,沈鋒也想點點他。
只聽沈鋒看著李隆基接著說道:「陛下,剛才陳大人說的沒錯,朝廷現在出兵剷除叛逆,實在是有所困難。不僅僅是剛才陳玄禮大人所說的那些,安祿山在他那三個藩鎮之中都是擁有重兵,我大唐兵馬幾乎有一半都在他的手上。而且安祿山大肆任用胡兵胡將,他們對安祿山的忠心,要遠遠勝過對朝廷!安祿山若是能活著回到自己的藩鎮,定然會起兵叛亂,到時候的形勢恐怕更為危急!」
沈鋒這番話說完,朝堂之上出現了竊竊私語的聲音。
李隆基面色陰沉,仍舊是默然不語。
沈鋒又接著說了一句:「還有,就怕那安祿山和安牢山兄弟二人在長安城內還有眼線和耳目,與其倉促出兵,倒不如先肅清這朝野內外,以免泄露軍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