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七回舊事
鎮國公老夫人聞言,沖貼身媽媽一使眼色。 待後者會意,將屋裡服侍的人都帶出去后,方繼續說起顏二夫人道:「你可不是小人之心嗎。按照當初你的邏輯,明明是昕丫頭先害了夷光,後邊兒你不但不知錯,不悔過自己教導無方,反而心生怨懟,又與新安王府那禍害聯起手來想害她,她就該不但不管昕丫頭母子三個的死活,反而該以牙還牙才是,這樣旁人也說不出她的不是來,畢竟連孔聖人都說了『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她做什麼都是你們應受
的。可她做過什麼了?什麼都沒做過,還我一開口,便不計前嫌說定會保得昕丫頭母子平安,到了這個地步,你若還要心存怨懟,我也無話可說了。」
顏二夫人忙道:「娘言重了,我沒有心存怨懟,我是真的知道錯了……」 「真的?」鎮國公老夫人哼笑道,「你真的一絲一毫的不忿與怨懟都沒有了?我可不相信,婆媳這麼幾十年了,我自問對你還是有幾分了解的,旁的都罷了,就是心眼兒太小。不過就算你還有不忿與怨懟,我也管不了你,只能說,你有不忿與怨懟都沖著我便是,別再沖著夷光了,你是我親兒媳,昕丫頭是我親孫女,打斷了骨頭連著筋,我再恨鐵不成鋼,到頭來也不可能真不管你們,真由得你們自生自滅
,夷光卻與你們什麼關係都沒有,她可沒那個義務一再的原諒寬宥你們,她也再不是當年的她,真惹急了她,指不定我也救不了你們。」
顏二夫人在鎮國公老夫人說到『你有不忿與怨懟都沖著我便是』時,已忙忙跪下了。 這會兒等婆婆說完了,方羞愧的說道:「娘,我是心眼兒小,可這幾年下來,也足夠我明白您的苦心了。我也不瞞你,方才乍見康寧縣主時,我的確還有那麼一絲絲的不忿,但看到她那般的磊落大度后,已經盡消了……我自己吃苦頭便罷了,我到底活了這麼幾十年了,我那些所謂的苦頭細究起來,其實也算不得苦頭,不過是作繭自縛而已,可昕丫頭還這麼年輕,人生才剛剛開始,好容易眼看要苦盡甘來
了,我若還一味的作繭自縛,甚至繼續影響她,她這甘怕是也來不了,只能一直苦下去了,所以我是真的明白了,她也是真的明白了。」
顏二夫人當初也被送回西北老家后,一度怨天怨地,消沉至極,還是想著不能任由女兒這樣下去,真蹉跎了一輩子,才慢慢兒的振作了起來。 她雖是犯了錯被送回西北老家的,到底是鎮國公府的二夫人,鎮國公府更是不差錢兒,老家也是一樣的高房軟枕,奴僕成群,何況顏二老爺與他們的兩個兒子也時常打發人送信送東西的回去給她們母
女,更沒人真能限制她的自由。
於是一來二去的,與當地的官府和總兵府的夫人太太們,都有了往來。 大家雖猜到她們母女好好兒的京城不待,卻回了西北老家來「養病」,必定有緣由,指不定還是鬧出了什麼醜事來,所以不得不回老家來躲避,滿大周難道哪個地方的大夫,比得過京城的太醫們,又有
哪個地方的藥材補品,種類品相比得過京城的不成?
也因此,顏昕的名聲在西北老家的上流圈子,其實也不大好,大家私下裡提起來時,表情都頗微妙。
但鎮國公府又著實顯赫,沒有機會結識顏家的人,尚且要創造機會結識呢,何況還有現成的機會與人選呢?
有幾戶人家,譬如甘肅楊總兵家,再譬如甘肅行都司的幾位大人家的家眷,都在與顏二夫人有往來后,越發的殷勤。 他們這些鎮守一方的外將雖手握兵權,卻只在當地有權有勢,京城卻是鞭長莫及,有人有意下絆子時別說提前知道,加以挽救了,連絆子都已下了,只怕他們都還不知道,得等問罪的欽差都在路上了
,方知道壞事兒了。
因此哪家不希望與京城的顯貴們搭上關係,關鍵時刻,替自家周旋一二呢?
就更不必說軍餉啊軍糧這些事,都得朝中有人才更好辦事了。 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這幾家便都先後向顏二夫人流露出了求娶顏昕之意,名聲差點兒就差點兒吧,關鍵是她背後的大樹,何況人她們也見過了,言談舉止就是與她們當地的姑娘小姐們不一樣,性子
看起來也極好,就是身子的確弱了點,指不定還真是回來養病的呢?
顏二夫人喜之不迭。
她知道女兒回京城是休想再尋到什麼好親事的了,何況三五年內,她們母女哪像會回去機會的?
便真能回去,女兒的年紀也已大了,能嫁個什麼好人家?
倒不如就在老家擇個最好的嫁了,那顏曦那般張揚高調,婆婆又偏心成那樣兒的,不也只是嫁了個總兵的次子么?
於是斟酌比較再四后,與甘肅總兵的夫人楊夫人,交換了庚帖,將顏昕許給了楊總兵的嫡次子,等兩家都下過小定后,才寫了信送回京城,告知顏二老爺此事,並讓他稟告老鎮國公和鎮國公老夫人。
意思很明白,女兒都要出嫁了,總不能就讓她在老家冷冷清清的出嫁吧?
讓顏二老爺無論如何都要說服了老鎮國公和鎮國公老夫人,儘快接了她們母女回京備嫁。
不想卻讓鎮國公老夫人怒上加怒,就算兒女親事從來都是「父母之命」,他們做祖父母的管不著,顏二夫人當娘的也太過分了,下定之前她不該先來信與丈夫商量,徵詢他們老兩口兒的意見么?
他們難道會害自家的骨肉不成?
眼裡沒有公婆便罷了,竟連丈夫都沒有了,等小定都下過了再來信,還來信做什麼,是報喜呢,還是故意示威,惹他們生氣呢?
於是發了話,不許接顏二夫人和顏昕回京,就讓她們在老家備嫁出嫁,至多只讓顏二老爺做父親的和顏昕的兩個兄長,屆時回去送她出嫁便是。
嫁妝也是除了公中的兩萬兩,自己再無填補,只沒過問二房要添補多少,也沒過問府里眾人要給添多少的妝而已。
可她的態度都擺在這裡了,誰敢給多添了,白惹她不高興呢? 都只象徵性的添了一些,既討了婆婆太婆婆歡心,又自己得了實惠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