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零回備嫁
於是到得午時,許夷光終於隨了承恩侯太夫人婆媳一道出宮時,當真是滿載而歸。
李老太太婆媳見了,都是高興不已,倒不是她們貪圖財物,見錢眼開,宮裡的賞賜固然貴重,隨便一樣,擱旁人家裡,都能做傳家之寶了,但她們更看重的,還是這些賞賜所代表的意義。 宮裡最尊貴的三個女人,都給李氏添妝了,將來鋪妝時,她們還會有賞賜公然賜下,屆時就作為嫁妝的前兩抬,那可是大多數人家求也求不來的體面,看以後還有誰敢說『這門親事不好,汪思邈是瞎了
眼,必定長久不了』之類,甚至還有等著取而代之的!
縣主府的中秋團圓午宴,也因此越發的喜慶與熱鬧。
賢妃回到自己宮裡后,卻是越想越氣。 她都快恨死許夷光了,狐媚子也不知道給她兒子灌了什麼迷魂藥,當著她的面兒明明就答應得好好的,回去后再不胡鬧,一背過她卻仍是弄得自己殿中烏煙瘴氣的,她處理了兩個小狐媚子,他還與她
賭氣,讓她別再從頭到腳都管著他,他已經大了,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沒有她想象的那般不堪,讓她『別沒事找事』……聽聽這叫什麼話,是一個做兒子的,該與自己母親說的嗎?
說來說去,都怪許夷光,就區區兩面而已,就能讓兒子宛如中邪般,不是狐狸精,還能是什麼! 偏偏狐狸精的運氣那般好,連天花都不能收了她,還讓她因天花得福,眨眼間便多了個永安伯繼父,讓她越發動不得她,再是惱怒再是不甘,也得捧著她哄著她,實在是憋屈死人了——老天爺是專門
讓許夷光來克她的嗎?
中秋節后,天氣越發的一日涼爽勝一日,日子也過得越發的快了,展眼便到了孫行衍娶親的日子。
這樣的大喜事,縣主府自然闔府都要出動去孫府道賀兼幫忙的。
也虧得有許夷光和李大太太李二太太幫忙,孫府雖因汪思邈的緣故,客人到得比預計的至少多了兩倍,依然有驚無險的全程安然應付了過去。
到得第二日認親時,許夷光作為師妹,不是孫太醫與孫太太親生女兒卻勝似親生女兒的存在,自然也在認親之列。
於是繼昨夜給新娘子送吃食去新房后,姑嫂二人再次打上了照面。
新娘子賀氏十七八歲的年紀,面容清秀,氣質溫婉,孫太太之前是見過很多次的,自然十分滿意,不然也不會聘為兒媳了。
孫太醫卻是第一次見,見過後也暗自點頭,自己的傻兒子倒是傻人有傻福,能娶到這麼好的老婆,只盼他能儘快把該忘的都忘了,小夫妻兩個以後好好兒的過日子吧!
許夷光也覺得孫行衍能娶到賀氏,是交好運了。
賀氏一看就是個好女人,關鍵兩個人站在一起的感覺十分的舒服,就像兩個人天生就該站在一起一般,希望二師兄能好生珍愛自己的妻子,與賀氏白頭到老吧!
九月一進,十月自然也就快了。
先是李巍與李巒由傅御幫忙,去了西山大營,因兄弟兩個都讀書識字,又有傅御的關係,所以一進西山大營,便都做了文書,在不打仗的時候,是既輕鬆,升遷起來也更快些。
不過兄弟兩個都不滿足於此,一得了空便跟著其他兵士一起操練,立誓要在下一次的全營比試中脫穎而出,一不丟傅御的臉,二給家裡的父母妻兒更好的生活,讓親人們都以他們為傲。
再是李家書院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籌備中,正式開館招收學生了。
本來這事兒李大老爺與李二老爺都不打算聲張的,開頭幾年他們並不指望盈利,教書育人也不是做生意,總得時間長了,酒香傳出巷子里了,人才會慢慢的多起來,直至桃李滿天下的地步。
誰知道不知道誰多嘴,竟傳到了皇上耳朵里去。
到得李家書院開館那一日,正祭拜孔聖人時,皇上賜了御筆親書的「百世師表」的匾額來。
這下滿京城還有誰不知道的?
一時間道賀之人是如雲而至,各家的賀禮更是不知反幾,讓李大老爺李二老爺都滿心的不豫還不能表露出來,唯一的收穫,也就是第一批學生,比他們預料的要多出好幾倍了。
但不管怎麼說,書院至此總算是開了館,日日都能聽見讀書聲了。
李大老爺兄弟父子四個也因此再顧不得管李氏出嫁的一應事宜了。
好在是李家並不缺人手,也不乏能幹之人,該準備的亦早已準備得差不多,堪稱萬事俱備,只等吉日了。
如此終於到了十月十一日,李氏出嫁的前一日,也是鋪妝的日子。 李氏的嫁妝抬數並不多,不過三十六抬而已,卻抬抬都沉甸甸的,打頭的三抬更分別是太後娘娘賜的玉如意一對、方皇后賜的福祿壽三星翁一尊並賢妃贈的青花釉里紅觀音像一尊,僅此已夠讓滿京城
的人都側目並歆羨不已了。
也因此,京城但凡排得上號的人家,幾乎都來了人給李氏添妝,不管她們心裡是何等的不以為然,覺得李氏是二嫁李家也辦得這般的熱鬧,到底怎麼想的?
還有太後娘娘與皇後娘娘也是,這般的給李氏做臉,豈不是變相的在鼓勵和離再嫁嗎?
永安伯更是不知道怎麼想的,之前給李家下聘時,聽說簡直就是傾囊而出,就那麼喜愛李氏么?一定是李氏給他下了什麼迷魂藥…… 許夷光才懶得理會別人都是怎麼想的,越是臨近李氏出嫁的日子,她便越是覺得捨不得李氏,哪怕等李氏三朝回門后,她也要搬去永安伯府,仍然與李氏同住一個屋檐下,母女兩個仍能朝夕相對,她
心裡依然滿不是滋味兒——那些母女兩個相依為命的日子固然很苦,可如今想來,那些日子就算再苦,也是苦中有甜的,可惜將再也不復返了。
也因此,許夷光連日來幾乎什麼事都懶得管了,只專一陪著李氏,母女兩個一道,靜靜享受這最後的二人時光。
李老太太等人都知道她母女兩個之間的感情遠不是尋常母女能比的,也不打擾她們。 她老人家不辭辛苦的親自帶著兩個兒媳,從清點嫁妝、發妝、款待客人們……一應事宜全部親力親為,哪怕身體再累,心裡也是甜的,原來嫁女兒的感覺,竟是這般的好,可惜自家老太爺此生沒能體會到,只能留待來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