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四海驚濤> 第181章 觀音鎮守衛戰(一)

第181章 觀音鎮守衛戰(一)

  119、觀音鎮守衛戰(二)

  熊伍死死盯著,滿是血水的兵道,和節節敗退的輔兵。


  他們痛苦的哀嚎,和那猖狂的咆哮,如一柄柄鋼刀,紮進了心口,刺出了滿腔的悲血,挖出了心底的煎熬。


  他強忍鑽心的巨痛,緊緊的攥著拳頭,無視戰場的淒寒,發出一道道指令。直到戰況徹底崩壞,戰兵們艱難的抵擋,輔兵們大幅的陣亡,民夫成為野人們新的追殺方向。


  熊伍終於擺脫了,不得離崗的規定。他拔出配刀,指向前方的野人,衝著身側的傳令兵們,大聲的喊道“砍死這幫孫子,給死去的兄弟報仇!”


  那熊伍話音落地,人已衝了出去。他所過之處,爆起了陣陣的血霧。緊隨其後的傳令兵們,肆意揮舞著馳刀,斬向眼前的野人,驚起聲聲的哀嚎。


  那鮮血噴湧的嗤響,混著殺戮的瘋狂,指引了複仇的方向。怒火點燃了恨意,巡捕們開始發狂,輔兵們戰勝了恐懼,再沒有先前的驚慌。他們赤紅的雙眼,隻餘下殺人的凶焰,和複仇的瘋狂。


  與此同時,文弱的荀常,也拔出了華麗腰刀,回指著追來的野人,衝著民夫們喊道“大好男兒怎能鼠竄,帶種的隨我殺敵,斬盡這群畜牲,以血還血以牙還牙。”


  荀常急轉的話風,和反撲野人的颯影,掀開了民夫的憋屈,喚醒了深藏的血性。他們豁出性命,舉起扁擔,撿起磚石。緊隨著荀常的身影,衝向梯道,砸倒野人,驚起無數的哀嚎。


  就在這時,劉十三拋下,留守的田牧,和滿地的死屍。踩著腥紅的血水,緊跟著第三大隊的腳步,直撲慘烈的北城。


  “列隊,開槍!”


  隨著隊正武仲的命令,接連的排槍,飛速的推進。打散了無力的反抗,碾碎了卑微的怒吼,滿是殘屍的兵道上,隻餘瘋狂的逃竄,和不甘的狂嗥。


  就在這時,東側的兵道上,響起了同樣的排槍,激起了同樣的哀嚎。野人們,或是瘋狂的衝向了槍陣,或是僥幸的躍下了城牆,或是絕望的仰天長歎,亦或是卑鄙的跪地求降。


  熊伍眼看著,突如其來的幸福,發出爽朗的長笑。突然,一道凶厲的眼神,引著森寒的刀光,破入了他的胸膛。


  激憤的人群,拿起各式的工具,裏著無盡的憤慨,爆出滔天的凶芒。猶如冰冷刺骨的寒風,卷過正麵的戰場。


  趙春生走過殷紅的兵道,繞過了滿地的殘屍。他震驚的發現,這裏沒有勝利的喜悅,也沒有戰後的瘋狂。入眼的盡是哀傷的麵孔,入耳的僅有血水滴落的輕響。


  殺敵三千八百五十五人,犧牲了七百三十一個民夫,戰死了三百八十二名輔兵,陣亡了六十三位戰兵,還有一位統領。


  林統抬起了,輕擅的手掌,放下沉重的戰報。麵色陰冷的說道“命趙春生就地駐防。令黃玉郎盡快拿出,沿海各鎮的增築方案。”


  裴英抱拳應諾,退下了樓梯,班房裏重歸沉寂。林統無力的靠著,高大的椅背。腦海裏不停的浮現,熊伍的高大身軀,憨憨的傻笑,和嗡裏嗡氣的話語。他默默的坐著,靜靜的想著,直到很晚,才走了出去。


  天黑夜靜,柚木城脫去了白日的喧囂。那清冷的月光,寬廣的街道,婆娑的樹影,黯然的蟲叫,到處都透著,蒼涼的味道。


  林統走過廣場,踏過小徑,試圖找出該有的平靜。就在這時,一道淒婉的笛聲飄過,林統尋著清音,緩緩的走去。


  月光淡淡,微風徐徐,白衣輕舞,長發飄飄。宛如笛音般清新,勝似月光的妖嬈,惹人癡念,誘人神馳。林統呆呆的前行,不知不覺間碰倒了水桶。


  那女子嗤嗤的輕笑後,帶著些許失落開口嬌嗔“不記得我嗎?我可記得你。”


  那佯怒美的無法言及,即便是林統,也差點失去了,說話的能力。直過了許久,才尷尬的應道“是有些眼熟,隻是一時無法想起。”


  “看來我們清水寨,流的鮮血太少,大統領都沒能記起!”那女子的言語清冷,仿佛是萬年的寒冰。


  “你恨我?”林統眉頭微皺,聲音也冷了下來。


  “為什麽要恨?我九歲當了族長。不能欣喜,不能好奇,不能哭鬧。永遠都得帶著淡淡微笑,永遠都得包容別人的喜好。等過了十六歲,就得找個男人合好,養出個女兒,就獨自進山,讓所有的人,把我忘掉!”那滿是滄桑的聲音,被女子淒然的苦笑,引入了年輕的身體。


  林統的心底,微微輕擅,卻依舊保持著淡然,緩緩的說道“凡事不能盡如人意,何必要放在心上?”


  那女子顯然是發現了,淡然口吻中的寬慰心腸。她甜甜的微笑,輕輕的說道“我的漢名叫蕭音,不許再忘記掉!”


  林統微笑著,晃了晃腦袋,從迷離的狀態中走了出來。他靜靜的坐上井台,那蒼涼的月色,竟然柔和的無法想像。


  次日正午,觀音鎮聚集了四千名戰兵,又隨著林統的命令,匆匆的離去。他們以觀音鎮為根基,對周圍二十八座賽夏族的村寨發起攻擊。


  隨後戰征不斷的擴大,成串的戰俘,成車的物資,新奇的飾品,各樣的首飾,被運到這裏。吸引了各式的商船,近陸的商販,迅速的雲集。


  才短短的半個月,小小的觀音鎮,便憑借著筆直的海岸, T字型的海堤,經過深度清理的航道,停靠鷹揚艦的港池,手藝不凡的觀音船場,和源源不斷的商品,迅速的聲名鵲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