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四海驚濤> 第30章 挺進呂宋島

第30章 挺進呂宋島

  郡縣製改革


  林統並沒有因為桑德的攻擊而氣憤,隻是詳細的估算了,一下進攻馬尼拉的損失和收獲。


  最後發現,算來算去,失去西班牙人的馬尼拉。對林統來說,完全沒有意義。首先,海族並不缺少土地,對於現在的人口來說,甚至是有些多。


  其次海族不缺少港口,至少對於現在這種噸位的船隻,有沒有這種深水良港,根本就無所謂。


  最後,就是海族需要的東西,馬尼拉全都沒有。先從糧食說起,馬尼拉那麽一點,就算種上八層,也收不了多少。


  人力,馬尼拉已被掃蕩了一次,估計也就剩下,城裏的那些貴族。養他們,對於現在的林統來說,還不如養頭豬,來的實惠。


  至於金銀財寶,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林統真沒有看在眼裏。算來算去,馬尼拉都沒有值得下手的地方。林統決定,暫時不動馬尼拉。


  他給桑德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派出南洋水軍扼守住馬尼拉灣。又派遣四營黑鳶軍,將馬尼拉城緊緊的圍困起來,便趕回瀛洲島。


  再說菲律賓總督桑德,自從得知西班牙陸軍戰敗,就惴惴不安。擔心海族攻城,害怕回去後的處罰。每天還要麵對教會、檢審庭和西班牙貴族的問責,簡直度日如年。


  接到林統的合作發展意向書後,更是憋的難受。所謂合作發展,就是用海族想要的資源,換取他們所有的過剩的產能。還以此換取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的居住權,住你媽呀,一個高價破爛回收站。


  林統,打了一個噴嚏。從回到鎮海那一刻起,他就在仔細研讀,石恒的郡縣製改革方案。似乎想從這份中規中矩的郡縣製度裏看出朵花。


  林統十分糾結,在這份製度下,主官的權力實在太大,簡直就是轄區內的國王。一但執行下去,就會成為禍亂的根源。如果削弱主官的權力,又無法達成完全掌控地方的目的。


  三天來,沒完沒了研讀和討論,也沒走出即讓馬兒跑,又不想馬吃草的死局。林統煩燥的站了起來,在屋子裏亂走一通。


  就在這時,石恒推門走了進來,興奮的對林統說道:“大族長,我想到辦法了。”


  林統停下腳步,眼前一亮“什麽方法,快和我說說。”


  石恒接口說道“這要分為三個部份執行,首先要給主官定位,讓他負責領政、統籌安排,以及歲未對輔官的綜合考評。


  然後,提升自廉、長老兩大機構的等級。使之僅次於主官,高於同層輔官半級。這樣,更有利於,他們對輔官執法方式,的監管。


  最後,對於七道下屬各機構,進行垂直和平行雙重管理。將目標考核,放在上級單位執行。


  有了這三重考核、監管,不光對輔官的考核更加合理,還可以分擔主官工作壓力,使主官的權力得到製衡。”


  林統眉頭一皺,繼續問道“輔官的管控機構那麽多,不會影響主官正常的行政?”


  石恒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到書案上拿了張紙,提筆畫了張行政結構圖。指著上麵的行政單位說道“大族長請看,這布政院裏,長老堂和自廉堂,隻監管執行手段,不參予日常行政,無法對主官掣肘。


  至於上層機構,也隻是單純的考核目標的達成情況,接觸不到行政。更不可能影響政策的執行。


  上層機構批複的主官行政計劃,就成了輔官們的考核目標。掣肘主官,對他們隻有壞處,也不會有人做這蠢事。”


  林統仔細考慮了一番,認可了這個方法,開口對石恒說道“那就先這樣執行,以後有了問題,咱們再調整。隻是咱們人口結構複雜,容易形成衝突。行政一定要深入各莊,做到全麵控製管理,不給任何衝突,擴大的機會。”


  石恒覺得林統的擔心很有道理,當即答應了下來“行,我回去把計劃完善一下,明早輔政堂議事的時候,咱們再拾遺補缺。”


  次早,輔政堂會議上,行成決議。政體改進為,郡、縣、堡、莊四級主政。


  其中郡、縣、堡設長老、自廉,天工、掌財、納賢、廣鑒、審計七大機構,輔政主官,人員由上到下逐層遞減。


  每莊設領政一名,主管日常事務。下設知兵一名,負責爭兵及退役安置。巡捕三名,管理莊內治安。莊內長老,監管領政工作。


  各級主官上任後,由輔政部門,助其製定任期內發展計劃,以及年內的計劃分解,要求三個月內完成。


  上層主官批準後,執行。年度目標,作為主官及輔政官員考核的重要標準。


  所有官員執法形式上,必須無條件接受,長老、自廉兩大機構的監管。


  隨後,領政院對外公布公告,宣布成立鎮海、嶺南、新安、瀛中、淡水、鎮獄、威遠、雪城、安南九郡,及其行政範圍。


  楊偉、徐大山、張培元、劉廣域、石領臣、施成、周觀、曹輥、彭建功九人,成為海族第一任郡守。


  海族隨之熱鬧了起來,先是眼花繚亂的人員調整。接著各城、鎮、堡、莊的行政地點改建。各級主官提報計劃、就職演說。各級長老團的選舉。一套下來,整整折騰了大半年。


  隨著郡縣製的確立,林統再次回到呂宋。先是從琉球國征調了二十五萬勞工,以平衡各族勞工的比例。緊接著,瀛洲西南三郡,主體工程結束,大半建築公私湧入呂宋。


  一時間,南安城聚集了二百多萬勞工。不但出現了窩工現象,還給供料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林統隻得親自帶領勘測隊,沒日沒夜的對劃定區域進行測量。不止是城鎮、莊園的選址,就是道路、水利、農田也一一作出了詳細的規劃。


  集中了這麽多的人口,後勤的壓力,同樣很大。來自暹羅、安南、日本、朝鮮、大明的糧船,源源不斷的到來,也喂不飽這群大肚漢。


  五月底,測量、定位的工作終於完成,林統帶著天工閣的主事,連夜把方案定了下來。沿海的莊堡、道路全麵開工。南府的農田第一批的產出送了過來,再加上瀛洲的新糧入庫,這才算鬆口氣來。


  與此同時,取消了奴隸政策。被掠來的人口,也給予一定的勞動補償。還以放回部份勞力為條件,在各族各寨進行收稅。


  掃蕩也隻是針對拒絕繳費的村寨,呂宋地區漸漸恢複了以往的秩序。說來可笑,自從被放走的土著回到寨裏。原本東躲西藏的土著,就冒了出來。甚至跑到建築公司,做起了苦力。


  六月初八,林統看安南城步入了正規,準備返回鎮海。卻意外接到了桑德的書信,主動要求投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