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危機
變革
經過半個多月的議政,海族的未來的路線已經極為清晰。
又經過十多天的運釀,海族新政出台。新設領政院輔政堂,總政海族。設輔政元老一名,由石垣擔任。參政元老六名,由六閣督撫升任。
由問心堂、懲惡堂、揚善堂、稽查堂組建自廉道,原問心堂主事劉心語,升任督撫,主管吏員的風紀考評。
下設刑訊、偵緝、風聞三堂,封吏、高名揚、李貞調任三堂主事。
由度衡堂、明理堂組建審計署,主管各單位帳目核查。蘇運財升任督撫。
廣鑒道旗下增設戶政、鎮獄二堂。戶政堂,主管戶籍、婚配,姬孝庭調任戶政堂主事。鎮獄堂主管各勞教地點的刑事、守衛,由張成東擔任堂主。
王文燦升任納賢道督撫、李均升任廣鑒道督撫、王元喜升任天工道督撫、黃磊升任掌財道督撫、馬赴義升任涉外道督撫、趙廣文升任長老院督撫。原領政院參政王宗勝,調任淡水城總督。
議事堂書辦鄭德貴,升任覓才堂主事。原議事堂管事徐圓,升任籌謀堂主事。原開源堂主事萬廣源,調任廣濟堂主事。錢有財升任開源堂主事,兼任四海商行管事。廖玉峰升任布德堂主事。許有誼升任威遠外事堂主事。
在海族眼花繚亂的改革之後,黃玉郎拿出的鎮獄城設計圖。圈東眼山脈三角主峰建設天池水庫,作為鎮獄工業動力源。
改山澗合流為根基,山底設工坊三十六道,山腰以上設茶園三十萬畝。北山將被鏟平,護坡二十丈。建長十裏寬十裏的城中城,駐一營黑鳶軍守護,作為城中行政管理,生活管理的中心。
擴山角溪水,開挖鎮獄河。設計向西北流經淡水城、琉璃鎮入海。沿河建水壩三座,以確保鎮獄河有充足水源,可以作為航道使用。
東眼山周圍群山,對內建十丈護坡,以十一座大壩相連,即保障鎮獄河水源充足,又可以作為城牆使用。再加上環繞東眼山的五十四堡,把鎮獄城圍的像鐵桶一樣。
鎮獄城建成以後,將成為海族最大的工業基地,容納新民三百餘萬。原火藥坊管事楊偉將升任鎮獄城總督,總領鎮獄城諸事。
鎮獄堂入駐鎮獄城,負責安防、刑名。督造堂入駐鎮獄城,管理工坊生產。教化堂入駐鎮獄城,負責歸化、減刑的管理。巫神教也將在此興建,大教堂布道傳教。另駐黑鳶軍七營,進行守衛。
除軍艦生產外,海族的全部軍工,將遷往環山東側,軍需鎮。開挖環山運河與鎮海城相連。
九月十三日,海族各城的建築隊集中東眼山。這個寬三十裏,長八十裏,集中四百二萬建築人,工期六個月的巨大工地,破土動工。
本該如釋重負,一身輕鬆的黃玉郎,此時卻極度不舍的,將手中的圖紙交給新任的督撫王元喜。
霍然微微的搖搖頭,拍了拍黃玉郎的肩膀。和他肩並肩的向,已經走了很遠的林統等人追去。
九月二十日,領政院輔政堂,迎來了第一次議事。議題是開源堂主事錢有財,提出的籌建四海錢莊的計劃書。
這是一個龐大的計劃,錢莊的經營範圍幾乎覆蓋了大明、日本、以及南麵的群島。以瀛洲為中心,以鷹信為聯絡的通存通兌,是他的最大亮點。
趙進寶搖頭苦笑,暗想這個錢有財,太他媽的能折騰。上任第三天,搞出一個吉隆鎮鑄幣坊。現在又弄了個四海錢莊,一個比一個強勁。搞的黃磊不敢接招,一天八趟的往自己這跑。
不過這計劃確實夠勁,很對自己的味口。自己辛辛苦苦五六年,才攢下二千多萬兩銀子,他搞個鑄幣坊就增值了四五百萬。
現在又搞出個斂財神器四海錢莊,估計到今年底就能聚集個大幾千萬兩。董大眼的發言打亂趙進寶的思緒“我覺得鑄幣坊的事,才剛剛上馬。此時就推行四海錢莊,有些操之過急。”
正在臆想金山、銀山的趙進寶聽了這話就像是被踩了尾巴,開口直接反駁董大眼“我的想法和董元老剛好相反,咱們手裏沒有大型的銀礦,對於後期銀幣的推廣有著極大的阻礙。此時推行錢莊,剛好彌補這個缺限。”
黃玉郎聽完,也插了進來“現在送信的黑鳶產量極低,勉強能夠軍隊使用,沒法對錢莊進行支撐。”
徐長河接住了黃玉郎的話頭“黑鳶的產量是低了點,咱們能不能改用信鴿?”
黃玉郎搖了搖頭“現在建造鴿站的話,至少要三年以後,才能滿足送信的要求。”
“你看怎麽樣,我就說操之過急。現在連個鴿站都沒有,還是推後兩年執行比較妥當。”不看好錢莊的董大眼又插了進來。
“又不是一下子全部建成,人家錢有財在計劃上說的明明白白,先在瀛洲本島、日本以及福建、廣東四地這行推廣。而且先期隻是吸納資金進行投資,那鴿站能有什麽影響。”趙進寶繼續反駁董大眼。
一向很少發表意見的魯魁,也出口支持趙進寶“咱們能拿別人的銀賺錢,多好的事情,我支持。”
霍然也考慮成熟“這錢莊對我們滲透大明的計劃也很有利,隻是這麽大筆錢放在老虎的嘴裏,實在讓人不能放心。”
討論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石垣看再也沒有新的問題產生,便叫停了討論,進行了表決。結果四海錢莊以六比一的優勢通過。
石垣將自己擬好的批複交到林統的手裏,林統大略的看了一下。便拿出印章,蓋到了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