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幕
建平四年,三月初,六歲的元寶小王爺正式進學。
元寶小王爺的伴讀學員共有四名,分別是定國公的孫子寧玉澤,鎮國公的兒子董致遠,穆將軍的兒子穆淮謙,以及姚閣老的孫子姚得逸。關於元寶小哥哥的這四位同窗伴讀,季子珊在不足周歲時,就已見過舅家表哥寧玉澤,兩年的時間過去后,寧玉澤小表哥依舊生得眉清目秀,穆淮謙小公子前幾天才見過,如今的他已又恢復成了身形挺拔眉眼溫和的青青小白楊,至於董致遠小國舅和姚得逸小公子,季子珊還是頭一回見,董致遠小國舅生得特別俊,嚴重地挑戰到了她的美貌級別,姚得逸小公子嘛,卻是一個紅紅火火的小胖子,笑起來時,
嘴角有一對特別可愛的小梨渦。
季子珊小公主背著胳膊,在並排站著的四人前,來回踱了兩圈,然後開口道:「你們都叫草民喲……」
四個伴讀學員在今日統一由家人送入宮中,來了宮裡,自然要先叩拜皇宮的最大家長惠安太后,住在慈寧宮裡的季子珊小公主,就順便來了個一睹為快。
元寶小王爺將又犯傻的胖妹妹,拖回惠安太后的懷裡,再一次耐心無比的解釋道:「扇扇,哥哥已經和你講過了,草民只是一種自我稱呼,不是名字。」
季子珊嘟了嘟嘴,爾後去玩惠安太後手腕上戴的玉鐲子,聲音軟軟甜甜的:「母后,咱們去花園,看花吧。」惠安太后摸了摸胖閨女的後腦勺,溫聲安撫道:「好,等母后交代幾句話,咱們就去花園散步。」一抬目光,惠安太后望著四個高低不一的小小少年,表情溫和道,「你們在宮裡上學時,統一住在外宮的如意
館,每人配四個小內監使喚,你們的衣食住行,由梁三泰負責管理。」眸光微轉,惠安太后再瞅向瘦長臉的梁三泰,「五王爺的這四個伴讀,都交給你了,不許有任何怠慢,聽明白了么?」
梁三泰忙躬身應道:「奴才明白。」惠安太後點了點頭,又道:「你安置好他們后,再帶他們熟悉下如意館的環境,明日起,就安排他們和五王爺一塊到文華閣就讀學習。」目光柔和的再看向小兒子,惠安太后問道,「元寶,你是想和伴讀們去
聊天,還是和母後去賞花?」
元寶小王爺想了一想,回道:「我想和他們四個去逛逛如意館。」
趴在惠安太後腿邊的季子珊,朝元寶小王爺忽閃忽閃大眼睛:「小哥哥,你不和我一起,去花園摘花玩么?」
「扇扇,哥哥以後白天都要去上學,只能晚上再陪你一起玩了。」元寶小王爺蹲低身子,與胖嘟嘟的小妹妹眼和眼平視,伸手輕掐一把她的小臉蛋,彎著眼睛柔柔的微笑,「扇扇要乖啊——」
季子珊鼓了鼓臉頰,忽然語出驚人:「哥哥去上學,我也要去上學!」在惠安太後腿間扭了扭小身子,季子珊小公主嘟囔道,「母后,我也要上學!我要和哥哥一起上學!」
元寶小王爺眼睛一亮:帶妹妹一起去上學,這個創意……很不錯哎!惠安太后摟著想一出是一出的胖閨女,彎著眼睛笑的愉悅:「你個小笨蛋,連筆都不會拿,去上哪門子學?」擰了擰小女兒的可愛鼻尖,惠安太后神態親昵道,「扇扇乖,等你長大了,母后讓你阿籮姐姐和妙
妙姐姐,一起來宮裡和你上學堂,你說好不好?」
「好吧。」聽到自己以後也有學堂上,季子珊小公主頓時滿意的點頭答應,忽然又想到一事,就氣鼓鼓的撅著小嘴道,「母后,大哥哥笨,小哥哥笨,扇扇才不笨!不許說我,是小笨蛋!」
遠在御書房辦公的季子清陛下,突覺鼻尖一癢,於是阿嚏了一聲。
皇帝陛下身上無小事,哪怕他只是打個噴嚏,作為貼身大太監的劉全順總管,也得當成大事來看待,此時驚聞龍鼻不適,忙彎腰去問:「陛下可是有哪裡不適?要不要招個太醫來請平安脈……」
劉全順一邊恭敬謹慎的詢問,一邊琢磨細想陛下有可能風寒受涼的原因,那啥,雖說現在天氣暖和了,可陛下晚上常常鍛煉運動出一身熱汗,會因此著涼的可能性……
不等劉全順深入琢磨完,已聽季子清陛下隨口道:「沒事。」
劉全順想了一想,還是冒著挨罵的風險進言道:「陛下,還是招個太醫瞧瞧吧,龍體為重,輕忽不得呀。」
聞言,季子清陛下擱下手中的御筆,往寬大的御座里一靠,拿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椅扶,回道:「成吧,對了,你去把小公主給朕接過來,就說朕……要教她畫畫。」
劉全順公公不著痕迹的抽了抽眼角,然後一臉莊嚴肅穆的去辦差,哎喲,陛下主子這麼愛找小公主玩,等這一屆的秀女入宮了,也不知小公主還能不能繼續霸佔住陛下主子。
數日後,建平帝登基后的第一次選秀,終於進行到最尾聲。「啟稟太後娘娘,這就是本屆秀女的終選名單了,請您過目。」內務府總管捧著一疊頗有厚度的花名冊,進獻給正在講故事的惠安太后,惠安太后聽了下頭的稟告,便示意碧雲嬤嬤接住,「知道了,下去吧。
」打發走內務府總管后,惠安太後接著給胖閨女講被打斷的故事。
故事講完后,惠安太后才去翻內務府送來的花名冊,至於季子珊,則趴在桌邊乖乖的享受美味糕點。在輕輕的紙張翻動聲中,季子珊看到她太后親媽,時不時拿毛筆在紙上劃一道,據季子珊所知,因季子清陛下不欲太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此回選秀,便只在京城範圍的地界進行,饒是如此,仍有一大波官
家少女,不論是自願,或是被逼,都熱熱鬧鬧的投入到了選秀隊列中來。
本朝的選秀,並非強制性必須參選。宮裡在選秀之前,都會提前放出風聲,不欲叫姑娘參選的人家,自然會緊著給家裡適齡的姑娘訂下親事,一旦親事訂下,有了締結婚約的聘書為證,就可免除選秀事宜,反之,那就是有意願送家裡的姑娘
入宮搏前程,戶部和內務府就會根據京城戶籍,召集各家適齡的官家閨秀進行篩選。
選秀期間,有兩件事最為人津津樂道。一是定國公府的寧大姑娘,在選秀正式開始前,忽然冷不丁的爆出已訂下親事的重磅消息,如此一來,對於宮中的董皇后而言,她心裡便大大鬆了一口氣,要知道皇后尚無子嗣,若是這位寧姑娘入宮,不
說董皇后的地位岌岌可危,起碼也是個強勢衝擊。至於這第二件嘛,就是富錦候府的武二姑娘了,眾人皆知,此回宮廷選秀,不只是替皇帝陛下充實後宮,更是要替已成年的二王爺擇選一位正妃,如此這般,已經被訂下側妃名分的武二姑娘,自然成了廣
大人民茶餘飯後的笑料。
黃昏之際,季子清陛下和董皇后一起來了慈寧宮。
禮畢后,各自就坐。季子清陛下抱著一天未見的小妹妹,關問元寶小王爺的上學事宜,閑談一番后,惠安太后溫聲開口道:「早上,內務府把終選的秀女名單送來了,哀家先篩選了一次,剩下的交給你們了。」說著,示意碧雲
嬤嬤將謄抄下來的名單,送給季子清陛下和董皇後過目。
秀女的終選名單一出來,就只剩下最後一輪殿選,只要秀女被留牌子,就等於成功入選了。碧雲嬤嬤先將名單捧到季子清陛下跟前,由於季子清陛下正在和胖妹妹玩翻花繩,雙手並不得閑,便道:「先給皇后瞧吧。」在碧雲嬤嬤又將名單捧給董皇后時,惠安太后再溫文爾雅的說話,「此回選秀,只
留下五個,一個給子銘當正妃,其餘的四個給皇帝充實後宮。」
聞言,舉著花繩的季子清陛下應道:「都聽母后的,對了,子銘的正妃人選,母后訂的是哪家?」
惠安太后勾唇一笑,笑容頗有些意味深長的譏誚:「平南侯的閨女。」
季子清陛下輕輕『唔』了一聲,道:「母后訂的好。」正抓耳撓腮想怎麼翻花繩的季子珊,在心裡輕輕嘖了一聲,據她今天聽到的最新情報,現任的平南侯夫人,正是德太貴人武氏的堂妹,是當年的武老太后還在世時,親自為娘家二房的侄女訂的婚事,嘖嘖
,說起來平南侯府的胡姑娘,和富錦候府的武二姑娘,也算是姨表姐妹,姐妹共侍一夫,想來便宜二哥的後院一定會特別熱鬧。
惠安太后眸光一轉,望向正低頭看名單的董皇后,和聲問道:「皇后覺著留下哪四個好?」董皇后抬起眼帘,態度溫順道:「臣妾聽母后和陛下的意思。」太后婆婆篩選過的名單,她已經快速瀏覽了一遍,全是一些家世低微不顯的人選,縱算她們入宮服侍陛下,也暫時威脅不到她的地位,至於她
一直懸心的二堂妹,這上頭根本就沒有她的名字,真是……太好了。尋常的大戶人家,爺們尚有不少通房妾室,丈夫身為一國之君,哪可能會只守著她一個人,這一次只挑四個,已大大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董皇后正暗自腹想時,忽聽惠安太后道:「你們都不選,那這樣吧,
碧雲,把這些人的名單寫到小紙條上,叫元寶和扇扇各抓兩回鬮,抓到誰就是誰吧。」……咦,等等,選秀的劇本不是這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