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元寶,你看扇扇,大口大口吃得多香。」季子清陛下曲指彈一記幼弟的額角,含笑鼓勵道,「你可是哥哥,怎麼能比不過小妹妹?」


  季子珊像是聽懂了季子清陛下的話,鼓著粉嘟嘟的肉臉頰,朝元寶小王爺露出一個示威性的笑臉,然後又張大沾著蛋漬的小嘴巴,催促素容嬤嬤:「嬤嬤,要……蛋蛋……吃……」


  素容嬤嬤舀好一勺新的蛋羹,動作溫柔的喂到小主子嘴邊:「小公主真乖……」元寶小王爺望著恨不得將勺子也吞下去的妹妹,先揉了揉自己的小肚皮,然後朝身旁的銀花嬤嬤鄭重其事道:「嬤嬤,再來半碗小米南瓜粥,兩個小餛飩,一個肉包子!」吃飯比不過大哥哥就算了,要是連


  小妹妹也比不贏,那就太丟臉了,他也要變成小飯桶!

  銀花嬤嬤滿臉喜笑道:「噯。」天知道哄這個小祖宗多吃一口飯有多難,小公主,您可真是福娃,每次有小公主做參照時,小王爺的飯量總是蹭蹭蹭翻倍。


  用飯的氛圍太好,季子清陛下也跟著道:「再給朕來一碗魚肉粥。」


  惠安太后舉起帕子,給吃得噴香的胖閨女擦嘴角,正在等飯的元寶小王爺望著自家老哥,有啥說啥道:「哥哥,你這兩天怎麼老來慈寧宮蹭飯?你怎麼不去鳳儀宮和皇后嫂嫂一起吃飯啊。」


  季子清陛下再曲指彈一記元寶小王爺,笑罵道:「你個小鬼頭,不喜歡哥哥來這裡吃飯啊。」


  銀花嬤嬤將半碗小米南瓜粥捧給小主子,輕輕道:「王爺,陛下惦記娘娘、您和小公主,才會常來慈寧宮用飯啊。」陛下這兩日為何來慈寧宮蹭飯,銀花嬤嬤是清楚的,倒不是陛下在冷落皇后,而是皇后這兩日正來癸水,陛下若回鳳儀宮用飯,皇後娘娘少不得要撐著困疲的身子陪伴,而單獨在乾明宮用飯,陛下又覺吃


  著沒味,所以,這才有事沒事就來慈寧宮蹭頓飯吃。


  季子珊吃了大半碗蛋羹后,目光一轉,盯上了季子清陛下正要吃的魚肉粥:「要……」


  ——她要吃肉!

  胖閨女的胃口大讚,比小兒子不知強上多少,惠安太后頗欣慰的笑應:「好,小乖乖,也給你吃肉粥。」用畢早飯,季子清陛下又親自下場,給弟弟妹妹表演了一段抽陀螺,把兩個小傢伙逗得哈哈大笑后,方帶著劉全順離開慈寧宮,因已是天寒地凍的冬天,又值寒風凜凜的天氣,是以,季子清陛下乘暖轎而


  來,當然會再乘暖轎離去,季子清坐進轎子后轎簾沒垂下前,只見壽康殿門口被掀起半幅的厚棉門帘下,正有一高一矮兩個小娃娃,抱在一起朝他揮爪子。


  季子清陛下微微一笑,朝兩人擺手:「回殿里去,別給凍著了。」說著,就朝打帘子的劉全順使了個眼色,「把王爺和公主送回殿里。」


  劉全順應了聲是后,顛顛的跑回壽康殿門口,將擺出望兄石造型的小兄妹倆,十分客氣的『請』回暖和的內殿。


  季子清陛下起駕離開后,季子珊指著還沒看盡興的陀螺,對元寶小王爺撒嬌道:「哥哥,玩……看……」整日和妹妹待在一起,元寶小王爺十分順利的翻譯出妹妹的意思,這是叫他玩陀螺給她看呢,可惜,他還抽轉不起來呀,不過,為了不辜負妹妹眼巴巴的期盼小眼神,元寶小王爺一挺小身板,還是硬著頭

  皮上了,雖然他將陀螺抽的滿地亂『滾』,但小妹妹還是特給面子的拍掌大樂,這讓元寶小王爺信心大增,索性將陀螺抽了個滿屋子亂竄。


  惠安太后摟著嘎嘎大樂的胖閨女,昧著良心問道:「扇扇,哥哥玩的好不好呀。」


  季子珊昧著良心回答:「好——」


  惠安太后親了一口胖閨女的臉頰,對元寶小王爺笑道:「元寶,扇扇說你玩得好,你還不再給妹妹多瞧一會兒。」小兒子身子弱,能叫他開心樂意的多活動活動,惠安太后自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元寶小王爺得了肯定和鼓勵,遂愈發賣力的抽著陀螺滿屋子跑。如此一派祥和的又過了幾日,便到各宮妃會見家眷的日子,這日,各府家眷離開皇宮還不多久,容太妃尤氏就急匆匆來了慈寧宮,一進門就請罪喊冤道:「太後娘娘,現在京城裡到處傳著尤家會尚子媛的事


  情,可這事實在不是尤家透漏出去的呀。」


  惠安太後面色平靜道:「別跪著了,先起來吧。」容太妃請過安之後,惠安太后已說過免禮,不過鑒於自己是來請罪喊冤的,容太妃便堅持不起,跪著陳述要說的話,聽了自己的話,惠安太后依舊吩咐叫自己起身,容太妃心中微定之下,才小心謹慎的站

  了起來。


  穿著厚棉衣在卧榻上打滾的季子珊,忽閃忽閃大眼睛,這件事,她是知道的。


  應該說,她早在一個月前就知道了。話說,在惠安太后召見過尤家公子后,沒過幾日,也是各宮妃家眷入宮探視的日子,那一回武老夫人身子不大好,便只來了一個富錦候夫人江氏,姑嫂倆會面之後不多時,她們的談話內容,就傳到了惠安


  太后這裡,因碧雲嬤嬤彙報情況時,季子珊正賴在一旁玩,便聽到了此事的來龍去脈。原來,尤家公子受召入宮的事並不算多隱蔽,於是,宮中一些玲瓏心肝的人,便約摸猜中了真相,消息傳到德太妃那裡,她自然很是不悅,論年紀,她生的二王爺季子銘可比大公主季子媛大兩個月,就算


  要考慮談婚論嫁的事,自然也要先議她兒子的事啊。


  當滿心憤懣的德太妃,遇到一心想把次女嫁給二王爺的富錦候夫人後,姑嫂倆的思維碰撞出了十分激烈的火花。之前,富錦候夫人提了一個『讓二王爺自己去求賜婚』的歪招,誰知,還不知道惠安太后那裡會有啥反應,二王爺那裡居然先掉了鏈子,他竟然不同意娶自己的女兒,這讓富錦候夫人相當鬱悶,一計不成,她


  便又新生了一計,惠安太后不是有意叫尤家尚大公主么,那咱們也叫二王爺娶武家二姑娘啊。


  可惠安太后並沒說過這樣的話啊——


  那啥,咱們可以借著大公主之事,將生米煮成熟飯啊。


  於是,在尤家會尚大公主的消息傳開時,二王爺會娶武家二姑娘的事情,也跟著一起飄散開來。對此事早已心知肚明的惠安太后,神情悠然的坐在卧榻邊,一邊摸著女兒愈發水靈的小臉蛋,一邊和惴惴不安的容太妃說道:「哀家知道不是尤家透漏出去的……」頓了一頓,惠安太后嘴角露出一抹奇異的微


  笑,「若是尤家故意外露,又何必牽帶著富錦候府的二姑娘?」


  容太妃之前是急昏頭了,知道惠安太后並無怪罪之意后,就已經冷靜下來,這會兒便若有所思道:「娘娘的意思是……」


  「若是你娘家想坐實和皇室的聯姻,只需透漏哀家已暗地點頭應準的消息即可。」惠安太后慢條斯理的溫聲道。容太妃立時恍然大悟道:「是了……這是有人借著此事,故意給二王爺和武二姑娘的事情打掩護呢。」這兩個消息一半是真一半是假,可謠言卻是一起傳出來的,在一般情況下,惠安太后要麼兩件全認,要麼

  兩件全否,畢竟二王爺和大公主年歲相近,終身大事擱一塊被提起,的確十分說得過去。


  真是可惡!太後娘娘允了女兒和侄兒的婚事,她和娘家人都只敢偷著樂,有人竟敢拿此事做文章,容太妃不由面露怒色,語聲恨恨道:「太後娘娘,一定是富錦候府的人乾的!她們怕您不答應二王爺娶武二姑娘,乾脆

  就故意傳出謠言,以此來混淆視聽,簡直膽大包天之極!」


  聰明人都該知道,哪怕惠安太后允了女兒和尤家的婚事,既然還沒有明旨昭告,那就只能在私下背地裡議論,可富錦候府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竟然這般敗壞女兒的名聲,真是可惡透頂。容太妃以拳捶掌道:「娘娘,宮裡去尤家傳旨時,又沒有大張旗鼓,除了尤家人,別的外人哪裡會知道,這消息……肯定是從宮裡走出去的!」容太妃這番話已明晃晃的在表示,這事兒肯定是德太妃夥同富錦候府幹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