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結親
趙石想的多,特別是看到秦氏臉上的為難后。
他乾脆的再加了一把火,說道:「真要去村子里你便去,總是我不會去那窮鄉僻壤,如果不成,大不了我就繼續留在鎮上,反正再哪裡都能夠混到一口吃喝。」
「這怎麼行。」秦氏大急。
她去村子,趙石留在鎮上。
這樣的話,何嘗不就是分開了么。
柴大海被她拋棄了,現在如果趙石還離開她,那她身邊又哪裡還有人。
她連忙抓著趙石的手臂,她道:「你讓我再想想法子,等過上幾日我便去再找柴源,定會讓我們留在鎮上的。」
趙石此時臉上的神色倒是好了一些,他便道:「就該如此,你想想你兒子不是說了么,會給你找個幹活的婆子,這樣咱們在鎮上生活,你也無需干雜活,相當於享福了,是不是。」
秦氏一想,卻是如此,在家裡當太太,有人伺候著,做飯打掃自己都無需去管。
這日子,想想就美。
當初跟著趙石出去,哪怕一開始他們手中有不少的銀錢,可都沒有找個人來伺候著他們。
趙石是個男人,自然是什麼活都不幹。
倒是她忙裡忙外的。
趙石瞧著她臉上的神色,也是知道秦氏被自己說動了。
只是,這樣他還不滿足。
俞街的商鋪啊,一年的房租就是大幾十兩,能夠拿出那麼多銀子的柴家,絕對不會差銀錢。
他想著,得想個法子,好好的弄上一大筆的銀錢,到時候帶著秦氏再離開這個鬼地方,去過逍遙日子。
只是,他並不知道。
在杭晨回來后,他的一舉一動便已經被人盯著了。
想要在柴家弄到銀錢,那還真算她有本事。
……
而在水臨村。
今日有事發生了一件大事。
游利仁的大閨女。
就是那個后娶的媳婦帶來的女兒,居然突然定親了。
而且男方還是一個考了童生的讀書人。
這可算是天大的喜事啊。
他們這個鄉下,如果能夠給閨女尋個讀書人的婚事,那絕對是祖宗保佑。
當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個個都是驚訝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不過,後來聽說,這個男方是龔氏娘家的外甥,便也覺得不是那般的難以接受了。
畢竟是娘家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龔氏的娘家都是對她真好。
再看這衛蘭,留在家中留到了這麼大的年紀,本來眾人還想著是不是游家不喜,不願意給她尋門親事,誰會想到,原來是有天大的好事等著她呢。
只不過。
就是再知道,有些人仍舊還是沒有一絲的羨慕。
游家人也是糊塗,這沒血緣的閨女嫁的這麼好,可有血緣的孩子確實作死的踐踏。
大閨女和兒子被驅趕出去,至今在外,聽說是去投奔了他們的娘,日子倒是過的不錯。
可是下面生的兩個女兒,一個居然被賣掉一個放在家中誰也不管,每每經過他們家的時候,那哭鬧聲響的不行,卻就是沒人去照顧。
「說起來,也是造孽,楊義被賣掉后發生的事,這才過去多久,就狠心的將閨女給賣掉,也不怕以後遭到報應。」
「楊義是真的可惜,那麼好的一個孩子,本還想著他是去享福的,可哪裡想到,那家人居然那般的殘忍,聽說楊家的人去收屍,整個身上沒有一處好的。」「哪裡是去享福啊,其實想想也知道,一個富貴人家去當童養婿,那麼好的是,怎麼可能就落在了我們村子里,本來是龔氏那人不待見小彥那孩子,就怕他擋了未出生孩子的路,就打算著將小彥送過去的,
後來好像是神婆子給小彥算了一命,所是命很好,這才作罷。」
「可不是好命么,瞧瞧小彥去了陶氏那裡,聽說陶氏的夫家都在鎮上開起了商鋪,對了,柴家的兒子就是你的女婿吧,開商鋪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這問話的人,自然就是黃氏。
當初兩家結親,這麼大的事村子裡面知曉的人自然不少。
黃氏也沒瞞著,她淺笑的點了點頭,說道:「是開了家小雜貨鋪。」
「真是真的啊,開在什麼地方,等以後我們也去光顧光顧。」
「開在俞街,源兒說了,你們去的話,報上村子的名就行,定會給你們優惠。」黃氏說著,其實這個話很早之前柴源就跟她說過,只是一直沒在村子里說。
到底還是不想太高調。
果然,眾人一聽,頓時就是倒吸一口氣。
像他們農家人,一般去鎮上買物什,都會去鎮上北邊的街巷,那個地方來來往往都是像他們一樣的農家人,東西物件價錢都稍微便宜一些,當然東西自然也比其他地方的稍微差上一些。
俞街可以算是鎮上最貴的幾條街巷之一。
來往的人多是富貴人,鋪子里賣的東西自然也貴。
現在聽到陸月的婆家,居然將鋪子開到俞街,心中都是驚訝加上羨慕,本來都還羨慕著衛蘭能嫁個童生,都還說,她是村子里這幾年嫁的最好的一個。
現在看來,哪裡是她最好。
分明就是陸月啊。
「俞街我們怎麼敢去,那地方就是讓我進去都覺得慌,更別說買東西了,指不準把我們家全部家當拿出來,都買不起。」
「可不是么,我就是去都沒去過那地,每次過去都是繞著小道,生怕驚擾了那片地方的貴人。」
對於這話,黃氏倒是沒有否認。
開店之後,她也是就去幾次,裡面物什的東西價錢確實比較貴,其中尤其是一些單顆的珍珠,價錢更是讓她覺得驚嘆。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她總算是知道柴家到底多有銀錢了。
心中更是為閨女感到欣喜,當初和柴家結親,柴家的條件是好一些,可是也沒有好到這個地步,倒是讓她感覺有些意外。
「陸月娘,你家陸月的婚事是不是小彥他娘介紹的?我瞧著當初她還在村子里的時候,你們就比較要好,這不人去了其他地方都想著你,對你倒是真的好。」
有人說道,滿心的遺憾。早知道當初陶氏還在村子里,就應該打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