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京兆府最近幾天忙得不得了,賀豐已經把手裏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了,就為了查東街小偷的事情。
說來也奇怪,這些個小偷好像都約好了似的,其他街道上的行人都不偷,就偷東街上的行人,還專門挑那些衣著華貴的人下手。
幾天前的傍晚,戎戟來了一趟京兆府,替慕麒燁帶了一句話:將那些已經調查出結果的案件整理好,找到那些小偷的共通點。
賀豐現在很無奈,看似慕麒燁隻是讓他做了一件小事。可是在做這件小事之前,必須先做一件大事——將那些小偷抓住!
辛苦惆悵了幾天,都沒有抓到人,反而京城裏的偷盜案件越發的多了起來。那些要說那些小偷的共通點,賀豐現在就能給出一個:偷完東西之後就不見人影了,好似人間蒸發一樣。
慕麒燁派出去的人也在注意著這件事情,他們也發現了這個共通點。不僅僅是小偷“人間蒸發”,那些被偷的行人也很奇怪。好端端的走著,然後到街邊買東西,等到要付銀子的時候就發現錢袋子不見了。
而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暗衛們的眼皮子底下,看到的隻是嚷嚷著被偷了銀子,至於是怎麽被偷的,他們一個都沒有看見。
幾天的觀察,因為有小偷的事情,東街上逛街的人越來越少。那些想要買東西的官家夫人和小姐,還有那些商賈富貴人家,都選擇讓府中的小廝去鋪子訂貨,然後再由鋪子裏的掌櫃安排夥計給送到府上去。
那些暗衛們將這幾天看下來的結果都告知了慕麒燁,等著他吩咐下一步事宜。
但是慕麒燁隻是讓他們出去,自已一個人待在書房裏。戎戟在外麵守著,看見慕麒燁這樣,心裏不免有些擔心他。可是,那是他的主子,他也想不到有什麽好方法能解開這段時間的偷盜案件。
……
薑皇後上一次被偷了銀子,聽到最近東街那邊不太平,便也不鬧著要出去玩了。已經在盛王府裏消停了好幾天了,多數時間是纏著葉芷晗,讓她教她怎麽化妝材能顯得更自然一些。要不然就是玩起了變裝秀,還要讓葉芷晗幫她畫下來,說要帶回宮去保存起來。
葉芷晗便過去手把手的教薑皇後,春梅站在旁邊看著學。反正現在被困在王府裏哪裏都去不了,倒不如自己找些樂子,也省的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
昨兒晚上的時候,葉芷晗去左相府的時候,特地將給薑皇後訂製的兩套首飾給拿了回來。這會兒薑皇後還在研究那套金剛石的首飾,心裏歡喜的不得了。
“芷晗,你從哪裏弄來的這等好東西?”薑皇後一開始拿在手裏的時候,以為這隻是一套普通的白水晶頭麵。且頭麵的造型非常的別致,和她們平時帶著的那些一點都不一樣。但是拿著首飾跟著葉芷晗出去外邊走了一圈之後,卻發現這根本不是白水晶。
這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白水晶沒有這麽閃!
“皇後娘娘,這東西啊,是芷晗從大皇子那邊坑過來的!”葉芷晗告訴薑皇後。“除了這個金剛石,還有旁邊的那套彩寶頭麵,上麵的寶石也是從饒王府裏坑出來的。宮裏人人都知道鄭貴妃的好東西是從大皇子那邊得來的,所以芷晗就去了一趟饒王府,問他要了一些見麵禮。”
“所以,這些東西就是慕麒耀給你的見麵禮?”薑皇後瞅著麵前的兩套首飾,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這些東西是你去饒王府的時候就這樣,還是隻是上頭的寶石是從饒王府裏拿回來的?”
“就是上頭的寶石啊!這些頭麵都是芷晗自己畫出來的,然後拿去送到方府,由方年老先生製作的。”葉芷晗實話實說。反正事實就是這樣的,沒什麽不能說的。
“方年老先生的手藝很不錯,本宮還沒有跟著皇上入宮的時候,就買過了方年老先生製作的首飾。到現在還有不少在坤德宮的梳妝台上呢,一直帶到現在。”薑皇後笑了,美滋滋的看著新得到的兩套頭麵首飾,想著在春節那天帶上,一定會壓著鄭貴妃一頭的!
“皇後娘娘,芷晗知道您喜歡這些東西,便投其所好。”葉芷晗笑嘻嘻的湊到薑皇後的身邊,繼續道:“王爺也告訴過芷晗,說鄭貴妃平日裏就那樣哎炫耀,隻是娘娘不跟她一般見識而已。”
“是啊,本宮是皇後,要是跟她一般見識了,恐怕傳出去之後,本宮就得落得個善妒的罪名了。”薑皇後歎了口氣,之後便笑了起來。“不過本宮不和她一般見識,有人會和她一般見識啊!”
葉芷晗一聽有八卦,忙問:“誰啊?是不是能吧鄭貴妃給氣得七竅生煙的?這樣的人,皇後娘娘應該早點讓芷晗認識認識,以後一起給皇後娘娘出氣!”
薑皇後側頭看著葉芷晗,輕輕的捏著她的臉,說道:“就是你啊,芷晗!”
“原來是我啊——”葉芷晗還想八卦來著,結果吃瓜吃到自己頭上了,不免覺得有些鬱悶。不過也好,自己能幫得上皇後的忙,這樣也挺不錯的。
“也不知道今年過年,慕麒耀會給鄭貴妃準備什麽好東西。”薑皇後有些好奇。按理來說,鄭貴妃已經什麽都不缺了,自己的兒子雖不是非常的厲害,但是文韜武略的字麵意思,他還是能達到的。
“大皇子給鄭貴妃準備什麽都不要緊,隻要皇後娘娘帶著這一套頭麵出現在新年晚宴上,鄭貴妃不管打扮得多麽的花枝招展,也不能和皇後娘娘比的。”
薑皇後點點頭,道:“也是,這東西是芷晗花了心思做出來的,一定比鄭貴妃的好看!那些寶石多的首飾待在頭上,本宮還覺得脖子酸呢,倒是這種首飾好,簡單大氣。中間展翅飛翔的鳳凰,不就是代表著本宮這個皇後的地位麽!”
“是啊,這要有這一套頭麵就足夠了!”葉芷晗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