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出所料
世事無常,李誠的信剛發出去沒三天,長安城的消息先一步來到。一騎快馬,送來了李世民的旨意,讓李誠丟下登州一幹事宜,以最快的速度,立刻回京城。
這一下有點猝不及防,李誠這邊還在布局造船的事情呢,就這麼走了也不是個辦法?怎麼辦呢?思來想去,一邊讓人準備快馬,一邊去找崔成。
通報情況之後,希望崔成關照一下杜老頭。另外就是要留下一個人,牛大貴主動請纓留下來,李誠讓他盯著造船那邊,要錢給錢,要物資找崔成。
兩個女人不能帶著了,只好讓吳都尉派兵護送她們回洛陽。長安肯定不能去的,被崔芊芊知道了,醋罈子太多。這個時候李誠深切的感受到,在長安受到的束縛太深。
一定要想法子在出來,最好是能做個水師總管。想做這個總管,李世民的支持是必須的。
黑寡婦湯來弟還在策劃綁票李誠的時候,突然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李誠走了。而且兩個女人都沒帶著,就兩個隨從,快馬加鞭的走了。一定是出了什麼急事。
這個消息讓湯來弟痛苦不堪,跺腳連連,但是也只能望洋興嘆了。女匪首的愛情之花,還沒有開就凋謝了,湯來弟覺得老天爺一定是在跟她作對,罵了聲:賊老天。
李誠帶著錢穀子和牛二貴,一人雙馬,曉行夜宿,不停的趕路。花了七天的時間,就回到了長安城。抵達長安城的時候已經是黃昏時分,李誠讓牛二貴回家報信,自己直奔皇宮。
李世民預計李誠至少還要三天才能趕回來,沒想到李誠回來的這麼快。聽說李誠求見,立刻讓人領進來。大興宮內,李誠見到了李世民,見禮之後立刻道:「陛下,何事如此之急?」
李世民凝神仔細看了看李誠的樣子,頭髮上有明顯的灰塵,衣服也是好幾天沒換的。這傢伙有愛洗澡的毛病,李世民是知道的。可見這一路,趕的有多著急。
「吐蕃出兵吐谷渾,並轉擊白蘭各羌。吐谷渾派信使求援,被你說中了。」李世民沒說朝廷的意思,而是先說李誠料敵先機。可見他對李誠的信任,為這個事情把李誠給叫回來了。
翻翻史書,吐蕃對大唐可一點都不友好。唐朝對西域的統治,就是終結在吐蕃之手。吐蕃巔峰的時候,不但控制了西域,還打破長安城。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一個事實,如果周邊小國不認同諸夏這個觀點,而是死死的抱著自己的祖宗牌位不放的,只要一有機會,就會衝上來狠狠的撕咬中原王朝。
「祿東贊呢?」李誠問了一句,李世民道:「你走沒兩天,他就回去了,路上走的很急。不過一個月的功夫,就回到了吐蕃。」
李世民沒有明說,但是言下之意很明白了,吐蕃要出兵,一定是早有準備的。不然祿東贊回去不過到一個月的時間,怎麼可能就發動了這麼大的戰役,並且打敗了吐谷渾。
這隻能說明,吐蕃一邊派人來長安,一邊做了戰爭準備,向大唐亮肌肉。「吐蕃憑藉地利,短時間內確實很難解決問題,所以必須要做長期的準備。當然眼下當務之急,就是先於吐蕃做好戰爭的準備。不用等太久,吐蕃必然南下攻我,松州首當其衝。」李誠腦子裡很快就有答案
,緩緩的說明自己的觀點。「松州只有本地府兵,朝廷諸公就這個問題出現了爭議。多數人認為,吐蕃不敢輕易對大唐動武。」李世民說出了問題的關鍵,他要提前做準備可以,但是要給松州派大軍,不是皇帝說派就派的,必須得到
大多數宰相的任何。「反對立刻出兵是對的,兵者,國之大事也。」李誠說出了李世民意外的話,愣神看看他,等著後續的話。李誠稍稍沉吟:「松州府兵,必須早做準備,另,陛下可遣一將,率偏師一部,進駐松州。這樣以來
,出兵的規模不大,又能增強松州。」
「吐蕃出兵二十萬,只派一偏師,如何能行?」李世民猶豫了一下,李誠微微一笑道:「並不在多而在精,松州地形險要,三千精銳足夠守住松州城了。」
李誠的記憶中,唐軍府兵都督韓咸為吐蕃所敗,二十萬吐蕃大軍在松州境內耀武揚威,並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唐朝求親,嗯,武裝求親。
李世民吃軟不吃硬,侯君集率五萬步騎出戰,前鋒牛進達一戰破敵,吐蕃立刻退兵。隨後遣使請罪,並再次求娶公主。鑒於吐蕃地形難以征服,朝廷主張懷柔的聲音佔了上風。最後才促成了和親之事。說實話,李世民喜歡把宗室女嫁給周邊的少民首領一事,很難說對錯。但是客觀上,因為和親,邊境確實安定了很長的時間。同時因為和親,大批工匠去了吐蕃,提高了吐蕃的工藝水平,為後來吐蕃壯大
,乃至打進長安,都是有功勞的。
歷史上吐蕃入侵松州是九月的時間,現在時間上應該會提前。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李誠的作祟,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李誠不打算迴避什麼。「朝廷中有人主張和親,你以為如何?」李世民又拋出一個問題,李誠聽了微微皺眉道:「就算要和親,也要先打疼吐蕃,讓吐蕃贊普親自來京服罪,再說和親的事情。便是朝廷決定和親,也要注意一點,那
就是工匠絕對不能流入吐蕃。」
李誠的觀點,出乎了李世民的預料,本以為李誠會堅決反對和親的。不然也不能對祿東贊大打出手啊,這小子腦子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李誠也很為難啊,作者怕神獸啊!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休息,明日午後進宮,與諸公仔細商談再做定奪。」
李誠告辭出宮時,看見了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兩位這個時候來求見,可是有要緊事?李誠沒多問,簡單見禮就走了。
褚遂良一點都不喜歡李誠,所以對長孫無忌道:「豎子來此,恐生變化。」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都反對增兵松州,認為吐蕃蠻夷,有松州府兵和戍邊之軍就足夠了。主張立刻派兵的則是侯君集態度最堅決。
長孫無忌的心情也很複雜,李世民對李誠的信任程度,顯得比較特別。李誠現在只是一個少府監的少監,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做點俗務,參與不到決定朝廷方針大政上面。但是李誠卻有能影響到李世民的決策,這就很討厭了,因為這是個不確定的因素。李誠的存在,干擾了
宰相們對皇帝的影響力和束縛力。
褚遂良的話,長孫無忌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慎言!」
見到李世民,褚遂良再次出言表示:「大軍不可輕動,陛下需謹慎。」長孫無忌沒說話,但是站在一邊沉默,就是對褚遂良的支持。
皇后死後,長孫無忌的位置發生了一些變化,顯得有點尷尬。李世民對他的信任是沒動搖的,不然也不會在死後認命他來輔政。一定程度上來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輔政,破壞了群相制度的生態平衡。
不然的話,李治和武則天,也不會處心積慮的要幹掉這倆。
「愛卿從何而知,朕要大軍西進?」李世民很不高興的反問一句,朕還沒說什麼呢,你上來就扣帽子?褚遂良擺出一副直言進諫的架勢,舉起笏板道:「臣冒死進諫,陛下不可輕信幸進之人所言。」
李世民聽了稍稍沉默,但是表情卻是暴風雨前的前兆。長孫無忌見狀不妙,立刻開口道:「陛下,登善也是為了國事,並無私心。」
李世民聽了這才表情稍緩,淡淡道:「自成也反對大軍進發鬆州!」一句話說的褚遂良面色入豬肝一般,站在那裡非常的尷尬,進退不得。
長孫無忌則一聲驚呼:「當真?」李世民點點頭:「當真!」
「果真如此,國之幸事也。」長孫無忌如是說,李世民卻淡淡道:「朕以為,國有良臣,朕之幸事也。年初之時,自成便料定,吐蕃必然東進,炫耀武力,威逼朝廷,促成和親。」
一句話,說的褚遂良恨不得地上有條縫鑽進去,太丟人了。
長孫無忌也有點小尷尬,剛才他說話的時候,可以迴避了李誠的名字。
「臣惶恐!」褚遂良趕緊開口認錯,李世民擺擺手道:「明日午後,諸相大興宮諸相議事。」
李誠回到家中,崔芊芊出迎,一番見禮后,入內洗去風塵。見過家中諸人,李誠在崔芊芊的房中休息不提。崔芊芊沒問李誠此番出去做了什麼,只是問事情是否順利。
李誠也沒有多說這些事情,只是說事情還算順利,陛下臨時有事,提前招他回來。
崔芊芊戲稱:還要感謝陛下,才有夫妻二人提前相聚之喜。
李誠笑了笑沒再說這個事情,心裡盤算著,明日該怎麼面對一群宰相。次日晌午,李誠提前出吃了午飯,出門趕往大興宮,在宮門之外,遭遇了侯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