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波
魏徵有沒有錯?按照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他沒錯。因為商賈從來都是政府的打擊對象。商人一旦有錢了,就會搞事情。收買官員這種事情,他們做的很熟練。
大概意思就是,商人只追求利益,拉低了道德平均水準。
換成以前,李世民面對這樣的話,根本沒有還手的餘地。但是這一次,換了一個角度看問題,魏徵的諫言就站不住腳了。這是多麼簡單的事情啊!
李世民看著下面啞口無言的魏徵,心裡不禁感慨萬千,多少次被魏徵口水洗臉啊!這一回,算是扳回一局了。而且還贏的很輕鬆。
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東西,李誠沒有說出來,李世民同樣想到了。
那就是斬斷士族的利益觸手!道理很簡單,大豆風潮,士族的根本沒有收到影響。如果不管那些受到沉重打擊的普通商賈,整個市場份額,將有更多落入士族的手中。
這就是士族,一面叫囂打擊奸商,一面用自己的代言人去爭奪市場。
所有的問題,歸結到最後都是一個「利」字,商人從來都不是中原王朝的主流。
因為,商人沒有話語權。沒有話語權的商人,在王朝更迭的過程中,對話語權有著痛徹心扉的領悟,一直到明朝,商人終於用銀子,爭取到了相當的話語權。
而明朝的商人,也不是單純的商人,他們是士紳和商人的結合體。
言歸正傳,魏徵的啞火,導致反對派的全面潰敗。沒有人能反駁李世民的觀點。
陛下愛民是政治正確,那麼請問,商人就不是皇帝的子民么?
那麼再請問,因為商人的減少,導致長安的市面不景氣,物價上漲,百姓受損呢?誰能擔這個責任?是魏徵?還是別的什麼人?
李世民的兩個觀點,就像兩根鐵柱子,誰都無法撼動。
李世民的目的,順利的達到了。朝廷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應對這一次大豆風潮。並肩針對這一現象,加強監管,規避出現下一次無序的市場風潮。
李世民把這個部門抓在了手裡,稱之為商市監!跟少府監平級的單位,皇帝直屬。
這個部門脫離戶部,但是卻對天下的商業經營,擁有監管的權利。李世民取得一場暢快淋漓的勝利。因為這個機構的存在,內府每年多了一筆新的增收點,至於能收多少未知。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手裡,又多了一把對付士族的刀。
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絕對的秘密。
這一次大豆風潮,賠錢的人很多,賺錢的人也有。好吧,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兄弟會的十二頭牲口,不讓他們裝逼,那真是比殺了他們都難受。比如房遺愛,每個月都拉錢回家,但是這一次不是正常的時間點,而且拉回去的錢很多。一萬多貫的錢,按照李誠的要求,低調,低調,再低調。選擇一個坊門關閉之前,天黑之後的時間點。用馬車把錢
拉回家。
房玄齡站在堂前居高臨下的斜睨房老二,盧氏自然是喜歡這個幺兒的,看見拉回來這麼多的錢,開心的走下台階,欣慰之餘,擔憂的問一句:「二郎,這錢不是搶的吧?」
房遺愛不能在外面裝逼,憋的很難受,當著父親和母親的面,沒忍住:「跟搶錢也差不多了!」這一下盧氏不能淡定了,趕緊追問:「二郎,不會鬧出禍事來吧?」
房遺愛得意的搖搖頭:「沒有的事情,這是一筆意外之財。本意是李家哥哥,帶著大家一起榨油發財,擔心大豆漲價,提前讓我等出手收購大豆……」巴拉巴拉,一通說。
房玄齡站在台階上,聽著臉色漸漸的發黑。盧氏卻聽的喜上眉梢,一直到房玄齡咳嗽一聲:「進來說話,站在院子里講這些幹啥?」
好吧,盧氏敏銳的察覺到了丈夫意思,咳嗽一聲:「帶耳朵的都聽好了,剛才二郎說的話,漏出去一個字,你們一個都跑不掉。」
盧氏處理的很到位,但不等於別的人家裡也這樣。於是,兄弟會在大豆風潮中,掙錢了!掙大錢了!這事情短短几天的功夫,長安城的二代圈子都知道了。自然整個長安城都知道了。
於是,兄弟會各家裡開始整頓家規,板子打的飛起,據說打死了好幾十個家奴。一張席子拉城外亂葬崗。當然這只是據說,沒人看見。
隨後的日子裡,兄弟會的成員們再次匯聚李庄,開了一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會議。
李誠挨個噴過去,一個都不放過。事情當然不會不了了之,這群牲口有一個算一個,上半年的分紅,減半。沒人對這個決定不服氣,實在是李誠之前有交代,但是大家還是沒忍住裝逼的慾望。
打一板子,給一顆甜棗子,這一招李誠玩的很熟練。
秋萍頂著大肚子,帶著丫鬟出現,緩和了會議現場的氣氛。一個大茶壺,一對白瓷的杯子,還有裝著開水的銅壺,這些都是二代們送給李誠的禮物。秋萍示意丫鬟放下東西,然後招呼一聲便退了下去,留下兩個丫鬟在李誠跟前伺候著。李誠拿起茶壺,從書架上拿
出一個竹筒來打開。
竹筒里倒出一把東西,往茶壺裡撒了一把,丫鬟倒開水,一股淡淡的幽香傳開。
眾人頓時眼珠子一亮,這是又有好事的前兆。李誠平靜的看著丫鬟動手給大家倒茶后,端起自己的茶杯喝一口:「這才叫喝茶啊!」
唐朝人喝茶的方式,後來被日本人學去了,尊為所謂的茶道。準確的說,唐朝人喝的不是茶,是一種茶葉和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混在一起,最後煮成一堆糊糊的東西。現代人李誠怎麼受的了這個,正好附近的山上發現了野茶樹。李誠帶著幾個人去采了一些回來,自
己動手,反覆試驗,終於炒出茶葉來了。
當然這個茶葉是綠茶了,紅茶是怎麼弄的,李誠知道原理是發酵,但是不知道怎麼操作。以後有機會再說吧,先把綠茶喝上了再說。
這種喝茶方式,在這個時代屬於另類。一干二代喝了之後,表情各異。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者說沒人喜歡,喝完一杯茶,沒人主要要求再喝一杯。這樣的結果,李誠很不爽。
這東西沒有被市場接受啊,就像豬肉,沒有醬油做出來的紅燒肉,怎麼可能被市場接受呢?現在流行的是吃牛羊肉和狗肉,豬肉是賤肉來的。
綠茶沒有引發大家的喜愛,李誠只好先把這個念頭壓下來,心裡多少有點失望。「各位兄弟,大豆成災了,雖然已經開始出油,但還不到出貨的時候。如果把囤積的大豆都做成豆油,也夠油坊消耗一年的。所以啊,我們要找新的出路解決大豆的問題。」李誠定下基調,大家有點失望,
一碗茶似乎並不足以讓大家發財。
這些人的局限性,李誠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所以茶葉的事情,就放一放,反正後山有十幾畝的野生茶葉,夠自己一個人喝的。
「哥哥只管說,我們照做就是。」這幫人最近很乖,也很滑頭,推舉程處弼出來說話。「這樣,你們回去,把家裡回做醬的人找一些,給我送來,其他的就不要管了。還有,油坊邊上,起一個新的作坊,多準備大缸,我有用處。這次要做什麼,就不告訴你們了。等做好了,掙到錢啊,大家再
談擴大合作的事宜。」李誠這回學聰明了,這幫牲口靠不住。李誠以為自己會成為眾矢之的,但是事情的走向卻出乎預料。反倒在長安市井之間,再次流傳起關於李誠「財神」的傳說。比較科學的說法是,李誠因為要做豆芽和榨油的買賣,提前囤積了一些大豆,掙了
很多錢。比較玄幻的說法是,李財神,點石成金。
沒有人想到,這是李誠勾結皇帝的一次商業陰謀。畢竟唐朝的眼界有局限性,鬼才想的到,大豆會突然漲價,然後不可收拾。李誠聽到傳言之後,一臉的不可思議。後來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這就是見識的問題了。唐朝人,自然不知道荷蘭人能把鬱金香炒上天價,更別說什麼一個概念,就能拉倒多少投資。至於次貸危機這種,唐
朝人一定當神話來聽。現在的商業,還是一個原始的狀態。
時間慢慢的沖淡了這一次風潮帶來的影響。
天氣漸漸地熱了,春天過去,夏天來臨。李誠每天扛著鋤頭,出沒在田間地頭,做了一會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三月底氣溫上升之後,番薯、土豆種了下去。然後成為了宿衛的眼珠子,每天都有人在附近巡邏。清理了苗圃之後,四月中,李誠在後院里種下了辣椒和煙葉,接著李誠種下了棉花,六月中,李誠種下玉
米。於是宿衛們又多了一片巡邏區域。
李世民幾乎每一旬都要聽取關於三種作物長勢的報告,也要了解李誠的動向。
可惜,李誠再也沒有大動作了,每天就呆在農莊里,早晨起來吃了飯就扛鋤頭出門,然後下地幹活。晚上回來,教一群半大的娃娃們讀書識字識數。六月初,李誠的油坊大規模的出油。李世民很給面子,一口氣拉回去五十車,白送的當然要給面子。皇帝帶頭吃豆油的事情,很快就傳遍了長安城。豆油作為廚房裡一種主要食用油的地位,提前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