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書劍盛唐>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 這次玩大了

  轟,現場一下就亂了套!李誠說的話,太過震撼了。


  「李自成,你你你……說的都是真的?」李誠的衣領被人揪住了。


  這誰啊?李自成三個字,能分開說么?哥不是郵差啊!也不是驛站工作人員!

  「賓王,放手!」李世民一看馬周的樣子,已經徹底失態了。揪住人家李誠的衣領,這算什麼?想打架么?十個馬周疊一起,都不是對手好吧。


  「賓王」這兩個字,李誠想起另外一個噴子,噴武則天的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


  「馬周孟浪了!」馬周鬆開李誠,這是別人家的出身啊。史書上說,馬周家境貧寒。


  嗯,這個貧寒要相對來看,千萬別當他是社會最底層那種普通百姓。因為一個普通百姓家裡的孩子,是沒有機會接觸《詩經》《左傳》的,更別想去精通。他這個貧寒是相對的。


  你看史書上,他接觸都是一些什麼人。在地方的時候,接觸到的是刺史、浚儀令,到長安,直接住在中郎將常何的家裡,你還認為他是普通出身么?


  別說馬周了,現場的官員沒有一個不被李誠放出來的消息鎮住了。


  原因很簡單,他們都經歷過隋末的大亂,經歷過貞觀初期的旱災蝗災。見識過飢荒和流民遮天蔽日的景象。農耕文明為主體的唐朝也好,現代工業社會也罷,糧食都是關係到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物資。


  在這個平均畝產只有二三百斤的時代,突然有人丟出三種物產,告訴你「畝產千斤」不是在做夢,你的反應是什麼?如果是市井之徒這麼說話,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打死這孫子,讓他胡說八道。


  但這是什麼場合?當著這麼多的人面,李誠非常自信的告訴大家一個事實。


  李世民都有點血壓升高的跡象,喝止了馬周之後,抬手擺了幾下:「都別話說,讓朕緩一緩。」說著,坐在邊上的小板凳上。


  這個時候,誰也不去關心魏徵和李誠的衝突了,那也叫個事?


  現場短暫的安靜之後,李世民才看看李誠,鄭重其事道:「自成,別叫朕失望啊。」


  李誠當著眾人的面,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可讓宿衛輪值,從種下去的那一天起,看著那些莊稼慢慢的長大到收穫。」


  「自成,你的種子從何處得來?」總算是有人問起這個話題來了,唰的一下,所有人都盯著李誠。李誠看了一眼提問的魏徵,朝他拱手道:「魏相,這不重要。」


  李世民一抬手,殺氣騰騰道:「好了,即日起,五百宿衛進駐李庄,這一片苗圃,給我盯緊了,但凡出了一點問題,朕要砍腦袋的。」


  李誠道:「陛下,讓宿衛在莊子外面紮營吧,別影響百姓的正常生活。」


  李世民滿意的看看李誠,點點頭:「可!自成,別怪朕狠心,今天當著諸位臣工的面,你把話說滿了,真的叫朕失望了,朕留不得你。」


  李誠歪歪嘴,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道:「陛下,臣最怕死了,別嚇唬臣。」


  李世民見狀哈哈哈大笑三聲:「好,如能讓朕滿意,朕不吝封爵。」


  李誠這一次露出興奮的笑容:「陛下,封爵就算了,多給點地,臣還是想多種點地。」


  李世民聽了臉立刻拉長了,站起怒道:「豎子,不知好歹。」


  說著,李世民邁步就走,沒有再停留的意思。現場大臣紛紛跟著走了,李承乾走之前,表情複雜的看了一眼李誠。這一刻的李承乾,心裡五味陳雜。


  不是所有大臣都跟著走了,還有一個泥雕木塑一般的魏徵沒走。


  就在李誠以為他還要開什麼大招的時候,魏徵卻一本正經的朝李誠拱手:「如自成所言屬實,魏徵必行文一篇,向天下道歉於自成。」


  「魏相不必如此,你我之間並無私怨,都是為了大唐好,只不過各自的堅持有所不同。」李誠笑呵呵的回答,其實心裡則在想另外一個問題。唐宋文人,多數還是有節操的。


  「告辭!」魏徵轉身就走,李誠緩緩的跟在後面,走到大門口,李世民已經上了馬,看著走出來的李誠。這個時候的李世民對李誠的滿意度達到了頂點,矛盾是魏徵挑起來的。但是最後時刻,李誠放了大招,講魏徵挑起來的矛盾淡化。李世民的農莊之行,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至於魏徵挑事的舉動,那也


  能叫事情?沒人關心了。


  「陛下慢走!」李誠緩緩拱手,李世民點點頭:「宿衛今日便進駐,明日有司官員以及經驗豐富的老農一批,也要進駐李庄。」


  李誠點點頭,表示明白了,李世民調轉馬頭「駕」。李世民回到長安,第一件事情就是往李庄塞了二十個宮女。年輕的有,歲數大的也有,不要都不行。


  事情,鬧大了!這是其他人的想法。


  逼,裝大了!這是李誠的想法。


  李誠又出名了,而且弄出了新花樣。


  關於這個事情,長安城裡的說法很多。主流為兩種!


  一種是李誠作死說!一種是李誠牛逼大發說。


  作死說,自然是認為李誠在吹牛逼,吹的太大了,將來一準沒法收場。這種說法,主要出現在普通百姓的之中。很簡單,這些人種過地,知道畝產該是多少。


  一種則是相信李誠不會傻到玩死自己,這種說法主要出現在精英階層。


  總而言之,李誠的名字再次傳遍長安城,正值春閨,一群躍躍欲試的生徒和舉人,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不管你住客棧,還是租民居,每天聽到的都是李自成這個名字。


  上一回的元宵節之後,李誠一首詩餘,天下文人都閉嘴了。長安城但有水井處,皆唱李詩。啥意思哩?那些洗衣服的女子,口中唱的都是李誠的詩。


  上元節后,走到哪都聽的到「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耳朵都聽的起老繭了。這才消停了多少日子,李誠的名字又裝滿了耳朵。而且這一次,玩的很大。


  五百宿衛,進駐李庄,這不是啥新鮮事情了。長安城裡的百姓們,儘管不信李誠能畝產千斤的居多,但大家提到李誠的時候,還是充滿了敬意。也有少部分人,認為李誠沒吹牛。


  春耕終於開始了,一直呆在農莊的李誠,其實也沒閑著。做豆芽的生意,隨著春耕的開始而暫停。三十幾號年輕男女,每天跟著李誠一起忙碌。先種番薯,再種土豆,最後是玉米。三種主要的作物,李誠一共種了五十畝,都是家中下人的地。其他的百姓,還是種自己的作物。李誠這個舉動,讓農莊的莊戶們放心了,原來種的啥,現在還是種啥。不用跟著李誠一起冒險,也不用因為


  要不要跟著李誠種植的問題,被自己的良心拷問。


  這五十畝地,種下去之後,就成了宿衛們的眼珠子。每天不管任何時候,至少有五十人在巡邏,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種完這三種東西,李誠又帶著那群年輕人,種下了煙葉,棉花。


  煙葉的數量不多,只有兩畝地,棉花種的比較多,一共四十八畝。這樣以來,李誠家裡的那些下人的地,全都種滿了。春耕過去之後,別人都以為李誠會把精力放在番薯上、土豆、玉米上。沒料想,李誠每天扛著鋤頭出門,帶著一幫年輕人一起,奔著的都是煙葉和棉花地。番薯、玉米、土豆,只是偶爾三五天才去看一眼


  。


  李誠最關心的還是煙葉,每天早晚各一次,小心翼翼的像祖宗似得供著。這些年輕人在春耕之後,每天還是要發豆芽來買,但這點活隨著熟練度的增加,還有市場上新出現的競爭對手,變得非常輕鬆。每天的產量不多,三五個人負責運輸販賣,其他人都跟著李誠一道,白天伺


  候煙葉和棉花,晚上跟著識字。


  隨著春耕的開始,李誠總算是安靜了,沒有再折騰出什麼大事。閑暇的時候,李誠就陪著秋萍,看著肚子一天一天的變大。


  武家那邊,李誠也沒忘記,隔三差五的派人去送信,言下之意,現在比較忙。等夏收之後,不會忘記武順的。這一下,楊氏和武順都吃了定心丸,唯一不滿的就是武約。


  春耕、春閨,連在一起,李世民這個皇帝很是忙碌了一段。正式春耕要祭天,都不能讓別人代替他去,就得自己親自上。科舉開始,還要祭廟,這個讓李承乾去了。


  閑暇的時候,李世民每天最關心的,還是李誠那邊的動靜。


  身邊的大太監,每天都要彙報一次,關於李庄的各種事情。


  「按住了,按住了,對,小心點下刀。」李誠站一邊指揮,一頭小豬被按的死死的,肚子朝上。站在小豬跟前的也是一個太監,不過這位原來是閹人的,現在閹豬。


  這位是李誠通過高晉請來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總算基本的掌握了閹豬技巧。


  問題是,這位不能長期呆在李庄,所以他還要教會幾個小夥子,怎麼閹豬。


  豬為什麼閹割的問題,李誠沒有費勁去解釋,一句話:「問那麼多幹啥,照我說的做。」公豬母豬都要閹割,閹割之後就沒那麼活躍,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長肉快不說,還有就是豬肉里有一股騷味,閹割之後也消失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