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被賣了還幫著數錢
第一百零四章 被賣了還幫著數錢
“反正科舉改革的主導權掌握在我們手裏,我們擁有隨時可以修改遊戲規則的權利,笑到最後的肯定是我們。”
“而一旦這些人玩的太過火了,自然有律法去收拾他們,我們隻要將相應的律法補充完成就行了。”
“就跟割韭菜一樣,一旦韭菜太多了,就割掉一茬,但是要留住根,等到韭菜重新長出來的時候,還是在原本的位置,都不用重新尋找,多省事。”
李政笑眯眯地道。
武媚娘這丫頭,雖然天賦過人,但是畢竟還是太嫩了,還沒悟透過猶不及的道理。
“夫君的意思是,在明麵的敵人,遠不如暗處的敵人來的麻煩。”
妖孽蘿莉思索了一會,追問道。
“對,你們最近都在整理錦衣衛的卷宗,就能發現很多被錦衣衛發現的各國探子,都是故意被保留下來的。”
“因為隻要監視好這群人,就可以通過這些人挖掘出背後的整個情報網,或者幹脆通過這些人傳遞出一些我們想讓對手知道的消息,以此來混淆對手的感知。”
“要是直接砍了這群人,對手就會吸取教訓,派遣一批更難對付的人過來,我們失去的反而會更多。”
李政笑著解釋道。
“那我們接下去要做啥。”
這次發問的變成了李麗質長樂公主。
“當然是給我們的對手送去一副錦囊妙計,讓對手多開心一會兒啊!”
李政壞壞一笑道。
嬌妻們對視一眼,臉上都是掩飾不住的笑意,和自己的夫君作對,果然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劇的事情。
完全了被賣了還要幫李政數錢,長孫無忌辛辛苦苦這麽久,到時候賺來的錢,還不是要被李政給充公。
隻是這個壞夫君一直不肯正麵直說,長孫無忌究竟在這裏麵扮演什麽樣的角色?
是臥底,還是反派,或者是兼而有之。
“夫君,妾身那位舅舅,到底是在唱哪出戲啊。”
李麗質長樂公主一臉好奇地問出眾人共同的問題。
“這個是秘密,告訴你們錦囊妙計就不靈驗了。”
李政寵溺地捏了一下長樂公主可愛的瑤鼻道。
“夫君,你就告訴人家嗎,人家真的很想知道嗎。”
長樂公主開始撒嬌了。
“撒嬌也沒用,夫君可是坐懷不亂的真君子,除非…”
李政附在長樂公主的耳邊,小聲說了起來。
“啊,這怎麽能行。”
長樂公主的小腦袋頓時搖的和撥浪鼓一樣,一臉的羞意。
這一下,就連武媚娘都好奇起來了,究竟是什麽要求,能把一向主動的李麗質都羞成這樣。
要知道,在李政的強大戰鬥力之下,兩人經常是聯手起來應戰的,難道李政又有了新的花樣不成?
“麗質你要是答應的話,過幾天有個精彩節目,夫君就帶著你一起去看熱鬧。”
李政壞笑著說道:“媚娘你要是肯答應夫君的條件的話,也可以一起去哦!”
“哼,來就來,麗質才不怕你呢。”
長樂公主嫵眉地白了李政一眼道。
有大姐帶頭,同樣好奇的武媚娘也跟著跳了進去。
反正她們都李政的人,都愛煞了整個壞夫君,就算沒有這個條件,隻要李政多磨一會,她們也舍不得拒絕。
書房內很快傳出來嬉鬧的聲音,聽得前來送點心的奴婢們麵麵相覷,然後就被李政給一起拉了進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前來長安城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由於是第一次改革,因此在各州各縣舉行的初試並沒有進行大改,依舊是由縣令和刺史在考場當中隨機命題,考生現場,吟詩作賦,分出高下。
得益於疆域的急速擴大,如今大唐足足有五百個州,兩千三百五十,個縣,加上讀書人口的壯大,這一次,通過初試前來京城的考生人數,史無前例地突破了一萬人。
比起上一屆科舉,足足翻了十倍,即使恩科的名額上漲到了三百個,依舊是三十多比一的錄取率,競爭不可謂不殘酷。
若不是李政力主開了特例,所有通過初試的考生,前往長安城的路費和食宿統一由官府支出,這其中一多半的平民考生,根本就來不了長安城。
之前幾屆,就有不少偏遠地區的寒門學子,雖然通過了初試,但是實在湊不齊進京趕考的路費和夥食費,最終隻能無奈地放棄,心裏一片淒涼。
而這一次,寒門學子們也可以坐著馬車,住著驛站,順風順水地來到了長安城,路上甚至還有空欣賞沿途的美景,大發詩興互相比較一番,可以說是舒服的不能再舒服了。
即使是到了長安城,也有專門的禮部官員將他們帶到了之前為了培訓五千官學教師新建的學院之中,雖然是八個人擠一個房間,但是對於這些寒門學子來說,已經是十分滿意了。
而且學院的食堂免費提供的夥食還蠻不錯,至少比起大部分考生在家吃的要好多了,隔個三五天,的還能看到一點葷菜,可以打打牙祭。
換成之前,寒門學子們就算是一臉風餐露宿來到了長安城,也根本住不起價格瘋漲的客棧,最多也就是在外城或者城外找個寺廟或者是被遺棄的破房子甚至是山洞之中,隻要能遮風擋雨就行了。
至於吃的,能填個半飽就算是不錯了,否則整個大唐,怎麽可能每屆才隻有一千左右的考生,就是因為窮學生們根本沒錢出門。
而且學院這邊還有一個超大的圖書館,藏書十分豐富,足足有數十萬冊,隻要憑準考證就可以免費借閱,更是讓這些寒門學子們喜出望外。
整個學院之內,無論是宿色,圖書館,還是草場之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夥食奮發圖強誦讀書籍,或者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討論的寒門學子們,學風十分刻苦。
而這些優厚的待遇,直接就讓占據了七成人數的寒門學子們對於李政感恩戴德,成為了李政的忠實擁簇。
至於世家權貴出身的考生們,他們可看不上這些撿漏的宿舍,更不屑於和一群他們之前看不起的泥腿子住在一起,一個個紛紛按照籍貫,成群地住在了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