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長孫無忌
第一百零一章長孫無忌
總之,原本就開放的大唐,在李政的努力下,已經擺脫了隻有文科的曆史,理科雖然目前還不如文科,但是發展勢頭卻更猛。
不是李政不重視文科,而是對目前大唐來說,理科人才比起文科更加稀缺和重要。
從後世的一句俗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可見一般。
而且理科實際上還包含了工科,一起研究理論,一個注重實踐操作,對於科技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想到這些,李政心裏頓時就有了。
提筆一揮而就一片奏文,然後就朝著太極殿的方向而去。
一個時辰後,李政心滿意極殿出來,臉上已經是多了一絲得意之色。
這一次,不把你們給玩殘,本公子就跟你們姓。
趙國公府,開始了每次科舉之前都要舉行的密會。
身為關隴士族的領袖,曾經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下,長孫無忌在士族之中依舊有著足夠的影響力,因此即使是光環完全被李政蓋過,這一次的密會依舊是匯聚了不少大唐名人。
光是四品以上,有資格參加朝會的官員就超過了十位,至於豪紳土豪,更是數不勝數。
而這次密會的主旨和之前幾次也是差不多,不過是從如何分配中舉名額改成了如何獲得更大的好處而已。
“哎,隻可惜如今遼王勢大,愣是要搞什麽科舉改革,還弄出來什麽糊名和抄寫製度,以及什麽選擇必答題,否則這一屆科舉,必然又是我等大展拳腳的空間啊!”
吏部侍郎周錚一臉愁眉苦臉地道。
他是長孫無忌的親信,在長孫無忌要保持逼格的時候,就是最好的傳聲筒。
其餘人也一個個唉聲歎氣地附和起來。
想想前幾屆科舉,大考都還沒有開始,名額就已經在密會之中基本上被瓜分完畢,雖然每次都要爭吵許久,但是好歹人人有份,不過是多少的問題罷了。
長孫無忌妄圖能權傾朝野,和多次親自或者安插親信擔任主考官,一直把持科舉有莫大的關係。
畢竟想要當官最快也是最容易的途徑就是科舉了,每一屆科舉少則數十,多則數百人的名額匯聚起來,絕對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數字。
這些人雖然一開始官職不高,但是潛力卻是十分驚人,其餘的不說,每個部門都安插上幾個自己人,等到貞觀老臣們退下來,這些人就有很大的機會上位了。
但是如今這麽一弄,想要再作弊的概率就低了很多,實在是不好弄啊。
這也是之前幾屆科舉非議甚多的原因,無權無勢的寒門學子,十年苦讀,好不容易迎來了一個可以同堂競爭的機會,結果身為裁判的主考官卻在明目張膽地吹黑哨。
好多學子辛辛苦苦,耗盡所有才華作答的試卷,甚至根本就沒有被批閱,因為中舉的名額甚至是名次,早已經被瓜分完畢,連湯湯水水都剩不下。
李世民雖然也覺察到其中的不對,但是也無能為力,幹脆減少了科舉的次數,直到李政異軍突起,對於李政完全信任的李世民才將科舉主考官的位置交給了李政。
而且對於科舉改革,李世民也是和重臣們都打過了招呼,並且獲得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權利支持,即使是長孫無忌都無力改變。
也因此,從高處跌落下來的眾人,雖然在此匯聚到了一起,但是一個個都是愁眉苦臉,連上好的茶,喝起來都一點味道都沒有了。
“你們一個個都這樣子做啥,誰告訴你們,科舉改革之後就沒有辦法了。”
“本官已經得到了陛下的任命,擔任本次科舉的副主考,並且已經想到了對付李政的辦法。”
長孫無忌掃視了一下眾人道。
“真的。”
“不愧是長孫大人,果然是英明神武!”
“天助我也!”
眾人頓時大喜過望起來
“可是遼王畢竟是主考官,最終由誰中舉,還是要遼王殿下點選才行啊!”
頓時有人提出質疑道。
長孫無忌雖然是副主考,但是不過是副職而已,正職主考官是李政,而長孫無忌和李政的交鋒史,好像就沒有獲勝的記錄吧整個長安城乃至是整個大唐,都在流傳著長孫無忌的各種“光輝”曆史。
比如說那句著名的子不教父之過,還有被李政因為作弊帶人打上門,不僅兒子被打了,就連長孫無忌自己都被李政當眾怒懟,不得不低頭道歉賠錢之類的趣事。
一行人頓時有懷疑的眼神看著長孫無忌,原本提起的一絲興致頓時又變得垂頭喪氣了起來。
長孫無忌氣的想打兒子。
要不是這兩個混賬兒子一個賽一個的坑爹,自己怎麽能淪落到如今的地步。
不僅在朝中的幾個重要黨羽都殺頭的殺頭,下獄的下獄,如今更是連這群土豹子都敢質疑自己了。
“雖然李政是主考官不錯,但是本國公自然有辦法,讓其餘的考官都變成我們的人。”
“主考官也是從考官和副主考選中的卷子之中選人和排名次的,隻要我們送上去的卷子都是自己人不就行了。”
“現在諸位還有什麽擔心和顧忌嗎。”
長孫無忌長笑一聲,徐徐站起身來道。
眾人不由連連點頭,一個個眼神都很快亮了起來。
對啊,隻要是送上去的卷子都是自己人,主考官再怎麽挑選,網上去的魚還都是自己這邊的,不過是名次的區別而已。
長孫無忌的這個辦法,直接就把主考官給架空了,就和之前的科舉他們一手遮天架空了李世民一樣。
雖然買不到名次,很可惜,但是能買到名額也是極好的事情了。
“長孫大人果然大才,隻是如今科舉要糊名和另行抄錄,我們怎麽區分哪些是自己人。”
江南豪紳劉應元連忙追問道:“若是長孫大人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在下願出三萬貫一個買中舉的名額。”
其餘人也是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長孫無忌,一臉的期待。
這個劉應元完全是發現了其中的重點,若是連是否自己人都認不出來的,那還怎麽玩後續?
“這還不簡單,在答卷上麵做一些記號不就行了,比如考題第二部分的概述,完全可以統一用一樣的開頭格式,或者在卷尾用上特別的指代詞語,不就行了。”周錚連忙搶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