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式茶葉

  第三十一章 新式茶葉

  嗯,他需要擺明一個態度,這兒是他罩著的,讓長安那邊的勳貴,豪門,世族想要青磚,都必須按照定價掏錢買!然而,魏征此時已經完全認可了李政,也開始在皇帝麵前美言幾句。


  “李政公子這個磚廠,又立功而不自在了。”


  “大量便宜的青磚,若是長安城內諸位同僚大批量采購,五,六年內專場都需要販售大量的磚。”


  “市場有需求,不論是農閑的時候,還是留下打短工的流民,那就有一個穩定的地方幹活,一天一個文,一個月三十文,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已經是很高的工錢了。”


  “大量的青磚房,火炕由百姓自發建起來,朝廷便可可以節省一大筆賑災開支,這無疑是變相的給朝廷減輕負擔。”


  李世民摸摸胡須,在聽到節省開支的時候,神色終於認真了起來。


  不說不久前的大雪災,就算是尋常的冬天,也是年年下雪,茅草房,土夯房年年倒塌,年年都需要掏出一筆款項來維修。


  一念至此,李世民毫不猶豫的當場下了訂單,別無他意就為了省錢。


  “朕有很多皇莊都需要修葺,每年的修葺費用都很高,今年朕從內庫撥款,三千貫在你這兒采購青磚。”


  “嗯,你這兒有五個磚窯,留兩個窯的出產量專程賣給朕,一直到三千貫的青磚交付完畢,如有多餘賣不完的青磚,朕讓工部跟你采購。”


  沒辦法,皇莊不止是長安才有的,皇家在各個州郡都有專屬田地。


  李政卻十分無語的說道。


  “陛下,一旦你采購青磚的消息傳出去,我相信城裏的人都趕著上我這兒買青磚,若是一個個的跟您似的大改建,你覺得‘剩餘’得到那年才會出現?”


  “嗯,那邊的荒山如今都是你的了,在多擴建幾個窯洞,這樣就能大大縮短‘剩餘出現的時間。”


  李世民也不惱,反倒樂嗬嗬地挪愉起來。


  自己的生意已經談成了,其他人怎麽排隊,這就很他沒多大關係了。


  總之,李世民在今天滿載而歸。


  傍晚時分,李政就接到了賞賜。


  錢財貫,各色錦帛匹,的地契。


  粗略的算了一下,光磚廠就能給他帶來每年最少益。


  倘若木材廠,陶瓷廠發力,糖的算,名下店鋪的收益,每年少則萬貫收益。


  這麽大的一筆財富,他身份夠高,地位特殊才守得住!長安城,宋國公府邸。


  李政昨天才回的李府。


  咳咳,用一天的時間趕作業,險而又險的在淩晨點趕完了。著水果,點心,最後厚厚的一疊功課遠赴宋國公府。


  一隻羊是趕,兩隻羊是放。


  蕭瑀在上方檢查功課。


  三子蕭釴,五女蕭五娘,外加在下李政是齊聚一堂。


  當然了,除了他們之外,現場,還有不少年齡段差不多的蕭家人。


  比如孫兒輩的蕭守業,蕭守道等等。


  李政無疑是在場地位最高,也是唯一一個不是蕭家人的外人。


  好在,李府的點心乃長安城一絕。


  在美味點心的攻勢下,一幹蕭家人淪陷得非常快。


  李政知道朋友都是吃貨,直接把裝著點心的食盒打開來。


  一盤遞給了宋國公,一盤遞給了蕭姑娘,其他的就眾人分著吃。


  蕭瑀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完全放任他們自個兒交朋友。


  蕭五娘對於李政的關心很受用,高興的拿出一套茶具,開始泡起茶來。


  “五妹,你怎麽不煮茶了?”


  蕭釴詫異的問道。


  “衝泡的清茶與點心更為般配,三哥隻要喝過了清茶,過去的煮茶隻怕難以入口。”


  蕭五娘笑吟吟的回道。


  “呃這個,誇張了點吧。”


  蕭釴不可置否的說道。


  “絲毫不誇張哦,爹就是其中一個特例,不信你問問李政公子。”


  蕭五娘一手賣了爹,轉頭又拉了李政下水。


  “五娘說的是實話,宋國公又敲詐了我一罐茶葉,我府裏的茶葉也不多了。”


  李政聳聳肩,忽然歎了一口氣。


  “李政公子為何不購買茶園,有了自己的茶園就不怕茶葉不夠喝了吧?”


  蕭五娘好奇的問,她可不信李政沒有想到這一點。


  “茶園購買的確在我的計劃上,可茶葉隻怕年年都不會夠喝的。”


  李政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蕭五娘此時已經泡好了茶,伸手一推將兩杯茶,一杯推給了李政,另一杯推給了蕭釴。


  “為什麽?”


  蕭五娘不解的眨眨眼。


  此時,蕭釴抿了一口清茶,忽然間越俎代庖的回答了妹妹的問題。


  “文人雅士一旦喝過清茶,再加之優雅,靜心的泡茶方式,誰都不會再去喝那口味獨特’的煮茶的。”


  “茶道即將引起新風暴,屆時茶葉隻怕供不應求,師弟需要早做準備,多采購幾個茶園才是。”


  “否則一旦世家反應過來,你再想采購茶園也能采購到,但需要花費額外花費一筆錢財。”


  李政認真思索了一番,須臾之後朝蕭釴拱手道謝。


  “多謝師兄提點,我已經秘密采購下三個茶園,目的是借新式茶葉的興起,進而對被世家壟斷的茶葉生意撕開一道口子。”


  “嘿嘿,誌氣遠大,但困難重重,小師弟行事務必小心。”


  “我知道。”


  “對了,小師弟於格物一道非常出色,如此算學必定不差,我這兒有一道題能否幫忙看看。”


  “當然沒問題。”


  師兄弟兩人埋頭研究數學題去了。


  “哎,學習好難。”


  突然間,一道歎息聲傳來。


  李政尋聲望去,說話之人正是蕭瑀長孫蕭守業。


  蕭瑀大笑著挪愉起大侄子。


  “哈哈,世間本就無一門學問是能一蹴而就的,你自己說學什麽不難?”


  李政一本正經的給蕭守業做分析。


  “普通人學習四書五經,寒窗苦讀十年才能迎來出頭的機會。”


  “習武也要風吹雨打,每日不倦。”


  “百姓務農,不也需要跟長輩學習耕種經驗。”


  “哪怕跟匠人學習手藝,也是經過時間累積成的。”


  “每個人的天分不同,愛好不同,所選擇走了路也不同,當下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走得更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