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三皇子背後
第500章 三皇子背後
??心知二皇子夾在中間也不容易,蘇牧野揉揉額角,麵色不虞地點點頭。如二皇子所說,從昭陽公主到三皇子,沒有今上的支持和操縱,是不可能敢對他動手的。舅甥之情,隻是表麵一層布啊,華麗的寵幸也不過就是夢幻泡影,一戳就破。
??今上倚重他、栽培他,說白了衝的是他身後的神機營。這隊衛士們,看著不起眼,跟十幾萬府兵比,都得說是螻蟻望大象,但這隻螻蟻偏偏被先帝交到了蘇牧野手上,讓今上束手束腳。
??私心裏,今上是想把神機營從蘇牧野、蘇家手裏拿回來的,然後給蘇牧野安排更適合他,甚至說馮家覺得更合適的位置,看上去似乎很合皇家意,但實際操作起來,顧慮其實非常多。
??首先就是沒有一個足夠信任並有實力的合適之人、勢力能夠掌控神機營,不能正常運行的神機營將讓今上失去眼睛和耳朵,這是恐怖的。另外還有養虎為患的威脅。蘇牧野身上還流著馮家一半血的呢,尚且桀驁不馴如此,換做他人,一旦生了異心,很可能皇權不穩,不是鬧著玩的。
??今上不是沒有考慮過從皇室宗親挑個人,然扒拉來扒拉去,一是沒有合適之人,二是他越想越不放心。皇室宗親也姓馮,其實比蘇牧野在天下人眼裏跟皇權的距離更近……
??這對今上來說是很可怕的。蘇牧野再怎樣,到底能用皇太後、長樂長公主以親緣牽製,加之蘇國公府人丁不甚興旺,怎麽折騰,都能消化在內部,不足以撼動皇權。而其他人,馮家人、三個兒子,無論哪個,單拎出來,要麽太遠、要麽太近。
??南平王不用說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染指任何實權。三個皇子,不論資質如何,但凡一人手上接管神機營,這個兒子將來登基還好,不然,兄弟鬩牆指日可待,誰都得罵他這個父皇。想到此處,今上方想明白先皇苦衷,也感慨先皇再喜歡南平王,到底也給他這個嫡長子留有幾分父子情。試想如果神機營交到南平王手裏,今上估計得天天躺禦塌上“烙餅”。
??但如果什麽都不做,眼睜睜看著蘇牧野一手神機營,一手寒門玩的飛起,還跟三皇子勾肩搭背哥倆好,今上又實在有些不放心。
??找不到合適接手的人、又忌憚其坐大,最好的辦法便是再給他套上一根“繩”,拴牢閘裏的猛虎,這實際是很毒的計策。
??所以其實在今上的心中,從未放棄過下降昭陽公主到蘇國公府的想法,不過他一直遊刃有餘地掌著度,在試探蘇國公府眾人反應之間不斷調整策略。吐蕃王求娶昭陽公主不過一個小插曲,並不能影響今上真實的想法,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嫁昭陽公主給吐蕃。
??但對於蘇牧野而言,情勢卻完全不同。自他從祖父手裏接過神機營,又被先皇特意接進宮教養後,就深深明白了一個道理——朝堂之上、國家之間、世界維下,奉行的法則,從來不是所謂道義、也不是血脈親情,而是智慧——淩駕於利益和權力之上的智慧。
??祖父蘇亭講的是韜光養晦,能裝孫子絕不當爺,追隨先皇鞍前馬後,又讓自己長子迎娶唯一公主,跟馮家做了親家,盡最後一把力氣把蘇姓推入世族之林,不太好的地方便是被綁到了先皇這駕戰車上。這種策略在建國前後是合適的。那時候的馮家、先皇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一並整合這群舊臣,必須選擇聯合一部分、打壓一部分、製裁一部分。蘇亭代表的蘇姓一族是先皇背後的支撐力量,除非蘇亭自己想撂挑子,不然必然走向馮蘇二姓親密無間。
??到了蘇牧野這裏,起初也曾打算蕭規曹隨,踩著祖父的腳印走下去。奈何太子不上道兒、二皇子天馬行空,隻剩下三皇子這個還沒長成、極易被左右的“牆頭草”。迫於自身和蘇國公府未來安危,他唯有鋌而走險,尋找到突破口。不然,等待他的,很可能是卸磨殺驢,這把刀就算不在今上手裏,也會被下一代君王揮舞。
??第一步、十分重要的一步,也是最觸及今上軟肋的一步,便是爭取寒門,織結寒門和世族之網。
??從前朝到國朝,寒門、世族就被一道天塹隔開,井水不犯河水,有條不紊維持中原文明奔騰向前。作為維持二者平衡的王權,也在一代代、一朝朝賡續。現在,蘇牧野卻在試圖打破這道壁壘,背靠世族,跟寒門眉來眼去。
??此舉不亦於一根芒刺,精準刺中馮氏皇權。於是,在神機營權屬問題之上,新的一場博弈開始了。今上既欣慰蘇牧野願意帶著三皇子一同趨近寒門,又不安於三皇子對蘇牧野日益加深的信任,以及不停揣測蘇牧野到底同寒門相交到何種程度。
??今上在蘇牧野的舉動中不斷刷新對自己這個外甥的認識,升起極大顧慮的同時,更想把昭陽公主嫁給他了!
??這不僅是為了未來皇儲登基政局安穩考慮,也是為了捆綁寒門之勢力。要知道,今上從登基開始,就心懷雄圖壯誌——將林立世族、門閥掌控的地方大權收攏中央,扭轉皇權旁落之態。就算不能削減世族權益,至少不能讓他們持續膨脹。遏製世族最好的武器,非寒門莫屬。
??世族和寒門的矛盾,根深蒂固,彼此心知肚明,並且始終亦敵亦友的齊頭並進著。誰都不想自己倒下去,被對方和虎視眈眈的王權吃掉屍體。若非太子過分投靠世族,也不至於引起朝中寒門反感。由表及裏,寒門的怒意如風吹麥浪從京都朝堂迅速擴散到國朝地方,再反向吹回,恰好被蘇牧野尋到時機,搖身一變成為寒門“好朋友”,為寒門之士提供新的“避風塘”。二者一拍即合,縱然沒有立即站到一起,也算交上朋友了。
??當然,這也是今上對太子最失望的地方,身為儲君理不清朝事、看不透權力流勢,還當什麽儲君,就是登基了都得被人玩死,還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此是後話。
??立在寒門對立麵的世族,對於蘇國公府世子親近、拉攏寒門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不是傻子,相反十足精明。蘇牧野再親近寒門,本質上還是世族出身,除非蘇牧野生出反骨、數典忘祖,不然不可能調轉槍頭,真搞他們的。相比蘇牧野,馮家拉攏寒門可能更能讓他們少喝一杯酒、少吃一塊肉。
??皇權、世族、寒門,都是棋手,在棋盤上擺子行步,蘇牧野一邊挨皇權、一邊出身世族,注定了他無法抽身其外,如果真能把寒門籠絡好,反而可能會加速世族倒向、追捧他的態度。現在嘛,這些世家們選作壁上觀,默默觀察,觀察皇室反應、觀察寒門心意、觀察蘇牧野手段。
??想通這些的時候,就是蘇牧野決定摒棄祖父韜光養晦、按部就班姿態的時刻。他毅然決然選擇了另一條充滿險阻、同時蘊藏無限機遇的道路。
??他的婚事,便是這條道路上出現的第一個岔口——娶昭陽公主意味著向皇權妥協、娶世族小姐意味著穩穩站在世族團隊、娶寒門女子……不太可能,蘇國公府包括皇室都不會同意。
??兩個選擇裏,他選擇了世族小姐,而葉鳳泠,作為養在寒門大儒柳綽手裏十幾年的京都圈外圍閨秀小姐,簡直天降奇妻,幾乎可以算是完美匹配他需求的妻子人選。
??其實從蘇北回京都之前他沒想這麽多,完全追隨心意硬杠,但出京一路經曆加上回京後對朝局重新有了理解,他拍案而起,愈發滿意自己眼光、滿意葉鳳泠出身。在他看來,葉鳳泠能堵住皇室、世族的嘴,還能讓柳綽這條幾乎半死不活的寒門線重煥生機,而且身後葉家還有安西邊防軍……蘇牧野根本找不到自己不娶葉鳳泠的理由,甚至在心裏暗暗想,就算他和葉鳳泠兩人不情投意合,光衝葉鳳泠身後一串“東西”,他都得把葉鳳泠娶進門。
??這一串“東西”也是壓倒蘇老夫人、蘇國公同意點頭的最後一根草。他們同長樂長公主不同,馮家嫁進來一個公主就夠了,再多反而不妙,蘇姓一脈從沒想繼續跟皇權靠那麽近。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長樂長公主在蘇牧野婚事上的意見大多停留於情感指導層麵,高屋建瓴部分不歸她左右。
??宮裏對於蘇牧野要娶葉鳳泠,不溫不火、明明暗暗。魏皇後反應不大,皇太後始終不吐口,今上則揣著明白裝糊塗。蘇牧野看到這些,已經明白了皇室的態度。考慮到時局和番波斯國等諸多問題,蘇牧野決定暫緩婚事。
??然,昭陽公主撞上來了。也許昭陽公主對葉鳳泠動手真是臨時起意,但今上事後做法無疑讓蘇牧野明白,皇室是支持昭陽公主賴上他的。
??這當然不行。蘇牧野不同意,蘇國公府更不同意。整治無賴的最好辦法,就是比他更無賴!
??不論蘇牧野沒有真睡.過昭陽公主,就是睡了,他不想娶,皇室都不能逼他娶。蘇牧野查出吐蕃使者團派出過刺客攜手薩瓦克,無意間也算助昭陽公主一臂之力,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昭陽公主塞給了強巴仁增。吐蕃王和吐蕃王爺兄弟共妻,也是不錯的。
??當然,他從一開始就知道今上不會允婚。昭陽公主,帝後唯一的嫡公主,光這個身份,就能做出很多文章,注定淪為權力漩渦中的一滴水珠。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早早為長樂長公主選好夫婿的先皇疼長樂長公主真心更多一些。今上會支持昭陽公主嫁自己,可不是因為昭陽公主愛慕自己,而是自己背後的東西被今上看重且叫今上左右為難。
??麵對蘇牧野明目張膽拿昭陽公主開刀舉動,蘇國公看明白也裝不明白,退避三舍,留出舞台給蘇牧野充分發揮。他已經想好,除非今上要推蘇牧野出去斬了,不然他一定不出手,就看看事情如何解決。其他世家也都三緘其口,連寒門都沒人吱聲,大家一個思路,這是皇室家事,嫁不嫁都無所謂,隻要不嫁自家閨女就行!
??這就造成一個尷尬的局麵:沒人主動給今上找台階,吐蕃使者團一個勁兒在後麵攆,不是吐蕃王就是吐蕃王爺,擺明叫今上隨便選。
??實在憋氣!
??蘇牧野真正的意圖也很明顯了,就是在對馮家人表態,表明他的態度——不僅我不會娶昭陽,搞不好我還可能真把昭陽送去吐蕃。在蘇牧野憤怒、今上運氣時,皇太後的姿態值得玩味,她為蘇牧野擺平葉鳳泠失蹤一事,卻在孫女和外孫的婚事問題上退避三舍,無疑在釋放一個信號:她並不讚同這門婚事,礙於許多因素不能公然反對,所以才選擇緘默。
??如此一來,馮蘇聯姻掣肘變的更多,大家對此的信心自然越來越淡。
??三皇子提劍指蘇牧野可能有三皇子對昭陽公主的兄妹深情,可能更多在於今上在三皇子背後的鼓動。蘇牧野想到了這一點,二皇子也想到了。
??跟像死了一樣不發聲的太子、咋咋呼呼被當槍耍的三皇子相比,悶在凝霜院的二皇子無疑證明了自己“與世隔絕”的一大好處——置身事外。
??二皇子和蘇牧野都心知肚明,也許蘇牧野的強硬態度會改變一些三皇子對他的看法和態度,甚至出現滑坡,但蘇牧野堅決不會讓步。讓三皇子跟蘇牧野同頻共振的君臣聯心從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亮明底線。誠實的底線,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