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吊亡舅
公公去世三年,按照過去的習俗是要大操大辦的。如今,新事新辦,在當地已經相當盛行,方村大圓也都按照新的形式給老人過三年,一家人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燒紙祭奠紀念,流程簡單,節約勤儉。我的兩位同事與我公公同屬富平故裏,她們的父親也於今年年初過了三年,都是按照儉約的形式操辦,功德圓滿。
小叔子打來電話說要給公公過三年,過就過吧,入鄉隨俗。又說要大辦,得請村裏人幫忙。鄰居家誰誰誰的兒子沒有給他爸過三年,村裏人閑話說了好一陣子。在周圍都時興新的文明操辦形勢下,先生的村裏終究還是守舊的過著以前的習俗。過就過吧,小叔子擔心被村裏人說閑話,畢竟他們的根基還在農村。
在農村,鄉行最重要,村裏人的閑言碎語是相當有分量的,一旦得罪村人,遇到家裏大事,比如老人下葬,將無人幫忙。以前就有過這事,兒女不孝順,老人還沒有下葬,幾個弟兄就開始搶奪禮品貨單,管事的一生氣撂挑子不幹,人埋了半截,孝子們頭都磕破了,村裏人才起了一點惻隱之心,幫忙把人埋到底。
在農村,村人的力量是相當大的。所以人要活鄉行,鄉行好了,什麽事都好辦。在外頭工作的人經常不回家,遇到大事,才是和村人拉關係,活鄉行的重要機會。
小叔子和嬸嬸給單位請了假,已經於一個星期前回去準備,既然要大辦,得通知親戚朋友都來助興,通知鄰裏都來幫忙。花炮,花饃,花圈,門麵,除了沒有棺才,一切的一切都要像剛去世時的形式,重新來一遍。孝子賢孫們在吹打手的熱鬧歡吹裏,把老人的魂魄請回家裏,親戚朋友祭奠,送錢,所有埋葬時的形式重新來一遍,在花炮劈裏啪啦的響聲中,再重新把老人送回墓中,重新磕頭祭拜。
形勢完畢,所有的孝子賢孫們脫去孝衣,從墳屯的這邊扔向那邊,俗稱脫服,我想應該也有托福的意思吧。沒有來的孝子托家人帶上自己的孝衣孝圈,和大家的一起也從墳屯這邊扔向那邊,算脫了服。整個事情就算結束了,從此陰陽兩隔,各自忙碌自己的生計,把彼此留在心間,永遠的塵封起來,除了清明上墳,十月一送錢,除夕夜把先人請出,過年期間歡聚一起。
買菜,買肉,買魚,買果子,我們回去的時候,他們把一切都準備妥且了。小叔子請了全村人來幫忙,所有留村的老人和孩子媳婦都被請來吃流水。
親戚們陸陸續續趕來了,舅舅的婆姨們娘子軍出麵行集體門戶。公公的舅家派來人行最後的禮節,從此再和公公家沒有關係。姑姑是最重要的,全家出動,認真的來了卻姑姑的心願。兄妹一場,就此一回了,像死去時一樣,一切都是最真誠的祭拜。小姑子是不用說的,主要的送飯人,門麵,鮮花,各種禮品。外甥女是爺爺一手帶大的,從北京趕回,過完事再連夜趕回北京,算爺爺沒有白疼。
三年的場麵熱鬧而非凡,除了少數幾個哭的悲天憫地的,大多都是自己心中的委屈,其他人都是熱鬧的湊形勢,假裝的哭泣,假裝的悲傷,認真的祭奠,場麵看上去熱鬧悲傷而滑稽。
在農村這是理所應當的,三年是喜事,一切都陷在熱鬧的繁華裏。悲傷隻是自己心中的說事和祭拜。也有真悲傷的,想起公公當年被車禍傷了的場麵。人活著真不易,命像小雞一樣,一個大的鐵東西碰一下就了卻了一生。
管事的、服務的都十分認真,像被請來幹一場工作,認真幹活,認真做飯,甚至認真吃飯。碗裏的湯水吃的幹幹淨淨,桌上的菜吃得徹底完全,剩在盤子裏的肉食和稀罕物被來吃飯的老人,用皺皺巴巴的塑料袋裝回去,給在家裏等著的老頭。我趕緊伸手幫忙,把桌上其餘的香魚甜品都裝上。
社會再發展,在農村,人還是過著舊日子,新隻是一種表象。這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根深蒂固。房子雖然都蓋了磚房,樓房,生活依舊是過去的老思維,吃飯永遠都是那幾樣,麵食,菜也是清淡的,遇到這樣油水大的吃場,大家是一定要來撐了場麵吃一回的。
誰誰誰家的孩子吃完飯夾了兩個饃,說是回去有事,撂下他奶就走了,誰都知道他是給他媽送那兩個饃的,騎車半個小時,到家時,饃還是熱的。
我們匆匆被安排吃飯,又匆匆趕去墳地,祭奠,燒紙,托福。回來時幫忙的村裏人已經料理完一切都散去了,家裏整齊幹淨的如從前,除了桌上供奉的剛剛從墳裏回來的公公的照片,一切都恢複成本來的樣子,好像那些人根本就沒有存在過,也許這會他們已經在自己的地裏給蘋果套袋呢。
形勢過完了,三年過完了,先生給婆婆撂下一些錢,我們該走了。公公安歇,從此陰陽相隔更遠,每個人又要踏上新的征途,去開辟下一站的人生。
據說死去的人是有能力保佑後人的,希望公公在天之靈也保佑兒子和先生,我想其實這也是一種紀念的形勢吧。
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