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七、村誌
第二天清早,羅莉起床吃過早飯之後,就吩咐護衛們準備拔營離開了。
既然事情已經解決,羅莉也不打算再在吉祥村留下去。
羅莉不在乎那點聲望,也不需要別人來感激她,早點離開也不用去應對那些人。
李鐵根他們這些比較熟一點的人也不打算再見了,終究隻是一些人生的過客,並不需要為他們停留多久。
百來人的隊伍當然不可能悄無聲息的離開,等護衛們收拾好了一切,村裏的人大概都有所感,奔走相告。
昨天晚上,李鐵根就已經把新犁的消息告訴大家了,對於這個發明出新犁的女子,眾人都充滿了感激。
知道羅莉要走的時候,大家都有些著急,也隻有初來的那一天,眾人才見過她,之後就跟李鐵根他們一家來往,連村正也隻是打了個醬油,在知道拉讚助無望之後,就再沒出現過。
眾人對於羅莉其實沒有什麽直觀的印象,隻是知道是一個美貌的女子,其他就不知道了。
誰知道人家就突然發明了一款新犁,完全碾壓老犁,簡直有一種活在夢裏的感覺。
等羅莉已經安排好了一切,正式上路的時候,李鐵根一家已經聽到了消息,用最快的速度趕了過來,湊到羅莉的車駕邊。
羅莉不得不讓隊伍停下來,下了馬車。
李鐵根帶著粗重的喘息道:“羅姑娘,都怪莪們招呼不周,怠慢了你,十分抱歉,還請你留下,莪們會好生招待你的。”
羅莉微微搖搖頭,笑道:“李大叔多心了,這裏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我也不便再叨擾,才要離開的。”
李鐵根根本不信,飽含歉意道:“羅姑娘,莪們都是一些鄉下人,大老粗,要是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你不要在意,大家都沒有惡意的,莪們跟你道歉,請你留下來,莪們還沒有好生感激你呢!”
羅莉哭笑不得:“李大叔,真的不是因為別的,我在吉祥村也待了好幾天了,也沒什麽事情,所以想要繼續啟程了,我是想要走遍大唐美好河山的!感激的話,就不要再說,我也沒做什麽,不值一提。”
李鐵根略帶不甘道:“那你好歹在莪家吃頓飯再走啊,誰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見,你發明的新犁是多大的貢獻,要是不感謝你一番,莪良心都過不去啊!”
羅莉依然搖頭拒絕道:“多謝李大叔的好意了,我已經吃過了早飯,路上的行程還長著,未來日子也還多著,未必沒有再見的機會。”
李鐵根見羅莉要走之心已經堅定如此,也不好再勸下去:“那好吧,那莪就不耽誤姑娘了。姑娘大恩,莪一定銘記在心,若是有一天姑娘回長安,路過吉祥村了,還請到莪們吉祥村坐一坐,敘敘家常。莪們會求神拜佛,保佑羅姑娘一路平安!”
羅莉沒有再說什麽,隻是鄭重的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再次回到馬車上,路邊上已經站滿了吉祥村的村民,他們跟羅莉不熟,也說不上話,隻能默默的望著羅莉的車駕,緩緩啟程。
他們知道,那車裏坐著一個改變了農民生活的偉大女子,他們卻來不及說上一句感謝,隻能目送著她的離開。
但是那抹消瘦的身影卻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
她美麗,卻並沒有以此為傲,她高潔,卻並沒有以此而遠離人民,她不經意間就為人民造福,卻不求任何回報。
這樣的人,怎能不讓人打心底裏去感激,去感恩,去感動。
姍姍來遲的村正李正到來的時候,卻隻能看到羅莉的隊伍影子,非常遺憾的跺了跺腳,忍不住走到李鐵根身邊抱怨道:“鐵根啊,你咋不把恩人留住啊,莪們還沒有報答人家呢!也怪莪,之前太失禮了,給恩人留下了壞印象,害得恩人都不想留下!”
李鐵根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村正,這不怪你,羅姑娘也沒有怪你,莪們這個小小的村子是留不下羅姑娘的,她注定是天上的仙女,能來莪們村子,就是最難得的了,要是強留,才會惹得羅姑娘不高興呢!而且,羅姑娘以後總是要回長安的,未必就不能再來莪們吉祥村,到時候莪們再感謝她吧!”
李正怔了半晌,才點了點頭,認同李鐵根的話。
良久之後,李鐵根再次說道:“羅姑娘可以不在意,但是莪們可不能不在意,莪們要把羅姑娘做的事記下來,留給後人紀念,也要傳播出去,讓更多人知道羅姑娘的貢獻!”
李正聞言,甚是認同的連連點頭,隨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麽似的,興奮的說道:“莪這就去縣上,找個先生,把這事寫到咱們吉祥村村誌裏頭去,供到莪們吉祥村祠堂裏,逢年過節,都要拜一拜,給羅姑娘祈福!”
李鐵根眼睛一亮,讚道:“村正,你說的有道理啊,莪們就這麽做,最好還能找個石匠,給羅姑娘立個像,以後的人也能知道羅姑娘長什麽樣!”
李正眼睛更亮,這都是很好的建議啊。
於是,在李鐵根和李正兩人的商議下,定下了塑像、寫入村誌、拜入祠堂這三件紀念之事!
已經走遠的羅莉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當做神仙的供起來了,不然真的要哭笑不得,這在她看來,真的不算什麽大事,簡直不值一提。
她此時的心情還算不錯,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逐漸回升,一路上的花草數目都在抽芽生長,一派生機勃勃的模樣,這讓她久寂的心都有些明媚起來。
感受著春天萬物生的美好,心情也不自覺的愉悅起來。
而另一邊,李二殿下和崔行鈞也行動了起來,李二殿下直接下令召集各州府的農事負責人,趕來長安聽候指揮。
而崔行鈞也將家裏無事的人都安排了過來負責抄錄曲轅犁的製作之法,打算利用崔家在民間的聲望,召集民眾一起學習,務必要使更多人學會曲轅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