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山裡漢的小農妻> 第五章 打聽

第五章 打聽

  眼瞅著張二勇不願意談這個話題,大娘偏又不停地嘮叨,沈若蘭便好心的打圓場,岔開了大娘的話說:「張大哥,這野山羊很不好打吧?聽這玩意兒跑的飛快,還能在懸崖峭壁上健步如飛呢,能打到死的就很厲害了,沒想到你竟然能抓到活的,真了不起啊!」


  張二勇轉過頭,看見沈若蘭正睜著黑漆漆的大眼睛看著他,一臉的真誠,就簡短的說:「這只是揣了崽兒的,跑不快,所以讓我給套住了。」


  「哦,那就是說很快就能下崽兒產奶嘍。」


  沈若蘭嘀咕著,有點羨慕的看著那隻野山羊。


  要是她也有一隻臨產的母山羊就好了,她現在的小身子很需要補充營養,用野山羊的奶滋補可比牛奶滋補強多了,而且山羊也比奶牛好養活,吃得少還不顯眼,藏在她家野草叢生的後園子里誰都發現不了,而且將來還能有野羊肉吃。


  和她一樣羨慕的還有車上另一個寬臉的漢子,他眼巴巴的看著肥壯的野山羊,嘖嘖兩聲道,「二勇,你這羊有一百斤沉吧?」


  張二勇搖搖頭,「不知道,好像沒有吧。」


  其實,這隻野山羊有一百零七斤重呢,抓回來那天他就稱了,只是他為人低調,不願意顯擺罷了。


  寬臉漢子盯著山羊看了一會兒,確定的說:「保證能有,我這眼力可准了,這羊至少能有一百斤,這下子你小子可發了,這野山羊肉,城裡有錢的老爺們最稀罕了,咋滴也能賣到二十三四文一斤,囫圇個兒賣也能賣到二十文一斤,這一隻野羊,就是二兩銀子的進項啊,嘖嘖!」


  他一邊搖頭一邊嘆息著,羨慕之情溢於言表,有人笑他說:「咋?你眼饞啦?眼饞你也上山去打啊,卧龍山八百里,啥值錢的野獸沒有?沒準兒你進山了能打著一隻比野羊的還值錢的呢。」


  寬臉漢子連忙擺手道:「我可不敢去,卧龍山可不是什麼人都能進去的,去年秋天我們村倆小子進山挖人蔘,結果碰著個大熊瞎了,倆人兒一個都沒跑了,全讓熊瞎子給拍死了,找回來的時候都不成人形了,那個慘噢……」


  「哎呦,是挺慘的,不過不趕我們村老孫家那爺仨慘。」


  有人接著道,「三年前,我們村孫老六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帶著倆兒子進山打獵去了,沒成想遇著一群餓狼,唉,活蹦亂跳的爺仨,找回來時就剩骨頭架子了,孫老六媳婦辦完喪事就上吊了……」


  「真慘啊,不知道當時那三人兒遭什麼樣的罪呢……」


  「是啊,好好的一家人,就這麼絕戶了……」


  大夥七嘴八舌的議論著,說的都是上山如何如何危險,某村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是怎麼死在山上的。


  沈若蘭也不知不覺的聽進去了,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原來進山那麼危險,虧她還想把身子養好了去采蘑菇,撿木耳賺錢呢,現在看來還是算了,銀子雖然好,再好也不趕命重要啊,好容易再活一回,為幾兩銀子把命搭上,不值當的。


  看來,老張家也一定是窮極了,不然也不會讓他們家二小子冒那麼大的危險進山,難怪沈若梅又哭又嚎的要退婚呢!


  馬車噠噠噠的小跑著,車子一顛一顛的,不過這並未影響到大家說話的興緻,尤其神沈若蘭身邊的大娘,更是個好說的,這一路嘴就沒停過,東家長西家短的,絮絮叨叨說個不停,雖然有點兒聒噪,但沈若蘭還是從她身上打聽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首先,她弄明白了這個世界的貨幣價值。


  雖說前身就是這個時代的人,但那苦命的小丫頭從小到大就沒花過錢,甚至連摸都沒摸過,對貨幣的價值和物價行情知道的還不如自己知道的多呢。


  上輩子,她看過不少古代的穿越小說,對古代的物價行情有個大致的了解,再經過大娘的一番教誨,讓她對這裡的物價行情算是基本了解了。


  在這個時代,最廣泛流通的貨幣不是銀子而是銅錢,銀子用現代話來說,是貨幣中的超大面額了,一兩銀子值一千文錢,一文錢能買一個饅頭或一個素包子,肉包子也只賣兩文錢一個,玉米面兩文錢一斤,麵粉和白米稍貴點兒,都是三文錢一斤,豬肉十五文錢一斤……


  如此算來,一兩銀子的購買力還是很強大的,光饅頭就能買一千個,足夠一個人一年吃的了,要是儉省點,參合點粗糧吃,一兩銀子都能夠一個人活兩年的了。了解了物價行情和貨幣價值,她又順便打聽到了縣城的大致情況。


  農安縣算是一個大縣,光主街就有三條,其中的一條泗水街,是鄉下人最常去的集市,這條街不長,從街頭到街尾都是短衣打扮的小販,這些人多半是鄉下來的,賣的都是自家的農產品,如青菜,糧食,雞、鴨、鵝等家禽,偶爾還有山貨或野味兒,只是不多,價格也相對貴一些。


  也有賣手工製品或工具農具的,比如豬食槽子、炕席、火盆和蓋簾、箅子爬犁等等,都是實用而不怎麼值錢的玩意兒。


  光顧這條街的,都是鄉下人或者是城裡的窮人,因為這條街上的東西物美價廉,比別的地方賣的東西便宜很多,可以說,這條街是家境貧困的百姓們最好的選擇。


  第二條街位於縣城的正中間,叫做寶安街,是一條比較高大上的街道,本縣的縣衙就設在此街,另外,縣城裡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們的府邸多半建在這裡。


  街上的商鋪不多,只有一家清雅貴氣的茶樓和一座名冠全縣的青雲書院,能在青雲書院里讀書的,都是縣裡有錢人家的子弟,據說這裡一年光束脩就要十五兩銀子,還不算吃喝筆墨的用度,寒門子弟是想都不敢想的。


  茶樓就更過分了,一杯清茶就賣三十文,都夠買二斤豬肉了,一般人要是有那三十文錢,還尋思給家裡買二斤豬肉或者十斤白米呢,哪會來這而揮霍了。


  因此,來這裡消費的,都是穿綾羅綢緞的有錢人,這些人多半是住在這條街上的,或者是往來於農安縣城的客商,普通百姓是絕不會來這兒糟害錢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