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湧
楊信的確低估了李三才這種老狐狸的智商。
李三才當然沒回張家灣。
不僅僅是他,甚至就連他的幾個兒子也在昨下午以外出訪友的旗號離開了張家灣,留在家中的隻有幾個還沒成年的孫子。
至於他們去哪裏訪友這個就不知道了。
李前尚書交友廣闊,整個大明幾乎所有地方都有他的朋友,或許江南或許四川或許陝西,哪怕就是遼東也不是沒有可能。他一個辭官在家的老頭,現在除了旅行也沒別的愛好,總之家裏剩下的一幫老弱婦孺們是真不知道他去哪兒了。至於王安誣陷他這種事情,我們女人和孩是肯定不知道的,你們錦衣衛要是想抓就把我們抓去好了……
“這個老賊!”
田爾耕恨恨地道。
楊信則看著他們對麵,數以百計的雙鶴書院學生,正默默包圍在門前虎視眈眈。
不僅僅是這些學生。
甚至還有張家灣城內的主要士紳和商人,也全都堵在門前,目光不善的看著這些閹黨鷹犬,空氣中火藥味十足。
田爾耕也有些不安地看著他們……
“你先回京!”
楊信道。
“如今陛下的安全要緊,其他幾個方向的追擊繼續,絕對不能放李三才到南方,他的目的沒那麽簡單,一旦他到南方,咱們再去抓他的話,東林黨會借此挑起民變的。”
他緊接著道。
李三才的跑路根本不是為了他自己的安全,他是在布局營救楊漣這些人。
這些人肯定不能逃跑,他們都是在職官員,不可能用訪友這種借口擅自離開京城,而且一離開就會被算作畏罪潛逃,所以隻能等著錦衣衛上門抓。
但他們隻要不認罪這件案子就會僵持下去。
而他到南方去,直接召集東林黨,後者發動南直隸的士紳,形成對皇帝的輿論風暴,先鼓動起民間對錦衣衛的口誅筆伐,然後在南都或者蘇州這些地方,等著錦衣衛上門抓他。隻要錦衣衛上門抓他,那麽他們就會鼓動民變,甚至鼓動南直隸各地的大規模民變,也就是五人墓碑記這樣的,最終逼迫啟屈服,啟不屈服就繼續。
反正南直隸是東林黨地盤,那裏他們了算。
而且他們也不需要造反,隻要南直隸士紳集體罷市阻斷漕運就行了。
然後啟還能怎樣?
隻能向他們屈服無罪釋放這些人。
這樣不但李家沒事了,楊漣這些人也沒事了,甚至還可以借此給這個皇帝當頭一棒,讓他知道別以為自己有個好用的打手就能為所欲為,大明朝還不是他一個十五歲孩了算的。到底這場鬥爭的核心,還是在於大明朝誰了算的問題,被萬曆慣得已經習慣了一個不管事的皇帝,又被泰昌搞得心情極為舒暢的文臣和士紳們,突然間換上一個展現鋒芒的皇帝,他們不甘心就這樣接受,他們想要馴服這個皇帝。
就像他們過去馴服那些新君一樣。
如果他們能夠借此給啟一個深刻教訓,那麽接下來這個皇帝就會收斂他的爪牙,逐漸被他們繼續用製度的牢籠束縛住,最終讓大明重新回到他們想要的道路。
“老奸巨猾啊!”
楊信感慨道。
“楊同知,他再快也不可能快過咱們的驛道公文,他為顯示清白必然不會變裝潛逃,肯定會在沿途偶爾公開露麵,我派人通知各地錦衣衛攔截。”
田爾耕道。
“若是他不走陸路呢?”
楊信道。
“不走陸路?”
田爾耕愕然道。
的確,李三才不會走陸路的。
他首先得證明自己不是潛逃,走陸路的話他就得偶爾公開露麵,在運河沿線找些老朋友聚一聚,那麽他會很快被錦衣衛掌握行蹤,而在北直隸和山東這些非東林黨的控製區,他無法真正製造足以威脅皇帝的民變。隻有過了淮河他才具備這樣的能力,這個老家夥當了十幾年漕運總督,在淮安,揚州這些地方有的是好朋友。
這些人足以保護他繼續南下,最終到達東林書院。
隻要他踏入東林書院,那輸的人就是啟,因為啟根本低擋不住南直隸士紳掀起的大規模民變。
那是朝廷的衣食所在。
隻要南直隸出現民變,影響到了漕運,啟就隻能認輸。
所以李三才出海就行。
葛沽。
“提督,沒有!”
剛剛搜查完那些商船的蕩寇軍營長何坤心翼翼地道。
這個原本聞香教的頭目,已經很好地適應了他的新身份,包括那些一起編成這支軍隊的教徒們,也都在二十座軍營裏開始新的人生,除了專門負責捕魚的第二十營外,其他各營都在一邊墾荒一邊挖河,而地瓜也已經臨近收獲,實際上已經開始挖著吃了。這種新作物那恐怖的產量,讓這些教徒一片歡呼,而且楊信早已經教過他們如何食用,就連地瓜煎餅都出現了,雖然味道的確算不上多麽可口,但好在這個年頭能吃飽就很滿足了。
再他們其實主要吃楊信購買的大米。
另外還有那些拖網排槳船捕撈的魚,這種新式的捕撈技術讓整個蕩寇軍幾乎三分之一的食物變成了魚,距離近的吃鮮魚,遠的吃自製魚罐頭,用瓦罐裝的重鹽重香料重辣椒罐頭,哪怕夏也足夠運到唐官屯的第一營,不過接下來隨著冬季冰期的到來,也就隻能吃鹹魚了。
當然,他們對楊信也是絕對忠心的。
“沒有?”
楊信疑惑地。
李三才出海隻能走津。
從京城到津陸路騎馬正常得兩,以李三才的年齡就算再快,也不可能低於一半……
“已經出海了!”
這時候黃鎮匆忙跑了過來。
“半個時辰前一艘從津過來的蜈蚣船出海,據船上載了一個京城來的貴客,目的是前往登州。”
他緊接著道。
“安排一艘最快的船,追!”
楊信道。
這個六十多的老家夥身體夠好的,不到兩時間跑了兩百裏,還能搶在他前麵乘船出海,不過他再快也沒用,他終究是要到登州的,這個點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很快一艘排槳漁船就準備好。
這其實是水師的蜈蚣船改裝,也就是明朝根據澳門的葡萄牙人所用槳帆船製造的大明版,槳帆並用速度快,但沒法航行大洋,隻能在近海活動,在沒有發動機的時代想要玩拖網漁船,要麽有優秀的船員可以使用大型帆船,要麽就幹脆簡單地上這個。
船上的船員其實都是原本這一帶漁民
在楊信清理完那些漁霸之後把他們強行雇傭,一開始還不願意,但很快就非常樂意了,畢竟這些漁民生活很苦,楊信可以給他們提供豐衣足食的生活。以這些漁民為骨幹,另外輔以部分蕩寇軍的士兵,就是楊信的捕撈隊,他們的日常就是在渤海灣捕魚,利用新式的拖網野蠻掃蕩,然後把魚獲交給那些專門做罐頭做鹹魚的士兵,後者充當水產加工。
這時候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產業化,吃不了的罐頭都已經向外出售。
而且頗受歡迎。
也就是因為使用瓦罐,所以保存時間很短,隻能在周圍百裏內出售,不過這已經比過去強多了。
甚至在楊信指導下都開始捕鯨了。
不過是鯨魚。
渤海灣也不可能有大的。
這些鯨魚也沒有煉油,而是直接被當肥肉做罐頭吃了。
楊信登船後直奔登州方向。
因為不是捕魚,他在船上帶了多組棹手輪班劃船,但即便這樣也沒能追上李三才……
當然,也可能錯過了。
總之兩後,他的這艘船到達了登州。
登州。
備倭水城。
“楊同知突然駕臨,未及遠迎,還望楊同知海涵!”
一個匆忙走來的紅袍武官拱手道。
“沈公客氣了!”
楊信還禮道。
這是山東副總兵沈有容。
不過他官職理論上比楊信高兩級,這個大明目前海防第一名將的正式官銜是山東備倭都指揮使,或者備倭都司,楊信是指揮同知,當然,他這個指揮同知是錦衣衛指揮同知,所以別是沈有容一個都指揮使,就是都督見了也得先自動矮上一頭。沈有容還是楊信收拾徐鴻儒時候,匆忙被萬曆任命為山東副總兵駐紮登州,原本曆史上他也是這一年,不過他其實年紀已經很大了,都稱得上白發蒼蒼,不得不大明朝這些老將太多了。
兩人就這樣尷尬地對視著。
“今氣不錯!”
楊信指著頭頂正在密布的陰雲道。
“呃,碧海潮生,風起雲湧的確可使人歎波瀾之壯闊!”
沈有容道。
“哈哈,沈公真是文采風流,不過楊某恐怕沒工夫和您一同欣賞這壯觀景色了,因為我等的人已經到了。”
楊信笑著道。
而此時在遠處水城的入口處,一艘蜈蚣船正在緩緩駛入,而船首站著一個青衫老者正在同樣看著頭頂的風起雲湧,就在楊信完這話之後,沈有容的臉色同樣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