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朝廷的妥協
因為提刑按察使司的特殊性,帝辛並沒有特意去和他們打好關係,但因為他剛來雁雀關之時的“吸血魔女”一事,提刑按察使司對於帝辛這位王爺的感官並不差。
甚至還欠著一份人情。
而這份人情帝辛一直放到了現在才使用。
以提刑按察使司監察百官的特性,在發現裕王有出兵意向的第一天,按理來說就該主動往朝廷匯報,但是卻被帝辛拖到了官府正式發布公告的前一天。
以邊陲之地到京城的距離,就算是八百裏加急也無法在一天的時間內將奏折送到京城。
一天的時間,足夠此事在雁雀關擴散開來,然後被一些商隊再將這個消息帶離雁雀關了。
帝辛之所以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他既然要以王者之師的名義遠征,就必須獲得朝廷的同意,這樣才能以大離的名義出兵。
就算不明麵支持,最低程度也是默許才行。
而以大離目前的狀況,朝廷方麵其實是不希望邊陲之地發動戰爭的,否則的話也不會多次拒絕武成侯出兵的提議了。
更不用說,京城還有一位疑似界主的成王。
成王若是知道了帝辛要遠征,秉持著敵人要做的就要破壞這一原則,肯定會百般阻撓。
以他在京城百官中的名望,隻要帝辛還未出兵,他就有很大的可能讓朝廷反對帝辛的計劃。
所謂的出兵權是在不違背朝廷的意願下才有效的。
到時候,沒了朝廷的支持,帝辛除非反叛,否則的話就隻有偃旗息鼓。
因此,帝辛就動用了自己惟一的人群,讓提刑按察使司以調查消息是否屬實的名義拖了幾天,直到官府發布公告的前一天才將自己的奏折發往京城。
在奏折,更是加上了裕王親征之事在百姓中的擴散程度。
而這一點,除了帝辛的奏折,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的奏折也同樣提到了。
並非是裹挾民意,因為不論是帝辛還是三司都沒有去征求百姓對出征一事的支持度,也沒有在奏折中提高這一點。
帝辛利用的,是朝廷在百姓中的名望。
因為老皇帝三年不理朝政的原因,如今大離百姓和朝廷之間的信任已經出現了裂縫,否則的話也不會民怨四起,到處有土匪和流寇了。
雖然因為那年冬天的煤爐一事讓朝廷和百姓的關係緩和了一些,但裂縫卻並沒有消失。
因此,現在的朝廷在處理有可能影響到在百姓中名望的事情時,都格外的慎重。
帝辛當然代表不了朝廷,但是百姓可不會管這個,一位王爺兼二品將軍用官府名義發布的公告,在他們眼裏和朝廷發布的差不多。
這個時候,朝廷若是公然反對帝辛出兵,那麽就會在百姓眼中落下一個出爾反爾的形象。
既然朝廷在對外戰爭這樣的大事上都能出爾反爾,那麽對於他們這些屁民,恐怕也不會講什麽言出必行。
不論事實是否如此,一旦朝廷這麽做了,百姓都會這麽去認為的。
如果僅僅是雁雀關一地也就罷了,但帝辛為了以防萬一,在發布公告的當天,就暗中遣人讓離開雁雀關的商隊盡量將此事往遠處傳播。
而在這之前,他已經派人將此事告知了趙全有,談他在不暴露和雁雀關關係的前提下,盡量讓更多的人知道裕王殿下要帶兵親征。
等到所有的奏折都送到京城的時間裏,足夠將此事發酵到一個朝廷無法在短時間內處理的大問題。
帝辛要的就是這短短的時間。
等到草原上的第二座城池建造起來,帝辛帶兵親征之後,朝廷就算想出了解決的辦法也為時已晚。
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就算不想發表文書支持,也會默認帝辛的行動。
借助大離的名義,帝辛的三萬軍隊就會成為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師。
……
當四份奏折前後到達京城的時候,朝廷中的百官都沸騰了。
他們玩玩沒有料到,在滅掉突厥之後,那位裕王殿下不僅沒有趁著這個時間段消化征服草原後的收獲,反而更進一步,要隊大離周邊的其他勢力下手。
“莽夫。”
百官中脾氣最火爆的一部分人直接開始了罵罵咧咧,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次是中了裕王的算計。
在冷靜下來之後,他們就想要對帝辛的計劃提出反對。
反而,提刑按察使司,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的奏折卻讓百官麻了手腳。
這次裕王殿下在未征得朝廷同意的情況下的確還沒有出兵,但卻提前一步將此事捅到了所有百姓眼前。
如今,不論是吃法群眾,還是支持以及反對的百姓,都在潛意識中認為是朝廷方麵要有大動作了。
在這個時候,他們但凡敢反對帝辛的計劃,那在百姓眼中就是出爾反爾。
朝廷好不容易借助煤爐之事再次拉近了和百姓的關係,若是因為此事再變回了原先那個樣子,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
而想到煤爐也是裕王殿下呈上來的後,眾人對帝辛更是又愛又恨。
事已至此,他們也沒有什麽辦法,隻能默認了帝辛的計劃。
……
京城,成王府。
書房內的密室,成王第一次沒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不過這個密室內並沒有外人存在,也沒有什麽珍貴的物品,因此成王此刻破壞自身形象的行為並不用擔心被暴露出去。
成王的根基是朝廷的百官,要比帝辛更注重朝廷在百姓中的形象。
朝廷在百姓中的形象變化的同時,他的百姓中的名望也會水漲船高。
反之亦然。
成王不可能為了破壞裕王的一個計劃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是自毀根基,對他的影響反而更為嚴重。
這也是他對於朝廷默認帝辛的計劃同樣選擇了默認的原因。
在捏碎了一把椅子的扶手之後,成王的眼中閃過一道凶光。
既然無法通過朝廷對裕王進行限製,那麽就別怪他使用一些盤外照了。
點燃一根凝神靜氣的檀香,成王平靜自己的情緒之後陰神出竅,然後控製陰神離開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