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趙全有的任務 (上)
安君山將視線轉移到了歐陽軒身上。
太倉府指揮使歐陽烈是他的至交好友,否則的話他也不會放心將掌控著整個邊關後勤的太倉府交到歐陽烈手上。
他自然也知道歐陽烈有一個兒子叫做歐陽軒,在他小的時候還見過他。
按理說,有歐陽烈這樣一個父親,歐陽軒如果想要從伍,最起碼也可以從一個十夫長或者小隊長之類的做起。
然而,直到安君山再次見到歐陽軒的時候,才知道他沒有憑借著父親的關係,而是改名換姓從一個大頭兵開始,憑借著軍功一步步站到了正千戶的位置。
直到升任正千戶的時候,歐陽軒才改回了自己的名字。
虎父無犬子,手底下有這樣的人安君山自然欣喜萬分,隻是還不等他重用此人,歐陽烈就一封書信,請求安君山將歐陽軒調任回太倉府,以應付潛入太倉府附近的突厥騎兵。
太倉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君山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同意了歐陽烈的請求。
再後來就是歐陽軒再次返回雁雀關,卻成為了裕王殿下的親衛隊統領。
都指揮同知是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若是任人唯親很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他便是讓裕王推薦人選,之後也會進行相應的考察,若是無法勝任,安君山也不會看在裕王的麵子上被迫同意。
不過那是其他人,歐陽軒的能力秉性等等他都比較了解,知道帝辛並不是胡亂推薦,因此隻是思考了一下便答應了下來。
當然了,並不是帝辛和安君山同意歐陽軒就可以立刻走馬上任。
一般來說,所有官員的任免都需要經過朝廷的同意,但邊陲之地距離京城太遠,為了便宜行事,此地的最高長官是有一定任免權的。
帝辛未曾到來之前,安君山身為雁雀關的都指揮使,可以直接任免包括正六品在內以下的官員,之後隻需要上報朝廷便可,而正六品以上的官員隻有推薦權,需要經過朝廷的同意方可上任。
帝辛上任之後,作為鎮關大將軍權利要更大一些,但也隻可以決定此處邊關正四品以下官員的任免,正四品以上的同樣要經過朝廷同意。
但區別在於,都指揮使的推薦朝廷不一定會采納,但鎮關大將軍舉薦人選卻更多的隻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隻要是帝辛推薦的人選,朝廷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再考慮安排其他人。
也就是說,雖然朝廷的文書還沒到,但歐陽軒成為都指揮同知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了。
都指揮同知是從二品的官職,而他的父親歐陽烈也隻是三品的指揮使而已,因此等到文書一到,歐陽軒就真正的做到了光宗耀祖。
男兒的誌向便是建功立業,雖然這樣一來歐陽軒就沒有辦法再貼身保護裕王殿下,但他此刻臉上也露出了一抹激動。
歐陽軒忍著激動單膝跪地:“多謝殿下賞識。”
“起來吧。”
帝辛坦然受了一禮,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路然,笑著說道:“雖說朝廷的任命文書還需要等一段時間,但邊關的防務卻不能落下,你從今日開始,便留下來協助安大人處理軍務。”
“是,卑職遵命。”
帝辛又轉頭看向安君山說道:“今後,歐陽軒便交給安大人指點了。”
安君山拱手:“殿下言重了,隻是一起共事,沒有什麽指點不指點。”
沈千華也在一旁笑道:“恭喜安大人獲得一員良將。”
他倒是對歐陽軒不太熟悉,但恭維的話說兩句又不會掉塊肉。
……
互相恭維推諉了幾句之後,將歐陽軒留下協助安君山和沈千華處理路然之事,帝辛是曾弘深一起離開了安府。
返回將軍府,早膳早已備好。
正在用早膳之時,早已返回的來福進來通報,趙全有和趙月兒父女兩人在外麵求見。
來了。
帝辛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說道:“請他們到書房稍候片刻。”
“是。”
來福退下,帝辛則繼續慢條斯理用完了早膳之後,才起身向著書房走去。
書房之內,趙全有並沒有將自己昨夜的推測說出口,而是依舊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的樣子,委婉地表達了改變主意的想法。
趙月兒同樣溫婉地表達了自己昨天思慮的不周,在向帝辛認錯的同時用惡狠狠地眼神瞪了他一眼。
帝辛心中失笑的同時,也沒有多過為難,而是做出了一副欣喜的模樣,對趙全有的投靠表示了歡迎。
接著將來福喚進來,讓他帶著趙月兒去挑一間自己喜歡的房間。
在趙月兒回來之前,屋內之剩下了帝辛和趙全有二人。
“殿下,這是剩下的藥方。”
雖然裕王並非真的根基被毀,但趙全有還是將剩下的藥方都默寫帶了過來。
帝辛接過藥方微微頷首,雖然這張藥方雖然對他無用,但這是趙全有表示衷心的一種方法,他也就沒有拒絕。
閑聊幾句之後,兩人終於談到了正事。
帝辛將趙全有收服,自然不是放在那裏養眼的,他需要的是趙全有行商的能力。
沈千華,安君山,歐陽軒,西子……帝辛麾下如今已經有了不少的人才,但他們主要負責的就是邊關這一畝三分之地。至於邊關之外的地方,已經被邊關牽製了大部分精力的他們既無心也無力去應付。
若帝辛的目標隻是邊關的鎮關大將軍,如此自然是滿足了,然而他的目標卻是整個古月界。為了擴大優勢,他提前便需要布局。
想要爭奪古月界,首先就要將萬邦來朝的大離掌控在手中,因此帝辛對於皇位是誌在必得。
帝辛的身份是一位皇子王爺,對於他來說,爭奪皇位除了麾下的勢力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在朝堂和百姓中的名聲。
朝堂之上,因為前兩次挫敗突厥南侵的計劃帝辛的名聲已經大漲,甚至隱約已經追上了大皇子成王。
然而到了民間,一旦離開他管轄的邊關,他的那些事跡和名聲幾乎很難傳到普通百姓的耳中,而離的邊關越遠,知道裕王的百姓就越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是無法得到百姓的擁護,朝堂上的名聲就隻是無根之水,因此要想擴大自己爭奪皇位的優勢,在整個大離境內將他的名聲傳得越廣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