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揚中也要讀書人
走在還沒有幹透,就又遭遇了洪水侵襲的大壩上,楊司鋒也是思緒連篇。
跟在中年漢子的身後,楊司鋒並沒有多話,隻是不時的打量一下眼下洪水中的揚州。
眼裏是一片汪洋,還有許多在洪水中堅守的人們,但是,沒有看到洪水後人們臉上的驚恐,似乎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楊司鋒腳下是一道四五丈寬的泥壩,泥壩上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的茅屋,雖然雨水已經浸透了許多茅屋,可仍然可以看到許多村落的芻形。
視線遠處,也是一道這樣的泥壩,泥壩上麵,也有一些村落的樣子,還有一些在洪水中搶險救災的百姓們。
在兩道泥壩之間,是一片濁黃的,寬逾幾十丈的滾滾洪水。
楊司鋒記得,兩個月前他初登這片沙洲的時候,這裏都是一片平坦的草地,可瞧瞧眼前的情形,似乎和自己當初見到的完全不一樣了,打量了一眼之後問道:“這兩道壩,都是你們自己建起來的?”
“是啊,是啊”,中年漢子忙不迭的點頭稱是道,”還好我們宋大人早有先見之明,說是這裏靠近江水,就算平時沒事,可也得未未綢繆,得預防著下雨的時候有個退身之所。所以,他組織了大家,修建起了這兩道堤壩起來住人。有的人不知情的,把房子搭在了堤壩下麵的平地上,宋大人還親自帶人把他們給拆了的。當時他們還賣了宋大人管得太寬。現在這會他們一定不敢罵了,要不是宋大人讓他們搬到壩上麵來,這會他們就全家人都住在水裏麵了,有沒有命都還另說。”
這一幕讓楊司鋒隱隱的有些熟悉。
他記憶中,無論是圍海造田還是圍湖造田,或者是圍河屯墾,大家都是這麽幹的。
房子都是建在填高起來的堤壩上麵,田地卻是在堤壩下麵的平地裏。當然,平時不漲水的時候,田地裏自然是沒有什麽事的時候。可一旦漲起水的話,就算洪水把田地給淹沒了,至少人也是安全的。
自己當初在梁山的時候,貌似也是這麽幹的。這麽說來,宋江去梁山看的時候,真的不是去喝酒吃飯或者是送禮的,是真的看了一些有用的東西的。
終於見到了宋江了,隻見他滿身泥汙,混跡在一群農夫們當中,披著件蓑衣,手上也扛著把鋤頭,也和大家一起在加固堤壩。
若是其它的官員在此的話,一定會指責宋江這樣有侮斯文,大宋朝清高無比的官員,怎麽能和一群泥腿子混在一起。
可楊司鋒卻覺得,這樣的官員才接地氣,才真的是和老百姓一體的好官員。而不是象某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官員們,哪怕是偶爾裝模象樣的下個鄉,都需要套上鞋套,還得有人專門給他們打個傘的。
可惜了,楊司鋒沒能帶個相機來穿越。若是有的話,他一定要把這一幕拍下來,然後放給那些朝中大員,甚至趙佶去看,然後告訴他們:“這才是我們大宋朝應該有的官員,這才是老百姓們喜歡的官員。我大宋朝若是能多幾個這樣腳踏實地的官員,還要怕什麽蠻子胡人?不要總指責說老百姓們仇官畏官什麽的,你他丫的都不和人家站在一起,怎麽能要求人家和你手牽手還心連心?”
至於那些娘炮嘴炮一般的官員,還有那文青範的李彥之流,楊司鋒此時連想都懶得想他們,他們若是敢來到這裏吟弄風月的話,楊司鋒一定會指著他們說:“滾你丫的,哪裏涼快哪裏涼快去,咱們老百姓們才沒有心情聽你們無病呻吟。”
而他也可以相信,這個時候老百姓一定是會支持他的。
“大人,你怎麽地來了,”還是身邊的人提醒,宋江才看到楊司鋒過來,擠出人群,鋤頭去仍握在手中,湊過來道。
“大家都吃苦了,宋知縣,幹得不錯,本官很滿意,你放心,你幹的事情本官都看在眼裏,本官不會埋沒你的功勞的。”楊司鋒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對於宋江,楊司鋒是吝於表揚的,可是,這個時候他對宋江的表現無可挑剔,哪怕他再不喜歡宋江,也找不出人家的錯漏了。
“下官曾經是罪臣,這麽些天來,一直想要替自己贖罪。下官也不圖有多大的功勞,大人能給下官這個機會,還能認可下官的作為,下官就很知足了。”宋江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了,聽了楊司鋒的話語,居然有了些小小的動容。
“好了,揚中上上下下幾萬人,也不差你這雙手這把鋤頭了,收拾一下,和本官說道說道吧,你們現在怎麽樣了。”楊司鋒現在最為關心的,當然是他們的人員傷亡情況。
來自和平時的他,最見不得死人的情形了。
雖然楊司鋒還沒有軟弱到見到殺豬殺牛就暈血的地步,可是,他來到這裏之後,還真的沒有親手殺過人。這些都是他治下的百姓,就算是不認識的人,他也不想見到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因洪災死掉。
“那誰,這裏你盯著點,一定要把這道口子守住,還有,盯著孩子不能亂跑,若是出了一條人命,本官拿你是問。”宋江喚過一個中年的穿著衙役服裝的漢子道。楊司鋒仿佛記得,這應該還是宋江從楚州帶來的一名廂兵。
看樣子,對許多人來說,衙役這份固定的差使,相比一個混吃等死的廂兵,還是更有誘惑力一些。
如今的濟寧,除了必要的用於維穩的廂兵,不過是兩個營一千的兵力之外,其它的廂兵都有了各自的正當職業了。朝廷少拔付錢糧了,廂兵們的日子也好過了,似乎是皆大歡喜的事。
然而,盡管是一件好事,如今也隻能在濟寧境內推行,張叔夜不敢動,其它的地方也不會主動的去學,因為,這真的是會動許多人的飯碗的。要不然,宋朝這麽有錢,老百姓們卻過得那麽艱難,錢都去了哪裏去了?
幾乎八成的稅賦收入用來養兵去了,然而大宋的軍隊的戰力也就這樣,錢都去哪裏了,不用腦袋想就都知道了。真心說,有群鯊魚他們就是不顧吃相的。
有時候楊司鋒就是想,希望通過變革的辦法,看樣子是沒辦法讓那些吃慣了兵血的大鯊魚們收手的。可能還真的有一場浩劫才行,盡管從情感上來說,他一點都不願意接受。因為如果真的有浩劫的話,有錢人他們有的是應付危機的辦法,吃苦受累的,還是普通的老百姓。
宋江領著楊司鋒走了一段路程,來到了應該是如今的揚中唯一的一棟磚瓦建的院子前。
才走到門口,就聽到一陣鬧哄哄的聲音傳來,再走近了一看,便看到孩子哭鬧的,女人喝斥孩子的聲音,不絕於耳。
“大人,讓你見笑了,如今揚中就這一棟不漏雨的房子,所以把女人和孩子都叫了過來,”宋江一臉慚愧地說。
“你做的是對的,本官知道你們已經努力了,勿要為此事掛懷,”楊司鋒不以為意地擺擺手。
宋江帶著楊司鋒進了院子,一路上不少婦人們看到宋江經過,都會點頭笑笑打個招呼,可是見到楊司鋒一臉嚴肅的樣子,又趕快閃到了一邊。
宋江喝開了幾個打鬧的孩子,領著楊司鋒進了角落裏的一間屋子,等楊司鋒進去之後,宋江繼續慚愧地說:“如今也就下官能住上這麽不漏雨的房子了,其它的百姓們還在淋著雨水,都是下官的無能。”
楊司鋒匆匆瞥了一眼,不過二三十平的房子裏,除了一床一衣櫃外,就是一張桌案,一個書架,書架上還擺放著一些書,看來這就是宋江的全部家當了。雖然他才初來乍到,家眷估計還在老家,可這日子也確實是夠清苦的了。
宋江也不可能是在做秀的,他又不知道自己會過來。
“如今我揚中,共有八千一百二十三戶,計五萬三千二十六人,雖然隻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好在這裏是沙洲,沒有岩石,也沒有巨木,所以造田還是極容易的。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墾出了近十萬畝田地了。如果不遭遇這場大雨的話,今冬我們實現糧食自給,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宋江開始了自己的敘職報告。
“然而,這雨水來得在突然了,還是我們沒有足夠的經驗,我們播下的秧田都被雨水淹沒了,如果都淹死的話,也不知道重新播身還來不來得及。”宋江麵帶憂色地說道。
“希望這洪水快點過去吧,實在不行,也隻有從揚州或其它地方調集秧苗了,總之,大家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荒田,總不能讓它在那裏長草。”楊司鋒也是無力地說道。
場麵沉寂了一會,在天災之前,人類就是這麽的無奈。
“大人,我還有一個請求,”宋江突然抬起頭來道。“下官去過梁山,見過讀書人管理各鄉保的情形。下官可不可以要求,大人也派一些讀書人來我揚中充當保正,咱們揚中的讀書人太少了,要是多一些讀書人在這裏,可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