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麵條機
全封閉式生產車間,工人進車間穿專門的工作服,全方位消毒,整個車間幹淨衛生噪音。
連續幾,變換著生產了十幾個品種的產品,寬麵、窄麵、粗麵、細麵,圓麵、方麵、長麵、短麵,就一樣特別的,雞蛋麵。
在悠悠看來,就是兩個品種:普通麵條和雞蛋麵。
雞蛋麵還是昊昊告訴大家的,他喜歡喝雞蛋麵條,特別的筋道爽滑。京城裏剛開始有賣的,一斤麵條一塊錢。
專家們看了配方,全部用雞蛋揉麵,一斤麵才用兩個雞蛋,增加了一毛錢的成本,價格高了三毛錢。
昊昊和誌遠倆人,心滿意足的回校了。倆人這個暑假過的特別的充實,收獲巨大。
村裏人特意的囑咐他倆:“你們回去給老師好好的下,等咱們村的速食麵和火腿腸機器來了,還得請假回來幫忙,咱們村的孩子,就你倆學的是這個專業,能幫上忙。”
現在的人們哪裏懂科技大是啥專業,看到他倆能和專家交流,就認為他們學的是自動化專業。
特別是見識了自動化麵條機的生產過程後,大夥全都感到不可思議。
“哪,這機器是咋造的,不燒煤不用油,接上電就會動。一個人也不用,就能把麵粉壓成幹麵條,還給包的嚴嚴實實的。”
“這生產日期是咋算的,一秒鍾也不差,機器裏麵有鍾表嗎?”
“這麵條機可真幹淨,從開始到結束,全是機器操作,吃著也放心。”
“咱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麵條廠,滿車間的都是漂浮的麵粉,工人的眼睫毛都是白的。”
“咱們這機器花的錢多,一個頂他們十幾個,肯定比他們的好。”
“價錢一個頂十幾個,產量一個頂他們幾十個,還是咱們賺了。”
“這麵條機確實快,一把接一把的往外出。”
“高高三”興奮的喊道:“一把一毛五,這往外淌的都是錢啊。”
一台家庭手動麵條機,每個時最多加工十斤麵條,倆人輪換著搖動機器,還累得腰酸胳膊疼。
從早幹到晚,一最多加工一百斤的麵條,至少得三個人,還得有一人專門負責晾曬切割麵條。
農村加工麵條,加工費一斤一毛錢,一百斤收入十元錢,一個月下來,少也能掙幾十元,生活就比較寬裕了。
走親戚單獨包裝的麵條,一斤另加五分的包裝費。好多的人家為了省錢,七分錢買張白紙回家自己包裝。
家庭麵條機價格較高,一台二千多元。幾個村莊才有一台,生意還算紅火,每都有生意。
特別是這兩年,人們生活好了,麥秋大忙季節,都會準備二三十斤麵條,沒時間做飯下碗麵條吃,省事又方便。
糧店買的麵條都是包裝好的,一斤一包,070元一斤,用糧票買是050元一斤。因此,城鎮也是自己壓麵條吃,很少有人去糧店買麵條。
大城市裏生活節奏緊張,人們習慣買麵條吃,特別是深南這些開放城市,麵條的消耗量劇增,造成供應緊張。
麵條機的順利生產,增強了韓屯人的信心,也增大了人們對新機器的期盼。
“要是速食麵機器和明書上寫的一樣,一個時生產三噸,咱們可就賺大發了。”
“那可就真的和老高爺的一樣了,嘩嘩的往外淌錢。”
“要俺,還是火腿腸機器好,二兩一根能買一斤肉的價錢。”
“火腿腸可真好吃,想起來我就饞得慌。”
“速食麵更好吃,聽是用進口的油炸的。”
“俺以為外國的東西都貴的沒譜,哪知道也有便宜的。聽這進口油才五毛錢一斤,炸出來的東西又酥又脆,放的時間再長,也不會有哢喇味。”
“大一號”驚奇的:“還有這樣的油,進來了俺得買十斤,炸一簸籮丸子放著吃。”
“一簸籮丸子還不得吃半年,丸子放半年硬的和石頭似的,得多好的牙才能咬動了。”
“人家‘大一號’是白叫的,還吃半年,半個月就能吃光了。”
“大一號”還真上趟,點著頭:“俺家仨狼羔子,跟喂不飽似的,哪都得加三頓飯,比大人吃的都多。”
話題徹底的歪樓了。
七月十五秋風涼,進入七月中旬,韓屯村的別墅,總算是完工了。一排排嶄新的別墅整齊的排列著,和靳莊的樓房正好反過來,韓屯的別墅是綠牆紅瓦玉欄杆。
別墅的外牆全部粘上綠色的瓷磚,閃亮光滑的牆壁,被人們形象的稱為琉璃牆。
每排十套院子,一共是十二排。東西大街在中間,南北各六排。
整個院落南北0米,東西米。樓房18米1米,左右各米的過道。前院10米,後院8米。
前院用的是歐式的鑄鐵柵欄,院門在中間,門柱是40公分的方大理石。從院門到樓門,四米寬的道路全部用大理石鋪成。
樓前米和樓兩旁的過道,也用大理石鋪上了。院子的兩旁,各有70平米的空地。空地裏靠著東西柵欄,各有一個水龍頭,是澆地用的。
樓房兩旁的過道上麵,用大理石柱搭成走廊,大理石的支柱下麵,留著50公分的空地,可以栽種植植株。
後院是5米高的磚院牆,後院門在西北角。鑄鐵的大門寬米高4米,門樓是個寬4米深6米的大廳房,隻不過東邊沒壘牆,是敞開的。
和門廳對稱,後院的東側,是個寬4米長6米的庫房,庫房和門廳都是平頂,樓梯在南牆,可以直接上去。
豬圈和羊棚靠著北牆,沼氣池建在地下。豬圈和羊棚的南麵用竹籬笆圍了個10米的園子,裏麵栽上了翠竹,竹叢下的雞窩都壘好了。
後院的走道,全都用大理石鋪上了,除了竹籬笆圍起來的園子,沒有一處泥土地。
別墅一層左右兩邊各有一個4米1米的大房間,左邊是書房,右邊是臥室。中間的客廳10米6米,雙開的客廳門在中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