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烽火:燎原之路> 雄關漫道 烽火仁心

雄關漫道 烽火仁心

  ——紀念援華抗戰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柯棣華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烽火中,曾經有這麽一群人,他們跨越國界,義無反顧的投身到了中華民族解放的事業中,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今日謹此國際援華醫療隊紀念日之際,撰此,以懷念那些幫助我們的洋大夫們。


  感謝你們的付出,今日的我們幸福並感激著……


  諾爾曼·白求恩:


  1890年3月3日亨利·諾爾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赫斯特小城一個牧師家庭。


  白求恩從小勇敢,愛冒險,6歲那年,他獨自到離鎮很遠的多倫多去遊玩,走著走著迷路了,但他並不哭。


  當警察把他送回家,媽媽批評他時,他說:“我想嚐嚐探險的滋味。”


  有一次,他帶弟弟去爬山,發現一隻美麗的蝴蝶,他就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山頂才抓住,把等在山下的弟弟嚇得直哭。


  8歲時,白求恩捉麻雀,捉蒼蠅,捉到後就解剖,學祖父當外科醫生。他還是一個遊泳能手,10歲就想遊過齊治亞海灣。


  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


  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


  1923年,白求恩通過了非常嚴格的考試,成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的臨床研究生。


  1923年秋,33歲的白求恩到英國愛丁堡參加外科醫學會會員考試,結識了22歲的英國姑娘法蘭西絲。


  白求恩對法蘭西絲一見鍾情,很快兩人結為伉儷。


  一年後,白求恩染上了肺結核,為了不拖累年強的妻子,白求恩對妻子說死神就要來到他的身邊,不能把肺病傳染給她,要和她離婚。


  盡管白求恩反複“動員”,可妻子法蘭西絲一再拒絕,白求恩隻好硬起心腸向法院遞交了離婚申請書。


  後來經過治療,白求恩在自己的身上進行自創的“人工氣胸療法”並獲得成功,1928年初,病愈後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爾,成為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加拿大胸外科開拓者愛德華-阿奇博爾德醫生的第一助手,期間他發明和改進了12種醫療手術器械,還發表了14篇有影響的學術論文。


  1933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


  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產黨。


  1936年冬誌願去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鬥爭。


  1937年12月前往紐約向國際援華委員會報名,並主動請求組建一個醫療隊到中國北部和遊擊隊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帶著足夠裝備幾個醫療隊的藥品和器材,從溫哥華乘海輪前往湘江。


  1938年3月31日,率領一個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延安。並受到我們偉大領袖的親切接見。


  1938年8月,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醫療隊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線進行戰地救治,4個月裏,行程750千米,做手術 300餘次,建立手術室和包紮所13處,救治大批傷員。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參加軍區衛生機關的組織領導工作。創辦衛生學校,培養了大批醫務幹部;編寫了多種戰地醫療教材。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晉察冀衛生學校學習,講授《野戰外科示範課》。剛一上課,白求恩先對護士趙衝說,把“盧溝橋”打開。


  “盧溝橋”是白求恩為野戰手術而設計的一種橋型木架,搭在馬背上,一頭裝藥品,一頭裝器械。護士把“盧溝橋”搬下來,拿出東西,不一會,手術台、換藥台、器械筒、藥瓶車、洗手盆等一一就緒,醫生、護士、司藥、擔架員、記錄員各就各位,簡易手術室就布置好了。下一步是示範傷員進入手術的過程,傷員從門外抬入、搬動、解繃帶、檢查傷情、換藥、包紮或手術都井然有序。第三步是手術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條不紊地歸位,最後把“盧溝橋”馱到馬背上。 白求恩大夫說,當一名好醫生不僅要技術好,還要時刻準備上前線。


  1939年7月間,連續十幾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濫成災的洪水威脅著河北完縣神北村。幾名老鄉死死地把白求恩抱住,不讓他去冒險。白求恩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 洪水威脅著衛生學校的安全,上級決定將學校轉移到河西岩。白求恩知道後立刻找到學校要求參加了突擊隊。沒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蘿綁在梯子上當運載工具。白求恩和突擊隊的小夥子們跳進水中,十人一排,手挽手,一趟一趟來回運送著物資。


  1939年10月下旬,在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白求恩在搶救八路軍傷員時感染了敗血病。生命垂危時,他給聶榮臻寫了封信,把遺產一一分給戰友們。他也想起了法蘭西絲。他請求國際援華委員會給他的離婚妻子撥一筆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給……並要求向她說明,自己十分抱歉,同時也告訴她,自己曾經是很愉快的。


  1939年11月12日淩晨,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同誌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告別了他熱愛的戰友和陣地,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天使守護著和平與希望。


  “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已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白求恩同誌毫無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誌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白求恩同誌是一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在整個八路軍醫務係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


  ——選自《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德瓦卡納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

  1910年10月10日出生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紹拉浦爾市,家庭出身屬於較高的種姓,但由於兄弟姊妹共有8人,生活並不富裕。


  他的母親有殘疾,父親有民族解放思想,幼年時即隨同父親參加抵製英國貨的鬥爭。


  後來考入孟買著名的G.S.醫學院,因為參加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鬥爭,被迫輟學,又以頑強不屈的精神重新考學,終於於1936年從孟買助學醫學院畢業並考取英國皇家醫學院。


  二戰爆發後,他沒有去英國上學,參加了巴蘇大夫領導的一個五人援華醫療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槍聲,沉睡的中國終於蘇醒了,中國軍民拿起武器,奮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應中國紅軍總司令的請求,決定派一支小型醫療隊到中國去,表示印度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這一決定,得到了印度社會各界的熱情支持和熱烈響應,僅報名參加援華醫療隊的醫務人員就有700多人。


  1938年6月29日,這一天被孟買的居民命名為“中國日”。柯棣尼斯在這一天申請並加入由他和其他5位醫生組成的赴華醫療隊。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華醫療隊到達中國廣州,在廣州碼頭,他們受到了中國群眾的熱烈歡迎,並受到保衛中國同盟主席宋慶齡的迎接。


  9月29日,醫療隊經長沙輾轉來到漢口,被中國紅十字會編為第15救護隊,先後在漢口、宜昌、重慶等地工作。


  在重慶,醫療隊員們為了表達與中國休戚相關的決心,特意請中印文化協會主席譚雲山為他們每個人都起了一個中國名字。


  譚雲山提議:在他們每個人名字後麵加上“華”字,於是,五位醫療隊員都有了他們的中國名字:愛德華、柯棣華、卓克華、木克華、巴蘇華。


  柯棣華的名字就是這時從原名柯棣尼斯改成的。


  早在來中國之前,醫療隊就聽說八路軍與重慶政府軍不同。因此,他們渴望到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去。剛到中國時,他們就向前來迎接他們的宋慶齡提出到華北前線工作的請求。到武漢後,他們又向周恩來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在重慶,他們又第3次向董必武提出了去延安的請求。


  1939年1月16日,就在醫療隊獲得批準,準備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華不幸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同誌和其他幾位醫生勸他回國料理後事,他強忍悲痛說:“我的家庭確實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這裏千千萬萬無辜受難的人民更需要我。在我沒有實現我向印度國大黨所做的保證——至少在中國工作滿一年之前,我決不回印度。”


  1939年11月4日開始,柯棣華和印度醫療隊的同伴們,出入槍林彈雨之中,走遍了晉東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數次通過敵人的封鎖線。在戰爭環境中,他們和抗日軍民一起,過著艱苦的生活,但他們沒有任何怨言,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在沿途施行了50餘次手術,診治了2000餘名傷病員。


  當百團大戰進入第二階段,晉察冀軍區進行淶水戰役時,柯棣華奉軍區司令部之命,出發去軍區的南線,負責陣地救護工作。在13天的戰鬥中,他接受了800餘名傷病員,其中施行手術的達558人。由於不斷地戰鬥,傷員也就不分晝夜陸續的後送,他3天3夜未曾睡覺,始終以最大的熱情,堅守崗位。


  百團大戰後,巴蘇華大夫奉命返回延安,留在了延安,並於1943年3月取道回國。柯棣華則繼續留在白求恩學校和醫院工作。


  1941年1月,他正式參加了八路軍,被任命為晉察冀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仍然兼任白求恩衛生學校教員。此時,正是抗日根據地最艱苦、最危險的時候。


  1941年10月25日,柯棣華大夫與衛生學校教員郭慶蘭女士喜結良緣。


  1942年8月23日郭慶蘭生了一個兒子,柯棣華親自接生。孩子的降生為這對夫婦和他們的朋友帶來了巨大的歡樂,柯棣華給他的中國兄弟八路軍衛生處軍醫李得奇寫信:“老弟,報告你一件喜事,郭慶蘭生了一個男孩,今天是第三天,他睜了睜眼睛觀察周圍,這孩子白皮膚,大眼睛,高鼻子,長睫毛,黑黑的兩道眉,長的樣子像我,但皮膚像郭慶蘭,取了我們兩人的優點,未取缺點。”


  時任八路軍晉察冀邊區司令員、新中國開國功勳聶榮臻元帥親自為孩子起名為“柯印華”。


  “印”表示印度,“華”表示中國,這個名字寓意著中印將世代友好。


  柯棣華曾說過:“這裏是白求恩工作過的地方,你們的學校也以白求恩的光榮的名字命名。我一定要向他一樣,獻身反法西斯鬥爭的偉大事業,決不玷汙白求恩的名字!”這是他的心聲,也是此後一切行動的最好的概括。


  在晉察冀兩年多時間裏,他始終以白求恩為榜樣,工作上極端負責,對同誌對人民極端熱忱。他不僅從事醫療工作,還從事教學訓練,編寫講義,擔負著行政和政治工作。在敵人向根據地殘酷“掃蕩”的情況下,他和同誌們經常沿著山穀峻嶺,一邊作戰,一邊轉移,一邊護理傷病員。他以驚人的毅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克服了一切艱險。他同群眾血肉相連,把為群眾服務看作自己的幸福。在敵人一次掃蕩中,他路過一個被日寇摧殘的村莊,聽到斷續的呻吟聲,就順聲查找,在一間殘破的房子裏,見到一個由於難產而生命垂危的婦女。他連忙找來遊擊隊和擔架,把產婦送到一個臨時救護所,連夜為她做手術,挽救了母子的生命。正因為這樣,傷病員和群眾都敬愛他,親熱地稱他為“老柯”、“貼心大夫”和“黑媽媽”。


  1942年7月,柯棣華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2年12月9日,柯棣華的癲癇病再一次發作,醫護人員雖全力搶救,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沒有給他熱愛的戰友們留下一句話,沒有給他愛妻嬌兒留下一句話;但他全部工作,他的熱情,他的獻身精神,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將永遠激勵人們前進。


  柯棣華把最寶貴的青春,獻給了中國人民,至今已有79年了。


  柯棣華是毛澤東盛讚的國際主義精神的代表。


  “他是印度人,卻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抗日烽火中,柯棣華來到八路軍中,把壯麗的青春年華乃至生命都獻給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1942年的冬天,12月9日,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大夫,在華北抗日根據地逝世了。”


  他象一顆明亮的星,殞落在中國大地上。


  在延安各界舉行的追悼會上,毛主席送了親筆挽詞:“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根據地的廣大軍民為柯棣華的逝世無限悲慟。朱德同誌為柯棣華的陵墓題詞:“生長在恒河之濱,鬥爭在晉察冀,國際主義醫士之光,輝耀著中印兩大民族。”各根據地的廣大醫務工作者,掀起了一個“學習柯棣華作風”的運動……


  柯棣華--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鞠躬盡瘁的國際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