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如老虎惡如狼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軍
在中國近代曆史中,民國的話題是最多的,因為正處於中國政體改變的最關鍵時期,同時圍繞著政治分歧,全國各軍事集團也展開了頗為龐大的軍事爭奪,從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經曆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各路軍閥混戰,無不為了政治權利。
在這些軍事集團中,最強大的無外乎就是最後的中央軍,在這之前,無論是北伐戰爭的北洋軍閥們,還是後來中原大戰的西北軍係、滇軍係、粵軍係、晉綏軍係、湘軍係、黔軍係、川軍係幾乎都不是中央軍係的對手。
然而凡事總有例外,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讓曾經的蔣委員長聞之色變的桂軍係。
桂軍即廣西軍閥,說到廣西軍閥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李宗仁,就是這個人著手創建了日後名震中華的號稱“鋼軍”的第7軍。
李宗仁,字德鄰,光緒17年(1891年)出生於廣西省桂林市。
1908年,考入廣西陸軍小學堂第三期,1911年畢業。
1910年10月,加入同盟會。
1912年,考入廣西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到南寧將校講習所任準尉見習官、少尉、中尉隊副。
1916年5月,任滇軍第四師三十四團排長,後轉入桂係陸榮廷部,任護國軍第六軍林虎部第7旅13團排長、連長、幫辦營長、幫統,參加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和粵桂戰爭。
1921年,任少校營長的李宗仁爭取十多個連隊和他一起退到玉林地區,整軍經武,伺機而動,並先後將所部改稱“粵桂邊防軍第三路軍”、“廣西自治軍第二軍”,並自任司令官,防區逐步擴大到七個縣,後任廣西“自治軍”第二路總司令、北京政府桂林鎮守使、北京政府“定桂軍”總指揮。
1923年,與廣州孫中山大元帥府建立聯係。
10月,經李濟深、陳銘樞介紹加入中國GMD。
1924年,聯合黃紹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討賊聯軍”,並任總指揮。
9月,擊敗桂係軍閥陸榮廷部。
11月,被孫中山任命為廣西省綏靖督辦公署督辦兼廣西陸軍第一軍軍長。
1925年7月,又擊敗沈鴻英,完成統一廣西的任務,成為新的GMD桂係軍閥首腦,統一廣西後,任GMD廣西省黨務特派員和廣西省第一屆省黨部監察委員。
1926年3月,廣西軍隊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1926年3月-1926年8月),黃紹竑任黨代表,部隊奉命出桂,參加北伐戰爭。
8月27日,北伐戰爭進入關鍵時期,葉挺獨立團在攻克鹹寧之後向賀勝橋方向追擊,軍閥吳佩孚為了挽救自己滅亡的命運,親率自己的精銳部隊前往賀勝橋迎擊北伐軍。
8月30日佛曉,葉挺率部突入敵軍核心陣地,旋即陷入吳佩孚部隊火力包圍之中,葉挺與敵展開血戰,關鍵時刻,第7軍在攻破吳佩孚軍隊防線後迅速向橋南展開攻擊,此時吳佩孚正麵防守不住,側麵遭到第7軍攻擊,頃刻間全線潰敗。
此戰,第7軍與葉挺獨立團並肩血戰,大敗吳佩孚精銳之師,吳佩孚用盡全力,督戰的大刀隊共砍下7顆團長2顆旅長的人頭,吳也手刃幾名逃兵,但終究還是沒有擋住攻勢如潮北伐軍的衝鋒,惡戰到下午,殺紅了眼的第7軍竟直接向吳軍槍聲最密集處衝鋒。
麵對著凶悍不懼死的第7軍官兵,吳軍終於大潰,幾萬人竟對督戰隊發起反衝鋒,一哄而過,奪路逃命,吳佩孚的副官也在亂軍中被打死。
吳佩孚,這位直係領袖,常勝將軍,到這個時侯,他的政治生命也終於走到了盡頭,當天乘專列離開了戰場,賀勝橋一役,北伐軍俘敵3500餘人。
葉挺獨立團因傷亡過重奉命原地駐防賀勝橋,而第7軍則繼續衝殺,一直殺到武昌城下。
就在北伐軍勢如破竹,嚴重威脅北洋軍政府的時候,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的GMD中央執行委員,胡漢民、蔣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監察委員宣布在南京另組國民政府,以胡漢民為主席,寧漢正式分裂,北伐戰爭也被迫終止。
1927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決定繼續北伐,第7軍奉命攻入山東境內,驅逐張宗昌、孫傳芳等北洋軍閥,同時武漢國民政府也決定繼續北伐並攻入河南境內,戰至7月,因擔心武漢方麵,第7軍奉命回防南京,隨著第7軍的撤退,緊跟著徐州失守。
8月,蔣介石親自指揮徐州戰役,依然未能挽回頹勢,北洋軍閥孫傳芳部兵臨長江,另一邊不懷好意的武漢國民政府唐生智部也沿江東下,一時間,南京方麵腹背受敵,情況十分危機。
隨後桂係李宗仁與何應欽借口與武漢方麵和談,迫使蔣介石下野,而後寧漢方麵展開會談,北洋軍閥孫傳芳則利用這個機會搶先占領江南。
8月17日,孫傳芳部前鋒進至南京城下,並與守軍展開炮戰。
8月28日,龍潭失守,孫傳芳渡江坐鎮龍潭水泥廠親自指揮作戰,南京國民軍第2、第14兩個師因寡不敵眾被迫後撤,2師師長劉峙負傷。
隨後,孫傳芳部又利用南京部隊換防的機會輕鬆占領22師陣地,隨後向第7軍陣地展開進攻,這個時候的第7軍軍長叫夏威。
此時,夏威親自督戰,率部向敵展開反衝鋒,一口氣將丟失的七座炮台全部奪回,並繼續向東展開追擊,經反複爭奪,克複棲霞山,隨後交由第一軍防守,夏威率部回防。
哪知當第7軍回防後,孫部再度卷土重來,22師陣地再次失守,不過這次,已經領教了第7軍厲害的孫傳芳部沒有正麵硬抗,而是繞攻第7軍側翼,有包圍該部的態勢。
李宗仁見狀,立刻命令夏威反擊棲霞山,奪回一部分陣地,孫傳芳聞言大吃一驚,急令所部回援棲霞山,雙方在此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孫傳芳部據險死守,第7軍則是有進無退,雙方反複衝殺,戰場上硝煙彌漫,雙方陣亡之士兵屍體狼藉,為北伐戰爭所罕見,惡戰至27日,棲霞山一代高地均被第7軍攻破,孫傳芳部千餘人退守山頂,固守待援。
隨後雙方再次發生慘烈的攻防大戰,孫傳芳部以石頭、滾木相拒,而7軍的戰士則攀岩附木一點一點的向前推進,此時長江中的英國戰艦見狀發炮支援孫傳芳部隊,第7軍的士兵並沒有被這些洋夷所嚇倒,依然勇敢的利用爆炸產生的硝煙做掩護,衝了上去,最終將山頂上的敵人盡數消滅。
此戰,第7軍傷亡慘重,但還是履行了軍人的職責,踐行了自己的初衷,隨後李宗仁命令該部退下休整,夏威隨即將防務交由第1軍。
哪知,孫傳芳看到7軍回防之後,再次展開進攻,棲霞山陣地又一次失守,同時孫傳芳的便衣隊也出現在了南京城裏,這下整個南京機關為之震驚,慌忙取下門牌,打包行李準備跑路。
連從武漢來到這裏的譚延凱、孫科兩位先生找到李宗仁問到:“德鄰那,你莫不是把我們請到南京當俘虜吧?”
萬般無奈之下,李宗仁隻好硬著頭皮,鐵著心腸抓起電話給夏威下達了命令,“限期重奪棲霞山!”
清晨,李宗仁突然間發現何應欽等人正在收拾行李,一把薅住他拉到軍事委員會與李烈鈞商量反攻計劃,會上何應欽慘白著臉揮著手搖著頭表示自己的第1軍實在無力再戰了。
見此情景,李宗仁隻好決定讓第1軍先行後撤休整,將自己新組建的第19軍拉了上來,該部同樣是桂係部隊,除了一少部分留守之外,第7軍與第19軍一起向東展開進攻,此時白崇禧從鎮江發來電報,要求南京方麵迅速派部隊攻擊龍潭。
隨後經過惡戰,第7軍再次攻占棲霞山,不過這次沒有再交給第1軍防守,因為此時的第1軍正在撤離南京,李宗仁同時以軍委會的名義向海軍楊樹莊部下令,切斷孫傳芳的水路交通。
隨後在了解了戰場情況之後,何應欽立刻派員前往南京城郊,製止退卻的第1軍所部,命令他們立刻準備反攻!
隨後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三人分別指揮各自部隊分三路向龍潭展開進攻,雙方互有攻守,戰場上一時間血雨腥風,黃沙漫天。
戰至31日,第7軍在夏威的指揮下一路經過血戰攻破了孫軍防線,並徹底摧毀了敵人的指揮部,無奈之下,孫傳芳隻得登上輪船,帶著少數將領脫離戰場,其所部大部被繳械,從此以後中國政界再無孫傳芳。
此戰,孫傳芳所部六萬部隊,戰死、淹死四萬,兩萬被繳械,經此一戰,北洋軍已無力南侵,民國經此一戰也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尤其在長江以南,國民軍再無敵手。
第7軍經過此戰也獲得了“鋼軍”的美譽!
抗戰爆發後,第7軍參加了淞滬戰役,由於進入戰場時間較晚,因此該部主要負責掩護其中央軍撤退,在嘉興一戰,該部1026團在團長李本一的指揮下死守防線不退,有利的保障了第21集團軍的撤退,戰後該團僅剩200餘人,多年之後,李本一的老上級,時任170師師長的徐啟明在談到這一仗的時候仍然對其讚譽有加。
淞滬戰役之後,第7軍又參加了徐州會戰,在台兒莊一戰中,該部隨同第48軍(另一隻桂係軍隊)扼守津浦路南段,將驕狂的日軍堵截在淮河南岸整整三個月,為李宗仁、白崇禧部署作戰,取得台兒莊大捷做出了有力的保障!
台兒莊戰役後,日軍按照原定意圖,加緊部署進攻徐州,1938年5月7日,日軍繞道進襲蒙城,第7軍第172師副師長周元,奉軍長廖磊命令率領一個團展開激烈抵抗,與日寇鏖戰三晝夜,最後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殉國。
為避免與敵人在不利的情況下作戰,保存實力,第五戰區司令部下令主力向徐州西南撤退,軍長廖磊奉命率部保衛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安全撤出徐州,抵達阜陽。
隨後該部扼守大別山一線,武漢會戰之後,該部是國軍唯一一支深入敵後的成建製的部隊,對於遲怠華東日軍侵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時該軍軍長為廖磊,同時兼任第21集團軍司令官、鄂豫皖邊區遊擊司令官統領安徽所有部隊。
他親手創建了GMD大別山抗日根據地,這一點跟八路很像,他也發動地方群眾,建立抗日組織,省動委會工作團、省動委會委托工作團、縣屬工作團共有107個,團員2400餘人。
經動委會宣傳、動員,組織了農抗會、青抗會、婦抗會等抗敵協會的有40萬人,廣泛開展了包括參軍、支前、捐獻、宣傳等工作。
有些接敵地區一個縣在24小時之內就能集中數千副擔架,投入運輸戰鬥,群眾動員的規模和作用都大大超過初建時期。
1939年10月23日,廖磊將軍因操勞過度,突發腦溢血辭世,彌留之際他向周圍的同僚們說到:“我不行了,希望你們努力抗戰,莫讓日寇竄進大別山。”
沒有對家人及妻子的交待,臨終遺言竟然是這樣一句話,這是一種摒棄了民族內部矛盾、希望祖國齊心抵禦外辱的崇高的軍人氣節。
“吾乃軍人,治軍久矣。抗戰以來,一心殺敵報國,別無他念。”——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1集團軍司令官兼第7軍中將軍長廖磊。
在大別山地區,經過六年的遊擊戰,第7軍發展出一套特有的山地戰術,可算是開創了中國軍隊山地作戰之先河,為此,胡宗南還特地邀請第7軍的基層軍官們前往中央軍校第七分校教授山地戰術。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南京國民政府那些紙上談兵的家夥們開始策劃由哪支部隊進駐南京,接受日本投降,該怎麽進去,進去之後應該擔負什麽責任,當這些官老爺們製定好方案之後卻得知已經升任第7軍171師師長的李本一已經帶領自己的部隊入城了,並以抗戰接收大員的身份大肆斂財,這著實另中央軍的老爺們不爽,在施加了足夠的壓力之後,李本一這才心滿意足的退出了南京城。
老爺們不滿意,自然要求李宗仁懲辦李本一,但是李宗仁卻根本不鳥他們,不但沒有懲辦,連一聲責備都沒有,李本一繼續當他的中將副軍長兼171師師長。
抗戰結束後,第7軍參加了國共內戰,站到了與人民為敵的對立麵上,不過戰鬥力卻十分凶悍,與其他雜牌武裝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在安徽與解放軍交鋒,並在靈璧取得了一些戰績。
1946年7月,泗縣戰役,華野山東部隊將第7軍的172師包圍在泗縣城裏,該師是1937年第7軍的一個團參加桂林出桂抗日閱兵儀式時組建的,號稱“桂軍之花”,華野圍攻172師,惡戰兩天,損失慘重,仍然沒有啃下來,這個時候第7軍的171師也突破阻擊逼近泗縣,對其內外夾攻,華野不得不撤圍,其中華野核心主力之一的魯南第8師遭受重大損失,該部第22團(就是鼎鼎大名的鐵道遊擊隊)傷亡過半,從此第7軍中便流傳著“鋼軍硬,共軍不敢碰一碰”的順口溜。
(哇呀呀!可惱哇……)
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開始,國軍第一皇牌整編74師被圍,距離孟良崮最近的就是第7軍、整編第25師及整編第83師,可是這三支部隊均是各懷鬼胎,出工不出力,坐視整編74師被殲滅而無動於衷,戰後南京國民政府氣急敗壞,懲辦了整編第25師及整編第83師的相關人員,唯獨又是這個第7軍平安無事,但是礙於南京方麵的壓力,李宗仁隻好撤銷了李本一的軍長職務,判了三年有期徒刑,但是當這股風過去之後,李本一被白崇禧保了出來,旋即官複原職,前前後後隻關了三個月。
桂係部隊除非有切膚之痛,一般也不會主動向解放軍邀戰,因為蔣介石一直就視桂係為其心腹大患,也是地方實力派中唯一沒有被其征服的,而桂係的支柱就是以第7軍為首的十餘萬桂係部隊,如果桂係部隊和解放軍血拚,蔣嫡係部隊是絕對不會施以援手的,反之亦然。
當劉鄧大軍挺進到大別山後,固然避開了蔣係軍隊,但對桂係的利益有直接威脅,白崇禧立即親自指揮以第7軍、整編第46師、整編第48師等桂係部隊為主的30多個旅展開圍攻。
桂係部隊曆來有戰鬥力,抗戰結束後未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兵力未受損,加上白崇禧有“小諸葛”之稱,善能用兵,而且實力又占優,在短短一兩個月內就逼得劉帥先後兩次分兵,劉帥他本人也離開主力部隊和大別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不能怪劉帥無用兵之方,《毛澤東文集》裏有電報指示:不要直接和桂係的幾個師(軍)作戰!
不管該電報是否實際拍發,桂係軍隊的戰力擺在那,確實是不容置疑的。
1948年初,當中央軍委準備讓粟裕率華野主力第1、4、6縱隊組成第一兵團渡長江南下,在南方數省執行機動作戰任務,以迫使蔣介石改變戰略部署,吸引國軍20至30個旅回防江南時,粟裕大將在力陳不可行的理由中就有一條是:可以調動部分蔣軍回防江南,但估計很難調動蔣軍在中原戰場上的4個主力軍,即第5軍、整編第11師、第7軍和整編第48師。
第5軍、整編第11師是國軍五大王牌就不用說了,而第7軍和整編第48師都是桂軍,可見以第7軍為首的桂係部隊在解放軍將領眼中的地位。
彭老總曾經對桂軍是這樣的評價:黔軍滇軍兩隻羊,湘軍就是一頭狼,廣西猴子是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1948年3月,整編第7師(第7軍)奉命前往河南信陽、湖北孝感整訓,未授予作戰任務。
1949年3月,躊躇滿誌的整編第7師與解放軍江漢軍區部隊交手,其麾下172師被殲滅一部,此時的李本一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部隊竟然會敗給解放軍的地方武裝,然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將成為第7軍最後一代軍長了。
雖然吃了虧,但是李本一並不以為然,他依然過高的估計了自己部隊的戰鬥力,但是他卻忽略了此時部隊的士氣,這個問題直接導致了他徹底的失敗,這個時候全國戰場的形勢對GMD是相當的不利。
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後,江防沿線的國軍部隊有如飛毛腿一般地往南轉進。
1949年8月,位於湖南的一支中央軍竟然宣布了起義,而始終貫徹反共反蔣思路的新桂係為了獲得美國支持,竟然堅持抵抗,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這首當其衝的,又是李本一的第7軍。
1949年8月15日,解放軍第4野戰軍第49軍146師前出青樹坪,遭遇桂軍堵截,自渡江之後,解放軍的4野一直沒有撈到特別像樣的大仗,因此在遭遇桂軍的阻擊後立刻像打了雞血一樣處於極度亢奮狀態,全師官兵嗷嗷的往上衝,白崇禧在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後感覺有把握吃掉這支孤軍深入的解放軍部隊,於是將王牌第7軍調來了,於是171、172兩個師開始向解放軍146師展開迂回進攻,這個時候,146師的形勢比較凶險,後方4野的統帥部門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立刻下令要146師撤出戰鬥,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該部電台故障,關鍵的時候竟然聯係不上,無奈之下,4野指揮部隻好命令第49軍派145師前出永豐,以接應146師撤退。
惡戰三晝夜,146師突圍,全師犧牲800餘人傷2000餘人,戰後,49軍軍長鍾偉作了檢討:對桂軍的戰鬥力明顯估計不足……
經此一戰,桂係的統帥部門有一種很有意思的認識,就是感覺自己完全具備同4野主力決戰的資本,如能戰而勝之,就有攜勝和談的籌碼,也就可以實現割據西南分而治之的野心了,於是白崇禧即刻命令第7軍駐防衡寶地區,準備與解放軍決一死戰!
雖然李本一給追擊的解放軍來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是重新調整部署的4野反手就給了整個桂係一個措手不及,其結果就是被盛怒之下的第4野戰軍連軍部帶所屬部隊一鍋燉了。
1949年10月10日,4野集中41、45、46、49四個軍的優勢兵力將第7軍包圍在了白地市、黃土鋪地區加以圍殲,激戰至11日,這支GMD最後的精銳也宣告覆滅,第7軍軍部及麾下核心部隊第171師、172師以及臨時劃歸李本一指揮的第48軍138師、176師悉數被殲滅,李本一本人攜138師師部及麾下一個團跑路,自己的副軍長淩雲上、參謀長鄧達之、第171師師長張瑞生和第172師師長劉月鑒及麾下七位團長全部成為了解放軍的俘虜。
這一結局,使“小諸葛”白崇禧頓時氣得七竅生煙,不過他沒有處罰李本一,要和“共匪”幹仗,還是需要李本一這樣的猛將的。
白一麵重新調整廣西防務,一麵升李本一為第3兵團副司令官,並要其重建第7軍。
經過東拉西拚的,終於以廣西的幾個地方保安團,搭建起了171師和172師的架子,再加上在衡寶戰役中未受損傷的224師,李本一似乎又有了些底氣。
但他沒想到,解放軍攻入廣西後,他的224師首先在梧州覆沒,師長劉昆陽被俘,緊接著第172師又由師長劉維楷率領在百壽起義,第7軍四位師長全都去解放軍那邊聚會去了。
李本一隻得帶著171師向3兵團張淦的司令部靠攏,但又沒想到,最後賴以堅持的171師師長楊受才卻拋下張司令官和他李軍長跑了,同自己的同僚們匯合去了。
11月30日,這支新組建的第7軍殘部在博白地區被殲滅,李本一化裝脫逃,但仍不免於12月16日在平南被俘,終於在鐵窗裏見到了自己的幾位手下。
此後李本一相繼被關押在漢口、合肥。
1951年8月24日,李本一經過公審,被安徽省皖北人民法院以在抗日戰爭時期“殘殺三萬群眾”等罪名判處死刑,並於當天被槍斃。
估計這家夥的罪名是根據當年在皖南參與圍殲新四軍確立的,直到抗戰勝利,這家夥一直跟新四軍過不去,再加上解放戰爭中跟解放軍結下的梁子,被處決也是罪有應得。
1949年12月14日,廣西全境解放,白崇禧帶著無限的感慨前往東山,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回來。
他的老搭檔李宗仁則在去了東山之後,於1965年7月由美國飛瑞士輾轉於中東後回到北京。
1966年國慶節,毛主席於天安門城樓上第二次接見李宗仁,這也是李宗仁最後一次同主席見麵。
1968年8月,李宗仁被查出患有直腸癌,臨終前給毛主席、周總理寫了一封信:
“我在1965年毅然從海外回到祖國所走的這一條路是走對了的,在這個偉大時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為中國人民的一分子是無比光榮的,在我快要離開人世的最後一刻,我還深以留在東山和海外的GMD人和一切愛國的知識分子的前途為念,他們隻有一條路,就是同我一樣回到祖國的懷抱……”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情惡化於午夜辭世,終年78歲,從此以後桂係成為了曆史。
總體來說,桂係的第7軍之所以無奈是因為他們的出身,於GMD方麵,這支部隊不是嫡係,自然沒必要宣傳,於咱們解放軍而言,與其交手戰績不是多好,又因為是敵人也沒有宣傳的必要,不過就其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的表現,該軍多少也是有功於國家和民族的,該部主要是因為不是嫡係部隊,因此武器裝備一直不如中央軍,若在武器裝備上與中央軍一致,個人認為,那五大主力恐怕就要換換名次了。
之所以這麽不好對付,也跟這支部隊在抗戰中扼守大別山區有一定的關係,深知遊擊作戰及山地作戰之特點,這樣的特點在國軍中自然是另類,最後我個人也不禁為這支部隊感到惋惜,如果早早的投向人民,估計也會成為捍衛共和國的勇士吧,我個人還是很看好廣西子弟的,就憑八年抗戰,這裏沒有一支部隊當漢奸,雖然是敵人,也令我肅然起敬,還是那句話,尊敬是憑實力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