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都城道別
第三百六十章 都城道別
牧師走到斯巴達辛身旁,正在與他商量著什麽,隻見斯巴達辛連忙點頭回應。
二人一起走來,斯巴達辛對農夫問道:“老哥;你希望回鄉下種自己的莊稼嗎”?
農夫點頭回道:“老農年紀垂邁,不務農種莊家,活著也無它用”。
斯巴達辛明白說道:“為官之道確實不合適你,遭財主使喚大半輩子,我覺得你更應該安享晚年。他們將我從斷頭台上救下來,是你牽馬駕車接應我們出城,功勞與苦勞皆不小。我贈你良田百畝,牛馬千匹,白銀萬兩。不知可夠用否”?
農夫忙擺手拒絕回道:“千萬不可,我一個半百老頭,豈能占用萬人之財。我隻需馬車一輛,薄田一畝,種苗一袋,餘生足以度日”。
斯巴達辛誇道:“很好,知足者常樂。我送你一輛裝滿糧食的馬車,兩匹上等戰馬。外加十兩黃金,作為一家人的生活費,你可以買幾畝良田耕作”。
農夫謝道:“多謝戰神賞賜。我很擔心一家老小,希望戰神能恩準我今天啟程回山村”。
斯巴達辛同意說道:“可以,你現在跟牧師去取物資,他會安排好一切”。
艦長說道:“我搭乘老哥(農夫)的順道車離開”。
斯巴達辛點頭對其他人問道:“你們都一起嗎”?
白璐說道:“我必須先回鴕城辦一點私事”。
花小匠說道:“我等過幾天跟牧師一起回安城,替戰神看守家園”。
白電說道:“我跟我妹妹一起走,她一個人我不放心”。
斯巴達辛回道:“如果你也想留在鴕城我不反對,白桃臨終前指定你任安城百夫長。雖然你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我會遵重他的遺願。但我也不想強迫你留在安城,不妨認真考慮一下,不用著急答複我”。
白電點頭回應,大塊頭正想說話。
斯巴達辛先說道:“你可不能走,都城缺一位有能力的千夫長,除你之外,我暫時還沒合適的人選”。
大塊頭說道:“我隻想跟艦長道個別”。
斯巴達辛回道:“嚇我一跳,你們忙完來找我”。
黃鶯鸝說道:“我送送他們”。
斯巴達辛點頭帶隊伍朝王宮走,牧師帶其他人往另一個方向走。眾人到都城庫房外,這裏原先是被帝國軍重兵把守,現在全部換成起義軍看守。牧師安排人拉來一車無頂篷的四輪大馬車,車上裝滿一袋袋的糧食,由兩匹戰馬拉動,八人一起往出城方向走。
牧師問道:“小黃;你打算回武城嗎”?
黃鶯鸝回道:“我現在還沒想好,聽老師和巴神安排”。
牧師說道:“我答應過每一個義軍成員,攻下都城大家去向自由,你們都不用再聽令任何人”。
大塊頭說道:“我覺得她(黃鶯鸝)完全可以擔任都城百夫長,曆經兩次鬥獸場,又救出巴神,這等戰績恐怕沒人敢抗議”。
黃鶯鸝說道:“看樣子你想讓我做你的部下,你是不是對我有不好的企圖”。
大塊頭回道:“咱倆換一換也可以,由你來做千夫長,我當你的百夫長,巴神應該不會反對”。
白璐問道:“你是在向鶯姐表達愛慕之意嗎”?
大塊頭愣道:“如果她不介意,就算是也行”。
牧師說道:“我突然覺得他們兩個是天作之合,我來當這個喜牽老人”。
黃鶯鸝說道:“老師;你怎麽不幫我,反而幫起外人”。
牧師回道:“我就是在幫你,如果你想一輩子孤單,我保證以後不會再說這種話”。
黃鶯鸝欲言又止,其他人紛紛偷笑起來。眾人走到城門口,守城起義軍見到牧師等人,嚴肅行禮放行。
一行人走過吊橋停下,大塊頭將耳機還給艦長,二人像摯友相互擁抱一下。黃鶯鸝和白璐也相擁作別,農夫與花小匠道別。
艦長說道:“護送千裏,終須一別。各位朋友保重好自己,但願將來你我他還有相見的那一天”。
大塊頭說道:“謝謝你艦長,千言萬語道不盡,一切皆在不言中”。
艦長回道:“我祝願你和她(黃鶯鸝)百年好合,添丁進財,一生安康攜手至夕陽”。
黃鶯鸝謝道:“感謝你的祝福,雖然言之過早”。
艦長鼓勵花小匠說道:“做個懂事的乖孩子,你長大以後也可以做百夫長和千夫長”。
花小匠高興回道:“等我當上千夫長,我來保護你們”。
黃鶯鸝誇道:“小戰士真會說話,我們等你來保護”。
牧師說道:“一路上可能會碰到義軍盤查,你們隻需提我和巴神的名字,義軍不會為難你們。如果需要義軍幫忙,他(白電)身上有百夫長的兵符,義軍認識那個信物”。
艦長回道:“謝謝提醒,臨走前我也送您一句悄悄話。或許對您沒有幫助,但可以用來警示後來者”。
二人單獨走到一旁,牧師說道:“信使請賜教,我一定牢記於心”。
艦長說道:“野兔死獵犬喪,飛鳥盡弓弩藏,敵國破謀臣亡。心存善念,方得善終,切勿趕盡殺絕”。
牧師聽後馬上禮道:“信使十八字箴言,勝讀十八年書籍,我會謹記一輩子”。
二人走回馬車旁,白電、白璐、農夫三人上車。城內一個人騎著戰馬快速跑來,馬蹄觸地發出“咯咯”響。大家回頭仔細一看,原來是斯巴達辛到來。
白電說道:“隻有巴神自己,他沒回王宮”。
斯巴達辛下馬走近,他對艦長說道:“信使雖非神仙,對我有救命之恩,對義軍俠義相助,大功不可抹消。今日信使將要離去,我如果不親自送行,恐怕有失禮數”。
艦長回道:“謝謝,臨別之際,我送巴神幾句話,希望對您有幫助”。
斯巴達辛說道:“信使請講,我洗耳恭聽”。
艦長接道:“武力能打天下,卻無法治天下,這個道理您應該比誰都懂”。
斯巴達辛點頭問道:“不知信使可有治國良方相告”?
艦長回道:“良方談不上,幾句個人建議,不失禮尚往來”。
斯巴達辛接道:“信使盡管道言,無需任何顧忌”。
艦長接道:“改弦更張,招賢納士,能者用之。堅決廢除奴隸製、賜官製、世襲製、封城製。果斷推崇民主製、考舉製、任期製、郡城製。開設學堂私塾,扶持農耕畜牧。至少可保立業百年,四方平服,人民清安”。(改弦更張:指琴聲不和諧換弦重裝,比喻製度改革或變更方法)
斯巴達辛不解問道:“何為民主製”?
艦長答道:“滴水穿石,江河匯海,君王由人民群眾選舉,將權力約束在製度的框架內,此為民主製”。
牧師也問道:“怎推考舉製”?
艦長說道:“十年磨一劍,學海渡方舟。武有軍功爵製,文設科舉考製。選拔一技之長庶民,摒棄濫竽充數官僚,此為考舉製”。
斯巴達辛又問道:“任期製如何解釋”?
艦長解道:“子承父業並非用人之道,能者居之不失得心應手。不論大臣小官,或三年為一任,或五載為一期。任期者無建樹,庸人禪讓賢者,此為任期製”。
黃鶯鸝問道:“什麽是郡城製”?
艦長回道:“義軍十八城九九歸一,遷都坐鎮方圓中,定安城為新都城,外設三軍六將,主力中央集權。改封地為治地,劃分縣鎮管轄,明確區域責任人,此為郡城製”。
大塊頭問道:“把現在的都城廢除,重新定都安城嗎”?
艦長否定說道:“無需廢棄城池,現都城可以作為附城,與新都城距離不算遙遠,可以相輔相襯。安城乃義軍根據地,定為新都城順理成章,正合去舊迎新之意。”。
其他人紛紛點頭讚同,艦長接道:“安城地處方圓之中,東臨大海,西近都城,貫通南北。倘若開鑿大運河傍城而過,假以時日必定無限繁榮。其昌盛程度遠超舊都城,城池至少屹立八百年不倒”。
白璐問道:“大運河是什麽河”?
艦長應道:“一條人工開鑿的河流,規模可大可小。該工程項目大塊頭可以幫忙,相信他有能力督辦”。
大塊頭點頭回應,斯巴達辛謝道:“多謝信使獻良計”。
艦長禮道:“我鬥膽向您討要一樣東西,送給即將分別的朋友們”。
斯巴達辛答應說道:“盡管開口,隻要我拿得出,一定忍痛相贈”。
艦長說道:“人非聖賢,燈無長明。我希望幫他們求一道特赦令,倘若朋友們將來不慎衝撞於你,免他們受牢獄之苦”。
斯巴達辛說道:“我不可能終身做統帥,但我向你保證一點。隻要我活著一天,絕不會讓戰士們因我而發生不幸”。
其他人聽後備受感動,一同對艦長和斯巴達辛言謝。
艦長別道:“話不多說,我祝願你們一生平安”。
斯巴達辛回道:“他日信使若再次到來,記得前來相見。雖然大家都很忙,但我希望信使可以再來”。
艦長微笑點頭回應,然後跟著白電、農夫、白璐上車。農夫坐前麵駕車,其他三人坐到車頂的糧食上。馬車慢慢駛離都城大門,車頂三人與城門五人相互揮手做別。
大塊頭喊道:“艦長;能認識你是我的榮幸,祝你旅行愉快,再見”。
雙方眾人漸離漸遠,馬車行駛在官道上。都城大地沐浴在夕陽和晚霞中,晚風拂來夾雜花草的幽香。炊煙喚孩童,倦鳥歸山林,鸝(鶯)鳥唱著優美悅耳的歌聲,宛如一首交響曲的尾音。
三人躺著仰望天空,馬車中速行駛有些顛晃。
白電說道:“來回兩次躺在馬車上,心情卻完全不一樣,同伴也有變化”。
艦長讚同說道:“來的時候是大塊頭和一車幹草,現在是她(白璐)跟一車糧食”。
白璐問道:“信使;你跟我們回鴕城嗎”?
艦長搖頭回道:“鴕城距離都城有點遠,我就不全程陪你們”。
白電說道:“咱們可以到武城下車,然後找個地方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往鴕城走”。
艦長還是搖頭回道:“我也不去武城,到哪裏下車都可以,我隻是想趁此機會,看看這裏的天空”。
白璐又問道:“信使;你真的是從天上下來的嗎”?
艦長點頭回道:“是的,隻是跟你們想象中不太一樣”。
白電也問道:“你是不是還要回到天上去”?
艦長答道:“沒錯,我的世界不在這裏,我必須回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那裏才是我的居住點”。
農夫說道:“信使;有一個問題一直讓我很困惑,我想懇請你幫忙解答”。
艦長應道:“老哥盡管問,但我不敢保證答案一定讓你滿意”。
農夫問道:“為什麽太陽每天都會從那個方向升起?又從另一個方向落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從我懂事起,一直都沒停止過,也沒變換過。它不覺得累嗎”?
艦長答道:“就算我們所有人都累,它也不會累。但它也不是長生不死,需要很長時間才會衰亡。你的問題讓我犯難,我沒辦法跟你解釋清楚,真不好意思”。
農夫回道:“沒關係,我隻是隨口一說。如果想在天黑前到達武城,咱們必須加快速度”。
艦長說道:“這是你的馬車,我們聽你安排”。
農夫策馬揚鞭,兩匹戰馬帶動馬車,加速往武城方向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