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悟道
善就是惡,惡就是善,對天道而言無善無惡,荀子的見解已然是跳出三界了,芸姚都感覺自己的修為和境界又提升了不少。
而荀子也從芸姚這裡學了很多的東西,他本身就是集大成者,有了芸姚的新思想注入,頓時提出了更加大膽的理論,從惡是善的缺失,最後變成了善惡相同,這跨越芸姚聽了都覺得可怕。
不過從天道的角度來看確實如此,有時候所謂的人性之惡恰巧能夠幫人族生存下去,而人性之善卻成為了生存的傲慢,反而有害。
孟嘗君跑路的時候依靠的就是雞鳴狗盜之輩,在生存面前,人性就沒有善惡,只要能幫助生存的就是好的。
一些客觀的事物之所以被兩種聲音左右,並不是這個事物至關重要,而是兩方都在爭奪話語權,爭奪對美好進行定義的權利。誰掌握了對美好的定義權,誰就可以掌握大家的走向,控制大家的思想,控制大家的資源。
因為所有人族都是心向美好的,但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美好,如何到達美好。這個時候有人告訴大家這就是美好,你們要到達美好就聽我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聽我的保證能到達。
大家一看這樣能賺錢,就會有人提出他們那個美好是假的,我們這個美好才是真的,大家不要聽他的,聽我們的,我們包教包會,而且步驟簡單,不坐禪不念經,快來交錢體驗。
就是這種情況,迷茫的人就會真的以為交點錢就能換來美好了。顯然是不行的,就好像減肥班,不是說交錢就一定能減掉。也好像英語速成班,交了錢也不一定能學會。但定義美好確實是一門賺錢的生意。
芸姚胡思亂想,心想朱城現在也朝這方面努力啊,不過她又想到大家只在爭奪話語權,那真正的天道又如何能參悟呢?
就算奪得對天道的解釋權,但不代表就真的能掌握天道。甚至可能你前面說天道如何如何,後面天道就啪啪打臉。
就好像之前芸姚堅信天道不會讓諸子百家成為她的弟子,但馬上就被打臉了。天道自身和對天道的解釋權根本就是兩回事,所以如果真的只把解釋權當做天道,那麼總有一天天道會啪啪打臉。
就好像榮古虐今的人,等到被船堅炮利按在地上,才會意識到他們只是掌握了美好富強的解釋權,而並不是掌握了美好富強本身。他們只是通過解釋權來賺錢,而不是真正幫助大家美好富強起來。
就好像說外國月亮圓的人,等到自己國家崛起,才會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榮古虐今』,他們掌握的也只是解釋權,而不是美好富強本身。
芸姚想到最重要的還是天道自身,而不是對天道的解釋權。自己可不能被繞進去了,可不能為了天道的解釋權而耗費冤枉力氣。於是她對荀子說道:「你能看到這些很不錯,但我們也不能就此停止,畢竟我們現在也只是對天道進行解釋,而不是參悟了天道本身,所以還是應該虛心求進才對。」
荀子領教,覺得老師說的很對,正色道:「確實如此,解釋權只是人族對天道的理解,不是天道自身。多謝老師指點。」他也是悚然,差點就在解釋權上繞來繞去了。對凡人來說,掌握解釋權已經可以吃穿不愁了,但對於有追求的人是絕對不能止步於解釋權的,必須要掌握天道,只有如此才能萬世光榮。
掌握解釋權就是漫長旅程中的休息驛站,而不是終點。
有了解釋權可以控制凡間,但遇到真正掌握天道的大仙,也只能被啪啪打臉。荀子心想自己在遇到老師之前不就是自以為掌握了『人性本惡』的天道,後來才意識到善惡相同,而現在自己如果一味地認為『善惡相同』就是天道,那麼以後肯定還有人會拿出真正的天道來打自己的臉。自己應該像老師一樣虛心才對,應該孜孜不倦地追求天道,而不是把驛站當做自己的終點。
雖然驛站里有吃有喝,有玩有樂,但終究不是真正的目標。
不過真正的天道到底是什麼?芸姚也不知道,也教不了荀子,只能大家一起探索,掌握了善惡相同算是接近了一些,但還有漫長荊棘的長路等待征服。
凡人掌握解釋權就能換取千年富貴,但仙人絕對不能止步不前。當然了和西方教鬥爭的時候,掌握解釋權足以在凡間壓制西方教了,反正凡人也不追求天道,有個話語權足矣。
話到此處,芸姚心想自己也就是個半吊子的修士,能教荀子什麼呢?她也只能送法寶來表達一下對弟子的關愛,同時想著自己現在得努力才行,要是弟子修為超過了自己,那可就丟人現眼了。
同時芸姚有個問題,荀子拜自己為師,那還能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么?自己不會拖累荀子吧?畢竟本來人家好好地在諸子館不受因果糾纏,但現在成了自己的弟子,又因為自己身上的因果太多,會不會影響對方?
所以芸姚也不隱瞞,於是把自己的情況,以及荀子本來的發展都說了一遍,最後說道:「……所以你拜我為師,是極有可能會影響到你的。本來以你的成就,進入諸子館,佔有一席之地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現在卻不一定還能跳出三界五行。」
荀子卻說道:「是我自願拜師,與老師無關。若無老師,我也破除不了偏見,也難以提升學問。我是聞道則喜,何懼因果?」看得很透徹,只要能聞道,並不怕因果。雖然這位老師修為不高,職位也不過勉強算個正神,但只要能打開自己的眼界,那就是好老師。
芸姚大感欣慰,更是要激勵自己好好悟道,爭取給弟子做個好榜樣。
這天,芸姚又在上課,韓非走過來,他也有很多的問題,希望能夠請教芸姚一二。他一直以來都在分析權柄,因為他認為權柄比禮樂更好用,更能讓人接受自己的身份。但他從來沒想過權柄是雙相的,在控制別人的時候,也在被別人掣肘。
以前他以為權柄就是老虎,現在想來老虎吃人,但人也吃老虎。天下沒有不變的權柄,不然也不會有夏桀紂王和厲王了,他們都是有權柄但最終被人推翻的。
以前韓非認為權勢最厲害,所以需要法來約束,於是有了法勢并行的概念,不過最終韓非也沒解決王的問題,因為王在法之上。如果王不在法之上,王也不會用這套法。
現在想來韓非覺得自己的想法還有很多的漏洞,所以特地在臨走回國之前,請教一番,希望能完善自己的主張,等回到韓國,韓非就要開始著書闡述自己的主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