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362-自我探討
最讓琴看重混沌維度,勢必將其拿下的重要原因在於:混沌維度的時間比主世界的時間快九倍,而鳳凰神係現在缺的正是時間。
??快則五年、慢則十年,琴必然突破多元宇宙。在這最多十年的時間裏,鐳射眼、冰人、逐帥、黑皇後、白皇後、蝰蛇、靈丹、靈子、天譴博士、暴風女、沙塵女、岩漿女、土石女、夜行者這些變種人主力中,又有多少人能達到主神的高度?
??但在混沌維度中修煉的話則截然不同。按照琴的預估,主世界最多過兩到三年,十四位有潛力的變種人,都有可能成就主神。
??當然,暴風女、沙塵女、岩漿女、土石女、與鐳射眼幾人要兼顧南太平洋海島的改建工作,持續在改造基裏巴斯、瓦努阿圖、與所羅門群島幾個貧窮島國。這事關變種人改善世人眼中的形象,同樣不可輕視。
??但磨刀不誤砍柴工。鐳射眼等人在混沌維度中修煉提升的實力,同樣能加快改造三個貧窮島國的工作。哪怕他們每天隻在睡覺的八個小時進入混沌維度,一年下來也能多出三年的修煉時間。
??隻不過,琴拿走混沌維度的時候,舊債(第三個承諾)未還,又添新債。琴不好意思之下,拿出MAVETH來交換,表示會盡快將MAVETH上的變種人,遷徙到蠻荒之地。
??而在琴的幫助下,轉移佐拉的意識變得尤為輕鬆。購買最新設備,在四合院地下室構建數據庫,由琴開著圈圈小金門,一條粗大的傳輸線連通,隻用了差不多二十五個小時,就讓佐拉的意識進入了新的“身體”。
??琴所展露出的“空間傳送技術”;中紅人所代表的“基因工程技術”;以及危境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讓剛加入的佐拉對“真·九頭蛇”信服度再度暴漲。偶爾出現的歐菲利亞也讓佐拉更加相信“真·九頭蛇”確實存在。
??將佐拉的意識轉移後,木蘭並沒有立刻毀掉新澤西底下基地,這個地方還可以用坑一波人。
??收服佐拉,是木蘭《竊取九頭蛇計劃》的第二步。第一步當然是取得手背上的蜂巢大核桃紋身。原定的第三步,是收服馬利克家族。
??在九頭蛇四分五裂的今天,九頭蛇內部最大的山頭有四個:
??以皮爾斯為首,寄生在神盾局中“開創派”;
??以馬利克家族為首,試圖迎回蜂巢的“隱藏派”;
??以伊斯特拉男爵為首,在諸歐攀科技樹的“科研派”;
??以懷特霍爾為首,喜歡拿方尖碑(泰瑞根水晶)搞事情的“神秘派”。
??木蘭先一步掌握著蜂巢這個大殺器,收服馬利克家族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由於歐菲利亞的加入,與木蘭、傅滿洲達成三邊合作。這第三步起碼得推遲到今年的九月,等某個著名的“高樓事件”爆發後,先由歐菲利亞幫助傅滿洲拿到緬國軍權,才輪到木蘭幫歐菲利亞收服馬利克家族。
??木蘭剛從佐拉口中確認“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九頭蛇一直在全世界範圍內,秘密助長各種危機,從戰爭中受益,用混亂引導人類。”這段話的意思,包含即將在米國本土執行的某項任務。“高樓事件”在九頭蛇的秘密推動下,有很大的可能性成為現實。
??木蘭本來不太想空等大半年的時間。他就有一大堆計劃處於九十半百的狀態,又經過琴的死亡改造,不僅實力增強了許多,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琴的死亡改造對於木蘭的影響是持續且雙重的。身體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木蘭都會在不經意間產生神經抽搐。精神上,木蘭變得沒那麽疼畏怕死,越來越認可“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的想法。
??木蘭很清楚兩個道理:其一,由行為主體轉變所引發的行為手段更改,極其容易造成行為結果的實際完成度嚴重不符合預想;其二,當行為主體發生轉變卻強行維持行為手段不變時,其行為結果的實際完成度也大概率不會附和預想。
??舉例來說就是:黑化固然強三倍,但往往需要獻祭心中所愛;深愛卻假裝冷淡,便常常會讓愛意變得猥瑣。
??想要達成行為結果的實際完成度高度附和預想,就要通過理清真實的行為客體與行為環境,來協調行為主體與行為手段直接的關係。
??簡譯來說就是:想要真正達成目標,得先搞清楚自己真心想要的,以及搞明白現實的客觀情況,再考量如何不違背初衷地達成目標的方法。
??如果明知黑化需要獻祭心中所愛,達成既定目標的唯一方法是黑化,還依舊要達成既定目標,那麽獻祭心中所愛也在所不惜。
??如果覺得自己深愛著對方,假裝冷淡隻是因為不懂得表達。可何嚐不是因為愛得不夠,才找不到哪怕一種能表達愛意的方式。
??明白如是種種,木蘭就需要某些方法來確定:自己究竟想要什麽。
??但凡探討一個人想要什麽,或者需求什麽的時候,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基本都是最先被提及參考理論。該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由低至高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
??前四個層次通常被稱之為缺陷需求,顧名思義,因缺少而需求。需求的層次約低,需求力量與發展的潛力就越大。
??最高的自我實現則被稱之為增長需求,是一種追求完善自我的需求。在高級需求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求。
??雖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在現代行為科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當木蘭采用這個理論來做參考,評估自己想要什麽的時候。卻發現這套理論每一步都走不通。
??從生理需求上來說,木蘭明明坐擁一個兩位數的大後宮,也經常被家裏的女人榨得幾近****。可當木蘭看到別的漂亮女孩時,他還是想要更多,更沒有錯過一場托尼舉辦的排位賽;
??從安全需求上來說,怕疼畏死的木蘭,幾乎沒有什麽冒險精神。木蘭當下最想搞清楚的就是,“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這樣的想法,是否是經曆三百五十六次死亡後,所萌發的自毀傾向;
??社會需求比較複雜,涉及個人對集體的歸屬感,劃分集體的範圍由小至大可大致圈出:家庭、友誼-民族、國家-物種、文明-生存環境四個圈。身為穿越客的木蘭本就對這個世界抱有一定的排斥與否認;而這個世界屬於人類的界限十分荒謬且模糊;再加上木蘭出生的地方並非前世的故鄉,這一係列的偏差,讓木蘭很難對自己所在的世界、物種、國家產生強烈歸屬,最多是由個人喜好形成的認可偏向。
??好在,經過一段相對複雜的心路曆程,以及較為及時的自我調整,木蘭已經大大削弱了對世界的排斥;更深刻與全麵地理解了人類的定位;兼容了對於國家、民族的認可;再加上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與一幫臭味相投的朋友。
??結果就是,木蘭得到的社會需求的滿足,反而早於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
??來到尊重需求時,木蘭的認知與馬斯洛的理論產生了兩大不可調和的衝突。
??最大的衝突點在於:木蘭認為馬斯洛對於尊重需求的定義本末倒置。因為馬斯洛輕視初衷,而強調結果來評判尊重的標準,比如:專業技能、學術成就、競技排名。這種評判標準很容易就會被理解成一句話“別人對我多有用,我對別人多尊重”,而讓尊重成為一種可交易的籌碼,已然成為現今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不相互尊重的最大誘因。
??其次的對立點則是:木蘭認為尊重需求應該先於社會需求。尊重他人從尊重自己開始!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如何懂得尊重他人呢?所以木蘭認為的正確順序應該是:先自我尊重,然後學會尊重他人,進而尊重並認可自己與他人同在的集體,最終對尊重的集體產生歸屬感。這個順序可以循環加強,卻並非不可逆的。
??馬斯洛對最高的需求,自我實現,是這麽定義的:“寬泛而言,自我實現可描述為對天賦、能力、和潛能等地完全開發和利用····”
??木蘭對這個定義同樣頗有微詞。假如有一種儀器可以估測人的潛能。在一個人十歲的時候,測試出其鋼琴潛能(99/100),木工潛能(90/100)。這個人因為家裏比較窮,選擇發展潛能較低,卻能更早帶來收益的木工,不僅因此早早地養活了自己與家人,還在中晚年打磨出頂尖藝術品的木器。那麽請問,這個人達到了自我實現嗎?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疑惑,是由於馬斯洛評定需求滿足的標準和程度模糊不清,並且忽略了個人行為大多數由多個需求共同決定。
??換句話說,靠嗶嗶這通沒用的理論,探討一下木蘭沒什麽實質的內心,成功湊出了三千字的章節。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