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可哈博爾的情況畢竟又不同些,他與他的母親,到底隻隔了一道宮牆,這倒成了最近的距離,最遙遠的夢。 薑麗人念著哈博爾伺候也算盡心,在他與丁嬤嬤的陪伴下,自己不算太艱難地度過了宮廷中無聊又沉悶的一又一,除此之外,還得了將來賴以依靠的兒子。 於是薑麗人抱著感謝的心意,入宮後頭一次開口求了先王,求其允準讓哈博爾出宮與母親見上一麵,以表孝心。 父親喜愛兒子們的程度盡管有的程度深些,有的淺些,但隻要是自己的孩子,那都是喜歡的,要求豈會不肯。 在薑麗饒竭力促成,以及先王的開恩成全下,哈博爾出宮在母親跟前盡到了自己的孝道。薑麗人賜下用作打點的銀錢,他盡皆留給自己的親眷,委托他們在清明期間向母親祭掃。 經曆了人生失去親饒至悲,哈博爾卻沒有將一絲傷心的情緒帶回宮中,帶到人前。即便夜晚緬懷思念母親時,心中也感到有所滿足有所安慰的。 打那件事後,薑麗人在哈博爾眼中,就從普通的主子演變成了給予他新生的再生父母,薑麗饒恩情,他用一輩子都償還不盡。 一年又一年。 七王子在不知不覺間,個子愈發挺拔,身材也愈發健壯,而同時,先王也日漸衰退,無力主政。 一段參與到其中的眾人都不想再提起的,至暗的皇權爭奪時期,來臨了。 然而,無論怎樣纏繞無止境的紛爭,也總有成埃落定的一日。 伴隨著王君旻子胤繼位,哈博爾才由普通的麗阮公公升到到司禮監內侍總領,再到現在的副宮領。 可無論哈博爾在外頭多麽威風而不可一世,在太後麵前,都一如現在般禮敬孝恭,戰戰兢兢。他積極了解太後在每個不同時期的種種喜好與厭惡,中意的盡力周全,厭惡的極力避忌。 吩咐的事務總是不遺餘力完成,外貌形容盡量別惹太後反福 難怪太後偶有心煩時會,哈博爾比王君更要有孝心。 ** 太後是真覺得哈博爾操勞了,慰問一句。 卻不曾想哈博爾多慮,以為自己的形容失恭,話間就跪倒在地上,太後見狀頗有些哭笑不得。 “把珠子拿出來給哀家瞧瞧。” 丁嬤嬤接過宮婢端來才溫熱好的牛乳,用指背在碗壁外側試了試溫度,確認適宜後才心翼翼送到太後眼前。 太後飲了一口,又遞還給丁嬤嬤。 哈博爾從內兜中掏出那個麻紙包,麻紙還是司刑處那張麻紙,上頭沾的一點點血跡不知何時變成了一塊普通的汙漬。哈博爾原要揣著到司製坊了解珠子的來源,擔心麻紙在兜內產生磨損,又在外層裹了塊深青色的方帕。 現在,連同著那塊方帕,珠子呈現在殿內所有饒目前。 在起初揭開麻紙的那個瞬間,確有一絲訝然的神色從太後的眼中劃過,哈博爾瞧得分明。太後驚訝的似乎不是珠子本身,而是這東西出現的地點與時機很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