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第十二個故事
這裏是魏河鎮。
它依山靠江。山是一座無名的山,江卻是大名鼎鼎的隔相江。叫魏河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鎮上姓魏的很多,事實上相反,鎮上沒有一家姓魏。它卻偏偏叫魏河鎮。為何魏河,聽著很奇怪,卻又莫名其妙的順口。而即使翻遍縣誌中也找不到這個鎮名字的起源,它也就這樣奇奇怪怪的保留了下來,沿用至今。它沿江而成,在地域分布上呈現一個狹長的走勢圖。和別的江南鎮比,它沒有任何的優勢。甚至至今為止,到達這個鎮的交通工具還依然是騾馬。
至於問為何不過江?平時鎮若是靠江靠河,這便是生的優勢。走水陸無論如何都要好過於陸路,陸陸顛簸,翻山越嶺,崎嶇難行,若是閨中女兒,更是容易受風塵仆仆之苦。故而大多上任官員家眷,大多選擇走水陸。
到這裏,請聽一下這個前提:大多。
魏河鎮不包括在這些大多鄭
隻因魏河鎮沿靠的江段水底地形複雜,錯落深淺落差極大,有暗石,有激流,若遇雨季,大雨傾盆之時,江中還有大魚大龜大蛇遊蕩上岸,捕食家畜以及園中藏和中稻米。若是問道:既然江中有大魚大龜和大蛇,為何不趁機捕食?卻任其吞噬糧食家畜?豈不是助紂為虐肆意殺戮?
非也非也,這大蛇大龜,在縣誌中皆為神物,魏河鎮中人不但人人信奉,而且甚至築廟供奉,香火不斷?可細細品一品?龜蛇龜蛇……是不是一字之差變成會被誤念成鬼神?
那當年旱,江水幾乎枯竭,江中魚蝦死絕,水草枯竭。魏河鎮許久無收入,也無糧食,於是祈禱上,祈禱龜蛇大仙。中有一孩童,童言發音,跟著大人呢喃,龜蛇龜蛇,著著,便清晰吐字出了:鬼神……
鬼神,鬼神,鬼神大仙……
眾人驚嚇萬分,竟然忘簾下立刻捂住孩童的口,於是眼睜睜聽那孩童呢喃:鬼神大仙,開開眼,顯顯靈吧……
話語完,稚子孩童才被父親一把捂住了口。
當晚,降暴雨,連三日。
渴水莊稼湧出涓涓細流,牛羊雞鴨在雨中歡叫,幹涸江水暴漲,水草複生,人人從夢中驚醒,男男女女,衣不遮體,在雨中叩拜。額頭重重扣在雨中,渴水皮膚也跟著潤澤,終於敢笑,敢落淚,敢長大嘴巴,敢貪婪飲水。
而唯獨剩的大魚,算不上魚仙魚怪,這大江大河中,大魚雖然不常見,偶遇幾率卻也不算低,甚至有雨水欲落未落時候,有大魚無端約上漁船的也櫻漁民船夫見怪不怪,若是船上有客,便解釋一句:“這是要下雨啦!水裏悶得慌,所以這大魚就跳出水麵吸氣,這不,沒長眼,給跳船上了……”
漁民船夫解釋一通,然後隨手就把那撲騰有力的大魚給丟回江中去。
至於原因?無他,難吃罷了。
肉柴,多刺,味苦。魚膽易破,不管是煮湯還是紅燒,都掩蓋不住一股子泥土的腥味。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出送上門都給嫌棄的畫麵。
這魚還沒名字。就叫大魚。嫌棄之意簡直溢出言表。
船上客人覺得有趣,笑一笑,就繼續欣賞兩岸風光。他們會路過魏河鎮。但是從不近前,他們偏著魏河鎮走,遠遠避著靠魏河鎮的這一片水域。
若是有客人詢問起這個鎮子,船夫漁民也會解釋:“暗流多,而且這個鎮子沒碼頭,也沒什麽好風光。”
船夫漁民講的不錯,魏河鎮幹脆就沒有碼頭,也沒有擺渡船隻。它確實靠江,確實也有漁民,但是漁民卻並不靠著入江捕魚為生。他們靠采割江邊水草維持生計。這隔相江的水草,隻生魏河鎮附近。
魏河鎮中,男人下江邊采割水草,紮起一捆捆水草背負上岸。那水草通常沿著江邊淤泥和漩渦生長,細細長長,宛如女子青絲,若是在清澈時候潛水下望,可見那一簇簇水草沿水飄搖,嫋嫋婷婷,婀娜多姿。采割水草,需水性極好的男子。女子不可下水。鎮上神婆占卜之時,伸頭縮脖,行為動作,如龜如蛇,不僅如此,那如龜蛇攀岩的神婆口吐人言,絮絮叨叨,念念有詞,含含糊糊,大意隻是一句:女子不可入江。
於是分工明確:男子如江采集水草,搬運上岸,女子待會家中,一一整理,攤放陽光之下,曬幹水分,剝去軟糯皮質,獨留水草一根草芯,那草芯曬幹晾幹,舍去水分,呈現瑩白狀態,細如發絲,粗如綠豆。家中心靈手巧的女子變會按照草芯粗細分別整理,將這些水草草芯做成種種美物。
有精巧燈籠,有涼扇,甚至填色貼絹做成頭飾,或者編製柔軟手鏈,自然也有籮筐,也有草席,也有屏風,也有卷簾.……這些東西從魏河鎮出,送南齊,到南順,也如北魏,也到西奧。
旁人仿不得,因為知曉這隻有特殊香味芬芳的物品,才出自魏河鎮的水草。也隻有魏河鎮的水草,才有這樣特殊的香味。
那是何種的香味呢?像剛剛擠出汁水的鮮嫩草葉,又夾雜著細細品味才有的梔子花香。不同於香膏香粉的庸俗,那種氣味悠然,如沐雨,如迎風。
皇城貴女,商戶女兒,都喜歡在夏日入手一把魏河鎮出品的團扇,在炎熱之夏,素手芊芊,搖動手中瑩白團扇,如上月捧於手心,又聞鼻尖充盈草葉和梔子花香氣,悠然芬芳,多情女子此時,隻怕要和月宮嫦娥感同身受了。
這魏河鎮沿江的水草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就像這魏河鎮的居民,來去往往,香火不斷。
宋明遠是在夏日最熱的那來到的魏河鎮。魏河鎮今日不曾落雨,空幹淨如洗過,月牙彎,星子如一把碎銀灑下,又大又涼。
無風,家家戶戶都搖蒲扇。魏河鎮的蒲扇自然也是用魏河鎮的水草草芯做成。不講究什麽團扇什麽精巧,那都是隨處可見的東西,家家戶戶都晾曬著,實在是想不到這扇子送到金陵福州或者北荒之後居然能身價倍漲……魏河鎮的不怎麽出鎮,一是難,二是生活飽足,沒得必要為了出個鎮子翻山越嶺的。倒是收扇集框的商隊勤快。三月來一次,裝滿扇子籮筐卷席,放下銀錢藥材,再送上新的圖紙和樣式。他們明白,如今外頭三個月後將流行這個樣式。
這什麽樣子啊……如茨團扇,那麽薄的屏風,是能扇地多大的風,遮得住多大的人?魏河鎮的人實在不懂。團扇還是蒲扇,統歸都是扇子,扇子就是要大,要輕,要扇風,要扇地出呼呼痛快的風。
扯那些沒用的花紋擺設做什麽?
於是不管外頭流校魏河鎮的蒲扇,各個又大又輕。扇地呼呼的風,呼呼地風中,有草葉汁水的新鮮,和梔子花的甜。鎮上的孩子們在用江水洗過澡之後,躺在草席上,聞著又新鮮又甜的風,安然入睡。
這是今年夏日最熱的一。最熱,偏無風。可是整個魏河鎮,似乎又有風,有新鮮又甜的風。
宋明遠在這一片錯落有致的房屋中,叩響了一處柴門。
他很有禮貌,叩了三聲就止住了,靜靜在門外等。
無人應答,也無人來開門。
宋明遠才繼續輕叩三聲門響。
此時入夜,鎮上靜靜悄悄,哪怕是輕微的叩門,這聲音也顯得突兀極了。
若不是第二次的叩門之後院中響起了腳步聲,隻怕宋明遠就要打退堂鼓,準備明再一早登門了。
腳步上拖拖拉拉,顯得散漫極了。倒是和這個鎮十分應景。
柴門後響起門栓被拉開的聲音,隨著聲音之後,柴門被吱呀一聲開了一條縫。縫隙中露出一張的圓臉,圓臉上有一雙和臉型很配合的圓眼,那雙圓眼的主人很是不善,不開門,也不關門。就這樣透著門縫四下打量這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為男子。年輕,二十多歲模樣,溫雅如玉,眉目柔和,英氣勃勃,穿一襲素色交領藍衣,束發,身後發絲中露出黑色發帶,他穿皂靴,腰間有一塊純色玉佩,打如意結扣。他看著像是個江湖人,卻無劍。登門拜訪,卻兩手空空。
在開門的白衣童子眼中,這位客人實在是顯得奇怪至極。
童子沒有開門迎客的打算。
童子講:“你緣何來此?”
一不問名二不通姓,家仆咄咄逼人,來客卻習以為常。
來客躬身,施禮:“來見白姑娘。”
童子皺眉,拋一句話從門縫遞出:“白姑娘不見!”
來客微微笑:“白姑娘是否相見,也該再得知宋某拜訪之事之後。”
童子眉頭皺地更深,這樣表情,實在是和他的少年模樣違和極了。來客也看出,好意提醒:“你若是此次決定要用童子模樣,麵上就不該出現大人才有的煩惱表情。”
童子不買賬,不僅不買賬,還懟:“煩惱便是煩惱,分什麽大人孩童?見到不喜之人,人人都是一副唾棄之態。”
宋明遠搖頭,表示‘此言差矣’,此言不但差矣,甚至其中門道之多,令人防不勝防:“我為人時,辦案無數,其中遇到過侏儒假扮孩童,劫持婦女家眷,意圖在官兵包圍之時裝作受害者試圖逃脫現場。你可知道,我是如何認出的?”
宋明遠補充:“那侏儒長得實在是和孩子一般無二。也是童子麵。雖然時隔多年,可是我卻還是記得清楚。”
時隔多年,有多年?想一想,大概兩百多年了。兩百多年前,那張童子麵一臉惶恐,緊緊抱著那個顫栗不已的婦饒腰不放,躲在婦人身後一言不發。那婦人顯然驚嚇過度,她麵前丈夫的屍體上血尚溫,家仆橫屍眼前,她落淚,蒼白雙唇抖個不停,一言不發,隻用一雙驚恐眼神與趕來現場的宋明遠對視。
宋明遠官靴踏在血泊中,鼻尖充斥刺骨血腥之氣,他一片憐憫之情,視線甚至不忍看那婦人,他穩定心神,安奈住同情和憤慨,將溫良目光定格在那婦人腰際那麽高的童子麵上。
那童子一言不發,大半張臉都埋在婦人衣裙之上,隻餘一隻滴溜溜轉動的眼睛在飛快打量了一眼宋明遠。那對視時間很短,可是宋明遠並沒有錯過那一瞬間對視時候捕捉到的凶狠。
宋明遠眼前,也是一張童子麵。
若那百年前的童子麵是一雙狼眼,眼前這個麵上,更想狗。
護主的狗,齜牙咧嘴麵對意外入侵者,汪汪叫,自認為凶狠。但是眼前童子有不是真的狗,他不怯,且真的凶狠。他眼神流露出明顯意態:你若是再往前一步,我便就把你吞吃入腹。
宋明遠於是停步。
但是停步歸屬停步,不往前走,也不返程。就站在原地,和那條縫隙中的童子臉對視。
宋明遠一臉溫柔:“好的,我再走一步你就吞吃我,你瞧,我一步都不曾動過。”
童子咬牙:早知如此,該若不原路返回,就吞吃入肚。
對峙不過一會,門內又起來動靜。這一次是個柔柔的女聲,女聲喚童子:“玄武?”
女聲喚一遍,那童子臉上的凶狠就鬆動一分,再喚一聲,又是鬆動一分,到女子隨著聲音近前,原本凶狠的童子麵已經變幻做了滿月般的乖巧和皎潔。
宋明遠旁觀到此,心中讚歎這玄武變臉之快。
隻是這心中讚歎還未落個解圍。名喚玄武的童子已經伶俐地把柴門重新掩合。
被拒之門外的宋明遠聽門內聲音:“玄武,客人可來了?”
玄武幹脆應答:“客人沒來,大概是迷失在花花世界了罷?”
門外的宋明遠冤枉的很。大概是因為實在是太冤枉了,宋明遠噗呲一笑。
笑聲被門內的女聲聽到,女聲明顯轉為了無奈:“看來客人來了。玄武,開門吧。”
玄武冷麵開門,這一下,宋明遠終於不比應對門縫了。
柴門大開,宋明遠終見女聲麵容。
她穿白衣,身形苗條,一頭長發鬆鬆束在身後,未施粉黛,那張臉上,是全然的瓷白,她眉目細致,唇色淡然。算不上一眼的驚豔,卻是如沐春風的溫柔。
溫柔的白姑娘對宋明遠溫柔的笑,同時點頭示意他:“宋長老。”
宋明遠對她躬身還禮:“見過白姑娘。”